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徐志摩神思飘逸、富于变化的个性在《再别康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表现。
B.清华人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与嘱托,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推动清华大学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奏响了百年清华发展史上最华美的乐章。
C.我们要义正言辞地告诫日本某些当政者,如果你们对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和强烈抗议总是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D.进入高中以来,班主任对我们的关心无所不至,从学习到生活,到娱乐处处关怀着我们。
3、文二
昙花终于怒放
①我爱昙花。
②昙花,原产于墨西哥,是常绿灌木,主枝呈圆筒状,分枝没有叶片,白色大花多在夜间开放,且开花的时间极短。
③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苗,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
④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儿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⑤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简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⑥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⑦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⑧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含,就能开花结果。
⑨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⑩我爱昙花。
【1】给下面加点的宇注音。
嘱咐(________) 结蕾(________) 硕大(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
【2】作者的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不断发生变化,请把横线处表现心情的词语补充完整。
高兴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选文内容,概括晏花开放的过程。
【4】选文第②段和第⑨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5】阅读“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一句,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进行赏析。
【6】从全文看,第⑩段有什么作用?
【7】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怎样的人生哲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
(3)《观刈麦》中正面描写农民烈日下在田间艰苦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用“百无一用是书生”来形容有才但浮夸的读书人,用《论语》中的句子说就是他们“______”,所以孔子提倡“______”,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2)《过秦论》中将秦人在与六国的对抗中轻易得到土地,而诸侯却陷入困顿形成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李白在《将进酒》中劝主人准备丰盛的酒宴并夸张地表示要开怀痛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_____,_____。”
⑵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野鸭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
⑶《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展现“文质彬彬”中“文”与“质”之间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列传》中阐明《离骚》治国理想“靡不毕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借大雁、鱼儿展现当时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前后句子按原文默写
(1)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2)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渔舟唱晚,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含蓄地表现思妇想要向漂泊在外的丈夫传递信息也不能实现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登山之路迷离恍惚,道路弯曲不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5)在《拟行路难》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①
晁补之 宋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注释:①晁补之于绍圣四年坐党籍贬监处州监酒税,后又改监信州盐酒税,本诗作于赴信州途中。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写词人伫立江畔所见的景色。青山,本碧绿青翠,斜阳夕照,山色反而显得雄浑沉厚,这是远望所见。
B.上片末四句既从正面用笔描写景物,概括出词人当时目力所见的空间范围,又从侧面暗示时间由黄昏到黑夜。
C.本词上下两阕表达方式各不同。上阕写景,气象雄浑,景物壮阔;下阕抒情,直接倾吐满怀的衷肠。
D.下阕从听觉方面写夜闻竹枝歌、“猿鸟一时啼”让人产生凄凉之感,“烛暗”表明天色将明,词人彻夜难眠、伤情无限。
【2】本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B.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C.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D.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号”又叫别号、表号。“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如“六一居士”。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B.“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欧阳修撰有《集石录》,著录金石文物。
C.“轩裳珪组”总指官场事务。轩,古代大臣所乘车驾;裳,官服;珪,官员参加朝会时手中所拿的一种玉制礼器;组,印绶。
D.“乞身”古代官吏告老退休,也叫乞骸骨、致仕、致政、告老、脱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更易其号。初谪滁山,号醉翁,后因准备退居又更号六一居士。
B.欧阳修生活情趣高雅。“六一”中不管是爱琴、棋、书、酒,还是爱金石,都从侧面反映了他高雅的情趣。
C.欧阳修厌倦官场生活。他认为官场生活使他劳形忧心,心未老而先衰,希望脱身于世俗杂务,回归自然。
D.欧阳修决心归隐。他以“老而休”、“讫无称”、“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三个理由明确表明自己远离官场的决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
⑵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84年,美国洛杉矶23届奥运会上,27岁的安徽人许海峰获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这是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他的胜利举国瞩目,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喜讯,“赢”让国人兴奋自信。大众认为这是中国体育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实力的增强。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乒乓球混双决赛中中国组合许昕和刘诗雯在2:1领先的情况下遭逆转,以3:4不敌日本队,收获银牌。赛后,刘诗雯几度落泪,表示“对不起大家,让大家失望了”。有网友暖心安慰,“不用对不起,你们已经尽力了”。中国也已经不是一个输不起的国家了。
国人由看重赢到输得起的转变,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作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