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原为按歌曲歌唱的民间小调,叫曲、杂曲或曲子词,也称长短句、乐府或诗余等。词牌不等于题目。
B.词在结构上大多是分段的。段在音乐上叫片,或叫阕。阕是音乐终了的意思。词大多是双阕的,也有单阕或多阕的。
C.词起源于隋唐,从民间逐渐转为文人创作,全盛于宋代。词史上先后出现了“花间派”“婉约派”“豪放派”等流派
D.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道90字为中调,90字以上为长调。慢词指的就是长调。
2、下列各句在句式上相同的一项是 ( )
①寻坠绪之茫茫 ②请其矢,盛以锦囊 ③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
④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⑤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 ⑥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⑦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 ⑧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A.②⑥⑦ B.①③⑦ C.④⑥⑧ D.①③⑤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像骏马一样奔腾
初日春
一
风很硬,刀片一样刮在脸上,还没等人回过神来,雪就跟着下了起来。
阴郁的天气让警铃声越发显得刺耳。巴特尔跑到车库,习惯性地穿上工作服。刚刚准备好救援装备,他就被大队教导员给拦下了。
组织上把巴特尔树为先进典型,要他接受媒体采访。巴特尔却不乐意,他说还有比出火警更重要的事情吗?教导员无奈地说,你先执行命令。
来采访的记者一上来就问:“你怕死吗?”
巴特尔回答说:“消防员又不是超人,上有父母,下有儿女,怎么能不怕死?”
记者又说:“巴特尔,你的名字是英雄的意思……”
巴特尔说:“我也没想着当英雄,我就想着干好自己的工作。”
巴特尔出生在一个光荣的家庭。他的爸爸也是一名消防员,爸爸牺牲时,巴特尔才八个月大。巴特尔的姑姑也是消防战线一员,在通辽消防工作。巴特尔的妈妈曾是一名柔道健将,拿过全国冠军和世界锦标赛季军。那几年家里穷,巴特尔的奶奶自己炸麻花,拿到集市上去卖。后来生活好些了,奶奶就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拿出来,资助更困难的家庭。奶奶还被表彰为“感动草原——十杰母亲”“十佳英雄母亲”。
家庭的影响让巴特尔决定也要当一名消防员。
二
巴特尔刻苦训练,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到了“狠”的地步。
一次比武,负重十楼课目要求消防员全副武装,总共得负重四十公斤。冲上十楼,拼的是体力和速度。优秀的标准是一分三十秒,巴特尔提前了五秒!
脱下战斗靴,巴特尔才发现血已经将袜子洇透了。卫生员一瞅脚指甲都快要掉了,劝他退出比赛。
巴特尔心想,不行,后面是集体课目,前期大家已经训练得非常好,如果他此时离场,跟当逃兵没什么区别。他一咬牙揪下了脚指甲,简单包扎后,一瘸一拐地走到了起跑线。
十分钟后,发令枪响,巴特尔像匹骏马一样冲了出去。最终,他们夺得了冠军。
三
一次出火警,巴特尔听说楼上还有一位老人。
人命关天,他没跟任何人打招呼,独自闯进了火海。浓烟滚滚,能见度几乎为零,巴特尔摸黑寻找,终于找到了老人。情急之下,他把自己的面罩摘下,扣到了老人的脸上。
老人得救了,但是组织上认为他脱离队伍擅自行动,让他写检讨反省。
巴特尔后来才意识到,当消防员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靠的是集体的力量。试想,如果自己连命都保不住了,又怎么去救更多的群众呢?
巴特尔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过了些时日,大队教导员找他谈心,说他工作上还有一些不足,希望他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
从那以后,巴特尔跟自己较上了劲,每天都用高强度的训练来磨砺自己。教导员知道后说组织上已经将他列入党员发展计划,那次谈话是希望他戒骄戒躁,不要松懈。
没想到,巴特尔练得更带劲了。因为在他心中,入党是无比光荣的事,自己必须对得起这一身份,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四
有一次接警,途中有三个限高架,消防车的高度通不过,只能绕行。限高架旁边被大货车轧出了U形路,只要驾驶技术过硬,从U形路通过可以省下不少时间。为了抢时间,巴特尔决定走U形路。
最后他们顺利抵达现场,马上架设水枪,开始战斗。
但没想到的是,有个中年男子却对他们不停谩骂,怪罪他们来晚了,甚至从地上捡起石头,向消防员们砸过来。
派出所民警急了,把中年男子给控制起来。灭火结束后,巴特尔跑过去给那位男子说情。有队员不理解:我们千辛万苦在灭火,他还拿石头砸我们,你为什么还替他说话?巴特尔说:是咱们工作还不到位,行动还不够迅速,所以老百姓才会产生误会。
那之后,消防队多次深入基层给群众宣讲政策。巴特尔他们还成了消防安全的义务宣传员。同时,巴特尔还悄悄资助了草原上的一对小姊妹,多年后才被其他人知道。
去年底,上级党委研究,要把巴特尔调入机关。可是他回绝了。
有人说他傻,基层消防是年轻人的天下,年龄大了,身体状况不适应待在一线。巴特尔却说自己正当年,在一线干的时间长了,经验也相对丰富。
巴特尔喜欢四处搜集消防专业书籍,光摘抄的笔记就有厚厚好几本。他说国家的消防事业正瞄向国际一流水平,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消防员本身就得素质过硬
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战友们个个都是消防救援的小专家。
五
可有些时候,战友们也埋怨巴特尔。
因为巴特尔抓训练、抓管理太严,有点让战友们喘不过气来。巴特尔却说,火场不是儿戏,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一次民主生活会上,一位消防员提了意见,说巴特尔只知抓训练,不跟大家打成一片。
巴特尔想,工作标准是不能降的,但是跟大家打成一片,他是可以做到的。那以后,赶上春节,队里联欢,他带头上台跳街舞。为了演出效果,他还可劲儿卖萌。大家感慨,原来巴特尔也有这么可爱的一面。
之后,巴特尔又带领大家成了健身达人。他的目标是科学训练,让战友们拥有良好的体能。
再之后,那名消防员对巴特尔说:“队长,俺佩服你咧。”
战友们真正理解了他,也明白了灾害事故才是真正的敌人,平时要求严格点,没错!
此时,耳边传来阵阵训练号声,巴特尔扭头望向窗外。他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草原上,他和他的战友们仿佛变成一匹匹奋蹄的骏马,正在广袤的天地间尽情奔腾……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特尔没有想过要当英雄,但“就想着干好自己的工作”这一朴实的信念让他不断严格要求自我、提升自我,成为英雄。
B.对于要接受采访而不能出火警,巴特尔是不乐意的,因为他认为对于消防员来说,没有比救火更重要的事情。
C.大队教导员找巴特尔谈心,只是因为巴特尔工作上还有不足的地方,希望他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
D.一些消防员对巴特尔有意见,巴特尔以身作责、身体力行,终于与战友们打成一片,赢得了战友的理解和佩服。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人物纪实,通过讲述训练比武、勇救老人、积极入党等一系列事迹,表现了主人公过硬的素质和高尚的情操。
B.巴特尔为中年男子求情这一事件,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彰显了人物勇于自省、以人民利益为重的高贵品质。
C.有名消防员先是在民主生活会上给巴特尔提意见,后来又说“俺佩服你咧”,表现了那名消防员见风使舵的心理。
D.文章结尾描写巴特尔想象的画面,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既照应了标题,又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3】文中写“家庭的影响让巴特尔决定也要当一名消防员”,请简要概括家庭给了巴特尔哪些影响。
【4】本文的标题意蕴丰富,非常有画面感,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第二十四章中,劝诫人不要自我显露、自以为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四章》)
(2)《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大学之道》)
(3)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4)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句。(《诗经·秦风·无衣》)
(5)《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花月夜》)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不会选择干不正当的事得到富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孔子告诉子夏“为政”不可贪快,贪小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和列子虽有“未数数然也”的人生态度,但分别存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不足,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境界。
(2)杜甫《蜀相》中,表达诗人对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竭尽忠心的称赞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的建筑随着地势高低起伏,使人分辨不清方向。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的两句是“____ ,___”。
(2)李白在《蜀道难》里用“____,_____”写水流的湍急咆哮,以突出蜀道之险。
(3)《师说》中,作者以孔子师法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的事例,证明的观点是“ 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的《燕歌行》中揭露“汉军”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败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责,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运用“庄子梦蝶”和“杜宇”两个典故,写出佳人锦瑟,一曲繁弦,诗人从梦境中惊醒,不复成寐。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学说看似矛盾对立,但思想不乏相通之处。儒家经典《尚书》中有“为山九彻,功亏一篑”,而我们学的《<老子>四章》里就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似观点。
(2)《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捣衣”“捣衣声”“捣衣砧”在古诗中经常出现,常用来表达深沉的思念。请写出含有以上三个意象中任一意象的两句唐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明妃曲
王安石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写王昭君初嫁胡人时的情况,可见礼仪隆重,恩义之深厚。“毡车百辆”“皆胡姬”分别为下文的“含情欲语独无处”“汉恩自浅胡恩深”埋下伏笔。
B.明妃一面手弹琵琶以“劝胡”饮酒,一面眼“看飞鸿”,心向“塞南”。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刻画了明妃从容淡定和琴艺的高超。
C.留北侍女垂泪,南归行人听了回首,这从侧面说明了王昭君弦上所流露的哀情感人至深。
D.诗歌最后两句,通过对“青冢”“芜没”,“哀弦”“尚有”且留传至今的议论,表达了对王昭君的叹息和同情。
【2】本诗刻画人物形象技巧高超,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醢壶酱甄耳①,可怀挟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②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东周策》)
注①醢壶酱甄:醋瓶子或酱罐子。②漓然:流动的样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B.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C.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D.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是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象征九州。
B.“致”,意为“运到”,与《过秦论》“以致天下之士”中的“致”不同。
C.弊邑,破败的小城镇。文中因东周时期天下支离破碎,故称之。
D.殷,商朝盘庚迁都于殷,商亦称为“殷”,后世称之为“殷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秦国兵临城下索要九鼎的要求,周君忧心忡忡,将这件事告诉了颜率,颜率主动请求为周君去齐国借兵救援。
B.颜率为了让齐国发兵救援东周,承诺将九鼎送给齐国,齐王权衡再三后,派遣五万大军救助东周,秦兵果然撤退。
C.当齐王准备向周君索要九鼎,让东周兑现诺言时,周君忧心忡,颜率再次请求出使齐国,并为周君解除了忧患。
D.颜率见到齐王之后,先表示东周甘愿把九鼎献给齐王,然后又极力陈说运送九鼎的难处,最终打消了齐王的念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
(2)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
12、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爱为什么能深入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器物均可),文体不限,8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