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中“谢”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A. 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
B.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C.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D.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 )
A.翱翔蓬蒿之间 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C.引以为流觞曲水 D.文王拘而演《周易》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环顾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中国制造站在了新的时代风口。【甲】面对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2015——2025年)》,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创新做出顶层设计。而本次发布的指南,可说是落实“中国制造”一揽子专项规划的“人才篇”,也是系列规划指南的收官之作。
【乙】“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对于制造业而,最关键、最积极的因素是人才。但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人才良莠不齐,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的现象同时存在。【丙】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却真才难求,另一方面是技工找活不易就业难:制造业人才调结构,提素质的任务十分紧迫。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 B. 一揽子 C. 收官之作 D. 良莠不齐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李密《陈情表》语言非常生动,他用“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孤苦无依。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自己归隐田园后在美好的日子外出赏景、劳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自己身处污浊的社会环境中的压抑。他只能委屈心志,把谴责和耻辱一并承担。
(2)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
(3)针对魏晋名士和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氏将伐颛臾》)
(2)桑之落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岁食贫。(《诗经·氓》)
(3)____________,夫当关,万夫莫开。____________,化为狼与豺。(李白《蜀道难》)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5)恨相见得迟,____________。柳丝长玉骢难系,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憩,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2)在《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富贵之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小年”的寿命的短暂。
(4)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5)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了当时庸人违背准绳而追随邪曲、以迎合讨好为法度的恶劣行径。
(2)《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杜甫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竞的痛惜之情。
(3)西晋张载《剑阁铭》中有“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两句,李白在《蜀道难》中将这两句化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写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老子》中,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指出自我夸耀的害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将进酒》中突出表现诗人对富贵奢华生活的鄙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越调)柳营曲·叹世
马谦斋
手自搓,剑频磨,古来丈夫天下多。青镜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窝。
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今日个,平地起风波。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首小令叙议结合,风格冷峭。作者记叙人生历程,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B.诗人隐去个人仕途的具体经历,抓住“青镜摩挲”这一细节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复杂情感。
C.“忙忙的”“急急的”运用叠词,描写出了一种紧促急切的心情,用语通俗又富有形象感。
D.“风波”一词运用借代交代“逃”“隐”的缘由,含蓄表现出官场的险恶难测,令人深思。
【2】诗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其九世祖逢尧为唐监察御史,其后世遂不复宦学。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而凝幼聪敏,形神秀发。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为从事。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凝曰:“丈夫当为知己死,吾恨未得死所尔,岂可去也!”已而一骑追瑰几及,凝叱之不止,即引弓射杀之,瑰由此得免。瑰归,戒其诸子曰:“和生,志义之士也,后必富贵,尔其谨事之!”因妻之以女。
天成中,拜殿中侍御史,累迁主客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知贡举。是时,进士多浮薄,喜为喧哗以动主司。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以为常。凝彻棘开门,而士皆肃然无哗,所取皆一时之秀,称为得人。晋初,拜端明殿学士,兼判度支,为翰林学士承旨。高祖数召之,问以时事,凝所对皆称旨。天福五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高祖将幸邺,而襄州安从进反迹已见。凝曰:“陛下幸邺,从进必因此时反,则将奈何?”高祖曰:“卿将何以待之?”凝曰:“先人者,所以夺人也。请为宣敕十余通,授之郑王,有急则命将击之。”高祖以为然。是时,郑王为开封尹,留不从幸,乃授以宣敕。高祖至邺,从进果反,郑王即以宣敕命骑将李建崇、焦继勋等讨之。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出帝即位加右仆射 岁余,罢平章事,迁左仆射。汉高祖时,拜太子太傅,封鲁国公。显德二年卒,年五十八,赠侍中。
凝好饰车服,为文章以多为富,有集百余卷,尝自镂板以行于世,识者多非之。然性乐善,好称道后进之士。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以己及第时名次为重。凝举进士及第时第五,后知举,选范质为第五。后质位至宰相,封鲁国公,官至太子太傅,皆与凝同,当时以为荣焉。
(选自《新五代史·杂传第四十四·和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出帝即位/加右仆射/
B. 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出帝即位/加右仆射/
C. 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出帝即位/加右仆射
D. 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出帝即位/加右仆射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宗,五代时后唐皇帝李存勖的庙号,庙号是古代君王死后在太庙被供奉时起的称号,多带有祖、宗等字。
B. 丈夫,也叫大丈夫,文中指有所作为的人。与《谷梁传》中“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中的“丈夫”同义。
C. 翰林,古代官职名,唐朝时始设,专门掌管由皇帝直接发出的重要诏令,后世大多沿袭下来,但不尽相同。
D. 开封,即今河南省开封市,历史上又称为汴梁、汴京,与西安、洛阳、南京和北京等同称为中国著名古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和凝出身世家,自幼聪慧。他的九世祖唐朝时做过监察御史,他父亲虽然没有做过官,但喜欢和文人交往;他小时候就聪明敏捷,气质出众。
B. 和凝事主忠贞,讲究道义。他初入仕途时,担任贺瑰的从事,贺瑰战败,只有他始终追随;敌人的骑兵紧追不舍时,他果断引弓射杀了对方。
C. 和凝分析形势,料事如神。高祖要到邺城去时,他预料安从进必然会趁机造反,建议高祖早作准备;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和他设想的一样。
D. 和凝善待人才,提携后辈。他年轻时考中进士第五名,到他掌管科举时,选中范质为第五名,后来范质也同他一样封为鲁国公,官至太子太傅。
【4】把下列课本中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凝彻棘开门,而士皆肃然无哗,所取皆一时之秀,称为得人。
(2)高祖数召之,问以时事,凝所对皆称旨。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孙中山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习近平
“天下事莫不成于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方针。本学期,育才高中文学社拟举办一个以“我的人才观”为主题的座谈会,现邀请你作为与会嘉宾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