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 )
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实现了思想统一
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D.导致了暴政统治
2、朱熹认为:“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虏骑”当指
A.辽
B.西夏
C.金
D.元
3、下表为1956~1961年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这些反思与突破
时间 | 反思与突破 |
1956年 | 提出应在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基础上去发展重工业 |
1958年 | 提出“两条腿走路”: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 |
1959年 | 提出安排国民经济要以农、轻、重为序的思想 |
1961年 | 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 |
A.优化了工业发展方针
B.调整了国民经济比例
C.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D.解决了三年经济困难
4、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③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武则天以皇帝的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入谱,只以官位定尊卑。同时,增加“殿试”,把初唐每年4—7个进士的录取名额增至20人,然后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并负责选拔推荐人才。这些做法的相同目的是
A.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
B.削弱李氏家族,抬高武姓势力
C.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
D.扩大科举范围,笼络天下英才
6、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
D.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7、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9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
A.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
B.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最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
C.清政府被迫逐步改变闭关锁国经济政策
D.东西方两个区域市场的存在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专制王权强大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个人观念淡漠
9、“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跟,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B.制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C.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
10、1926年,一位父母早亡的电车公司司机结婚时,兄嫂腾出卧房改设礼堂以助其完婚。新娘自行乘车至新郎居所,并未举行“亲迎”之礼。在婚礼之时,新娘着红袍、戴凤冠,行三拜之礼。这从侧面反映了
A.年轻人尚未认同西式婚礼
B.婚俗因家庭条件而发生变异
C.新旧婚姻观念的尖锐对立
D.传统的婚恋价值观趋向崩塌
11、严复选择用文言翻译西方书籍。他的文言书写是使其译本在士人阶层流行开来的一块敲门砖,而且历史表明他的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他的翻译作品在晚清风行二十年之久。这表明( )
A.西学成为社会主流
B.民主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D.语言认同助推思想传播
12、据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仍有发展
C.抗战前轻工业产量得到迅速提升
D.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13、下面材料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秦朝 |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
两汉 |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
隋朝 |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
唐末 |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中央政府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
D.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14、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B.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C.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D.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15、从康熙朝开始,清廷建立了“密折奏事”的制度。到了雍正朝,更规定科道等官(中级官员)每天一人以密折轮流奏事,事无大小,都可照实奏告,即使没有什么事可说,也须说明为什么没有事可说。密折的内容主要是各地粮价、雨水、收成、民间舆论、官员的清贪。据此说明密折制度
A.降低了行政决策的效率
B.反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突出
C.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D.益于皇帝治理国家决策的制定
16、正式绘制于康熙年间的《皇舆全览图》是我国全国性实测地图的开端,这份地图不仅是当时亚洲最好的地图,也是全世界最好的一份地图。这反映了( )
A.边疆危机日趋严重
B.近代地理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国家组织力量强大
D.西学东渐推动欧洲测绘技术普及
17、图1、图2是中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新建工业分布示意图。这两幅图反映当时我国( )
A.工业的区域分布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B.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C.实行战略调整以应对严峻国际形势
D.调整工业布局以期推进西部大开发
18、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期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拓展了中国疆域
C.推动了官僚政治
D.实现了国家统一
19、观察如图,结合所学,下列对1893-1920年间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更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③西方国家对华进口总体呈下降趋势
④欧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持续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探索与实践。在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201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复兴、民族独立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复兴
D.民族复兴、民族觉醒、民族独立
21、古希腊城邦不断对外殖民活动,希腊移民与他们居住在希腊半岛上的同胞信仰同样的神。他们也讲希腊方言,同母邦之间保持着商业联系。古希腊人的上述行为
A.有助于希腊城邦共同体的建立
B.促进了希腊统一国家的建立
C.推动希腊城邦思想文化的发展
D.突显希腊城邦的集体责任感
22、顾炎武说:“文切世务,画写故实,学问当有益于天下。”他在绘画领域中痛责文人画“任意师心,鲁莽灭裂,动辄托之写意而止”的风气。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
B.顾炎武全面否定文人画
C.其绘画理论受西洋画风影响
D.顾炎武反对空谈,努力寻求社会改革的方案
23、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到1934年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关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由此可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
B.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已日益密切
C.列强已放弃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24、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以后,形势大变,只听得这处也谈新思潮,那处也谈新思潮;这处也看见新出版品,那处也看见新出版品,且新出版品骤然增至四百余种之多。这表明,五四运动( )
A.利于推动近代国人思想解放
B.起到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作用
C.开启了中国思想革命的先河
D.倡导文学作品平民化与世俗化
25、发达的商路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而开通丝绸之路以来,“丝绸之路”一词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对外商路的代名词。
(1)请选择以下恰当的名称,为下方三幅地图命名。
图一 图二 图三
A.“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太平洋丝绸之路”
(2)根据提示,完成以下表格。
图一 | 该时期有著名的广州、 、明州三大外贸港。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 ,专门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 |
图二 | 该时期,西部疆域拓展,朝廷设有 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保障此路安全顺畅。 |
图三 | 该时期,“ ”是唯一合法的海外贸易途径,有“薄来厚往”的特点。此后,由于 开辟,欧洲商船纷至沓来,导致葡萄牙人选择 作为贸易中转的据点。 |
26、为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总统________实行新政。新政以后,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________时期。
27、1917年4月列宁发表《________》,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和平的方式),但________标志着和平夺权幻想的破灭。
28、陶器为人类共有,瓷器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的主要历程,东汉时期烧出了________、南北朝时期________、元代进入了________时代。宋代的瓷都是________。
29、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________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995年,为解决中低收入的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国家启动了“________”。
30、清朝雍正年间设________,最初只参与处理西北军务,后职权扩大,可参与处理机要事务。但只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31、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商品输出为主到________),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2、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________;1990年10月,________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33、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中书省(__________)→________(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具体实施)。
34、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为大宗。
35、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36、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模式以及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37、40年来,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国外一位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为什么它被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
(2)1978年,农村经济改革经历了“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三个阶段,其中“分田单干”指的是什么?有什么进步意义?
(3)40年来的对外开放,推动了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请以80、90年代对外开放的措施加以说明。
(4)以1992年为界,改革开放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请指出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38、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是怎样的?
39、宗教改革出现怎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