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浒传》中的“浒”的含义是( )
A.水边
B.水波
C.波涛汹涌,引申为反抗
2、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①老和尚劝慰布衣道:“居士,你但放心,说凶得吉,你若果有些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
②小错误不反思就可能铸成大错,小腐败积累起来就会形成大腐败,必须明白集腋成裘的道理,防微杜渐。
③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④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创新扶贫机制,瞄准扶贫对象,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百姓箪食瓢饮的生活状况。
⑤尽管科学家试图证明外星人的存在,但现有资料表明,银河系中存在浩如烟海的其他行星,但人类是唯一的生命形式。
⑥在以前像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是拿信用卡套现,去解决燃眉之急,但是现在国家已经明文规定信用卡套现属于违法行为。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的讲演
萧红
这一个欢迎会,出席的有五六百人,站着的,坐着的,还有挤在窗台上的。这些人多半穿着灰色的制服。因为除了教授之外,其余的都是这学校的学生。而被欢迎的则是另外一批人。这小讲演者就是补充欢迎之中的一个。
被欢迎的宾客,是一个战地服务团。讲演者一个接着一个,女讲演者,老讲演者,多数的是年轻的讲演者。因为那些所讲的悲惨的事情都没有变样,一个说日本帝国主义,另一个也说日本市国主义。那些过于庄严的脸孔,在一个欢迎会是不大相宜。只有蜡烛的火苗抖擞得使人起了一点宗教感。
当那团里的几个代表讲演完毕,一阵暴风雨似的掌声。不知道是谁提议叫孩子王根也走上讲台。
王根发烧了,立刻停止了所吃的东西,血管里的血液开始不平凡地流动起来。好像全身就连耳朵都侵进了虫子,热,昏花。他对自己的讲演,平常很有把握,在别的地方也说过几次后,虽然不能够证明自己的声音太小,但是并不恐惧。就像在台上唱莲花落时一样没有恐惧。这次他也并不是恐惧,因为这地方人多,又都是会讲演的,他想他特别要说得好一点。
他没有走上讲台去,人们就使他站上他的木凳。
人们一看到他就喜欢他。他的小脸一边圆圆的红着一块,穿着短小的,好像小兵似的衣服,戴着灰色的小军帽。他一站上木凳来,第一件事是把手放在帽沿前行着军人的敬礼。而后为着稳定一下自己,他还稍稍地站了一会,还向四边看看。他刚开口,人们禁止不住对他贯注的热情就笑了起来。这种热情并不怎样尊敬他,多半把他看成一个小玩物,一种蔑视的爱起浮在这整个的大厅。
“你也会讲演吗,你这孩子……你这小东西……”人们都用这种眼光看着他,并且张着嘴,好像要吃了他。他全身都热起来了。
王根刚一开始,就听到周围哄哄的笑声,他把自己检点了一下:
“是不是说错啦?”因为他一直还没有开口。
他证明自己没有说错,于是,接着说下去,他说他家在赵城……
“我离开家的时候,我家还剩三个人,父亲、母亲和妹妹,现在赵城被敌人占了,家里还有几个,我就不知道了。我跑到服务团来,父亲还到服务团来找我回家。他说母亲让我回去,母亲想我。我不回去,我说日本鬼子来把我杀了,还想不想?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太小,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我当勤务,在宣传的时候,我也上台唱莲花落……”
又当勤务,又唱莲花落,不但没有人笑,不知为什么反而平静下去,大厅中人们的呼吸和游丝似的轻微。蜡烛在每张桌上抖擞着,人们之中有的咬着嘴唇,有的咬着指甲,有的把眼睛掠过人头而投视着窗外。站在后边的那一堆灰色的人,就像木刻图上所刻的一样,笨重,粗糙,又是完全一类型。他们的眼光都象反映在海面上的天空那么深沉,那么无底。窗外则站着更冷静的月亮。
一九三八年的春天,月亮行走在山西的某一座城上,它和每年的春天一样。但是今夜它在一个孩子的面前做了一个伟大的听众。
大厅里像排着什么宗教的仪式。
小讲演者虽然站在凳子上,并不比人高出多少。
“父亲让我回家,我不回家,让我回家,我……我不回家……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就当了服务团里的勤务。”
他听到四边有猛烈的鼓掌的声音,向他潮水似的涌来,他就心慌起来,他想他的讲演还没有完,人们为什么鼓掌?或者是说错了!又想,没有错,还不是有一大段吗?还不是有日本帝国主义没有加上吗?他特别用力镇定自己,把手插进口袋去,他的肚子好像胀了起来,向左边和右边摇了几下,小嘴好像含着糖球胀得圆圆的。
“我当了勤务……当了服务团里的勤务……我……”
人们接着掌声,就来了笑声,笑声又接起着掌声。王根说不下去了。他想一定是自己出了笑话,他要哭。他想马上发现出自己的弱点以便即刻纠正。但是不成,他只能在讲完之后,才能检点出来,或者是衣服的不齐整,或者是自己的呆样子。他不能理解这笑是人们对他多大的爱悦。
“讲下去呀!王根……”他本团的同志喊着他。
“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他就像喝过酒的孩子,从木凳上跌落下来的一样。
他的眼泪已经浸上了睫毛,他什么也看不见,他不知道他是站在什么地方,他不知道他自己是在做什么。他觉得就像玩着的时候,从高处跌落下来一样的瘫软,他觉得自己的手肥大到可怕而不动的程度。当他用手背揩抹着滚热的眼泪的时候。
人们的笑声更不可制止。看见他哭了。
王根想:这讲演是失败了,完了,光荣在他完全变成了懊悔,而且是自己破坏了自己的光荣。他没有勇气再作第三次的修正,他要从木凳坐下来。他刚一开始弯曲他的膝盖,就听到人们向他呼喊!
“……讲得好,别哭啊……再讲再讲……没有完,没有完……”
其余的别的安慰他的话,他就听不见了。他觉得这都是嘲笑。于是更感到自己的耻辱,更感到不可逃避,他几乎哭出声来,他便跌到不知道是什么人的怀里大哭起来。
这欢迎会开过了,就被人们忘记了,若不去想,就像没有这么回事存在过。
可是在王根,一个礼拜之内,他常常从夜梦里边坐起来。但永远梦到他讲演,并且每次讲到他当勤务的地方,就讲不下去了。于是他怕,他想逃走,可是总逃走不了,于是他叫喊着醒来了。但是那害怕的情绪,把他在小床上缩做了一个团子,就仿佛在家里的时候为着夜梦所恐惧缩在母亲身边一样。
“……妈妈……”这是他往日是自己做孩子时候的呼喊。
现在王根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又睡了。虽然他才九岁,因为他做了服务团的勤务,他就把自己也变作大人。
一九三八年十月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欢迎会上“站着的,坐着的,还有挤在窗台上的”以动作描写人们的情态,“穿着灰色的制服”以衣着点明人物的身份。
B.“王根发烧了………好像全身就连耳朵都侵进了虫子,热,昏花”细腻、生动地描写出了王根被点名讲演时的紧张和激动。
C.王根讲演时有两个观众:一个是在场的人,他们陷入沉思;一个是窗外的月亮,冷静而耐心。这些从侧面突出讲演的动人。
D.“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说明王根找到了点题的话语,但又觉得这难以跟之前的内容融合成篇,因此流下自责的泪水。
【2】关于结尾王根睡觉状况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忘记了欢迎会,而王根却常常梦到讲演,说明此次讲演对他触动很大。
B.王根梦到自己讲到当勤务就讲不下去而惊醒,展现了一个九岁孩子的恐惧。
C.害怕时喊“妈妈”,希望妈妈保护自己,是王根做孩子时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D.王根做梦时是孩子的表现,平日他把自己当作大人,体现作者希望他长大。
【3】在王根讲演过程中,观众的情绪给王根的心理带来了怎样的波动?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4】战地服务团的讲演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将写作重点安排在王根这个小讲演者身上?谈谈你的理解。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四章》中,老子以树木为喻,表示大的东西总是从小的东西发展起来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年担当着国家兴衰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5)《<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即“______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就不会失败。
(6)《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取知识途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上承对蝉和斑鸠嘲笑的大鹏的叙写,下启对朝菌、寒蝉等的论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山路极其曲折、迂回的情形。
(3)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范仲淹表达自己思念故乡,但因战争没有取胜而不能返回的句子是“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等手法来写自己从早到晚精勤修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陶渊明回归田园后虽身居狭小的居室却安适傲世的情怀。
(4)《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是对钱塘江的特写。
(5)《临安春雨初霁》中描写了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借以反衬自己的郁闷和惆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列子·皇帝》记述鸥鸟与人玩耍的情景,后人常用与鸥订盟表示归隐之志。于是“鸥”的意象便引入诗歌之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来比喻因为生命的短暂,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在写“____________”之后,又描绘了水天相接的景色,动静结合,声色结合,勾勒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3)李密《陈情表》中从“外”和“内”两方面来说明自己门庭衰微、孤独无助的窘况,“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篇名句默写
(1)《陈情表》中形象表现李密形单影只,孤独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自己的苦楚不是蜀地官员能够体会的。
(3)《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里面有了书香之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宁愿一面忍受委屈,压抑心志,一面“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他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本就是受前代圣贤嘉许的。
(2)《蜀道难》中,作者多次借“水”突出蜀道的艰险,其中“_________________”写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声势浩大;“_______________”写江水在山谷中汹涌激荡,冲击回旋。
(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意或思念之情。如《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凄凉之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一句表达思念之情。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暮春
赵长卿①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②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注】①“靖康之变”后,北宋亡于金人,宗室纷纷南迁,赵长卿亦在南迁之列。他们中很多人不忘故国,时时通过诗词抒发怀念故国的感情,表达收复失地的愿望。②中(zhòng)酒:醉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作者将自己比作漂泊的鸿雁,作者着两个“尽”字抒写思乡之情。
B.“一春憔悴有谁怜”一句承上启下,这一问既问人,亦自问,更显惆怅自怜。
C.“见说”两句用暗喻手法写江头春浪似乎对人有情,要送作者回乡。
D.尾句以景结情,营造出一种凄迷朦胧的意境,离别之情溢于言外,含蓄而轻灵。
【2】请对“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这一联进行赏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翟守素,济州任城人。守素以父任为殿直,历汉、周,迁供奉官,领承天军使。乾德中,为引进副使,从王全斌伐蜀,以往来驰告军事为职。蜀平,擢判四方馆事。以两川余寇未殄,虑致骚动,再令守素入蜀经略诸郡,分兵以防遏之。
开宝中,会麟、府内属戎人争地不决,因致扰乱,命守素驰往抚喻。守素辨其曲直戎人悦服从征太原命海州刺史孙方进围汾州守素监其军转引进使
开宝三年,命为剑南十州都巡检使,东上阁门使郭崇信副之。赐守素钱五百万,入谢日,复遣为岐帅符彦卿官告使。守素辞以锡赍优厚,不敢更当奉使之诏,上不许。九年,吴越国王钱俶来朝,命守素护诸司供帐,迎劳郊外。并垒未下,诏与洺州防御使郭进率兵深入其境,蹈藉禾稼,守素多所虏获。太宗践阼,迁客省使,领宪州刺史。
太平兴国三年夏,河决荥阳,诏守素发郑之丁夫千五百人,与卒千人领护塞之。是秋,梅山洞蛮恃险叛命,诏遣守素率诸州屯兵往击之。值霖雨弥旬,弓弩解弛,不堪用,明日,将接战,守素一夕令削木为弩。及旦,贼奄至,交射之,贼遂败。乘胜逐北,尽平其巢穴。先是,数郡大吏、富人多与贼帅包汉阳交通,既而得其书讯数百封,守素并焚之,反侧以定。俄而钱俶献浙右之地,诏守素为两浙诸州兵马都监,安抚诸郡,人心甚悦,即以知杭州。岁满,为西京巡按。秦王廷美以事勒归私第,以守素权知河南府兼留守司事,属洛阳岁旱艰食,多盗,上忧之。守素既至,渐以宁息。未几,迁商州团练使。
淳化中,夏帅赵保忠上言,其弟继迁诱戎人为寇,且求援师。诏守素率兵复屯夏州,未几,又徙石州,以老病上疏乞骸骨,从之。三年,卒,年七十一。
守素逮事四朝,绵历内职五十余年。性谨慎,宽仁容众,所至有治绩。凡断大辟狱,虽罪状明白,仍遍询僚属,佥同而后决;属吏有过不面折,必因公宴援往事之相类者言其获咎,以微警之。新进后生多至节帅,而守素久次不迁,殊无陨获意,时论以此多之。
(选自《宋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守素辨/其曲直戎/人悦服从/征太原/命海州刺史孙方进围汾州/守素监/其军转引进使
B.守素辨/其曲直戎/人悦服从/征太原命/海州刺史孙方进围汾州/守素监其军/转引进使
C.守素辨其曲直/戎人悦服/从征太原/命海州刺史孙方进围汾州/守素监其军/转引进使
D.守素辨其曲直/戎人悦服/从征太原命海州/刺史孙方进围汾州/守素监/其军转引进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领,表示兼任官职。“摄”“假”均表示暂代官职。“晋”“陟”均表示提高职位。
B.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称作“践祚”“登极”“登庸”“御极”。
C.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指监察御史赴各地的巡视者,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
D.乞骸骨:古代官吏交还官职告老退休,“解官”“下车”“致仕”等与之意义相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守素因皇帝赏赐太过优厚而推辞,皇帝很生气,罚他去保护各司饮食起居的营帐。
B.在平定梅山洞叛乱时,不仅大败贼寇,而且扫平了叛军巢穴,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C.很多官吏、富商和叛军首领包汉阳勾结在一起,守素烧毁了他们书信,叛乱被平定。
D.翟守素历任重要官职五十多年,谨慎宽厚,政绩卓著,判案细察明断,对属下温和平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旦,贼奄至,交射之,贼遂败。乘胜逐北,尽平其巢穴。
(2)凡断大辟狱,虽罪状明白,仍遍询僚属,佥同而后决。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自见者不行,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第二十四章)
②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③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第六十三章)
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老子思想是我国五千年思想文化的精华,许多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以上文字,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一二句或多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