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赣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令的时序,四首诗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新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③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

    ④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A. ②①④③ B. ④②①③ C. ③①②④ D. ②①③④

  • 2、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咬文嚼字》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只是单纯的叙述,没有更多的含义,语气软弱,而改用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坚决的判断,带有极端憎恶的感情,语气强烈。

    B. 《谈中国诗》中“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以“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来比喻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有悠远的意味。

    C. 《说木叶》一文通过详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是为了说明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以“说木叶”为题,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作者的科学态度,又契合读者的阅读心理。

    D. 《长恨歌》起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统摄全文,“重色”二字已透露对唐玄宗荒淫误国的批判,作品后半部虽描写了李杨的感人的相思,但李杨的爱情悲剧是自己造成的,警戒与批判之意仍蕴含其中。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水涧不能干

    袁省梅

    油锅说支就支起来了,火苗腾腾地舔着锅底,清亮亮的半锅油转眼也烧开了,冒着拳头大的泡泡,黄灿灿的,一朵挤着一朵,旋灭旋生,旋生旋灭,咕嘟咕嘟响。

    油锅架在史家庄和张家堡中间的涧边一块空地,涧两边挤满了两个村子的人,东涧台上是史家庄的人,西涧台上是张家堡的人。人们张着干燥的起皮的嘴,挤在一起,慌乱地瞪着油锅。

    史家庄和张家堡隔涧而望,涧里有一股从北山筛子崖流下的清泉,天旱天涝,泉水都不会断流。两个村子缺水,常为争这股水打得头破血流。眼下又是一个大旱年,入暑以来,三十五天没有下一滴雨,地里玉米苗宽宽的叶子都卷成了烟筒般,豆棵子也蔫了,花生秧、红薯蔓也都软软地趴到了地上,只有树上的知了精神头儿足,吱吱地没明没黑地嘶鸣。两个村子的人们都不想像以往那样,争水打得往家抬死人。可怎么分这点儿水呢?谁都想多分一成。争来争去,两村的族长说得嘴上都起了水泡,才达成一致。

    油锅捞铜钱!

    十个铜钱,同时捞,捞几个分几成,一个不捞,一滴水也不能有。

    两个村子的族长各悬赏一百个银圆,捞一个铜钱奖励十个银圆。史雷子要上去,没有奖励史雷子也会上去。老娘嗷嗷地号哭着死死拽住雷子的后背,我的娃啊,油锅出来你还有手啊。雷子老爹眼睛瞪得比铜钱还要大,大声地呵斥雷子老娘,不争馒头争口气,别说一只手一条胳膊,就是搭上命,能挣来水,也值!

    史雷子不理会老爹,抓着老娘干枯的手拍拍,头也不回地走向油锅。

    阳光如榔头般嘭嘭地敲打着每个人,两边的人静默着,担心和恐慌在眼里流淌。

    史雷子站在油锅边,转脸向涧西的台子上找寻。史雷子看见了张家堡人群中的桑桑,史雷子的眼睛一下子比太阳还要亮,比油锅还要烫。史雷子的嘴角牵了牵,微笑如油锅上的热气,带着香甜的气息,淌向桑桑。

    张家堡的人不知道史雷子的笑是给桑桑的,他们都大骂史雷子,说史雷子你张狂个啥,我们栓子肯定比你捞得多。

    张栓子代表张家堡捞铜钱。张栓子是桑桑的哥哥。桑桑听着人们的骂,不吭气,担心和惊恐如乌云般渐渐笼住了眼睛。

    史雷子看着油锅,槽牙咬得咔吧咔吧响。

    张栓子看看史雷子,恨恨的眼睛噌噌地冒着火花。

    嗵嗵嗵,十个铜钱在阳光下一闪,就像鸟儿般扑向油锅。

    人们唏嘘的声息还没缓过,史雷子的手“嗵”地插进了油锅,哧一股淡淡的青烟缭绕开来,随即,肉糊的臭味直直地撞向每个人。人们心悸地瞪着眼等待。

    阳光如炸裂的豆荚噼噼啪啪炸响在人们的头顶。

    时光停止了。

    倏地,史雷子的手从油锅里钻了出来。张栓子看着雷子吱吱地冒着气已焦黄的手,龇着牙,脸上的肌肉惊恐地哆嗦,汗珠子一嘟噜一嘟噜腾腾地流淌,身子像风中的树叶一样抖个不停。史雷子咬着槽牙,砰砰砰,十个铜钱带着长而白的哨音咕噜噜飞落地上。

    史雷子老爹秃鹫般嘎嘎地笑,正要捡拾起地上的铜钱,雷子闪前一步,捡起五枚,扔在张栓子的脚下,抬头看见满脸泪水的桑桑,热切切地望着他,史雷子的心甜得像灌了蜜糖,手上灼烧的疼痛也似乎减轻了许多。

    族长恼火地看着史雷子:“你这是干啥啊,你这是干啥啊。

    史雷子定定地说,坏我一个人的手就行了,我不想瞅着还有人受罪。水是老天给大家伙的,不能只流给西边的地,也不能只往东边的地里流。咱们两村千年邻居,地挨地沟连沟,就不能坐下来好好商量分水吗?非得要这样流血丧命地闹腾吗?雷子说着,脸上痛苦地抽搐着,举着烫伤的手,说:“若再这样下去,老天也会断了水,咱这条水涧也会成干涧的!银圆,我一个也不要。用这些银子修两条水渠,史家庄一条,张家堡一条,我们分开日子浇灌,你们说好吗?”

    人们“哗哗”地拍着手。

    桑桑看着雷子,笑得满脸都是亮亮的泪珠子。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用诗化语言描摹油锅里油花滚开的景象及两村村民在油锅前的对峙,既为后文主人公把手伸进油锅里捞钱埋下伏笔,也渲染了一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

    B.小说中作者多次提到桑桑,史雷子望着桑桑笑,冒着危险从油锅里捞钱,捞出之后又把钱扔给了桑桑的哥哥张栓子,由此可以看出史雷子是为了爱情才这样做的。

    C.小说描写环境时擅长用细腻的比喻烘托人物心理活动,如“叶子都卷成了烟筒般”“阳光如榔头般嘭嘭地敲打着每个人”“阳光如炸裂的豆荚噼噼啪啪炸响……”。

    D.小说的语言具有朴实生动的特点,其中使用了很多的极富乡土味的拟声方言,如“嗷嗷地号哭”“咬得咔吧咔吧响”“哨音咕噜噜”等,读起来感觉既亲切又形象。

    2小说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构思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时代背景设置在民国时期,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史雷子这个人物形象,并谈一谈这个人物对于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一句,写词人洒酒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2)辛弃疾生命里的孤独,无人会意,无法言说,只能登高拍栏,把视宝刀,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是如何体现两个动作细节的:“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表达作者的愁太多太多,有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又如何用语言概括得了的一句是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沧浪之水清兮,___________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_________。(《渔父》)

    (2)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陈情表》)

    (4)不在沉默中爆发,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5)临渊羡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淮南子》)

  • 6、假设王羲之、陶渊明、王勃、苏轼是好友,某天他们在微信群里组织了一次以“人生突围之道”为主题的讨论,大家先后在群内表达了看法。请在以下文字中填写他们各自符合情境的诗文名句。

    (1)王羲之:时人多因“老之将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而悲叹生死无常,个人认为生死本不同,当正视人生,积极作为,不虚无,“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2)陶渊明:人生难免有困境,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往者已矣,来者可待,“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3)王勃:我虽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却悟得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定当自我砥砺,矢志不渝。

    (4)苏轼:天地间物各有主,你我当淡泊清心,修身自好,不羡身外之物,“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方能实现人生的大突围。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氓》一文中,集中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而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使用了与之相同的意象。

    (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两句描写出阿房宫走廊、屋檐形制多样、美轮美奂的特点,极显奢华。

    (3)《寡人之于国也》中表现梁惠王当政时期阶级分化,贫富悬殊,而作为国君的他却无所作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生物之生命短暂来解释什么是“小年”,与“冥灵”和“大椿”形成了鲜明对比。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他《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有着近似的意境。

    (3)李密在《陈情表》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极其卑贱的身份,从而表达了对朝廷“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感激之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注)①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1】(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以水上浮萍作比,形象地写出了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B. 颔联是说年华逝去之痛和战乱流离之苦折磨诗人,以致衰老、麻木,竟不觉花之美,只好借酒浇愁。诗意凄凉,字字酸楚。

    C. 颈联对仗工整,抒写了自己因社会乱离,世态炎凉油然而生的伤感和惆怅,也为自己的“十年身事”鸣不平。

    D. 尾联意为:趁未衰之年,暂拼一醉,破涕为笑;期望今后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是诗人怀着美好的愿望聊以自慰。

    2】(小题2本诗以对比贯穿全篇,试赏析这种手法的运用。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选自《栾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B.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C.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D.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尉始设于秦朝,秦汉时为三公之一,主要职责是掌管天下刑狱诉讼。

    B.执事是敬称对方。与《烛之武退秦师》“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相同。

    C.斗和升是中国古代常用的容量单位,“斗升”比喻少量、微薄。

    D.翰林是古代官名,始由唐玄宗设置,常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讲“养气与作文”的关系,以孟子、司马迁为例强调内心修养与外在阅历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

    B.本文是苏辙在等待吏部选用时给当时的太尉韩琦写的一封信,信中阐释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意在向韩琦展示自己的勇气和才华。

    C.苏辙通过表达对欧阳修的崇敬之情,从而引出想要求见太尉的目的,由杰出人物引出杰出人物,顺理成章。

    D.苏辙称颂韩琦时,并没有流露出谄媚溢美之语,而是表达了求见高人、期盼高人指点的急切心情。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2)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班固《苏武传》)

    5根据文章内容,谈谈怎样才能养“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使用手机会影响亲子关系吗?英国一项针对2000名11—18岁本国中学生的调查显示,36%的孩子曾要求父母放下手机,多数孩子称父母过度使用手机“破坏了家庭生活”。童言无忌,孩子们的心声不啻是警钟,值得家长深思。

    不仅家长,沉溺网络和智能手机,在一些青少年中也屡见不鲜。美国有将近50%的青少年“非常依赖智能手机”,而在上述的英国调查中,72%的孩子表示一天上网3—10小时,11%的孩子坦承自己节假日一天上网可达15小时。家长们担心“网络原住民”的生活状态,生怕孩子受到“智能欺骗”,迷失自我,因此也在想方设法培养他们的多样化兴趣爱好。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