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个人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了解专业的内涵, ① 要看看它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或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② 忽略这些问题,就 ③ 出现因为失误而造成的专业调配甚至落榜。 ④ 顺利录取, ⑤进入大学后若发现所学专业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⑥ 难免造成心理上的落差。
A. 首先 如果 容易 即使 / 那么
B. / 一旦 很可能 就算 但 也
C. 当然 如果 / 尽管 但是 也
D. 一定 要是 会 即便 但是 /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企者不立 企:踮起脚跟
②自伐者无功 伐:讨伐
③自是者不彰 彰:明显
④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处:为,做
⑤复众人之所过 复:恢复
⑥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
⑦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拙:不善于
⑧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实:充实,填塞
A.①⑥
B.②⑦
C.③⑤
D.④⑧
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端午节》的主人公方玄绰在发现自己对社会上的种种不公愤愤然却于事无补时,便通过幻想来平复自己内心深处激荡着的不满情绪,以寻求内心的宁静。
B. 《老人与海》以写实手法展现了捕鱼老人圣地亚哥在重压下仍保持的优雅风度,这种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者成为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硬汉”形象之一。
C. 《子夜》中,吴荪甫不满意范博文肤浅的议论,便郑重告诉林佩瑶,范博文气魄不大,不适合林佩珊。林佩瑶对他的意见很是赞同。
D. 《哈姆雷特》中,第五幕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比剑是全剧的高潮,在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后,雷欧提斯揭穿了克劳狄斯的下毒害人的阴谋。
E. 《欧也妮·葛朗台》中,吝啬和爱财致使葛朗台在家庭生活中锱铢必较。家人安排好一天的伙食他都要亲自审核,连多用一块糖,多点一根蜡烛也不许。
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开展以来,安徽省上榜好人总数达1272人,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
B.5G是第五代无线网络的简称,与目前使用的4G相比,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即高速率、低延迟、高容量。手机在利用5G技术后使用更方便。
C.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已经到来的高中生活,你要想取得优异成绩,不仅需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而且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D.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垃圾处理总量,是实现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的基础,是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巴女排一直是世界女子排坛的强队,其主力队员卡里罗的发球速度往往超过100公里/小时,她的实力令很多男排选手也难以望其项背。
②雾霾,已经成为当今公害问题之一,但治理雾霾绝非易事,不可能一挥而就,在不同时期,可能需要针对重点污染物进行治理。
③为了救生命垂危的病人,护士长跪地为医生举起无影灯,生动诠释了“生命时刻”医护人员的全情投入,该事件一经报道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④各级政府的救助基金、专项扶持资金种类繁多,而一些企业对这些资金的发放政策不甚了了,代办中介服务便应运而生。
⑤只要我们十几亿中国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⑥
D. ③⑤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这个重要论断,既具有深邃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值得每一个文艺工作者深思。
从起源上看,人民才是文艺的真正创造者。文字是文学的载体,而文字正是劳动者的发明。造字的方法最初就是象形、会意。 史官出于记事的需要,将民间的文字采集起来,以代替之前的“结绳而治”,文字开始被专门化。至于文学家用文字来写“佳句”,完全是坐享其成。
当然,也存在不依赖文字的文学和不识字的作家。鲁迅说过:“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诗经》里的很多诗作原都是无名氏的创作,经文人采录和润色后,留传下来的。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是对文艺创作方法的高度概括。人民是文艺的创造者,不仅是指人民是狭义的作家、画家、表演艺术家。更是指人民及其实践活动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中外文艺创作实践表明。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来自人民群众生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不可能是关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的产物。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并非其作为作家的“创作”成果,而是其深入农村的“副产品”。抗战胜利后,丁玲主动请缨,先后赴河北怀来、涿鹿农村深入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她感受到广大农民对土地的渴望,领略了农民的淳朴、热情,积累了大量生动的素材,并产生了写作一部小说的冲动。当丁玲从涿鹿县离开时,一幅当时中国农村的壮丽图景在她的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在后来的写作过程中,丁玲又数次参加深入农村的活动,以检验自己的构思是否妥当,判断是否准确,人物刻画是否真实。
古今中外,有名目繁多的文艺评判机制。表面上看,充当“审判员”的往往是专家学者和学术机构,但历史证明,只有经得起人民评判的作品,才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成为经典作品。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但他生前并没有获得应有的评价。杜甫42岁时,殷璠编纂的《河岳英灵集》出版,共收录24位唐代诗人的234首诗,没有杜甫的一首诗。杜甫去世九年以后,高仲武编纂的《中兴间气集》,依然没有收录杜甫的任何一首诗歌。直到中唐时,杜甫才引起诗坛有限的注意。毫无疑问,是贯穿于以“三吏”“三别”为代表的“诗史”之作中的人民性思想,最终为杜甫赢得“诗圣”的地位。
人民文艺观既是一种崭新的文学实践,也是一种崭新的文化和政治实践。当代中国作家艺术家需要虚心拜人民为师,沉潜到生活深处,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与幸福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笔端,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摘编自李茂增《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是人民创造出的,作家用文字进行创作,是无视人民创造成果的表现。
B.《诗经》中有很多无名氏的创作,可见,中国古代较早时期还没有文人创作。
C.作家深入农村生活,与农民交朋友,积累大量的素材,就能写出伟大的作品。
D.那些经得起时间以及历史的考验、经得起人民评判的文学作品才是好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人民性的科学论断置于首段,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B.文章主体部分从文艺创造者、创作源泉、评判者的角度论述文艺的人民性。
C.文章以鲁迅、丁玲和杜甫的创作实践为典型事例,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D.文章末段阐明了当代中国作家、艺术家要担当起深入人民、表现人民等责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艺创作是缺乏人民性的,而文艺创作一旦脱离了人民,其作品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B.人民及人民的实践活动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作家、艺术家只有秉承这种理念,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C.杜甫之所以没有被历史埋没反而赢得“诗圣”的地位,是因为他在作品中贯穿着人民性思想,这是关键之所在。
D.人民的口碑代表作品的质量,因此,那些名目繁多的文艺评判机制、专家学者和学术机构也就失去了权威性。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天寒更觉衣被薄,故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_______________”、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似体会。
(2)《赤壁赋》结尾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照应了开头,又生动地描绘了主客和衣而卧、乐而忘归的场景。
(3)韩愈的《师说》文末用“好古文”点出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同时还以“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交代了作者作此文的直接原因。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却又无法实现的悲哀。
(2)屈原在《离骚》中借先贤来勉励自己坚持正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郦道元《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江水之快,和《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望》中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通过虚写在高塔上见到辉煌景象来言志的一句是“___________”,表现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惧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一句是“___________”。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例子,是为了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动一静,写出了海的状态与岛的气势。
(3)李白《蜀道难》中,运用神话故事,采用上下对举的方式写出蜀道的高和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石头城
(1)《石头城》中直接描写昔日都城繁华不再,渲染出了悲凉的氛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2)《石头城》中以“明月”为意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物是人非、今非昔比之感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从兄归隐蓝溪二首(其二)
许浑
京洛多高盖,怜兄剧断蓬。
身随一剑老,家入万山空。
夜忆萧关月,行悲易水风。
无人知此意,甘卧白云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以“断蓬”为喻,形象地写出了在权贵云集的京城,从兄却漂泊无依的处境。
B.诗人眼中的从兄虽已日渐苍老,但是摒弃了一切俗念,一剑随身而归于山林之间。
C.诗人化用“易水送别”的典故,以荆轲自比,耳畔也似乎响起易水边的慷慨悲歌。
D.诗人满腹深情,但用语浅近质朴,使得诗歌在表情达意上具有直白又蕴藉的美感。
【2】本诗虽为送别诗,但是诗歌的内容是围绕“归”来写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而观之,釐负羁与叔瞻侍于前。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曹君弗听。釐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曰:“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何也?”负羁曰:“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今日吾君召晋公子,其遇之无礼,我与在前,吾是以不乐。”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贰焉。”负羁曰:“诺。”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璧,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仿今其宗庙不被阴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薄城,吾知子不违也,其表子之间,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此礼之所用也。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无礼莅之,此所以绝世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曾伤G君H不如杀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穷,指困窘、困厄,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穷冬烈风”的“穷”意思相同。
B.出入,表示“大约”,与《愚公移山》中“出入之迂也”的“出入”意思不同。
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称为血食。
D.绝世,指断绝了诸侯的世系传承,与成语“绝世无双”的“绝世”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耳遭到曹君的无礼对待,叔瞻预见到这件事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主张杀掉重耳以杜绝后患,曹君没有听从叔瞻的建议。
B.釐负羁参与了接见重耳的活动,为曹君对重耳无礼感到忧心仲仲,他妻子问明原委后,积极帮他出主意。
C.离开曹国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国、秦国,秦穆公念在过去晋献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立重耳为晋君。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
(2)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北京冬奥会上,未满18岁的小将苏翊鸣凭借一金一银两块奖牌“翊”飞冲天,一时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偶像。可巧的是,同他一起比赛并登上领奖台的,有被称为“加拿大大跳台之王”的马克斯·帕罗特、被誉为“单板滑雪之王”的马克·麦克莫里斯。
赛后苏翊鸣说:他们都是我的偶像,我发自内心感谢他们在我很小的时候一直给我目标,能激励我一直前进。
赛后他的队友说:在训练场,苏翊鸣的刻苦训练是出了名的,早上别人还没有上雪道,他已经在上面了;别人去吃饭了,他还在劲头十足地训练。滑雪场经理说:“普通的运动员训练时间大概是2个小时,他的训练时间比平常的运动员多1倍,大概在4个小时以上。”
他还说:“一个新的难度动作,我每天练6个小时,一直重复练这一个动作,可能需要一个夏天才能完成这个动作”。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想法?请结合材料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