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C.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其固然(《庖丁解牛》)
B.其间一日阻风不行(《过小孤山大孤山》)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D.期山东为三处(《项羽之死》)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过年
茅盾
天是阴沉沉的;天像在发闷,又像是没有睡醒,没精打采似的。虽然说不上是喜欢,老赵可是向来就不觉得他有理由来反对这样的天气。一年到头,他白天上公事房,公事房里他所占有的那个角落反正是不论阴晴都得开电灯的,晚上呢,他当然有个家,一丈见方那样一间,尽管外边太阳晒得狗吐舌,他这家还是得不到什么阳气。
“我见鬼么,来看这种年货!”老赵偷偷叹口气,心里说。抽身就想走。
现在他觉得街上走的人,好像都是办年货的;而且又觉得手提着糖果、饼干、年糕、瓶装酒等等诱人的东西的,也特别多——比空手的人多,他惘然想起昨天也是在这条街上走过,偶然朝一家食品店望一眼,看见高高挂在那里的一提一提的东西,其实也不过小小两个纸盒的蜜饯,再加两瓶酒,几块红白年糕,可是标价就要几万。
有人说:“大减价的铺子真多,几乎一条街上没有不是大减价的,可是一看标价,比上月不减价的时候倒又提高了。
“这是为了下月不减价时再提高做准备呀!”又一人立刻接着俏皮地说。
各种的报导,各种的预测,于是纷纷而来。
老赵坐在他的“岗位”上,只是倾耳谛听,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心里也不起任何反应。
大减价的铺子跟他向来很少关系,正像早上他路上碰见的鲜花摊儿一般。和他有切身关系的物品,向来是无所谓大减价的。
他一边想,一边惘然看着那些闲谈的同事们的脸。他忽然觉得这些脸都很陌生,这些脸虽然各有各的表情,而且是极善变化的表情,可是又都那样勉强而刻板,好像是些不同形式的面具。而且即使是高声的笑,那笑声也极不自然,似乎本来不想笑,也并无可笑之处,不过为了闲谈中间总得夹一点笑声才合适,于是就官样文章的笑了起来。
这一个新的感觉,使得老赵心里发毛,不敢再抬眼看了,而且又不敢想象自己的脸是否也跟面具似的,如果是,那又是怎样个谱式?
老赵心里感到点空虚。逢到过年这么一个习俗相沿的佳节,要是单位里干脆不放假,那他这做父亲的不带孩子们乐一天,似乎也不算有亏父道,可是偏偏又放了假了,他怎么办呢?站在马路上茫然四顾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念头是要设法曲尽为父之道,反正一年只这一次。于是心里就默默地计算他的口袋里的全部财产。难道他做父亲的就连一些口福都不给他的孩子们么?不用什么山珍海味,有这么一点甜甜的,富于脂肪的,便够叫孩子们快活得跳了;而这,似乎尚在他能力范围以内。
“贵得怕人呀!”老赵低声说,便也伸手去摸一下那块宝贝。
取钱的时候,手又碰到自己正楷抄写的那张单子,老赵微微一怔,但是他仍然很痛快地付了钱,拿起年糕,奋步走出了那店铺。
现在只有老婆交办的差使了,要是这也顺利完成使命,那就连夫道也尽了,老赵真可以自做是一个善良的堂堂公民。而手里的一斤猪油年糕又那么重甸甸地怪窝心,一丝开朗的皱纹掠过了老赵的苍白的面孔。
天黑的时候,老赵回到家里了,这时候,在他这家所在的那条小巷子外边,而且麻雀的煞拉煞音的也在那整齐的楼房里响起来了。
在小巷子里,也有个醉汉扯紧了嗓子,似哭非哭地,在哼着什么小调。从那些破烂平屋里闪出来的点点桐油灯光,加倍衬出了这地段的阴森——但并不冷落 挤在这里的人家照例是不能哑起嘴巴来的,今晚当然不会例外,不过跟坡上那一带整齐的楼房比起来,这里是另一种调子罢了。
老赵的家也是这样。他的老婆检点着丈夫买来的东西,检一样,就问一次价钱,又唠叨了一回;两个小孩子拉住父亲一会儿问他明天放不放假,一会儿又夸说他们天黑以前在坡上那一带楼房前面所见的好吃的好玩的种种;这个说了一遍,那个又抢着重说一遍,似乎光是说说也够快乐似的。
老赵不作声,回头看一眼两个睡着的孩子,好像自己回答自己似的说:“总也快过完了,抗日战争就要胜利了。”
“哦,打完了仗,天上就落下金子来么?”老婆生气地大声说着。
老赵低了头,半晌,这才偷偷叹口气说:“人,总得有个希望呵,人是要希望来喂养的罢!”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及艺术技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天是阴沉沉的”“没精打采似的”,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晦暗,给全文打上了暗淡的底色,奠定了感伤的情感基调。
B.老赵在大街上,“心里感到点空虚”,既指对那些同事们闲谈中间夹一点笑声的不解,也指他面对物价飞涨的不知所措。
C.小说惜墨如金,既叙写了老赵过年买东西的行为、感受,也交代了老赵单位的情况和同事的言论,使社会环境更具典型性。
D.小说前后两次出现“偷偷叹口气”,都很好地反映了老赵的心理,同中有异,前者是无奈中有愤慨,后者则是无奈中有期待。
【2】有人说茅盾的作品体现了“矛盾”,请概括老赵生活中的矛盾体现在哪些方面。
【3】文中老赵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人物,虽然生活不易,但其身上依然有许多亮色。请分析小说是如何刻画这种亮色的。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参指出有抱负的人要胸怀广阔、意志坚强,鼓励门人要有理想、有恒心,才能担当大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将“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两种看似矛盾的心态并举,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3)《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境优美,写出了月夜美景的空、洁、静、明。
(4)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期望爱国志士要立功边疆,不要用文辞博取高官厚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指出了《离骚》“言浅意深”的特点。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把愁绪形容成流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逍遥游》中,庄子论述小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秦搜刮老百姓财物时,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借古讽今是古代文人创作时常用的手法之一。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刘义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惨败来告诫南宋统治者不要草率北伐;苏洵在《六国论》的开头先用(2)“________________”归纳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又在结尾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贾谊在《过秦论》中论说了秦从崛起到灭亡的过程并分析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汉文帝的政治改革提供借鉴。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看是表现诗人写书品茗的闲适恬静生活,实则暗示着诗人有志难为的无限郁闷和惆怅。
(2)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自己家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望海潮》和《扬州慢》都写到树木,而意境各异,前者“____________”写杭州之柔美清丽,后者“____________”写扬州衰败荒凉。
(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屈原《离骚》中写诗人因高尚的德行被小人嫉妒、诽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高到低,以夔州著名的景物入诗,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
(2)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们该何去何从?寻找理想要仰望星空、百折不挠,不要像《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因高远艰险而叹息。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月”渲染离别时惨淡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以“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寂寞冷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陶渊明回归田园后虽身居狭小的居室却安适傲世的情怀。
(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李白继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敢于向权贵挑战而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鲍照在《拟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从兄车骑一首
【魏晋】陆机
孤兽思故薮,离鸟悲旧林。翩翩游宦子,辛苦谁为心。
仿佛谷水①阳,婉娈②昆山③阴。营魄怀兹土,精爽若飞沉。
寤寐靡安豫,愿言④思所钦。感彼归涂艰,使我怨慕深。
安得忘归草,言树背与衿。斯言岂虚作,思鸟有悲音。
【注】①谷水:华亭谷,因陆机祖父陆逊曾被封为华亭侯而得名,陆逊曾居于此。②婉娈:美好的样子。③昆山:《太平寰宇记》载“华亭谷东二十里有昆山,陆逊父祖墓在焉”。④言:助词,无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两句和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
B.诗歌第五句写诗人自己仿佛看见了谷水之北祖父的旧居,有思念故乡的山水和亲人之意。
C.诗人因欲归不得,由慕生怨,以至想得到“忘归草”,种在堂前屋后,以排解内心的愁绪。
D.诗歌以“悲”始又以“悲”结,全诗笼罩着悲凉的基调,感情真挚、深沉,动人心弦。
【2】诗人是如何来抒发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不义之民,送终逾制,失之轻者,而遽罚,非政之先。”竟不肯施行。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下令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浚遒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均乃下书曰:“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于是遂绝。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阙乞还者数千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于廷。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于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因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建初元年,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宋均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 课:赋税
B.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 祠:祭祀
C.均虽死,不易志 易:改变
D.帝善其不挠,迁均同隶校尉 挠:阻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父任为郎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B.时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 夫执异近而相安
C.均乃下书曰 而随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因留养疾 于今无会因
【3】下列对文中两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B.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C.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D.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均勤奋好学,喜欢读经书。早年常利用休沐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
B.宋均为官有方,批百姓爱戴。他任地方官颇有治绩,因故免官,百姓作歌颂扬他,并诣阙乞还。
C.宋均正直敢言,能执义不屈。他曾遭到众疑,但毫不畏惧,在朝堂上厉声斥责官员,守志不移。
D.宋均贤能有才,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辞,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还想委以重任。
【5】把文中面模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2)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于民爱若此。
12、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作文。
际遇
席慕容
在馥郁的季节 因花落
因寂寞 因你的回眸
而使我含泪唱出的
不过是
一首无调的歌
却在突然之间 因幕起
因灯亮 因众人的
鼓掌 才发现
我的歌 竟然
是这一剧中的辉煌
上面这首小诗给你怎样的感悟?请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起得好,就加2分),文体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