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淄博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的三段论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清华大学是我国的大学;所以,清华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B.一切金属都是可塑的,塑料是可塑的,所以,塑料是金属。

    C.运动员需要努力锻炼身体;我不是运动员;所以,我不需要努力锻炼身体。

    D.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张军峰帮助老年患者的消息________。周围的群众都夸赞说:现在还有这样的好人,助人为乐的好传统又回来了。

    ②7月以来,北京大户型现房集中抛售、房价出现拐点的消息________,引起广泛关注。

    ③店方认为,美容师把项链摘下来的时候,征得了王女士同意,也告知了放置地点,做了提醒,项链________,到底丢在了哪里?

    A. 不翼而飞   风传一时 不胫而走

    B. 风传一时  不翼而飞    不胫而走

    C. 不胫而走    风传一时    不翼而飞

    D. 不翼而飞  不胫而走    风传一时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一天晚上,孙少安回家后不多功夫,就被父亲有点神秘地叫到院子里,把刘玉升要重建庙宇的事给儿子大约说了说。

    “我上了二十块布施。我品玉升的意思,想叫你多出点哩,因为你这二年赚了几个钱……”孙玉厚咄讷地对儿子说。

    孙少安有些生气地巴咂了一下嘴,对父亲说:“哎呀,我怎能出这号钱哩?就是你也不应该出!”

    玉厚老汉对儿子的态度大为惊讶,“你娃娃不敢这样!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来!咱又不在乎那么两个钱。万一……”

    “万一怎?”少安看着父亲的可怜相,强硬地说:“我不会出这钱!哪里有什么神神鬼鬼!神鬼就是刘玉升和金光亮!他们愿干啥哩,和咱屁不相干!”

    第二天上午,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虎子这半年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他很想在外面悄悄看看儿子坐在教室里的样子。

    孙少安怀着一种惆怅而激动的情绪,一个人慢慢遛达着。

    他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却猛然意识到:学校已搬进了原二队的饲养院里!

    不过,他倒一下子无法把自己的双脚从这个破败的老学校的院子里挪出来。

    他看见,这个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竟是这样的荒芜衰败了!(甲)院子里蒿草长了一人高;窑面墙到处都是裂缝,麻雀在裂缝中垒窝筑巢,叽叽喳喳,飞进飞出,那副篮球架已经腐朽不堪,倒塌在荒草之中……这就是当年他上过学的地方!他的弟弟、妹妹,都在这里上过学。而现在,他的儿子却不得不离开这地方,搬到曾经喂驴拴马的棚圈里去念书了。这是历史的耻辱,也是双水村的耻辱。

    “不过,你孙少安大发感慨,可又给双水村做了些什么事?”有一个声音突然在内心中问他。孙少安怔了怔,忍不住仰起脸向天空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仅仅在这一刹那间,某种想法便不由地主宰了他的意识,他猛然想:是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座学校重新建造起来呢?连神汉刘玉升都有魄力重建庙坪的破庙,我为什么没勇气重建这个破学校?

    一种使命感强烈地震撼了这个年轻庄稼人的心,使他浑身不由滚过了一道激奋的颤栗!

    好,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咱们就唱它个对台戏!

    孙少安旋即走出这座颓败的学校院子,转而来到不远处的原二队饲养院。他蹑手蹑脚来到“教室”窗户前。窗户是临时垒的,栽几根粗糙的木棍,破麻纸被风吹得哗哗价响。他透过窗户上的破纸洞,看见姚淑芳老师正领着孩子们读拼音。里面黑乎乎的,一股牲畜的粪便味直冲鼻子。他半天才看见虎子背抄着双手,小胸脯挺着在念拼音。他鼻根一酸……

    孙少安拧转身急速地步出了这个破院子。他更加迫切地感到,他有责任让孩子们尽快和这个饲养院永远地告别,重新回到更好的环境中去念书。

    他直接去找他的朋友金俊武。俊武听他说了自己的打算,也很兴奋,立刻表示他将全力支持他办这件大事。两个人同时还商定,他们也成立一个会,叫“建校委员会”,由少安任会长,俊武任副会长。少安表示,他准备拿出一万五千元。如果剩余下钱,还可以建立“奖学金”什么的。

    当天晚饭后,少安也神秘地把父亲叫到院子里,给他说了他的打算。

    玉厚老汉嘴一张,结果连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儿子连敬神的几十块钱都不愿出,却拿这么一大笔钱修田福堂震坏的那个破学校!

    出乎少安意料的是,平时勤俭的秀莲却特别痛快地支持他搞这件事。事情由生病的妻子最后画了“圈”,就算敲定了。

    当天夜晚掌灯时分,少安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静静地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

    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从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直想到了现在。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过去,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

    (乙)月亮是这样的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

    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于是,双水村出现了“今古奇观”:两个民间组织——以孙少安、金俊武为首的“建校会”和以刘玉升、金光亮为首的“建庙会”,叫人哭笑不得的是,许多人竟对这两个“会”同时都抱支持的态度。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五十章,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孙少安赚了钱后下决心为乡亲们做点事,于是他来到儿子读书的地方,看到由饲养院改成的小学,简陋破败,决定重建他和弟妹们读过书的学校。

    B. 刘玉升和金光亮集资重建庙宇受到双水村不少村民的支持,孙玉厚老汉也捐了二十块,这说明当时农村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农民精神生活空虚。

    C.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着力塑造了孙少安这位明辨是非、依恋故土、热心为家乡做贡献的新农民形象。

    D. 这段文字以孙少安目睹双水村小学的破旧而发生的心理变化为线索,重点描写了少安捐款重建双水村小学的过程,语言朴实动人,富有感染力。

    2孙玉厚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中画线的甲、乙两处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 两句唱出了诗人在饮酒后思念君主,但无奈路途遥远无法顾及自己,自己对国事也无能为力的幽怨与惆怅。

    (2)《论语》中表示见到有长处的人善于学习,见到有缺点的人善于自省的句子是:  

    (3)《阿房宫赋》中     两句,以反问的强烈语气,表达了对秦统治者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的不满。

    (4)《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  

    (5)庄周《逍遥游》引用《齐谐》中的话,说明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   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去。

    (6)《陈情表》结尾李密借用典故表达自己以死报答君主的忠贞之情的句子是  

     

  • 5、(1)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官赋》中,杜牧说“ ____________________ ”,认为秦国亡于自身,随后又指出这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笨的原因在于:“古之圣人”虽然才能超出一般人很多了,“__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远不及圣人,而“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5)荀子在《劝学》 中认为,“_________________”也不足十步远,“_________________”的“不舍之功”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2)《归去来兮辞》写作者归隐后登高舒啸临水赋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庄子·逍遥游》中指出,宋荣子不但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2 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为下文埋下伏笔。

    (2)贾谊《过秦论》中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时常出现在诗词创作中,体现作者的个人情怀和审美趋向。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9、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湘夫人》一诗中,湘君为湘夫人精心修筑爱巢却没有等到佳人的到来,诗歌用   ”两句表达了他久候不至之后懊丧、失望的心情。

    2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被历来诗评家认为是诗眼的两句是    

    3杜牧《阿房宫赋》中讽刺秦朝统治者建造的房子比谷仓中的粮食还多的两句是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都是离别诗,在表达方式上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把友人之间的离别写得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B.两首诗都有对离别地的风景描写,前者“微霜”和后者“青山、白水”,一个凄冷、一个明丽,却都衬托了离情。

    C.两首诗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树色“催”寒、孤蓬万里远“征”,都赋予物以人格化,形象生动,渲染了离愁别绪。

    D.两首诗意象选取典型,第一首的“鸿雁”,第二首的“孤蓬”“浮云” 都包含着飘泊生涯的内涵,牵扯着离情。

    2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两位诗人在离别时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钟会字士季,颍川长社人。太傅繇小子也。少敏惠夙成。中护军蒋济著论谓:“观其眸子,足以知人。”会年五岁,繇遣见济,济甚异之曰:“非常人也。”及壮,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练名理,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正始中,以为秘书郎,迁尚书、中书侍郎。高贵乡公即尊位,赐爵关内侯。

    毋丘俭作乱,大将军司马景王东征,会从,典知密事,卫将军司马文王为大军后继。景王薨于许昌,文王总统六军,会谋谟帷幄。时中诏敕尚书傅嘏,以东南新定,权留卫将军屯许昌为内外之援,令嘏率诸军还。会与嘏谋,使嘏表上,辄与卫将军俱发,还到雒水南屯住。于是朝廷拜文王为大将军、辅政,会迁黄门侍郎。封东武亭侯,邑三百户。

    甘露二年,征诸葛诞为司空,时会丧宁在家,策诞必不从命,驰白文王。文王以事已施行,不复追改。及诞反,车驾住项,文王至寿春,会复从行。

    初,吴大将全琮,孙权之婚亲重臣也,琮子怿、孙静、从子端、翩、缉等,皆将兵来救诞。怿兄子辉、仪留建业,与其家内争讼,携其母,将部曲数十家渡江,自归文王。会建策,密为辉、仪作书,使辉、仪所亲信赍入城告怿等,说吴中怒怿等不能拔寿春,欲尽诛诸将家,故逃来归命。怿等恐惧,遂将所领开东城门出降,皆蒙封宠,城中由是乖离。寿春之破,会谋居多,亲待日隆,时人谓之子房。军还,迁为太仆,固辞不就。以中郎在大将军府管记室事,为腹心之任。以讨诸葛诞功,进爵陈侯,屡让不受。诏曰:“会典综军事,参同计策,料敌制胜,有谋谟之勋,而推宠固让。辞指款实,前后累重,志不可夺。夫成功不处,古人所重,其听会所执,以成其美。”迁司隶校尉。虽在外司,时政损益,当世与夺,无不综典。嵇康等见诛,皆会谋也。

    文王以蜀大将姜维屡扰边陲,料蜀国小民疲,资力单竭,欲大举图蜀。惟会亦以为蜀可取,豫共筹度地形,考论事势。景元三年冬,以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会移檄蜀将吏士民曰:往者汉祚衰微,率土分崩,生民之命,几于泯灭。太祖武皇帝神武圣哲,拨乱反正,拯其将坠,造我区夏。高祖文皇帝应天顺民,受命践阼。烈祖明皇帝奕世重光,恢拓洪业。然江山之外,异政殊俗,率土齐民未蒙王化,此三祖所以顾怀遗恨也。今主上圣德钦明,绍隆前绪。宰辅忠肃明允,劬劳王室,布政垂惠而万邦协和,施德百蛮而肃慎致贡。悼彼巴蜀,独为匪民,愍此百姓,劳役未已。是以命授六师,龚行天罚,征西、雍州、镇西诸军,五道并进。古之行军,以仁为本,以义治之。王者之师,有征无战。故虞舜舞干戚而服有苗,周武有散财、发廪、表闾之义。今镇西奉辞衔命,摄统戎重,庶弘文告之训,以济元元之命,非欲穷武极战,以快一朝之政,故略陈安危之要,其敬听话言。

    (节选自《三国志·钟会传》)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少敏惠夙成   惠:聪明

    B. 前后累重,志不可夺   夺:抢占

    C. 应天顺民,受命践阼   践祚:登基

    D. 故虞舜舞干戚而服有苗   干戚:武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薨:《礼记》上说:“天子死日崩,诸侯死日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司马景王,此处指三国后期魏国权臣司马师,属诸侯之列。

    B. 建业:今南京。建业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当时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南京,后代别称金陵、建康、江宁、石头城、京口等。

    C. 嵇康:字叔夜,因曾官至曹魏中散大夫,故后世又称嵇中散,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为魏晋初期文人团体“建安七子”之一。

    D. 蜀: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因其统治的中心区域在今四川,故史称“蜀”或“蜀汉”。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钟会是太傅钟繇的小儿子,蒋济看到五岁的钟会时就称赞他不是一个普通人,并且在文中赞美钟会,说看到他的瞳仁,足以知道他非同寻常。

    B. 毋丘俭谋反时,钟会跟随大将军司马景王、卫将军司马文王一同东征。他掌管机密事务,参与谋划,运筹于帷幄之中,立下汗马功劳。

    C. 甘露二年,高贵乡公征召诸葛诞为司空,钟会预计诸葛诞不会听从命令,骑着快马前去禀告文王。诸葛诞反叛,钟会跟着文王到了寿春。

    D. 钟会任镇西将军讨伐蜀国。他发布檄文昭告蜀将吏士民:魏朝君王应天顺民,拨乱反正;西征之师,奉辞伐罪,仁义为本,怜民济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建策,密为辉、仪作书,使辉、仪所亲信赍入城告怿等。

    (2)会典综军事,参同计策,料敌制胜,有谋谟之勋,而推宠固让。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习近平)

    (2)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习近平)

    (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中国说》)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读了上面五个句子,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