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玉溪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周代实行国人参政制,运用舆论褒贬当局、参与朝会、举行起义和暴动是国人对朝政施加影响的常见方式。国人集会对所议政事不但有发言权,而且有表决权。当政局动乱之际,国人在推举摄政的过程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材料反映出周代(     

    A.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激化

    B.政体中具有原始民主成分

    C.贵族权力受到了较大限制

    D.原始民主植根于悠久历史

  • 2、清代“衣食”漕事者甚众,除直接参与漕运的运丁和水手,辅助漕粮运输的纤夫和脚夫,还有对运河进行日常维护的浅夫,围绕漕事逐利的商贩。漕运成为运河沿岸乃至于更大区域的社会各阶层谋生牟利的社会场域。这反映了清代漕运

    A.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C.缩小了南北间的经济差距

    D.影响了大众出行方式

  • 3、西汉初年的《户律》规定,居民进行田宅买卖或者根据遗嘱分割田产,都要依法定籍(登记变更情况),并鼓励分割后独立建立户籍,如相关官吏故意为难拖延定籍,则给予处罚。这些规定意在

    A.加强官吏的管理

    B.抵制土地自由买卖

    C.禁止农民的迁徙

    D.保证政府财政收入

  • 4、从罗马共和国时期开始,儿童会在罗马宗教庆典活动和宗教职务中发挥一定作用,会参与诸如凯旋式游行、宗教庆典、政治活动甚至战争等公共事务活动。古罗马儿童参加公共事务

    A.积极宣传对外扩张征服

    B.助力培养儿童公民意识

    C.侧面反映成人数量减少

    D.浸润培养人文主义精神

  • 5、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对于雅典民主的评价都不高。亚里士多德认为民主意味着混乱冲动,柏拉图甚至认为暴君政治比民主好。他们提出上述观点的原因是

    A.雅典民主存在着局限性

    B.雅典城邦公民道德丧失

    C.直接民主不利于城邦发展

    D.雅典民主阻碍了哲学发展

  • 6、有学者指出:“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时,世界各主要地区从区域时代进入全球时代,近代国家主权思想和运动以及国际法的.些原则也一定程度影响中俄两国,并在尼布楚谈判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尊重和应用。”该学者认为《尼布楚条约》

    A.确定了中俄西段边界

    B.引发了清政府统治危机

    C.维护了中国国家主权

    D.改变了清政府的外交政策

  • 7、康熙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准确,归于大中至正,今经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钜!” (《朱子全书序》)他对朱熹如此高的评价,其根本目的是:

    A.倡导先进的农耕文明

    B.用儒学作为巩固统治的工具

    C.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D.维护先祖遗留的尚儒传统

  • 8、下表为1400-1820年明清时期农业发展基本概况表(部分)。对该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年份

    人口

    (百万)

    粮食产量

    (千吨)

    耕地面积(百万公顷)

    粮食单产

    (公斤/公顷)

    粮食

    全部作物

    1400

    72

    20520

    19.8

    24.7

    1038

    1650

    123

    35055

    32.0

    40.0

    1095

    1750

    260

    74100

    48.0

    60.0

    1544

    1820

    381

    108585

    59.0

    73.7

    1840

    A.“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持续发展

    B.农业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C.耕地面积扩大源于版图的变化

    D.技术进步是产量提高的基础

  • 9、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农学家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提及:“番柿,一名六月柿,茎如蒿,高四五尺,叶如艾,花如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这是中国最早有关番茄的详细记载。这段记载可用来说明此时

    A.东西方间物品交流速度加快

    B.海上丝绸之路得到稳步发展

    C.我国可用食物种类更加丰富

    D.中国与美洲开始了直接往来

  • 10、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 11、1910年,吞并朝鲜半岛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 12、马克思所描述的未来理想中,社会广大劳动者共同占有物质生产资料,大家都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阶级没有了,国家没有了,人与人关系的阶级划分也随之消失了,人是有着独立性和个性的独立个体,人与人之间是完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这一设想(     

    A.弱化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B.深刻反思了现存的社会制度

    C.催生了个人主义思潮兴起

    D.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空想性

  • 13、清末上海的租界规定行车不能“雷轰电掣疾流星”,因为“车行太快本违章,竭力奔驰易溜缰”,同时要求“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材料表明(     

    A.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

    B.沿海城市已经普及汽车

    C.交通工具改进加强了沟通

    D.规则意识促进近代文明

  • 14、他的名字紧紧与“第一次建立在人权和正义原则基础上的”法国大革命连接在一起;“他是法国大革命的导师”;“他是真理和自由的倡导者,恶劣习俗的讨伐者,人道主义的保卫者和人民神圣权利的复兴者。”在近代西方思想家中能享有如此评价的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 15、从中国近代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国人希望能够重整海军,扬我国威的愿望 ②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群众性的爱用国货运动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③

  • 16、西周时期,很少有个体脱离宗族的现象,宗族内部一定程度上实行“异居而同财”。春秋时期宗族实体逐步解体,统治者鼓励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进农业生产。由此可知

    A.生产力进步为新的经营方式提供了条件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宗族实体的解体

    C.宗法制的瓦解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D.统治者为增加收入而强制要求民间分家

  • 17、1953年,美国科学家构建了DNA双螺旋分子模型,分子生物学随后迅速兴起;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基因工程工业化的热潮:到1981年,美国已成立了200多家生物工程公司,现代生物工程开始崛起。由此可知,现代科技的进步(       

    A.推动了新兴产业发展

    B.使得美国独霸了尖端科技

    C.促进了电子商务兴起

    D.引发企业管理制度的变革

  • 18、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颁布推恩令,三十多年后20个诸侯国中,除6国未分封外,其余14国,王子封侯者已达165人。这说明实行推恩令(  

    A.反而壮大了地方诸侯势力

    B.分化削弱了各诸侯国势力

    C.耗费时间长效果却不显著

    D.得到各诸侯王的大力拥护

  • 19、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名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

    A.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B.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民族文化双向交流

    D.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 20、以下不属于苏俄新经济政策内容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固定的粮食税

    C.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D.允许自由贸易

  • 21、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世界

    A.多极化趋势加强

    B.民族纠纷严重

    C.恐怖主义猖獗

    D.地区冲突加剧

  • 22、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有(     

    ①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②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③“中国超级杂交水稻”试验平均亩产突破1000公斤

    ④“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23、下图是1266年英格兰颁布了《面包和麦酒法令》,这项法令的内容颇为精细全面,它详细规定了面包制作和销售的各个环节要求,如加工程序、重量标准、成分组成、销售价格等。上述行为的出现(     )

       

    A.极大破坏了英格兰的市场秩序

    B.源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表明手工工场的发展受到遏制

    D.说明手工业行会主导立法

  • 24、近几年,网络订餐日益盛行,街头随处可见载着“美团外卖”、“饿了么”送货箱的快递车辆,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出更多工作、休息时间。这一现象反映了

    A.互联网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城市公共交通推动了快餐行业创新

    C.互联网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D.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膳食结构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________占主导地位,在惩治德为首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基础上,确立帝国主义在________统治新秩序。

     

  • 26、________的胜利(填战役名称)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 27、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下列选项对上述两件大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

    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 28、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________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 29、重要的会议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在下列会议与其对应的主题之间配伍。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E. 中共八大

    F. 八届九中全会

    G. 十一届三中全会

    H. 中共十二大

     

    ①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是—   ②做出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是—

    ③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   ④标志进入国民经济的调整阶段的是—

    ⑤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⑥第一次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为主题的是—

    ⑦为反帝反封建,确定与国民党合作的是—

  • 30、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________和尊严,肯定人的欲望,反对教会的________,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提倡________,追求知识。

  • 3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________

     

  • 3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的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

     

  • 33、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________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________,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 34、1803年,美国工程师________制成汽船。1814年,英国人________研制成功蒸汽机车。1866年,德国工程师________制成发电机。1876年,美国人________发明电话机。不久,他建立了电话公司。1903年,美国________设计制成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开创了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1946年,________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1)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人民摧毁旧制度的同时也进行了创建资本主义新型政治制度的探索。分别列出三国几经探索后形成的最终的政治体制形式及标志其政体形成的法律文献?

     

    (2)德意志历史发展过程中政治体制的变化与三国相比,最大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哪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 36、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成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逐步发展。请回答:

    (1)举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2)列举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至少写出二点)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启蒙运动影响的认识。

  • 37、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年。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后期台湾被迫离开祖国怀抱源于什么条约的签订?请指出1945年台湾光复的主要原因。

    (2)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什么构想?

    (3)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概括其内容。两岸“三通”完全实现于哪一年?

    (4)综上所述,请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程中的重要意义。

  • 38、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发生了哪两次大规模战争?

    (2)前者所签的条约中哪项内容反映了帝国主义侵华的新特点?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3)后者中国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分别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 39、新中国成立后,在民主法制以及对外关系上取得特殊成就。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新中国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

    (2)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政治建设进入新时代的是?在历史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

    (3)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总原则是?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

    (4)20世纪70年代我国先后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