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同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尽管近年采取了加开临时客车等措施,但春运出行难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各大火车站万头攒动,众多旅客重足而立,交通场面拥挤不堪。

    B.斯人已逝,唯风骨与精神长存。连日来,社会各界深切缅怀为这方热土做出贡献的少萍书记,异口同声地用“夙夜在公,殚精竭虑”这八个字总结她的一生。

    C.读古代典籍,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否定古代的一些人士,其实我们没有资格对古人嗤之以鼻,因为我们现在自以为是的观念意识又有多少不属于发昏之列呢?

    D.如果整改措施大而化之、笼而统之,整改行动避重就轻、避难就易,那么不仅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兑现承诺,反而影响党员干部的形象和广大官兵的信心。

  •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演讲辞作为演讲时的文稿,除了具有观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外,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法,鼓舞听众的情绪和听众的共鸣。

    B. 当怀着感激之心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时,我们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产生情感的共鸣,找到写作的题材。

    C. 朗诵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朗诵,我们可以创造性地表现出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

    D. 讲究文采并不是堆砌华丽辞藻,而是在准确表达内容的前提下,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只摇了38年的轮椅,停了

    赵涵漠

    史铁生总梦想自己是一个田径运动员,最好有“一米九以上的身材”,并且跑起百米来要超过“九秒九几”。他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田径比赛,他甚至能说出“所有田径项目的世界纪录”。

    但因为瘫痪,这个病人已经在轮椅上度过了整整38年。2010年12月31日,在距离自己60岁生日仅仅4天的时候,因为突发脑溢血,史铁生带着永不能实现的梦想和未完成的书稿,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个一直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男人,终于“辞职”了。

    从21岁那年开始,史铁生就一直没有逃过病痛的折磨。他把身体比喻成一架飞机,先是作为“起落架”的两条腿瘫痪了,然后像是“发动机”般的两个肾也“一起失灵”,患上了尿毒症。他不得不每周接受三次透析,全身的血液先被抽出来,再被输回去。经历过1000多次的针刺,手臂间肿胀的动脉和静脉就像“3条大蚯蚓”。他的身体已经虚弱到“甚至就连喝汤时呛了一口,都可能感染肺炎”。

    可是,在朋友们的眼里,史铁生乐观得“根本不像一个被重病缠绕的病人”。几乎所有采访过他的人都提到,他很少一脸愁容,恰恰相反,他“太爱笑了”,黑镜框后的“小眼睛眯成一条缝,有时还透着几分孩子般的狡猾”。

    当然,并非从一开始,这个病人就能笑着面对他无法摆脱的梦魇。21岁时,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朋友们还记得,那时,如果有嘲笑他的腿,“他恨得想抱着炸药包冲过去”。

    这个年轻的病人最常去活动的地方,是离大杂院不远的地坛。每天,他都摇上还吊着用来接尿的黄色塑料瓶的轮椅,在这座荒废的园子里,“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为什么要出生”。

    最终,这个古园里诞生了一篇15000字的《我与地坛》。这部探讨生与死、荒废与生长、绝望与希望的长篇散文,打动了无数读者,以至于作家韩少功评价道,“《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发表……对当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

    作为写作者,史铁生获得了盛名,但作为一个随时都可能离开人世的病人,他却开始失去宝贵的时间。有一年冬天,记者们围堵到他家,他不得不受着寒冷,“全副武装,到地坛去逃难”。 “陌生人总要无端夺走他写作的时间”,更何况,“他又不能像个健康人那样一走了之,他无处逃避,因此也无法选择来访者”。

    因此,他自制了一张“来客须知”贴在房门上,“史铁生不接受任何记者、报告文学作者的采访;史铁生一听有人管他叫老师就睡觉;史铁生目前健康状况极糟,谈话时间一长就气短,一气短就发烧、失眠,一发烧、失眠就离死不远;史铁生还想多活几年,看看共产主义的好日子。”

    可他的病情几乎未曾向好的方向转弯。年轻时那种想“抱着炸药包”与嘲笑他的人同归于尽的想法,已经慢慢被磨平了。他说起自己的腿,“就像说别人一样”。就在几年前,当这个作家被问及理想的生活状态时,他笑着回答,“我希望住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透析中心就在我家旁边”。那时,他每次都要为了透析花掉四个半小时的时间,前提还是“路上不能堵车”。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史铁生每天几乎只有两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写作时,这个病人总是躺在床上,在胸前斜支起一块木板,费劲地在笔记本电脑上敲打。

    20万字的《病隙碎笔》,史铁生整整写了4年。算起来,他一天平均只写了136个字。而这样的工作,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一直写到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根据不完全统计,这种艰难的写作之后,中国文坛留下了属于史铁生的100多万字作品,也鼓励了无数的读者。

    对史铁生来说,死亡从不是个遥远的话题。甚至早在上个世纪末,他就对身后事做出了安排,“墓地、墓碑、花圈、挽联以及各种方式的追悼,什么都不要才好,让寂静,甚至让遗忘,去读那诗句。”

    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如今,在北京城东四环一个小区里,他的家门口没有摆放花圈或挽联。家人用一种宁静、镇定的声音婉拒前来采访的记者。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那个摇着轮椅的、虚弱的病人的身影,再也不会出现在这个院子里了。

    但还是有人会想起他那永远不曾实现过的梦想。几年前的一个春天,史铁生最喜欢的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来到北京,特意赠送给这个“一辈子都梦想着成为田径高手”的病人一双定制跑鞋。这个体育迷担心场面尴尬,就先乐呵呵地对着偶像说:“我1997年去洛杉矶,特意去加州大学体育场(第23届奥运会的主会场),摇着轮椅转了几圈。”

    2010年12月31日凌晨,这个病逝作家的肝脏,按照他的遗嘱,被捐献给了一个来自天津的病人。而十几个小时后,2011年的元旦就要来临。

    生前,他曾经说过:“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也许,在这个节日里,这个病人的魂灵已经告别轮椅,微笑地飞翔着,进入了天国。

    相关链接:

    ①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史铁生《我与地坛》)

    ②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2002年华语传媒大奖授予史铁生“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时的颁奖词)

    ⑴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即使一直到瘫痪之后,史铁生也没有放弃成为一个田径运动员的梦想,多年之后,他带着这个永不能实现的梦想和未完成的书稿与世长辞。

      B. 21岁就被困在轮椅上的史铁生,尽管一直没有逃脱病痛的折磨,但却能够一直笑着面对困扰他人生的梦靥,这种豁达连他的朋友们都钦佩不已。

    C.在荒废的地坛,史铁生获得了意外的顿悟。这种对生命、宇宙的豁然开朗的理解让曾经焦躁、冲动的史铁生获得了平静的生活。

      D.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出于对生的渴望和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史铁生在每天只有两个小时写作的条件下,依然笔耕不辍,临终还在创作《病隙碎笔》。

      E.就作品的数量而言,史铁生并不能算得上一位十分高产的作家,但他却凭借写作成就和人生态度获得了人们的称赞和感动。

    ⑵在2002年华语传媒大奖上,史铁生被评为“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史铁生令人钦佩的原因。

    ⑶请结合全文分析划线句子的作用。

    ⑷史铁生是一个“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的作家。请结合材料,分析史铁生的生命和写作的关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依势而建,结构精巧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阿房宫赋》中,杜牧提出了秦国应当爱惜六国的人民的观点,他认为,秦国如果做到了这点,就能“__________”无人能使其灭亡。

    (3)杜牧在《阿房宫 赋》中总结六国和秦国 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 国灭亡覆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李煜在《虞美人》中遥想金陵故国,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 5、(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__________

    (3)《醉花阴》中“__________”两句,写重阳佳节的百无聊赖,连香炉也懒得管,任它自行消尽。描绘了一个思妇愁绪满怀的神态。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当蜩与学鸠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后,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任选三句)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___________________,下自成蹊

    ⑤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将进酒》中,李白提及曹植设宴,欢乐非常:“______________”。其实曹植和李白一样,怀才不遇,欲借酒开怀。

    (2)《论语》 中说:“欲速则不达”,《老子》第二十四章也有类似的表达:“______________ ”。都在强调主观心态过于急切,则往往适得其反。

    (3)我国古典诗文常有这样一种意境:天地辽阔,一只小舟浮于水面。比如“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从“三纲”出发,表明要想彰明美德于天下,应该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2)李白《将进酒》诗中的一个转折由悲而乐的以表面的这宣扬及时行乐实为宣泄愤激之情,暂时沉醉酒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与东吴生相遇

    (晚唐)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注)①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国泰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十年”“白首”可见诗人与朋友分别已久,“各”写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同悲戚。

    B.三四句为挥泪叙旧的辛酸语,百感交集,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C.诗人运用叙事、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书写与东吴生相遇后的所思所感,感慨顿挫,圆稳整赡,感人至深。

    D.全诗构思巧妙,以“泪”始,以“笑”结,前后照应,关锁严密,细腻地表现了诗人与老友相遇,喜极而泣的情感。

    2有人评价韦庄的律诗常有“感慨顿挫”之感?请从情感与结构的角度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者,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①菹[jù]:多水草的沼泽地带。②诐[bì]:不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B.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C.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D.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指《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文字古奥典雅,与后文提到的《诗》《春秋》同属“五经”。

    B.周公,辅佐周武王,曾诛杀纣王,平定叛乱,驱赶猛兽,使百姓安宁。“周公吐哺”的典故就出自于他。

    C.《春秋》,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编年体史书,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贬斥邪说暴行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

    D.恣,在本文“诸侯放恣”中是“放纵”的意思,与《将进酒》中“斗酒十千恣欢谑”的“恣”语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天下大势是太平与动荡交替,以远古时期大禹治水,平定灾祸,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为例,而写此文时国家正处于乱世之中。

    B.尧舜为代表的的圣主薨逝后,取而代之的是暴君,他们生活奢靡,还坏屋毁田,破坏生态,引来猛兽栖居,甚至率领猛兽以人为食。

    C.孔子作春秋的原因是当时社会混乱,不尊礼法,孔子呼吁人们遵循周礼,拨乱反正,但这本来是君主的责任,孔子也因此遭人诋毁。

    D.公都子认为孟子热衷辩论,而孟子梳理历史、结合现实来反驳公都子:善辩并非本意,是与孔子一样肩负端正人心的使命而为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2)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5】根据孟子所言,乱世之中盛行的两种学说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孟子对此如何看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爱比克泰德说,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绎并非我们选择的剧本你是剧中的一个演员,剧本或长或短,全由作者决定。如果他要你扮演一个穷汉,你就应以全部力量来演好这个角色

    当代作家余华说,虽然剧情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但台词是我们自己说的,所以,要想和时代、命运保持好关系,我们就要把自己的台词说好;而且,他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说台词有时候会改变剧情,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会改变剧情,但前提是把台词说好。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