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情况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A.履至尊而制六合 B.尊贤而重士
C.外连衡而斗诸侯 D.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勉强(qiáng) 摭拾(zhí) 徇私(xún) 包扎(zā)
B.慰藉(jiè) 龃龉(jǔ) 豢养(huàn) 创伤(chuāng)
C.契约(qì) 谛听(dì) 泥泞(níng) 溘然(kè)
D.谬论(miù) 摒弃(bìng) 砭骨(biān) 咯血(ké)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教育往往是社会问题的反映或投射。 ① 是资深的教育圈内人,有时候 ② 有看不见、想不明、理不清的困惑。这 ③ 都很正常,教育的魅力也在此。但 ④ 内容怎么换,形式怎么变, ⑤ 不能离开育人这一核心,不能忽视教育是完善孩子的知识结构、培育积极的价值观这一根本目标。把握了这一点,教育就不但不会走回头路, ⑥ 会生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与自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虽然 也 固然 不管 都 甚至
B. 虽然 却 固然 尽管 还 甚至
C. 即使 也 其实 不管 都 反而
D. 即使 却 其实 尽管 还 反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地切实抓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B.这部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C.我国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每年会有近5个月的时间执行深海资源勘察、环境勘探、海底生物研究等项工作。
D.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④城之破也,妇孺不存
⑤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⑤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想不是现实,它是完美的道德观念,也是利他主义精神;它是很难实现的观念,经常是穷尽个人一生的努力也无法实现的观念。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都是在为他人做自己生命之内无法完成的事。他们被后人传颂千年,因为他们展示了追求理想的生命,展示了生命的完美。
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对孔子而言,天下归大众公有乃是“大道”。大道之下的社会,选择德高能干的人来领导,讲求人与人之间的信用与社会和睦。在天下无私财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不以血亲关系为意。因此,老者能颐养天年,壮者能人尽其才,幼者能学有所长,残疾者能生活无忧。人们开发自然资源,不是为聚敛私财,为的是物尽其用。人们努力工作,不是为了自家,而是出自道德。孔子的这种理想是完美的,所以是永恒的。这理想到了马克思的时代,成就了一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运动死了,但那伟大的理想不会死,因为那理想是善良完美的理想是道德的、完美无私的,与今日所说的“真善美”相类。
理想是难以实现的,对于个体而言,生命不过百年,生命内的物质享受就是一切,因而个人的物质得失最重要,理想有无也就不重要。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谈论理想,倡导每个人树立并坚持远大理想呢?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有理想的青年,决定祖国理想的未来。我们要鼓励青年有理想,因为没有理想主义就没有有理想的青年,没有理想主义就没有精荚和英雄,没有理想主义就没有社会进步,没有我国理想的未来。青年人除了学习实用的科学知识外,还要为服务于社会做准备,要有服务于公共生活的精神,成为社会中积极健康的力量。
多数人在年轻时曾有远大理想,但在成家、工作或者遭受挫折之后就成为现实主义者,甚至变成庸庸碌碌、争权夺利的“小人”。毕竟,理想不是现实,它只是观念,现实会蹉跎理想,摧毁理想。能够坚持理想的成年人是极少数,理想使他们坚强弘毅,百折不挠,成为英雄。培育先进稻种的袁隆平,最初没有科学院研究员的地位,没有研究资金,无怨无悔默默耕耘了数十年,终于成就了惊天动地的事业,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我国农学家的楷模,袁隆平的成功,当然是理想主义在起作用,理想主义使他成为百折不挠的英雄。
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祖国的发展,我们需要在青年时代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结合,并且在成家、工作后能一直坚持理想。
(摘编自潘维《理想主义与现实》)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子所构建的理想王国里,人与人之间不需要具有血亲关系,也能相爱相亲如一家。
B.建设天下归大众公有的道德国家,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这种理想至今不会消亡。
C.个体生命是有限的,所以完全放弃物质享受,用毕生去追求理想才是生命存在的价值。
D.现实会摧毁理想,两者之间总会存在矛盾,但英雄们还是会竭尽全力地去实现理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夸父、精卫、愚公、袁隆平的事例,均论证了理想是完美的道德观念这一观点。
B.第三段站在个体生命的角度,在比较物质得失和理想有无之后提出疑问,巧妙地衔接上下文。
C.文章针对多数人在成年后,遇到诸多现实问题会逐渐丧失理想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D.文章在阐明理想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树立并坚持理想的必要性,最后进行总结号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能为他人做自己生命之内无法完成的事,能展示出追求理想的生命的行为,就值得我们赞颂。
B.如果人们能物尽其用地开发自然资源,出自道德地努力工作,那么人与人、人与自然就能够和谐共处。
C.祖国的未来取决于青年人是否有理想,所以青年人除了学习科学知识之外,还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
D.一个成年人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应该始终坚持理想,因为理想能让人坚强弘毅、百折不挠、迎难而上。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文中认识到过去的错误不可挽回,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杜甫《春望》中表现诗人因忧国思家而日益衰老的诗句是: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从“取”和“用”两方面来写秦因奢靡丧失民心的句子是“____,____”。
(2)《陋室铭》中作者用“____,____”来写与之来往的客人都是儒雅博学之辈。
(3)古代诗歌中写到猿啼时多指哀音。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无以出之,故借猿啼而写出,如“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诗人善于借景抒情,渲染烘托,其中多处写到鸟,如用“_________”衬托蜀道行走的艰难,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出羁旅之愁和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2)诸葛亮《出师表》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能让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同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自己边信马骑行,边欣赏欣欣向荣的花草,表现早春清新气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文中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如《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和《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都是通过蛟龙起舞的画面来表现的。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杜甫心忧国事、朴素深沉的爱国情怀。
(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一句用星宿的触手可及写蜀道之高。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一句则用星宿给月亮定位。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2】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瞻,字宣远,年六岁,能属文,为《紫石英赞》、《果然诗》,当时才士,莫不叹异。初为桓伟安西参军,楚台秘书郎。瞻幼孤,叔母刘抚养有恩纪,兄弟事之,同于至亲。刘弟柳为吴郡,将姊俱行,瞻不能违,解职随从,为柳建威长史。
弟晦时为宋台右卫,权遇已重,于彭城还都迎家,宾客辐辏,门巷填咽。时瞻在家,惊骇谓晦曰:“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吾家以素退为业不愿干预时事交游不过亲朋而汝遂势倾朝野此岂门户之福邪?”乃篱隔门庭,曰:“吾不忍见此。”及还彭城,言于高祖曰:“臣本素士,父、祖位不过二千石。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荣冠台府,位任显密,福过灾生,其应无远。特乞降黜,以保衰门。”前后屡陈。高祖以瞻为吴兴郡,又自陈请,乃为豫章太守。
永初二年,在郡遇疾,不肯自治,幸于不永。晦闻疾奔往,瞻见之,曰:“汝为国大臣,又总戎重,万里远出,必生疑谤。”时果有诉告晦反者。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瞻曰:“吾有先人弊庐,何为于此!”临终,遗晦书曰:“吾得启体幸全,归骨山足,亦何所多恨。弟思自勉厉,为国为家。”遂卒,时年三十五。
瞻善于文章,辞采之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灵运父瑛,无才能。为秘书郎,早年而亡。灵运好臧否人物,混患之,欲加裁折,未有方也。谓瞻曰:“非汝莫能。”乃与晦、曜、弘微等共游戏,使瞻与灵运共车;灵运登车,便商较人物,瞻谓之曰:“秘书早亡,谈者亦互有同异。”灵运默然,言论自此衰止。
(选自《宋书·谢瞻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吾家以素退为业/不愿干预/时事交游不过亲朋/而汝遂势倾朝野/此岂门户之福邪
B. 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吾家以素退为业/不愿干预时事/交游不过亲朋/而汝遂势倾朝野/此岂门户之福邪
C. 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吾家以素退为业/不愿干预时事/交游不过亲朋/而汝遂势倾朝野/此岂门户之福邪
D. 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吾家以素退为业/不愿干预/时事交游不过亲朋/而汝遂势倾朝野/此岂门户之福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祖,古代皇帝的庙号,皇帝的庙号还有“……宗”“……帝”等,如唐太宗、隋炀帝。
B. 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 卒,古代对士大夫去世的说法,天子死称崩;诸侯死曰薨,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
D. 臧否,书面用语,有褒贬、评比、评定、评价、评介、评论等意思,如“陟罚臧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谢瞻文采出众。谢瞻六岁能写文章,作《紫石英赞》《果然诗》,当时才士,莫不叹异;辞采之美,与谢混、谢灵运相抗。
B. 谢瞻善于自保。由于弟弟谢晦年纪很轻,权势却十分显赫,谢瞻为避免招致后患,主动上疏,请求皇帝给弟弟降职。
C. 谢瞻手足情深。自己的姐姐要到吴郡,谢瞻解职随从,临终的时候,还写信要求谢晦多加勉励,一心为国为家。
D. 谢瞻有忧患意识。谢晦回家接取家眷,谢瞻用竹篱隔开门院;谢晦前去探病,谢瞻认为会招致怀疑,产生流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瞻幼孤,叔母刘抚养有恩纪,兄弟事之,同于至亲。
(2)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荣冠台府,位任显密,福过灾生,其应无远。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阿里巴巴主要创始人马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三年以前我送一个同事去读MBA,我跟他说,如果毕业以后,你忘了所学的东西,那你已经毕业了。如果你天天还想着所学的东西,那你就还没有毕业。学习MBA的知识,但要跳出MBA的局限。”
不仅对于学习需要既有所学,又要跳出局限,对于人生我们也要如此。对于学习、对于生活、对于人生,你有什么想法?结合上述言论,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