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辞: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新诗体。“楚辞”是指具有楚地特色的乐调、方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
B.《小雅》:《诗经》二雅之一,为先秦时代的诗歌。它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C.《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西汉的历史,作者班超。
D.郎:古代官名,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汉朝制度,凡职位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保举子弟一人为郎官。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________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________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
②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________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
③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________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
A. 无论 所以 居然 究竟 B. 即使 因而 居然 究竟
C. 无论 所以 竟然 毕竟 D. 即使 因而 竟然 毕竟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千叶瓶
刘心武
①那只花瓶是他二十几年前从农贸市场买来的。造型一般,素白,底部连瓷窑标志都没有。花瓶陪伴他度过整个青壮年时期。见证了他娶妻生子,也接受了他“哎,我退休啦!”的招呼。花瓶随他搬了两次家,在家里的位置多次变易,近些年则一直搁放在书桌一角。花瓶插过鲜花、干花和假花。最后所插的是三根孔雀翎。
②退休以后,他试图圆多年来写回忆录的梦。为此他专门购置了一个精美的十六开簿册,还准备了一盒十二支的绿色签字笔。为什么要选择绿色?完全是下意识驱使。在出售文化用品的货架前,他本是要拿黑色签字笔,忽然眼睛扫到了这种绿色的,好奇地抽出一支,在店里提供的试用纸上画了画,笔尖滑动的感觉和呈现的绿色都让他愉快,于是买了下来。
③但是,翻开簿册,拿起绿笔,郑重地宣布:“别打扰我,我要开笔啦!”却愣在那里,满脑子飞花飘絮,却不知该如何写出第一句来。好不容易写出了几行,却实在不能满意,狠心用左手撕下那一页,却不料纸张一剐,反弹力使他握笔的右手杵到花瓶,花瓶一斜,忙去扶正,结果签字笔笔尖就在瓶体上画出了一个弯线。拿抹布擦,去不掉,又找来去污粉,还是没用,涂上衣领净再擦再用水冲,那道绿痕似乎更加分明。
④传来了妻子的声音:“你把弄脏的一面朝墙,不就结了吗?”又传来正好回娘家的闺女的声音:“爸,又不是什么值钱的宝贝,您干吗着那么大急?还是写您的回忆录吧,写出来,我给您录入电脑……”他望着破了相的花瓶,只是发愣。
⑤第二天他用绿色签字笔,把那涂不掉的一个弯道,勾勒成了一小片绿叶,看上去,顺眼点。但瓶体和那么小一片绿叶,在比例上实在不相称,于是,他决定从那片绿叶开始,再连续勾勒出更多的、形态并不雷同、而又凹凸锯齿互补的叶片。勾勒第一个叶片时,他当然是一种后悔的心情,责备自己把素白的瓶体,不小心给玷污了。后来,不知怎么的,心理态势的惯性作用吧,勾勒别的叶片时,接二连三,全是后悔的思绪。后悔小时候,不该为了贪摘树上的果子,急躁地把整个枝丫扯断。又后悔上小学时,同桌向自己借圆珠笔用,死活就不借给人家。再后悔上山下乡的时候,队里培养自己当“赤脚医生”,却没有能把常见的草药形态认全。回城进工厂,先开大货车,后开小面包,再当上司机班长,更调进科室,好赖算是个干部了,就不免神气活现起来,给一起进厂的“插友”取不雅的外号大呼小叫,后来人家下了岗,找到自己借钱,虽说也拿了一千给人家,却又跟人家说了一大车便宜话,仿佛人家困难全是不争气造成的……
⑥闺女又回门,小声在问妻子:“爸的回忆录写出多少了?怎么抱着个花瓶在鼓捣?”妻子小声回答:“着了魔似的,每天总得花两三个钟头在瓶子上画树叶……不过他脾气倒好多了,下楼一块遛弯儿,还总跟我回忆以往的事儿,动不动还说,哪件事上对不起我,哪回的吵架请我原谅……咳,其实我早忘啦!不过听他那么说,心里倒是挺舒服的……”
⑦渐渐的,他那只花瓶,半壁外表都画满了绿叶,那些单线勾勒的叶片,大大小小,连续不断,看上去,仿佛当初入窑出窑时,就已经有了,而且,是工艺师事先就构思好,精描出来的,显得非常自然,也非常和谐,堪称雅致秀美。
⑧他继续在花瓶另一面上勾勒绿叶。妻子说:“难道你非得把叶子画满吗?铺满怕得上千片叶子,你累不累啊?”他边慢慢画,边沉吟地说:“我还真怕那画满的一天到来呢!”
⑨有一天,一位现在迷上古玩收藏的“发小”来看望他,忽然眼睛一亮,吼出一声:“老兄,你从哪儿收来这么个千叶瓶?”他不做声。那“发小”走近,小心捧起细看,哑然失笑:“原来根本不是古董,连当代高级工艺品都不是啊!”他让来客小心轻放,说:“对我而言,这是无价之宝!”他只简单解释了几分钟,来客便肃然起敬,并感叹:“如果那些对社会负有更大责任的人士,都能有你画千叶瓶的心思,该多好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主人公本想买黑色的签字笔写回忆录,却下意识地选择了绿色签字笔,这暗示着他内心深处一直在怀念逝去的青春岁月,为自己年轻时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已。
B.小说第⑤段看似在写主人公对自己过去生活中种种失误的后悔,实际上是为了以小见大,表现了“文革”中上山下乡的一代人对时代的反思与总结。
C.“发小”本以为千叶瓶是名贵的古董,细看之下才失望地发觉它连当代高级工艺品都不算。小说借这一人物对当今社会中一些只重物质而精神空虚的人进行了批判。
D.主人公画绿叶的过程,就是反思自己一生的过程,更是检讨灵魂、滋养心灵的过程。心灵获得绿化、滋养,使人的性格和行为产生了很大变化,所以“他”
的脾气变得平和了。
E.这篇小说故事简单,却引人深思。一个不经意的过失,经过主人公的努力,竟然成了工艺品,这启发我们即使人生出现失误,只要抱着积极的心态努力弥补,也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2)在画千叶瓶的过程中,主人公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第④段和第⑥段中两次写到妻子女儿的话,有什么作用?
(4)请从情节结构、艺术手法、主题任选一个方面,对小说进行赏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屈原“怨”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___________”,交代演奏者姓名和演奏地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了庄子和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典故。
(4)《书愤》中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适《燕歌行并序》“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战士的流血牺牲和主将的骄奢淫逸形成了鲜明对比。
(6)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 ,________”,且是被迁徙的戍边的兵卒。
5、(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 _____________”之雄心,但只怕也会有“______________”的结局。
(2)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释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出下面的空缺处。(任选5空)
(1)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王维《终南山》)
(2)北极朝廷终不改,__________。(杜甫《登楼》)
(3)不忍登高临远,____________,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
(4)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___________,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南园十三首》)
(7)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鹏在迁徙过程中的活动范围和气势之大。
(2)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蜀道山峰的高峻和绝壁的险要。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相貌出众。
(4)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在庭院中散步时,即使到了“_________”的时候,仍然在“_________”,这是他在借助孤松的坚贞品性坚定自己的归隐决心。
8、名篇背诵默写
(1)归隐后的陶渊明不仅有亲情欢娱、琴书雅趣,春天到来的时候,他还要享受春耕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2)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如成语“鹏程万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雍》),这些均源自庄子《逍遥游》中“鹏之徒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3)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学习必须重视积累,并从反面打比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___________,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4)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客至》)
(6)_____________,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7)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8)杜牧笔下曾繁华无比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在姜夔《扬州慢》中变成“___________”的荒芜,可见战争之残酷。
10、雨晴
王驾(唐)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伤春
宋·杨万里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注)①准拟:预料。②枉却:辜负。
【1】王驾的《雨晴》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结合诗句,比较分析两首诗的不同表达技巧。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日:“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
B.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
C. 君举必书,良史也。 书:记录
D. 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 就:便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 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C. 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 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92岁高龄,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陈俊武说过这样一段话:“奉献大于索取,人生就灿烂;奉献等于索取,人生就平淡;奉献小于索取,人生就黯淡。”
陈俊武先生的这段话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不得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