1、下列有关实验方法与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离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
B.探究细胞核的功能——核移植技术
C.人鼠细胞膜融合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D.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吸水涨破法
2、一个物种在没有竞争者和捕食者时所拥有的生态位称为基础生态位,在竞争者或捕食者存在时所拥有的生态位称为实际生态位。大草履虫和绿草履虫属于两个物种,如图分别为两者单独培养(图 a、图 b)以及混合培养时(图 c)种群密度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者为种间竞争关系,单独培养时均在第 8 天左右达到最大增长速率
B.大草履虫在混合培养时的实际生态位窄于其单独培养时的基础生态位
C.图 c 的变化趋势是混合培养时两种生物自身繁殖等特点上的差异所致
D.一个物种在群落中所处的空间位置、 占用资源等可以反映物种的生态位
3、高中生物学相关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名称 | 相关操作 | 实验现象 |
A | 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 用镊子撕取黑藻叶略带叶肉细胞的下表皮 | 叶绿体沿液泡顺时针运动 |
B |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 |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在角隅处发生分离 |
C |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 用亚甲基蓝或台盼蓝溶液染色 | 活细胞无色,死细胞蓝色 |
D | 天竺葵的组织培养 | 炼苗时,间断揭开瓶盖,并用流水清洗试管苗除去培养基,再移植到蛭石培养基上生活一段时间 | 试管苗逐渐适应环境,便于大田移栽 |
A.A
B.B
C.C
D.D
4、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死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被开水烫伤的部位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B.衰老的细胞中各种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加深
C.端粒学说认为,细胞衰老的原因是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
D.细胞自噬作用破坏了细胞内部结构,不利于细胞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5、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组织液减少
B.组织液与细胞内液成分中都含有葡萄糖和CO2等
C.血浆浓度降低可促进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D.机体中细胞外液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6、下图是胰液分泌的部分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
B.促胰液素随血液运输,只作用于胰腺的胰岛细胞
C.谈论食物引起胰液分泌,这个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D.与迷走神经相比,图中小肠对胰液分泌的调控速度较慢
7、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其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XY的患者,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XBXb和XBY
B.患儿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父亲
C.患儿的染色体异常可能是母亲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异常导致
D.患儿的两种遗传病都与母亲有关
8、向日葵茎尖白天不断定向跟随太阳,晚上头部重新回到东方;这种行为到开花期逐渐停止,开花之后头部始终朝向东方。研究证明向日葵的这种行为与光敏素、向光素等蛋白及植物激素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期与开花期向日葵的生长差异主要受基因和激素直接调控
B.光照是向日葵正常生长的信号,也是最初能量的来源
C.向日葵茎尖定向跟随太阳的行为可能与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
D.开花期面向东方的向日葵升温更快,能吸引更多传粉昆虫
9、下图甲表示细胞中ATP反应链,图中a、b、c代表酶,A、B、C代表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B含有2个特殊化学键,C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神经细胞吸收K+时,a催化的反应加速,c催化的反应被抑制
C.研究酶活性与温度关系时,将酶与底物在室温下混合后再在不同温度下保温
D.图乙中温度为m时比n时酶活性低,但温度为m时更有利于酶的保存
10、HCFP1是一种由运动神经元发育不良引起的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因神经元中调节GATA2蛋白表达量的序列发生突变引起。如图为该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2不含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可推知HCFP1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1与正常男性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4
C.I-1体内能检测到氨基酸序列异常的GATA2
D.Ⅱ-2与Ⅲ-1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1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多样性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肽链中的肽键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12、在体育赛事中对男女性别的鉴定有多种方式,比如观察巴氏小体是否存在。巴氏小体是指细胞核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后浓缩成的染色质体,可在雌性哺乳动物的大部分细胞中看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是否存在巴氏小体判定性别比从外表性状上判定更加准确
B.细胞中出现巴氏小体是一种变异现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某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可在其体细胞中观察到巴氏小体存在
D.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其性状的遗传不一定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13、在华南某地的防护林中,适度砍伐成树有利于林下植物丰富度增加,阳生植物增多。受到重度干扰的防护林,比自然林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防护林中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而无水平结构
B.砍伐成树降低了种内斗争有利于植物丰富度增加
C.受到重度干扰的防护林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增强
D.人工干扰可能会改变防护林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14、蚯蚓富含金属硫蛋白(MT)等重金属结合蛋白能选择性吸收土壤中的镉。利用一定技术可将蚯蚓MT基因转入烟草,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③把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的主要目的是对MT基因进行扩增
B.过程④中携带有目的基因的Ti质粒进入烟草愈伤组织细胞,并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C.转基因产品即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D.观察测定烟草是否表现出MT等蛋白并稳定遗传,是判断转基因成功的直接证据。
15、合理膳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下列有关健康饮食的观点,错误的是( )
A.青少年要积极锻炼,合理营养
B.要注意限制高胆固醇类食物的过量摄入
C.身体疲惫时服用核酸类保健口服液,可明显增强免疫力
D.正常人过多摄入糖类,可导致肥胖
16、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
B.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转录完成后,②需通过核膜进入细胞质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17、人体细胞中,由 A、G、T、C、U 五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
A.4 种
B.5 种
C.6 种
D.8 种
18、将3%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再放于清水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0min后会发现( )
A.试管内液体浓度减小
B.透析袋胀大
C.试管内液体浓度增大
D.透析袋缩小
19、下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的概念图,则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b为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B.图中c是单层磷脂分子组成的膜结构
C.图中d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D.图中g和h中都有ATP生成
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是可有可无的部分
B.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生态系统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D.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1、种子萌发以及植株生长、开花、衰老等都会受到光和温度的调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体内各部分,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
B.光信号激活光敏色素,经过信号转导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C.有些植物种子需要经过春化作用才能萌发
D.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是由温度决定的
22、凡是影响种群重要特征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 化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持续 38℃高温可以引起蚜虫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说明高温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B.寒温带地区种子春季萌发成幼苗主要受气温上升的影响
C.蚊类等昆虫在冬季来临时死亡主要受水分不足的影响
D.非生物因素本身对种群数量具有反馈作用, 可以通过反馈机制来调节种群数量
23、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子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分别表示兔子和狼的数量变化
B.狼的K值接近B点对应的数值
C.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兔的K值
D.第3年狼的数量下降可能是因为缺乏食物
24、细胞内存在一类物质,能参与催化、运输、防御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这类物质属于( )
A.脂质
B.蛋白质
C.核酸
D.无机盐
25、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__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___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4)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新品种,最好采用____________育种方法。若要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该育种方法的基本工具为______________。
26、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广泛,如在干扰素(一种淋巴因子)规模化的生产中,就起到关键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 ,其目的是____,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条件是____,目的基因常使用两种限制酶处理,这样做的优点______ 。
(2)如果从转基因牛的乳汁中获取人的干扰素,需要将干扰素基因与____的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在通过显微注射等方法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体外培养到一定阶段后移入母体中,若进行性别鉴定时,可取囊胚期的___进行鉴定,以保证转基因牛是____性个体。
(3)早期胚胎培养过程中,充入CO2的目的____。胚胎干细胞可以取自胎儿的______。
27、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氨基________个,羧基________个。
(2)该化合物由________个氨基酸形成,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
(3) 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_______种,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________决定的,某些氨基酸是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它们被称为______;
(4)该化合物称为________,该化合物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
28、下图1是发生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代谢过程图解,图2为25 ℃环境中甲、乙两种植物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单位:mg/(m2·h)]。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有________。
(2)过程①中的[H]来自________(填物质名称),过程中②的[H]来自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3)当图1中①过程中产生的O2和④过程产生的CO2量相等时,对应图2中植物甲曲线上的________点。
(4)C点光照强度下,乙植物曲线对应点的纵坐标是4.4,则该状态下植物乙每小时每平方米叶片积累的有机物量(以葡萄糖计算)是________mg。
29、某科研小组为研究性激素在性别分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以下两种假说:
假说Ⅰ:发育为雄性,需要睾丸产生的雄性激素的刺激;当缺乏时,则发育为雌性。
假说Ⅱ:发育为雌性,需要卵巢产生的雌性激素的刺激;当缺乏时,则发育为雄性。
为此,他们以家兔的胚胎作为研究对象。在胚胎还未出现性别分化之前(性腺的分化早于性别的分化),通过手术摘除性腺,待幼兔出生,检测他们的性染色体组成及性别,结果如下:
对照组-XY(雄性)、XX(雌性);实验组-XY(雌性)、XX(雌性)。
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手术处理的为___________组(填“对照”或“实验”),该组幼兔个体虽然没有性腺,但可从其它组织获取细胞来进行性染色检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上述假设成立的是___________。若另一假说成立,请预测实验组的结果为___________。
(3)若进一步证实假说Ⅰ成立,在胚胎摘除性腺的同时,给予适量雄性激素的刺激,则性染色体组成为XY和XX的幼兔性别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马铃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1)马铃薯是双子叶植物,常用_____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马铃薯的体细胞中.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体基本结构有:目的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复制原点五部分.
(2)科学家还培育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马铃薯,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
①修饰除草剂作用的靶蛋白,使其对除草剂_____,或使靶蛋白过量表达,植物吸收除草剂后仍能正常代谢.
②引入酶或酶系统,在除草剂发生作用前_____.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还需对转基因植物进行_____
31、如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图回答:
据图1回答:
(1)从营养功能的角度来填写成分:B. C. .
(2)B主要是指 .
(3) 和 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填字母).
据图2回答:
(4)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
(5)鹰占有 个营养级,蛇和鹰的关系是 .
(6)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 .
(7)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数量将锐减? ,理由是 .
32、人们发现某种观赏鱼的体色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T、t控制。其中D控制红色,d控制黑色;T、t基因不直接控制体色,但影响D、d基因的表达,即当t基因纯合时色素都不能合成,从而使体色透明;当T、t和D、d基因同时存在时,会使鱼呈黑红相间的花斑色。现用两条花斑色的雌雄成年鱼杂交,分析下列问题:
(1)花斑色双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杂交后代有_________种表现型,其具体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条黑色雄鱼,欲判断其基因型,可将其与花斑色雌性个体杂交,若后代一旦出现________,则可断定其基因型为________;否则,基因型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