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本溪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文学批评的诚信度取决于批评家的人格力量,具备高尚人格的批评家能够在批评实践中坚持独立思想,坚守自己对艺术价值的公正判断。

    B.中国书画艺术历史悠久,不仅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更具有独特的技法和风格面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西汉中叶后,印章基本不用边栏界格,文字逐渐向平方整齐一路发展,端重丰腴,当时也被称为“缪篆”,名字是取其结体稠缪缜密。

    D.《人文地球》一书讲述了人类在认识地球过程中的故事,引领我们用动态的眼光观察世界,从而对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随着讨论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青少年沉迷网络有着往往复杂的成因,家庭缺位、教育失灵、社会失范都有可能造成。

    B. 遗址中的墓葬,弥补了贵州地区史前洞穴遗址中不见墓葬的空白,为研究该地区史前人类体质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

    C. 去年,中瑞两国宣布建立创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是两国关系向前迈出的又一步,也是两国合作信心的体现。

    D. 各有关部门要把“扫黄打非”工作作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参加完朋友的宴请后,李老师觉得时间不早了,就起身告别说,“今天多有叨扰,非常感谢,告辞了!”

    B.单位里有很多人都辞职另谋出路了,这是个跳槽比较容易的时代,如果有更好的待遇,我也会前去高就的。

    C.同事写了一篇跨专业的文章,非常谦虚地拿来让我斧正,我虽然很忙,但还是帮他看了一遍,并修改了部分内容。

    D.建房时小张的亲戚给自己帮了大忙,他感激地说,“客气话我就不说了,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竭尽全力,鼎立相助。”

  • 4、下面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而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B. 古人有名有字。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所取,其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C. 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人才选拔制度。

    D. 秦汉时,二十五家为一闾,主要由雇农、佃农等构成的贫苦人民居住闾左,富者、贵者居于闾右,因此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而把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比较式看病”的问题,但这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不可能一挥而就。

    ②朝鲜26日在江原道试射短程弹道导弹之后,韩朝关系陷人低谷,最紧张的时候双方剑拔弩张,几乎要擦枪走火。

    ③近日,由于楼市投机者东山再起,为给楼市降温,多个城市同日发布新政,由此可知未来热点城市地产市场将持续收紧。

    ④当人工智能机器出现,并且呈现出一种咄咄逼人之势,很多人恐怕都有这样的优虑:“能思考”的机器会不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⑥这里不是咖啡厅、餐饮店,也不是便利店,而是一家书店,这就是北京三联书店,该店全天运营,阅读者不绝如缕

    A. ①③④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②⑤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销量中的占比已超过11%。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6.6万辆和254.2万辆,累计销量渗透率达12.1%。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国将迎来第一波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潮,大量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将进入报废环节。妥善做好回收利用工作,不仅能促进电池金属原料的循环利用、减少对源头矿产资源的依赖和环境污染,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还有助于更好激发消费意愿、促进汽车消费,培育壮大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截至9月底,171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及综合利用企业已在全国设立回收服务网点9985个。由于处理成本高、赢利困难、管控不严,在正规渠道之外,仍有不少退役的动力电池流入小作坊,带来安全和环保隐患。

    (摘编自韩鑫《破解动力电池回收课题》《人民日报》20211208日)

    材料二:

    93日,全国首条短程低碳废锂离子电池资源回收生产线在湖南韶山市动工建设。该生产线投资1.5亿元,年处理废旧锂电池达2.2万吨,可实现年产值7亿元,能够满足湖南省及周边省份废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的市场需求。

    作为科研合作方,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张俊丰教授团队,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对复杂废气的深度协同治理,大大提升整个行业的清洁水平。在废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含氟剧毒物质、磷化物、氮氧化物、超细粉尘、易燃易爆挥发性有机物等复杂废气,十分危险而且难于净化,行业内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技术。妥善治理这些复杂废气,成为废锂离子电池回收产业重中之重,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经过不懈努力,由张俊丰团队提出的创新思路和关键技术,围绕复杂废气治理申请发明专利6项(已获批4项),解决了这一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

    (摘编自《全国首条短程低碳废锂离子电池资源回收生产线在湖南动工建设》《人民网》20220903日)

    材料三:

    在江苏,类似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网点共有1065个,主要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电池企业等79家企业设立,网点数量占全国的7.6%,居全国第二位。初步测算,去年全省实现退役动力电池回收量超2万吨,回收率约75%

    省工信厅调研指出,2015年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市场化的开端,按照动力电池5-8年的使用寿命计算,首批投入市场的动力电池今年将迎来退役潮

    一边是近在眼前的动力电池退役潮,一边是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主要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从去年年初的5.3万元/吨涨至今年421日的47.5万元/吨,涨幅近十倍。涨价压力下,变废为宝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热度不断攀升。广发证券预计,到2030年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可达千亿元,其中动力电池占比达84%

    在江苏,面对动力电池回收这一想象无限的千亿级蛋糕,越来越多的企业争相入局。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42414时,江苏现有动力电池回收企业3549家,其中1年内新成立的多达2311家。

    (摘编自《江苏:新能源车电池回收,一个千亿级大市场》《新华日报》20220429日)

    材料四:

    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进一步完善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强化溯源管理。探索推广互联网+回收等新型商业模式,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设一批集中型回收服务网点。

    同时,工信部将加快出台一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行业标准,抓好标准宣传落实;加大高效再生利用等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更新发布《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提升行业技术水平。

    另外,还要加大政策支持,持续实施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树立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标杆企业。工信部也将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及项目建设。

    (摘编自《设立回收服务网点1万余,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初步建立》,《科技日报》20211210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销量中的占比有所变化,2021年1月至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基本持平。

    B.虽然百余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及综合利用企业已在全国设立了近万个回收服务网点,但仍有不少退役动力电池没能被正规回收。

    C.全国首条短程低碳废锂离子电池资源回收生产线能够在湖南韶山市动工建设,得力于张俊丰团队啃下了回收“硬骨头”。

    D.面对动力电池回收这一千亿级“蛋糕”,江苏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电池企业都纷纷设立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网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大量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将进入报废环节,如何回收利用这些动力电池,就关系到环境污染治理、双碳目标实现等问题。

    B.废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中会产生含氟剧毒物质、磷化物、氨氧化物、易燃易爆挥发性有机物等复杂废气,这些废气十分危险且难于净化。

    C.动力电池“退役潮”,加速了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变废为宝”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热度不断攀升。

    D.工信部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及项目建设,这应有助于动力电池回收。

    【3】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存在哪些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蜀道青泥岭之高峻,与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2)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的生死观。

    (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乐声冲上云霄,震破五色石,想象大胆超奇,侧面写出乐声的震撼效果。

  • 8、古诗文默写。

    (1)李贺和李商隐同为浪漫主义诗人,但诗风有别。《李凭箜篌引》中“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句展瑰丽奇诡;《锦瑟》中“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句显隐晦迷离。

    (2)文人创作有时直抒胸臆,坦露襟怀: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表达自己入仕为官的悔悟;李密在《陈情表》中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抒发对祖母刘氏的报恩之情。有时则借助描写景物抒发情感:柳永在《望海潮》中以“重湖叠?清嘉,________,十里荷花”来抒发对杭州城盛景的赞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借“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__”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

    (3)借事论理往往能达成深入浅出的良好效果。《种树郭橐驼传》中,柳宗元将郭橐驼能让树木活得长久且茂盛的方法“能顺木之天,________”引申至对“官理”的深思;《过秦论》中,贾谊用“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的场景显示“民心归附”的道理。

    (4)“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把处境悲凉的琵琶女,与仕途失意的文人相提而论,发出了千古咏叹:“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表达了对统治者若不吸取教训必将重蹈覆辙的告诫。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3)庄子《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对于自己所认定的就要坚持,不理会世人的称誉或非难。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           演化而来。

    (2)《阿房宫赋》中,   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后主,也是劝谏后人不要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以“_________________”一句,高度评价屈原保持出污泥而不染的皎洁品质,并推断屈原的志向“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书愤》中抒发年老岁月蹉跎、壮志未酬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同的。

    (2)杜甫的《登高》中     两句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3)《桃花源记》中写老人和孩子神情的句子是: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

    元好问

    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耳(2),因见古人心。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3]侵。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4].平生梦想佳处,留眼更登临。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注释:(1)神光牛背:指面对他人侮辱不与之计较。(2)春风马耳:指对于外界议论漠然无所动心。(3)二毛:指头发白黑相间。(4)山阴:语出《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1词中描写的龙门景色美不胜收,请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龙门美景的特点。

    2“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是词人形象的生动写照,词中多有这样的传神之笔,请结合相关诗句对词人形象加以分析。

    3如果将“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这一诗句作为赠言与朋友共勉,请你说说其中的寓意。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慎,字用修,年二十四,举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继母忧,服阕,起故官。武宗微行,慎抗疏切谏,寻移疾归。世宗嗣位,起充经筵讲官。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嘉靖三年,世宗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异。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世宗怒,切责。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阅十日,乃再杖七人于廷,慎谪戍云南永昌卫。

    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扶病驰万里。在永昌,闻安铨、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八年闻廷和讣,获归葬,葬讫复还。自是,或归蜀,或居云南会城,大吏咸善视之。嘉靖三十八年卒,年七十有二。

    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十二拟作古文,长老惊异。入京,赋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预修《武宗实录》,事必直书,总裁蒋冕尽付稿草,俾削定。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慎惊异,益肆力古学。既投荒多暇,书无所不览,尝语人曰: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故好学穷理,老而弥笃。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①大珰:当权的宦官。②汉哀帝祖母傅婕好想被册封为太皇太后,群臣都反对,段犹、冷褒却上奏章阿附上意。③廷和:杨慎之父杨廷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

    B.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

    C.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

    D.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服阕,指古人为父母或君王守丧满三年后脱去丧服,表示守丧期满。

    B.微行,通常指君王或高官出行时,为了隐蔽身份而改穿平民的便服。

    C.嘉靖,在文中只表示年号,并不指称皇帝,文中用庙号世宗来指称他。

    D.实录,是一种编年体史书,记录某位皇帝在位时发生的政务要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慎状元出身,担任皇帝的经史讲解官时,借讲解儒家经典的机会针砭时弊。

    B.杨慎言辞刚烈,数次携同其他官员上书劝谏皇帝用人,触怒皇帝,最终遭贬。

    C.杨慎建有武功,在谪所听闻辖地有人作乱,就率僮奴及步卒前去助守臣平叛。

    D.杨慎记诵广博,特爱推究道理,因学问过人,著作丰富,被明代人推举为第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扶病驰万里。

    (2)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慎惊异,益肆力古学。

    5在世宗超擢桂萼、张璁言之事上,杨慎“愿赐罢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黄金时代》中萧红(1911年-1942年)有一句台词:“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选择怎么爱怎么活,这就是我的黄金时代。”

    材料二 :2018年,网上流行锦鲤,形象由摇头摆尾的“富贵鱼”蜕变为身披金光、双手合十的现实人物,最大的一条锦鲤,正是抽中“全球免单大礼包”的26岁女孩“信小呆”。“关键时刻有贵人相助”“讨厌的人统统消失”“转发这条锦鲤”的言词承载着这个时代的焦虑,也寄托着人们成为人生主人的愿望。

    材料三:2018年,国家层面,虽然中美贸易战正处于僵持阶段,但我们依然豪情满怀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个人层面,我们自己处于高中学习阶段,生活和学习也许不乏挑战和迷茫,但依然心怀希望。

    2019新的一年,你是希望有“信小呆”的好运,还是像萧红一样,信心满满地拥有自己的“黄金时代”?

    请结合以上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出自己身处这个时代,对于人生的感受和思考。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