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集合,
,则
( )
A.
B.
C.
D.
2、若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为
,且满足
,对任意正整数
,都有
,则
的值为( )
A.2021
B.2022
C.2023
D.2024
3、公比的等比数列的前3项,前6项,前9项的和分别为
,
,
,则下面等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4、“”是“
”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
右支与焦点为
的抛物线
交于
,
两点,若
,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B.
C.
D.
6、已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
7、用平面截正方体,截面不可能是( )
A.菱形
B.等腰梯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8、在中,若
,且
,则
是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但不是等边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但不是等腰三角形
9、在中,已知
,
,
,则
( )
A.
B.1
C.
D.
10、若焦点在轴上的椭圆
的离心率为
,则实数
等于( )
A.
B.
C.
D.
11、圆与圆
的位置关系是
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相离
12、如图,直三棱柱中,
,
,
为定值),四棱锥
体积最大值为
,则三棱柱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A.
B.
C.
D.
13、将正奇数数列1,3,5,7,9,…依次按两项、三项分组,得到分组序列如下:,
,
,
…,称
为第1组,
为第2组,依此类推,则原数列中的2023位于分组序列中( )
A.第202组
B.第203组
C.第405组
D.第406组
14、将参加数学竞赛决赛的500名同学编号为:001,002,,500,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且随机抽的号码为003,这500名学生分别在三个考点考试,从001到200在第一考点,从201到352在第二考点,从353到500在第三考点,则第二考点被抽中的人数为( )
A.14
B.15
C.16
D.17
15、某校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要安排一场共11个节目的文艺晚会,除第1个节目和最后一个节目已经确定外,3个音乐节目要求排在2,6,9的位置,3个舞蹈节目必须相邻,3个曲艺节目没有要求,共有不同的演出顺序( )种
A.144
B.192
C.216
D.324
16、如果实数满足
,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7、某校组织“中国诗词”竞赛,在“风险答题”的环节中,共为选手准备了三类不同的题目,选手每答对一个
类、
类或
类的题目,将分别得到
分,
分,
分,但如果答错,则相应要扣去
分,
分,
分,根据平时训练经验,选手甲答对
类、
类或
类的题目的概率分别为
、
、
,若要每一次答题的均分更大一些,则选手甲应选择的题目类型应为_________.(填
,
或
)
18、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与圆
相切,则
的值是___________.
19、若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20、如图,四棱锥P-ABCD,ABCD是正方形,,△
是等边三角形,
,且平面
平面
,则四棱锥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
21、四棱锥中,
底面
,
为正方形
的对角线,给出下列命题:
①为平面PAD的法向量;
②为平面PAC的法向量;
③为直线AB的方向向量;
④直线BC的方向向量一定是平面PAB的法向量.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
22、已知、
为
轴上不同的两点,点
的横坐标为1,且
,若直线
的方程为
,则直线
的方程为______.
23、已知函数,若存在
满足
,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24、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则它的第5项
=___________.
25、二项式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__.(用数字作答)
26、在某市举办的“中华文化艺术节”知识大赛中,大赛分预赛与复赛两个环节.预赛有4000人参赛.先从预赛学生中随机抽取100人成绩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1)若从上述样本中预赛成绩不低于60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求至少1人成绩不低于80分的概率;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认为该市全体参加预赛的学生成绩Z服从正态分布,其中
可以近似为100名学生的预赛平均成绩,
,试估计全市参加预赛学生中成绩不低于91分的人数;
(3)预赛成绩不低于91分的学生可以参加复赛.复赛规则如下:①每人复赛初始分均为100分;②参赛学生可在开始答题前自行选择答题数量,每答一题需要扣掉一定分数来获取答题资格,规定回答第
题时扣掉
分;③每答对一题加2分,答错既不加分也不扣分;④答完n题后参赛学生的最后分数即为复赛分数.已知学生甲答对每题的概率为0.75,且各题答对与否相互独立,若甲期望得到最佳复赛成绩,则他的答题数量n应为多少?
(参考数据,若
,则
,
,
).
27、如图,在四棱锥中,
底面
,
,M为线段
上一点,
,N为
的中点.
(1)证明:平面
;
(2)若平面与平面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求直线
与直线
所成角的余弦值.
28、如图,已知椭圆: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离心率为
.过
的直线与椭圆
的一个交点为
,过
垂直于
的直线与椭圆
的一个交点为
,
.
(1)求椭圆的方程和点
的轨迹
的方程;
(2)若曲线上的动点
到直线
:
的最大距离为
,求
的值.
29、三棱柱中,侧棱与底面垂直,
,
,
,
分别是
,
的中点.
(1)求证:平面
;
(2)求平面和平面
的夹角的余弦值.
30、已知数列的前
项和
.
(1)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并求
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
的前
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