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央高层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频繁发声,不仅反映新一届政府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决心,更显示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
B. 小说家曹寇认为,“受难者”张贤亮的题材选择和书写方式属于一种艺术上的诚实,这种题材与方式向我们提供了个体在一种极端状态下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景观。
C. 随着朝珠耳机、黄袍加身T恤衫等包含故宫元素的创意产品,公众对故宫的固有印象被大大颠覆了,不禁感叹原来故宫也可以这么有创意。
D. 专为网络视频定制的微纪录片《中国词儿》,意在通过已离我们越来越远的那些“名词”为窗口,吸引每个人参与讲述历史、分享历史、重温历史。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法学家苏力教授一直倡导①既有的本土资源中借鉴有益于现代法治的理念和精神。他认为,传统②是静默的历史,③是具有一定活力的观念或行为模式;传统不是形成文字的历史文献,④不是当代学者的重新阐述,而是活生生地流动着的、在亿万中国人的生活中实际影响他们的行为的一些观念, ⑤ 从行为主义角度来说, ⑥是他们的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模式。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在 | 不 | 却 | 更加 | 而且 | 则 |
B | 向 | 如果 | 就 | 可能 | / | 便 |
C | 朝 | 也许 | / | 或者 | 或者 | 就 |
D | 从 | 并不 | 而 | 也 | 如果 | 就 |
A. (A) B. (B) C. (C) D. (D)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椿的味道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5期,有删改)
【1】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_____、炸香椿、________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2】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3】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6】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
【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踮脚(________) 靓丽(________) 膨胀(________) 喷香(________)
【8】对本文文体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散文 B.记叙文
C.小说 D.说明文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回忆自己求学时在旅馆中的生活,饮食上每日仅两餐,且“____________________”;衣着上同学穿着讲究,而“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没有羡慕的感觉。
(2)歌曲《在水一方》的词中有“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的句子,从韵脚和内容上看,这是化用、改写了《诗经·蒹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曹操《观沧海》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粗线条的勾勒,表现了大海的神奇壮观,山岛的高耸突兀。
(4)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以问答式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了虽居住在人世间,但不受世俗影响的原因。
(5)《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使至塞上》中王维感觉自己就像飘飞的蓬草离开了汉塞,像北飞的归雁进入了胡地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君子和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8)《礼记·大学》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只有达到“至善”的境界,志向才能坚定不移;志向坚定不移才能心不妄动。
(9)《老子》中老子认为,在事情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所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用_______ ,愿乞终养。以乌鸟作比,表达要对祖母刘乞养的愿望。
(2)《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3)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逍遥游》)
(4)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在《离骚》中这样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2)《逍遥游》中,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惊险景象。
(4)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空两方面着手,写出了自己年老多病漂泊异乡的无尽悲凉。
(5)《锦瑟》一诗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季节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在《行路难》中表达自信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心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杜牧对秦朝统治者掠取和挥霍珍宝财富的质问。
(2)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物是人非之感,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3)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内心苦闷。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荀子用木材经墨线比量而取直和金属制作的刀剑经磨砺而变锋利来设喻,引出了“ , ”的论断。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夜归鹿门歌》中,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世隔绝,与山林作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湘夫人》中运用比兴的手法写湘君不敢对湘夫人表白心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以“________, ________”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
10、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题目。
早 行 刘 驾
马上续残梦,马嘶时复惊。
心孤多所虞,僮仆近我行。
栖禽来分散,落月照孤城。
莫羡居者闲,溪边人已耕。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诗的首联写诗人从梦乡中被唤起,残梦若续,又被马嘶惊醒,以马嘶写早行之早。
B. “心孤多所虞”,正反映出诗人早行时的心理状态,因为早行,前路漫漫,诗人孤独的心多有所虑,心绪不宁。
C. 从“僮仆近我行”中,即可感觉出诗人内心的趋向:他在寻找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使自己获得一种安全感。
D. 诗人在诗的颈联展现的是一幅清晨行旅图;同时,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自己的早行的喜悦心情。
E. 尾联点出“溪边人已耕”,突出农人的辛勤,表达出诗人对农夫辛勤耕作的赞美和对农夫备受辛劳的同情。
【2】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杜钦,字子夏,少好经书,家富而目偏盲,故不好为吏,茂陵杜业与钦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钦为“盲杜子夏”以相别。钦恶以疾见诋,乃为小冠,高广才二寸,由是京师更谓钦为“小冠杜子夏”,而业为“大冠杜子夏”云。
时帝舅大将军王凤以外戚辅政,求贤知自助。凤父顷侯禁与钦兄缓相善,故凤深知钦能,奏请钦为大将军武库令。职闲无事,钦所好也。
钦为人深博有谋,时有日蚀、地震之变,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士,合阳侯梁放举钦,钦上对曰:“陛下畏天命,悼变异,延见公卿,举直言之士,将以求天心,迹得失也,臣闻日蚀、地震,阳微阴盛也。唯陛下正后妾抑女宠去佚游躬节俭亲万事致晨昏之定省如此即尧舜不足与比隆咎异何足消唯陛下忍无益之欲以全众庶之命。”
征诣大将军莫府,国家政谋,凤常与钦虑之。镇抚四夷,当世善政,多出于钦者。
顷之,复日蚀,京兆尹王章上封事求见,言凤专权蔽主之过,宜废勿用,以应天变。于是天子感悟,召见章,与议,欲退凤,凤甚忧惧。钦令凤上疏谢罪,乞骸骨,文指甚哀。太后涕泣为不食。上少而亲倚凤,亦不忍废,复起凤就位。凤心惭,称病笃,欲遂退。钦复说之,凤复起视事。上令尚书劾奏京兆尹章,章死诏狱。
章既死,众庶冤之,以讥朝廷,钦欲救其过,复说凤曰:“京兆尹章所坐事密,吏民见章素好言事,恐天下不知章实有罪,而以为坐言事也。愚以为宜因章事举直言极谏,以明示四方,使天下咸知主上圣明,不以言罪下也。若此,则流言消释,疑惑著明。”凤白行其策。钦之补过将美,皆此类也。
优游不仕,以寿终。钦子及昆弟支属至二千石者且十人。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唯陛下正/后妾抑女宠/去佚游/躬节俭/亲万事/致晨昏之定省/如此/即尧舜不足与比隆/咎异何足消灭/唯陛下忍无益之欲/以全众庶之命/
B.唯陛下正后妾/抑女宠/去佚游/躬节俭/亲万事/致晨昏之定省/如此/即尧舜不足与比隆/咎异何足消灭/唯陛下忍无益之欲/以全众庶之命/
C.唯陛下正后妾/抑女宠/去佚游/躬节俭亲/万事致晨昏之定省/如此/即尧舜不足与比隆/咎异何足消灭/唯陛下忍无益之欲/以全众庶之命/
D.唯陛下正后妾/抑女宠/去佚游/躬节俭/亲万事/致晨昏之定/省如此/即尧舜不足与比隆咎/异何足消灭/唯陛下忍无益之欲/以全众庶之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姓字”指文中杜钦、杜业都是字子夏。
B.“衣冠”在古代指士以上的服装。代指缙绅、名门世族,又借指绅士、礼教、斯文。
C.“莫府”即幕府,本指将帅营帐,后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又指高官的幕僚,幕宾.
D.“二千石”指郡守,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因有此称,是当时中央政府高级别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钦喜欢读书,极有才能。他年轻时喜好儒家经典,家境富裕,但是一只眼睛瞎了,所以不喜欢当小官。与茂陵人杜业都以才能扬名京师.
B.杜钦学识渊博,且有智谋。时有日食、地震之变,皇上下诏推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合阳侯梁放推荐杜钦。杜钦上奏章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C.杜钦善于谋划,能出善政。在大将军幕府,杜钦参与谋划国家大政,镇压安抚四边的少数民族,当时好的政治措施,大多出于杜钦的建议。
D.杜钦出谋划策,帮助王凤。大将军王凤被京兆尹王章弹劾诬陷,杜钦让王凤上疏请罪,请求退休,文辞十分悲哀。皇上因此没有处理王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凤父顷侯禁与钦兄缓相善,故凤深知钦能,奏请钦为大将军武库令。
(2)于是天子感悟,召见章,与议,欲退凤,凤甚忧惧。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年轻人。近十年来,“空巢青年”成为了和“空巢老人”一样各受关注的群体。
某杂志撰文指出,有的空巢青年出于工作需要,主动享受独居的生活方式;有的空巢青年认为空巢期是执着奋斗和认识自我的理想阶段;也有的空巢青年则将“空巢”当作摆脱种种束缚的良机,过着封闭自我、逃避社会的孤独生活。
请结合材料内容,针对某一类“空巢青年”,请你以在校青年学生的身份,为即将举行的成人礼活动写一则演讲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