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B.《庄子》是春秋时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儒家经文,主要反映庄子在哲学、艺术、美学等方面的思想。
C.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D.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修身方面,讲究不与人争的修持。
2、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3分)
A.面对市场上林林总总、花样百出的青铜器仿品,很多收藏家都不知道如何应对。
B.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规模不断扩大,随迁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后,继续升学考试的问题日益突出,随迁子女能否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追问愈演愈烈。
C.日美之间围绕钓鱼岛问题,精心合作,再次上演了一幕“双簧戏”。一个在台前强势高唱夺岛论调,另一个在幕后,暗中借助一连串动作唆使怂恿、推波助澜。
D.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体系,其象形功能不但属于人们的理解和记忆,并且衍生出举世罕见、美轮美奂的书法艺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2017年,勒索病毒袭击了100多个国家的数十万用户。一款冒充某流行游戏辅助工具的勒索病毒,通过PC端或手机端的社交平台大肆扩散,设备一旦感染,病毒就会把手机里的照片、云盘等目录下的个人文件进行加密,继而向用户勒索赎金。
这几年,此类网络安全事件迭出,引起人们的关注。下面是针对互联网应用安全的民意调查:
你对当下的互联网安全是否有信心
(摘编自《细数2017年网络安全事件调查》)
材料二 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网络雾霾”正逐渐形成危害网络健康肌体的毒瘤,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在网络平台上大肆扩散,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网络诈骗更是令人防不胜防,一些假冒交易网站的域名和正式的网站差别很小,此类假网站利用系统漏洞,在用户点击后,先在后台下载一些恶意代码,在用户访问此网站时,迅速跳转到骗子预先设计好的恶意交易网站上去,让用户不容易觉察,从而导致密码被窃、资金丢失等。
(摘编自《警惕“网络雾霾”》)
材料三 以前的病毒时代,主要依靠防火墙和反病毒软件,靠的是对网络攻击行为和病毒进行识别的技术引擎。其核心是寄希望于建立一个攻击特征库,就像设立一个黑名单,进而据此能够识别病毒或者网络攻击。今天,很多网络攻击可以像化妆易容一样,特征被隐藏或伪装了,仅凭特征库很难识别;而且新的病毒或攻击就像犯罪分子每次都派出一个新手一样,很少在我们的黑名单上,这样就很难去识别和防御。
作为多年从事网络安全的企业家,我认为,不仅网络安全的威胁与挑战越来越大,而且各类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网络问题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摘编自《360集团总裁关于网络问题的思考》)
下面是部分网友在这篇文章后的留言:
网友甲:防火墙,防火,防盗,不防病毒。
网友乙:那必须的啊。现在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安全防护是重中之重。
网友丙:网络安全很重要。
网友丁:净化网络环境人人有责。
材料四 网络环境的净化非一朝一日之功。广大网民要坚持依法上网,做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积极践行者。互联网企业要在维护网络安全中发挥应有作用。各监管部门“应该像治理大气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及时解决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突出问题。
今后,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发展和壮大网上正能量,让网络空间进一步清朗起来。
(摘编自《网络环境需净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网民对互联网安全的态度有喜有忧,更多的网民还是对网络安全持乐观态度。
B. “网络雾霾”像“大气雾霾”一样,笼罩了整个网络,治理起来并非易事。
C. 网络的发展催生了网络病毒的发展,网络病毒的更新增大了网络安全的隐患。
D. 网友留言不尽相同,更多的网友希望能够及时预防网络病毒,保障网络安全。”
E. 网民要依法上网,文明上网,不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3】综合四则材料,概括净化网络环境的好处。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过秦论》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3)《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倦鸟回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当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总写自己命运坎坷,早年不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写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过秦论》中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指出秦灭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山园小梅二首(其一)》中直接对梅花的姿态和香气进行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海棠》中由花及人,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的感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咏田家》里运用对比的手法,描绘出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阶级差距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在《房兵曹胡马》中写马的双耳直竖,四蹄生风,俊健敏捷,骁腾无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欧阳修在《画眉鸟》中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对官场的厌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句默写
(1)《逍遥游》中以朝生暮死的菌草和夏生秋死的寒蝉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___,___。”
(2)《陈情表》李密引用典故表示要报答晋武帝的句子:_____,_____。
(3)《陈情表》中叙述家门人丁衰微的状况时写道“_____,_____。
(4)《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_______,_______。”
(5)《滕王阁序》中作者将落日与野鸭子;江水与天空融为一境的最佳写景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行李之往来,______________,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②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③窥镜,谓其妻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⑤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⑥项伯亦拔剑起舞,_______________,庄不得击。(司马迁《鸿门宴》)
⑦此时相望不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⑧___________________,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⑨___________________,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
⑩汶水、徂徕如画,___________________。(姚鼐《登泰山记》)
9、名句默写。
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_____,_______。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且__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③庄子认为________,神人无功,________,因此才能真正达到“逍遥”的境界。
④臣生当陨首,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
⑥老当益壮,____________?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泻水”四句作者言不当愁,接着写借酒浇愁。结合前几句和作者身世经历,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谈谈是什么样的愁?
【2】此诗与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在思想内容上有何异同?
【3】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颎,字昭玄,自云渤海蓚人也。父宾,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氏。颎少明敏,有器局,略涉书史,尤善词令。年十七,周齐王宪引为记室。武帝时,袭爵武阳县伯,除内史上士,寻迁下大夫。以平齐功,拜开府。寻从越王盛击隰州叛胡,平之。高祖得政,素知颎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惠谕意。颎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于是为相府司录。时长史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颎,委以心膂。尉迟迥之起兵也,遣子惇率步骑八万,进屯武陟。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莫敢先进。高祖以诸将不一,令崔仲方监之,仲方辞父在山东。时颎又见刘昉、郑译并无去意,遂自请行,深合上旨,遂遣颎。颎受命便发,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歔欷就路。至军,为桥于沁水,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因平尉迟迥。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上每呼为独孤而不名也。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颎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后人。开皇九年,晋王广大举伐陈,以颎为元帅长史,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颎。及陈平,晋王欲纳陈主宠姬张丽华。颎曰:“武王灭殷,戮妲己。今平陈国,不宜取丽华。”乃命斩之,王甚不悦。及军还,以功加授上柱国,进爵齐国公。上幸并州,留颎居守。及上还京,赐缣五千匹,复赐行宫一所,以为庄舍。上尝从容命颎与贺若弼言及平陈事颎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焉敢与大将军论功帝大笑,时论嘉其有让。时荧惑入太微,犯左执法。术者刘晖私言于颎曰:“天文不利宰相,可修德以禳之。”颎不自安,以晖言奏之,上厚加赏慰。
(节选自《隋书·高颎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尝从容命颎与贺若弼言/及平陈事/颎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焉敢与大将军论功
B.上尝从容命颎与贺若弼言及平陈事/颎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焉敢与大将军论功
C.上尝从容命颎与贺若弼言/及平陈事/颎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焉敢与大将军论功
D.上尝从容命颎与贺若弼言及平陈事/颎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焉敢与大将军论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纳言,古代官职名,职责是宣达帝命。史书记载:“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於上,受上言宣於下,必以信。”
B.三军,我国古代指上、中、下或左、中、右或步、车、骑三军,与现代陆、海、空三军的实质意义不同,亦可用于对军队的统称。
C.幸,文中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幸”有“召幸”与“近幸”之分,前者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后者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D.禳,指消除灾邪。祈禳是佛教最富特色的法术,祷告神明以求平息灾祸,福庆延长。《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欲用禳星术延长自己的寿命,意外失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颎聪明敏捷。高祖在执掌北周大政时,因其能干聪明,擅长军事又多有谋略而重用之。
B.高颎有担当精神。朝廷危急,高颎辞母,仲方辞父,都体现了可贵的忠义与担当精神。
C.高颎深为皇帝倚重。高祖对高颎常呼其姓,留下高颎听政的槐树,足见高颎深得高祖的重视。
D.高颎直言敢谏。高颎以妲己祸乱殷商为鉴,劝谏晋王,冒着被晋王记恨的危险斩杀了张丽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长史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颎,委以心膂。
(2)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这是美国诗人狄金森关于阅读的著名诗篇。是的,世界上有什么事情能够比阅读更加重要,更加美好呢?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
为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帮助同学挑选合适的书籍,你所在班级读书角需要关于“好书推荐”的文章,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写一篇文章,向同学推荐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充分阐明推荐的理由并和同学分享阅读的感受与收获。
要求: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选好角度,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