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都用了“像”字,其中表示比喻的一项是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C.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D.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
2、下列对文本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B.《蜀道难》中,“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蜀相》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D.《望海潮》这首词运用铺张的手法,把杭州这个都会的繁华面膜,钱塘江的壮阔景象,湖山的秀丽风光,都描绘得非常出色,读此能使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并非特写
[美]欧·亨利
那时,我替《灯塔晨报》撰稿,不知是谁拿耙子替我在一张堆满交换刊物和旧资料本的长桌上清出一小块空地来。我就在那里工作。街市上凡是有什么小声说的、大声嚷的、哈哈笑的事情我都写。
有一天,特里普进来靠在我桌边。他在车间干活儿,身上有一股制版药品的气味,手总是带着酸类的染污和灼伤的痕迹。他大概二十五岁,看上去却有四十,面色苍白,显出一副阿谀谄媚的可怜相,一天到晚净向人借钱,数目是两毛五到一元。一元是他信用的最高限度。他一只手紧握着另一只手,好让两只手都不发抖。这是喝威士忌的结果。
那天,我死气白赖地从出纳员那里领了五块亮晃晃的银圆,作为我的一篇特写的预支稿费。
“你有一块钱吗?”特里普带着他最阿谀谄媚的神情问道。“有。此外还有四块。但我这笔钱,是要办一件十万火急的要事。”
“我不想借钱。我想提供一篇好的特写的线索给你。”
“什么样的题材?”我摆出编辑的架势问他。
“关于一个姑娘,一个美人。带着露珠的玫瑰花蕾——长满青苔的花坛上的紫罗兰,你可以放手描绘一番。她在长岛住了二十年,从没到过纽约。我在第三十四号街遇上她。她刚搭乘东江的轮渡来到纽约,在街上把我叫住,问我在哪里可以找到乔治·布朗。
“她下星期四就要同一个名叫海勒姆·多德的庄稼小伙子结婚。可是乔治·布朗在她年轻的幻想里还占着第一位。几年前,乔治到纽约来碰运气,从此杳无音信,海勒姆就成为她的第二人选。姑娘的名字叫艾达·洛厄里,她找了一匹马,骑了好久才到了火车站,搭早上的火车到纽约来找乔治。
“我不能让她一个人在这个满是色鬼的城里到处乱跑。她那么天真,那么美。你了解格林堡的水边小村吗?那里消遣的地方只有一两个养鸭场,她就是从那种地方来的。
“她把零用钱全花了。我领她去第三十二号街上我住过的一家寄宿店,把她押在那里,要一块钱才能赎出来。这是麦金尼斯大娘一天房租的价钱。”
我说:“你不是说有一篇特写材料吗?”
特里普脸上的皱纹变得更深了。“难道你看不出来,这材料可以写出一篇多么精彩的特写?围绕着这段恋爱故事,插进几段笑话,换十五块钱不成问题。你只要四元成本。”
“怎么要我花四元呢?”我问他。
“一元给麦金尼斯太太,”特里普马上答道,“两元给女孩子当作回家的路费。一元给我买威士忌。”
我故弄玄虚地笑了笑,摆开两条胳膊,仿佛准备继续写我手头上的东西。
“难道你不明白,”他带着绝望的镇静说,“今天必须把这个姑娘送回家?我没法帮她的忙。你知道,我是倒霉俱乐部的门房兼通讯秘书。”
这时,我开始有了那种沉重的、被称作责任的感觉。我带着愠怒,穿上大衣,戴好帽子。
特里普在一幢发霉的红砖寄宿店前拉了一下门铃。他脸色发白,就像兔子听到猎狗的声息似的,弯下腰,准备随时跳起来逃脱。
“先给我一块钱——快!”他说。
门打开了一条缝。麦金尼斯大娘站在那里,瞪着一双眼。特里普把那一块钱塞进门缝,这才为我们买了路进去。
阴暗的客厅中央,一个姑娘坐在一张有裂纹的大理石桌子旁边,伤心地哭着。她是个毫无瑕疵的美人。哭泣使她那明亮的眼睛更加光彩照人。
“洛厄里小姐,”特里普说,“我劝你把所有事情都告诉查默斯先生,他会告诉你该怎么办。”
“我傻得要命,”她一面抽抽喳喳地叹气,一面说,“乔治·布朗跟我,从他八岁、我五岁的时候起,就相爱了。他十九岁那年离开了格林堡到纽约来,说他要当警察或铁路总经理之类的人,然后回来找我。但是我再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
“洛厄里小姐,我们早期的恋爱都会披上青春的奇异光辉,但往往不能实现。请问,你是否认为可以跟海勒姆先生度过幸福的一生?”
“哦,海勒姆是挺好的。”洛厄里小姐回答说,“我可以跟他过得挺好。他答应给我买一辆汽车、一条摩托船,可是婚期临近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乔治来。他一定是出了什么事,不然总该写信来的。分手的那天,他和我用铁锤和凿子把一枚银币凿成两半。我们各执一半,许愿彼此永不相忘。”
特里普刺耳地笑着插了嘴:“我猜乔治大概成了流浪汉,不然就是被别的女人缠住了。你听查默斯先生的话回家去,包你万事大吉。”
将近正午。我温和地、富有哲理地同洛厄里小姐讲道理,让她相信立刻回家的重要性。我们三人赶到轮渡码头,去格林堡的票价不过一块八毛钱,我买了一张票,又用剩下的两毛钱买了一束红色的玫瑰花送给洛厄里小姐,送她上了轮渡。
美和爱创造出来的魅力,在逐渐消退。我瞅着特里普,他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得苦恼、可鄙和恶劣。我摆弄着口袋里剩下的两块银圆,轻蔑地半合着眼皮看着他。
“我很过意不去。”特里普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害得你破费。”
特里普软弱无力地解开他身上那件花纹已经褪色、边缘已经磨破的上衣,手探到口袋里去掏一条曾经是手帕的东西。我看到他坎肩上横挂着的一条廉价的镀银表链上吊着一件东西。我一把抓住——那是用凿子凿开的半块一毛钱的银币。
“怎么?”我使劲盯着他。
“是的。”他木然地说道,“我就是乔治·布朗,有什么用?”
除了禁酒联盟以外,请问有谁不同意我马上掏出给特里普买威士忌的一块钱,并且毫不犹豫地放到他手里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对特里普的外貌描写,展现了他生活困窘、不思进取的形象,也使洛厄里没有认出特里普这一情节更加合理。
B.“我带着愠怒,穿上大衣,戴好帽子”,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传达出“我”内心的矛盾:不愿受特里普摆布,却又情非得已。
C.“掏一条曾经是手帕的东西”“除了禁酒联盟以外”等语句体现了欧·亨利小说的语言特点:风趣幽默中夹带着讽刺和批判。
D.小说的结尾,特里普对“我”承认自己就是洛厄里要找的人,又反问“我”这“有什么用”,从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极其痛苦。
【2】文章多次提到一元钱,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3】本文结尾很有特点,试结合文本加以赏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一句用蝉来比喻,表明屈原远离世俗污浊的高洁品质;“_____________”一句将屈原志趣的高洁与日月类比,对其进行高度评价。
(2)《离骚》中,屈原想到草木飘零凋谢,恐怕有才德、有作为的人逐渐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列锦,或称“名词铺排”,是指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排列在一起,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修辞手法,唐宋诗歌中常见运用这一修辞手法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荀子在《劝学》中“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⑶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既写出了蜀道的逶迤千里,也写出了其奇险的风光。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扬州慢》中姜夔用“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芍药花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境遇。
(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山势高险、枯树倒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渔家傲·秋思》一词中,写边塞将士思念故乡,却因边患未平而不能做归家打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峰上古塔之高和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5)王勃的《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副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6)庄子的《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宋荣子超脱世俗毁誉,我行我素的形象。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用“ _____ , 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 ______ , ____”
(3)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了水波汹涌澎湃,岛屿高高耸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描写自己拄着手杖走走歇歇,不时抬头远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3)庄周在《逍遥游》中,用动植物举证何为“小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逍遥游》)
(4)《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只有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无所凭借在无穷的时空里自由遨游。
(5)李密《陈情表》中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外”一“内”,形象地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的惨状。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陇头吟
唐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候。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二两句先写一位充满游侠豪气的长安少年夜登戍楼观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现了他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的壮志豪情,起句很有气势。
B.七八两句写关西老将身经百战,战功累累,然而部下的偏裨副将有的已成了万户侯,而他却依旧成守边关,不得封侯。
C.最后两句引苏武的典故,苏武虽然只有典属国的才干,却能坚守匈奴十九年,最终留名青史,表达了作者对命运不顺者的安慰和鼓励。
D.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呜咽的笛声,悲怆的将士,构成了一种寂寞悲凉的意境,反映了唐代边塞生活的艰苦。
【2】《王孟诗评》对本诗这样评价:“次第转折,恨惋何限。”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宏伟,字子英,甘陵人。至元十三年,国兵攻宋,宏伟以书谒元帅宋都于军中,奇之,俾以兵略地临江。至吉州,宋主将管忠节、路分邹超悉众出战,宏伟败之,追北二十余里,薄其城,示以祸福,知州周天骥以城降。宋都嘉宏伟有功,赏银三十两,署为吉州参佐官。吉民有为乱者宏伟设伏桥下以火攻之贼战退走伏发众蹂践几尽乘胜捣其巢穴余党悉出拒战宏伟旋兵袭其背斩其渠魅。一州遂安。宋厢禁军总管王昌、勇敢军总管张云诱新附五营军为乱。事觉,昌就擒;宏伟夜袭云,斩首以献,俘其党五百人。宋都欲尽诛之,宏伟曰:“此属诖误,非得已也,今悉就诛,何以安反侧?”众得免死。以功授太和县尹。
十七年,改衡州路总管府治中。群盗出没其境,宏伟计其地,兴屯田,民既足食,盗亦为农,郡遂宁谧。大德五年,起佥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镇江旱,蠲民租九万余石。吏畏飞语,复征于民,民无所出,行台令宏伟核实,卒蠲之。大风海溢,润、常、江阴等州庐舍多荡没,民乏食。宏伟将发廪以赈,有司以来得报为辞,宏伟曰:“民旦暮饥,擅发有罪,我先坐。”遂发之,全活者十余万。迁江南行台都事。十一年,江南大饥,宏伟请以赃罚钱赈之,民赖以生。至大二年,召为内台都事。仁宗在东宫时,闻其名,遇之甚厚,常以字呼之。及出为浙东廉访副使,陛辞之日,仁宗出币帛,俾择所欲者即赐之。宏伟至浙东,闻郡人许谦得朱熹道学之传,延致为师,于是人知向慕。皇庆二年,致仕。泰定三年卒,年八十三,追封天水郡侯,谥贞献。
(节选自《元史·赵宏伟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吉民有为乱者/宏伟设伏/桥下以火攻之/贼战退走/伏发/众蹂践几尽/乘胜捣其巢穴/余党悉出拒战/宏伟旋/兵袭其背/斩其渠魁/
B.吉民有为乱者/宏伟设伏桥下/以火攻之/贼战退走/伏发/众蹂践几尽/乘胜捣其巢穴/余党悉出拒战/宏伟旋兵袭其背/斩其渠魁/
C.吉民有为乱者/宏伟设伏/桥下以火攻之/贼战退走/伏发/众蹂践几尽/乘胜捣其巢穴/余党悉出拒战/宏伟旋兵袭其背/斩其渠魅/
D.吉民有为乱者/宏伟设伏桥下/以火攻之/贼战退走/伏发/众蹂践几尽/乘胜捣其巢穴/余党悉出拒战/宏伟旋/兵袭其背/斩其渠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县尹,楚国于春秋时不断在边地设县,其长官称县尹;宋元时期作为县令的副手,参与县域治理。
B.屯田,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
C.东宫,是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指居住东宫的太子,历史上也曾用“东宫”指称皇太后。
D.致仕,辞去官职。官员以何官称致仕、致仕后的待遇与其原官品、功绩及皇帝的恩宠程度有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宏伟主动请缨,破敌荣立战功。元军攻宋,赵宏伟给元军主帅宋都写信并到军营拜谒,宋都认为他不一般,让他带兵夺取临江,他接连取胜。
B.赵宏伟果断勇决,平乱出其不意。宋厢禁军总管王昌、勇敢军总管张云引诱新归附的五营军作乱,在王昌被抓后,赵宏伟夜晚偷袭,斩杀张云。
C.赵宏伟反对滥杀,注重安顿抚慰。宋都想把王昌、张云的五百同党都杀掉,赵宏伟认为他们是被连累的,免除众人死罪,因此获得提拔。
D.赵宏伟善于治理,多次赈济百姓。任职衡州时,赵宏伟兴办屯田,盗贼因有活路而止息;任职镇江、润州、常州、江阴等地时,他多次开仓放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宏伟败之,追北二十余里,薄其城,示以祸福,知州周天骥以城降。
(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5】赵宏伟任职浙东时,在文化教育方面有怎样的做法?结果如何?请简要说明。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石嫣,清华博士后,国家的高端人才。毕业后,她选择农村,创办农场,种植有机蔬菜。现在农场年收入突破800万,石嫣还被选为全球青年领袖。
有人说,她选择农村是大材小用;有人说,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有人说,她回农村创业更有优势……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评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