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们称别人的女婿为“东床”。在“东床快婿”这个典故“东床”是指?( )
A.王羲之
B.郗鉴
C.王导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的兴致被突然传来的坏消息吹得_________。
②想到众兄弟就要________,他不免一番悲戚。
③他生平最是趋炎附势的,如何肯___________。
A.风流云散 烟消云散 销声匿迹
B.烟消云散 风流云散 销声匿迹
C.烟消云散 销声匿迹 风流云散
D.风流云散 销声匿迹 烟消云散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香酱菜
谈歌
冬天将尽的时候,周春儿便雇佣了百余辆马车,周氏酱园里的十几万斤天香酱菜就源源不断地运到了浙江,交付与刘或奇。天香酱菜极是畅销。第二年的秋天,刘或奇亲自来保定结账,并预定第二年的货。周春儿当然要尽地主之谊,就在保定望湖楼酒店给刘或奇接风洗尘。席间,刘或奇一个劲儿地给赵广林敬酒,他一脸感慨地赞叹道:“天香酱菜成功问世,赵老板应该是首功啊。”
赵广林似乎喝得醉了,只是傻呆呆地笑。
回到店里,刘或奇就与赵广林同屋躺下了。他或许饮得多了,半夜坐起来喝茶,便也喊起赵广林一并喝茶。一壶茶下肚,二人竟是没有了睡意,说说笑笑地闲聊起来。刘或奇笑道:“赵老板啊,您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您若独立门户,岂不是发了大财?您没有想过自己开店铺吗?”
赵广林连连摆手笑道:“不行,不行。刘老板,我这个人天生愚笨,如何开得了店铺。刘老板玩笑了。”
刘或奇笑道:“有句话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赵广林爽然笑道:“刘老板,咱二人交往几年了,承蒙您看得起我,广林心里格外敬重您的。有何当问不当问的,您直言便是。”
刘或奇笑了笑,放低了声音:“这天香酱菜如何泡制?有无秘方?赵老板能否指点一二?”说罢,便把目光慎慎地盯紧了赵广林。
赵广林呷了口茶,嘻嘻笑道:“刘老板啊,从无什么秘方,其实简单得很。您且听我讲来。”就把天香酱菜的制作方法仔仔细细地讲给了刘或奇。
刘或奇听得仔细,用狠了心思,暗暗地在心下记死了。
第二天,刘或奇向周春儿告辞。周春儿和赵广林送刘或奇出城。回来的路上,她阴下脸来问:“广林啊,昨天夜里,你和刘老板很晚才睡下吗?”
赵广林笑道:“是啊,我二人昨日喝得多了,半夜起来喝茶来着。”
周春儿皱眉盯着赵广林:“如此说,你把天香酱菜的方子告诉他了。”
赵广林点点头:“刘老板问起了,我便一一说了。”
周春儿怔了怔,皱眉摇头,长叹道:“广林啊,你真是一个老实哟!这方子如何可以告诉外人呢?这商道中事,大概自古就无君子可言讲。”
赵广林笑道:“这酱菜的腌制,本来没有什么稀奇。刘老板追问得紧,我一时口松,便讲了。周老板,您不必在意。”
这一年,刘或奇竟是没有再购进周家酱园的天香酱菜。有南方过来的人讲起,说刘或奇已经自己建了一个酱园。周春儿听罢,对赵广林苦笑道:“广林啊,你言语不慎,果然是结出苦果子来了。俗话讲,教授了徒弟,便要饿死师傅了。”
赵广林皱眉摇头道:“刘老板如何要这样呢?人算不及天算。刘老板若是要自立门户,怕是要吃亏了。”
周春儿听得奇怪,疑惑地问赵广林:“他如何要吃亏呢?”
赵广林摇头苦笑而不答。
没了刘或奇这一个客户,周氏酱园的生意却仍然做得很好,天香酱菜这一年全部脱销。
第二年,刘或奇土灰着一张脸来了保定,一踏进周氏酱园的大门,就大哭着给周春儿跪下了,慌得周春儿连忙搀起了刘或奇。赵广林也忙着去搀,却被刘或奇恼怒地推开了。
刘或奇哭道:“周老板啊,人算天算,这温州地面,是酱不出您这天香酱菜的哟。”他的目光有些怨毒地盯着赵广林。
刘或奇就在周氏酱园住了两天,付下订金,预购了周氏酱园的三万斤天香酱菜。临行前,刘或奇单独跟周春儿讲了几句。
刘或奇苦笑道:“周老板,您是一个老实人。刘某也真不应该瞒您。前年来保定,刘某的确一时鬼迷心窍,从赵老板那里讨要过方子,可赵老板外表忠厚,不料想他竟给了我一个假方子。我信以为真,便张着胆子另起炉灶了,结果怎样?我照此方腌制的萝卜黄瓜蒜头,都无一例外地不是滋味。我几近赔了一个倾家荡产啊。周老板啊,刘某私下讨要方子固然不对,他赵老板可以拒绝刘某,却不应该用假方子对付我啊。此人外表宽厚与内心机巧大相径庭啊。周老板要多加提防才是啊。”
周春儿哦了一声,便频频点头:“谢谢刘老板的提醒。”
送走了刘或奇,周春儿便把赵广林喊到自己的屋子里。正色道:“广林啊,生意之道,自古都讲一个诚字,这天香酱菜的秘方,你若不告诉刘老板,这是天理本分。若告诉他,便是要实话实说。你如何竟告诉他一个假方子呢?”
赵广林怔了,双手一摊:“周老板,此话从何讲起呢?”
周春儿便将刘或奇的话讲了。
赵广林听罢,连连摇头,长叹一声:“周老板啊,您确是误会我了。广林并非奸诈之人,商道之中,我绝非行家里手。我告诉刘老板的的确是真方子,只是他忘记了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赵广林苦苦一笑:“什么道理,周老板还不明白吗?”
周春儿冷冷地说:“我委实不明白。广林,你明言讲来。”
赵广林悠然一叹:“周老板啊,您还要广林如何明言?说穿了机关,就是一个南橘北枳的道理,妇孺皆知嘛。一方水土,一方菜蔬啊。除却保定城郊这一亩泉的水,别处的水是酱脆不出这种味道的咸菜来的。河间府虽是酱菜的发祥之古地,地界也与保定接壤,只因水质及不上保定,那酱菜的味道,也就差之远矣。‘水土’二字,千古不易,岂是人力可以为之?”
周春儿惊讶地“啊”了一声。恍然大悟之下,便是呆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或奇一个劲儿地给赵广林敬酒并感慨地赞叹,显然想知道天香酱菜味道甚佳的真正原因。
B.“赵广林爽然笑道”中的“爽然”一词表明他对刘或奇探听秘方这件事毫不在意,而且并不想隐瞒。
C.对刘或奇第一次来保定的一举二动,周春儿了如指掌,这从她与赵广林的对话中可以得知。
D.刘或奇第二次来保定时,因为对赵广林有误会,所以在其过来搀扶时,他恼怒地将其推开。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几句话,用“百余辆”“十几万斤”等数量词,突出了运往浙江的天香酱菜数量之多,同时引出了重要人物刘或奇。
B.小说是全知视角,但“或许饮得多了”用的却是猜测的口吻,这样写其实就是要引发读者的猜想,暗示刘或奇有别样的心思。
C.刘或奇离开后,周春儿“阴下脸来”询问赵广林,这一描写表明周春儿已经猜到赵广林可能会把天香酱菜的方子告诉刘或奇。
D.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情节,让人物尽情展现,很少心理刻画,作者也未作过多评价,使读者对人物的是非善恶细细地体会。
【3】周春儿“恍然大悟之下,便是呆了”,她明白了什么?“呆”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4】请以赵广林为例,分析人物语言在本文中的作用。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静态的桥具有了腾飞一样气势的动态之美。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
(1)信而见疑,_________,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3)战士军前半死生,__________。(高适《燕歌行并序》)
(4)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5)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6、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倚南窗以寄傲,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农人告余以春及,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人杰地灵,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8)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9)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__, 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10)__________,彩彻区明。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1)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周《逍遥游》)
(1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___________,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庄周《逍遥游》)
(13)___________,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____________,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庄周《逍遥游》)
(1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15)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句写蚯蚓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具体原因,“________________”一句说出了蟹虽然腿钳多但“用心躁”的具体表现。
(2)韩愈《师说》中认为每个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有困惑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有困惑却不向老师学习,结果只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诗重视“兴发感动”,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以叶落纷纷生发悲秋之意;晏殊《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则由花谢之景触发伤春之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祠堂内的景物,同时更深刻地表达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怀念、惋惜之情。
(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入手,写山之高峻,水之湍急咆哮,使人心惊胆战。
(3)“瀚海”原本指的是北方的大湖,后指广大戈壁沙漠,含义随时代而变。“瀚海”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唐代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宋荣子能够认清物与我的分际,荣与辱的界限的两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 。”
(2)《滕王阁序》中写遍地官宦人家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_____,___。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4)《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吴宫
李商隐
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
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吴宫怀古
陆龟蒙
香径①长洲②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注】①(香径)指吴国馆娃宫美人采香处。②(长洲)即长洲苑,吴王游猎之处。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与陆龟蒙都是晚唐诗人,这两首诗一咏史一怀古,借古讽今,都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深深的忧虑。
B.《吴宫》最后一句,不仅写出了吴宫的静寂,还包含象征意味,覆亡的阴影已悄然笼罩了整个吴宫。
C.《吴宫怀古》最后一句,与“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旨意相近,抨击了“女祸亡国”之说。
D.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今日之冷寂荒凉与昔日之热闹奢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主题。
【2】清人刘熙载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李商隐的《吴宫》便是“正面不写”的典型例证,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材料二:
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则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王曰:“善。”
(节选自刘向《说苑·善说》)
【注】①斄:牦牛。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夫斄牛A其B大若C垂天之D云E此能F为大矣G而不H能执鼠。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瓠落无所容”的“容”与“整顿衣裳起敛容”(《琵琶行并序》)中的“容”意思不同。
B.规矩,指校正圆形、方形的工具。规,画圆的工具,今指圆规;矩,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
C.“不辟高下”的“辟”同“避”,躲、设法躲开,与成语“不辟斧钺”的“辟”意思相同。
D.“于是更应曰”的“更”与“良庖岁更刀,割也”《庖丁解牛》)中的“更”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惠子告诉庄子,自己把“五石之瓠”打破,不是因为它内中空虚而宽大的外形,而是因为它对自己无用,庄子批评了惠子这种固陋思想。
B.吴王之客在越人侵吴时凭借宋人之药裂地受封,庄子有对大葫芦妙用的认识,从这个角度上看,庄子和吴王之客在境界高下上是相似的。
C.面对惠子的质疑,庄子用狸独捕捉猎物和被猎人捕获的事例告诉惠子,那些认为自己的话大而无用的人是因没有遭遇到真正的困境使然。
D.梁王让惠子说事情时直接说,惠子就用解释“弹”的事例来说明自己之所以这样说话的道理,梁王最终明白了惠子这样说话的真正原因。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不树之于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2)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
【5】材料一第一段庄子通过“不龟手之药”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结合材料从多角度分析。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2016年8月17日,里约奥运会女排四分之一淘汰赛,中国女排苦战五局击败东道主、卫冕冠军巴西队晋级四强,对于胜利,主教练郎平显得很平静,她对着现场的记者们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材料二:
2019年9月28日,十连胜的中国女排提前一轮锁定了世界杯犯军。“女排精神”再次被热议。郞平认为,这次世界杯夺冠得益于队伍在训练方面做得不错,“今年的训练在细节方面是有些提高的。另外,对对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还有我们以往吃亏在什么地方,我们做了很多的分析。”
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含义的范围作文。③不得套作、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