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倾听来自久远时空的雪泥鸿爪和半夜惊魂,都会觉得出自家中瓦当、陶罐、青花瓶一类的腹中。那些古怪言语,穿过迷茫,终于和大地一起沉沉入睡。
B.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C. 竖琴的滑音往往会为音乐增添奇特的美感,哈泼•马克斯是擅长双方向滑音的大师,他在演奏时,随着不停地上下其手,美妙的滑音会飘然而出。
D.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无可厚非。
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刘夙婴疾病
A.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B.安能以身之察察
C.令人长号不自禁 D.遂去,不复与言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月亮和六便士
(英)毛姆
我的总印象是,这个人一直在同各式各样的困难艰苦斗争;但是我发现对于大多数人说来似乎是根本无法忍受的事,他却丝毫不以为苦。思特里克兰德与多数英国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完全不关心生活上的安乐舒适。叫他一辈子住在一间破破烂烂的屋子里他也不会感到不舒服,他不需要身边有什么漂亮的陈设。他的胃口很好,但对于究竟吃什么却漠不关心。对他说来他吞咽下去的只是为了解饥果腹的食物,有的时候断了顿儿,他好象还有挨饿的本领。从他的谈话中我知道他有六个月之久每天只靠一顿面包、一瓶牛奶过活。
在所有这些日子里,他的艺术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不久他就没有兴致到画室去了:他只关在屋子里一个人埋头苦干。因为一文不名,有时他连画布和颜料都买不起,而这两样东西恰好是他最需要的。从他的谈话里我了解到,他在绘画上遇到的困难很大,因为他不愿意接受别人指点,不得不浪费许多时间摸索一些技巧上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过去的画家早已逐一解决了。他在追求一种我不太清楚的东西,或许连他自己也知道得并不清楚。过去我有过的那种印象这一次变得更加强烈了;他像是一个被什么迷住了的人,他的心智好像不很正常。他不肯把自己的画拿给别人看,我觉得这是因为他对这些画实在不感兴趣。他生活在幻梦里,现实对他来说一点儿意义也没有。我有一种感觉,他好像把自己的强烈个性全部领注在一张画布上,在奋力创造自己心灵所见到的景象时,他把周围的一切事物全都忘记了。而一旦绘画的过程结束——或许并不是画幅本身,因为据我猜想,他是很少把一张画画完的,我是说他把一阵燃烧着他心灵的激情发泄完毕以后,他对自己画出来的东西就再也不关心了。他对自己的画儿从来也不满意;同缠住他心灵的幻景相比,他觉得这些画实在太没有意义了。
“为什么你不把自己的画送到展览会上去呢?”我问他,“我想你会愿意听听别人的意见的。”
“你愿意听吗?”
他说这句话时那种鄙夷不屑劲儿我简直无法形容。
“你不想成名吗?大多数画家对这一点还是不能无动于衷的。”
“真幼稚。如果你不在乎某一个人对你的看法,一群人对你有什么意见又有什么关系?”
“我们人人并不是都是理性动物啊!”我笑着说。
“成名的是哪些人?是评论家、作家、证券经纪人、女人。”
“想到那些你从来不认识、从来没见过的人被你的画笔打动,或者泛起种种遐思,或者感情激荡,难道你不感到欣慰吗?每个人都喜爱权力。如果你能打动人们的灵魂,或者叫他们凄怆哀悯,或者叫他们惊惧恐慌,这不也是一种奇妙的行使权力的方法吗?”
“滑稽戏。”
“那么你为什么对于画得好或不好还是很介意呢?”
“我并不介意。我只不过想把我所见到的画下来。”
“如果我置身于一个荒岛上,确切地知道除了我自己的眼睛以外再没有别人能看到我写出来的东西,我很怀疑我还能不能写作下去。”
思特里克兰德很久很久没有作声。但是他的眼睛却闪着一种奇异的光辉,仿佛看到了某种点燃起他的灵魂、使他心醉神驰的东西。
“有些时候我就想到一个包围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的小岛,我可以住在岛上一个幽僻的山谷里,四周都是不知名的树木,我寂静安闲地生活在那里。我想在那样一个地方,我就能找到我需要的东西了。”
这不是他的原话。他用的是手势而不是形容的词藻,而且①结结巴巴没有一句话说得完整。我现在是用自己的话把我认为他想要表达的重新说出来。
……
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生活比任何其他艺术家都更困苦。他工作得比其他艺术家也更艰苦。大多数人认为会把生活装点得更加优雅、美丽的那些东西,思特里克兰德是不屑一顾的。对于名和利他都无动于衷。我们大多数人受不住各种引诱,总要对世俗人情做一些让步;你却无法赞扬思特里克兰德抵拒得住这些诱惑。因为对他说来,这种诱惑是根本不存在的。他的脑子里从来没有想到要做任何妥协、让步。他住在巴黎,比住在底比斯沙漠里的隐士生活还要孤独。对于别的人他没有任何要求,只求人家别打扰他。他自己有一个幻境。
②思特里克兰德是个惹人嫌的人,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节选自傅惟慈译《月亮和六便士》,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相关链接:
毛姆的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的情节,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主人公原本是位证券经纪人,中年时舍弃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获得灵感,创作出许多艺术杰作,与凡·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思特里克兰德在绘画上遇到的困难很大,主要是因为他穷得连画布和颜料都买不起。
B. 小说借“我”之口来叙述故事,塑造了一个一心追求艺术、在个性与社会现实之间挣扎的怪才形象。
C. “我”劝思特里克兰德把画作送到展览会上去,一方面“我”是真诚地想让他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另一方面“我”也希望他能借此摆脱一些困难。
D. 小说在刻画思特里克兰德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使主人公形象显得丰满。
【2】小说家在刻画主人公形象时,运用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技巧,请结合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思特里克兰德的性格特征。
4、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_______,访风景于崇阿。《滕王阁序》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缺少亲属帮助并且无仆人可使,事必躬亲的孤弱。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面对赤壁惊险壮阔的自然景象,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将自然风景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对百姓忘记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表现廉颇被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打动,二人重归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知以亡秦为诫,仍要重蹈覆辙。
(2)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 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相》中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夸张的手法写杨贵妃,嫣然一笑,百般娇媚,六宫他人皆无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远处着眼写出了山岭、平原的辽阔和河流、湖泽的曲折蜿蜒。
(2)《归去来兮辞》中直接交代诗人归隐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报答皇帝大恩大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有人将书斋取名为“寄傲斋”“容安馆”,出处应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荣辱不惊心态,大致相同。
(4)《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要求晋武帝怜悯他的现状准许他的要求。
(5)庄子《逍遥游》一文中,用以表明列子要受环境、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依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下片开头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影射现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古伤怀抒发理想幻灭、人生失意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物二首
白居易
青松高百尺,绿蕙低数寸。
同生大块间,长短各有分。
长者不可退,短者不可进。
若用此理推,穷通两无闷。
椿寿八千春,槿花不经宿。
中间复何有,冉冉孤生竹。
竹身三年老,竹色四时绿。
虽谢椿有馀,犹胜槿不足。
【1】本诗题目来源于哪一家的思想?( )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2】对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绿蕙低数寸”的意思是绿蕙高度比青松矮了数寸。
B.“同生大块间”的“大块”是天地宇宙自然的意思。
C.“冉冉孤生竹”的“冉冉”表现了竹叶的柔弱下垂。
D.“虽谢椿有馀”的意思是竹树虽然比不上椿树长寿。
【3】两首诗虽然都题为“齐物”,但是两首诗歌所表现的道理并不完全一样,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⑤。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晋书·李密传》节选)
(注) 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品格好,资质高。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⑤虫流: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死的人民。此处指死亡。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明言教何碎 碎:琐碎
B.从事白其书司隶 白:报告
C.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 援:靠山
D.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 密:暗中
【2】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李密有才干的一组是( )
①奉事以孝谨闻
②周门人方之游夏
③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④有暇则讲学忘疲
⑤乃迁汉中太守
⑥数使吴,有才辩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从很小就懂得尽孝道。他幼年丧父,母亲何氏再嫁,年仅几岁的李密深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至忧思成疾。
B.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C.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仅次于齐桓公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司空张华对他的这个见解很是信服。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①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②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必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
③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与思考,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体裁不限。(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