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温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的冬天似乎来得很突然,昨天还是风和日丽,今天早上寒流豕突狼奔而来,气温一下子降了好几度。

    B.郎平为了提高女排比赛能力,进行了大规模改革,招致守旧派的反对,郎平任其人言啧啧,初心不改。

    C.高中语文学习重在理解体会,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开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D.老师的那期许和信任的眼神,刺激着他脆弱的自尊,没有完成任务的他忐忑不安,好像如芒在背

  • 2、对下列诗句中涉及的地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古称广陵。

    B.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锦官城是成都。

    C.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也叫镇江。

    D.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指山海关。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过铁匠铺

    葛水平

    ①去往铁匠铺的路上,我还是一个撅着厚嘴唇的女孩。

    ②时光虽然让我的生命中走失了很多东西,很多东西也让我懂得有过的好被我撞见了。

    ③我的手心再也没有因为遇见一些事物而热过,除了铁匠铺。有些时候,我甚至怀疑其中某些细节的真实,比如黄泥小路上的晨光,弥漫在空气里冷霜的味道,还有那磕磕绊绊相继走过的脚印。

    ④秋罢,农家院墙上有一排铁钩,上面挂着闲置下来的犁耙锄锹,一年的生计做完了,该挂锄了。庄稼人脸上像牲口卸下挽具似的浮着一层浅浅的轻松,农具挂起来时,地便收割干净了。阔亮的地面上有鸟起落,一阵风刮过来,干黄的叶片刷刷往下掉。入冬了,落叶、草屑连同所有轻飘的东西都被风刮得原地打转。早晨和傍晚,落叶铺满了院子,还有街道。远处重峦叠嶂的山体恰似劈面而立的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屏,霜打过的红叶还挂在一些干枝梢上,怕冷的人已经裹上了冬装,袖住了手。跑往山野的风停在农具上歇息,风把农具上的泥尘抖落下来,迷了过路人的眼,想起那金粉飘洒的阳春三月,农人看着挂起来的农具说,该进铁匠铺了。

    ⑤村庄里的铁匠铺开始热闹了,用了一年的农具需要“轧”钢蘸火。用麻绳串起来的农具挂在铁匠铺的墙角,大锤小锤的击打声此起彼伏。取农具的人不走了,送农具的人也不走了,或蹲或坐,劣质香烟弥漫着铁匠铺。轧好钢的锄头扔进水盆里,一咕嘟热气浪起来。龇着牙的农人开始说秋天的事,秋天的丰收总是按年成来计算,雨多了涝,雨少了旱,不管啥年成,入冬就要歇息了。

    ⑥冬天是一个说闲话的日子,冬天的闲话把历史都要揪出来晒两轮儿。

    ⑦从小生活在村镇的那一代人,回忆起从前的日子来那是有很多说道的。每一个节气到来都要先敬神,最主要的就是天、地神。没有辽阔的土地,人们便会失去生存的根基。拜祭地神与拜祭天神是对应的,天地合称为“皇天后土”。敬神是护佑来年风调雨顺,铁匠铺则是生活背后的力量。

    ⑧有人讲土地庙的土地神,最小的神直接管着人的口粮。说是山前山后各有土地庙,山前热闹山后冷清。山后土地神来山前土地庙里抱怨,正好山前土地神要出门会友,便委托山后土地神代理几天,以便得些香火供品。山前土地神前脚刚走便来一人祭祀,请土地神刮一阵顺风,明天他要行船。接着又来一人,请土地神明日千万不要刮风,他的梨树正在花季。没等土地神决定又来一老头祭神求雨,他要种田。后又来一老太她要晒姜。山后土地神实在是没有工作经验,急请山前土地神回来定夺。山前土地告诉他:刮风顺河走,躲过梨树沟;黑夜把雨降,白天晒干姜。他们说现在的官员都是一方土地神,可惜少有山前土地神的工作经验,大多感情判断,跟着政策来强行定夺。是不是更应该了解当下,不做无用之事,不放过有用之人呢?四散坐着的人就毫无意思地哈哈笑。

    ⑨在他们的谈话中,村庄里的事物都不是固定的,具有弹性,有拖泥带水式的长句。村庄已经不能叫村庄了,门外越来越看不见年轻人的脸了,连走过无意中吹了一声口哨都觉得是一种生气。围绕着铁匠铺的地上丢满了烟蒂,因为抢秋,黄土刺进了他们的脸皮,搓着脸上和脖子下的黄泥,弹出一个个泥蛋蛋。他们的生活质量,也许就是现在这样的,一脸淡漠的自由。

    ⑩旧时的颜色就是由手艺人描绘的。我一直不相信有天堂,天堂在我的意念中该是叮当作响的铁匠铺。现在农业器具都是机械制造了,铁匠铺除了为一些工地打打铁钎子、铁镐头,别的活儿基本都没了。我在一家农家乐吃饭,上菜用的瓷盘子换成了“铁锹”,我一直在想,镰刀、铁叉、锄头,如果都上了饭桌子呢?哈呀,显然就没有了吃饭的乐趣。机器逐渐代替了手工,脱粒时再也不是老牛拉着石轱辘在转,而是用上了脱粒机。前不久在新闻上看到,为了禁止燃烧农作物秸秆还用上了打包机。看来用不了多少年,一些农具就会逐渐淡出人们生活。伸展到生活细微处的那些铁匠铺,有一天就会成为多余的风景落幕。没有了铁匠铺的生活还会继续。铁匠铺没有了铁匠,所以就只能画在了纸上。

    我怀念铁匠铺里男人们的气质、表情、谈吐和铁锤的敲击声,还有,是农具赋予了他们做人的尊严、自由和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土地神的故事作为冬日闲话的代表,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讽刺了信奉教条的地方官员。

    B. 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对铁匠铺的怀念以及铁匠铺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

    C. 文章④-⑨段写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农家院墙上的犁耙锄锹及铁匠铺的人们与闲话……

    D. 第④段划线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庄稼人在—年辛勤劳作之后的轻松。

    2你怎么理解文中“上菜用的瓷盘子换成了‘铁锹’”这一样现象?请简要回答。

    3根据全文概括“铁匠铺”在文中的含义。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2)《锦瑟》中“____________”运用典故,描绘了美好的情境、虚渺的梦境,把人生的恍惚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表现了出来。

    (3)《书愤》中作者感叹世事艰难,追述了年轻时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5、补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作答,如果四题都答,则按前三小题计分

    (1) ▲   ,则刘病日笃; ▲   ,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2)____▲_  _,一鞭残照里。____▲_  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长亭送别》)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   。(《报任安书》

    (4)惨象,__  __▲_   _;流言, ▲   。(《记念刘和珍君》)

  •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但见悲鸟号古木, 。(李白《蜀道难》)

    2)间关莺语花底滑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 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5)  ,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贾谊《过秦论》)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五石之瓠》中庄子认为惠子“固拙于用大矣”,并指出正确使用大葫芦的方法“____________?”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2)《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写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乡孤独之情,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则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孤独失意、走投无路的现实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借擅长翻山越岭的飞禽走兽的处境来写蜀道之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田的畅快心情。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感皇恩 陆 游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注】感皇恩:词牌名。杜陵:指代长安。许:赞赏,信任。

    1)陆游决计归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词中择取原句准确作答。(4分)

    2)从陆游决计归隐的原因中,可以捕捉到作者内心的哪些主要情绪?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仲淹,字希文。二岁而孤,少有志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其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振之。且禁民淫祀,奏蠲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敝十事。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他日,论建都之事,仲淹曰: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当渐广储蓄,缮宫室。帝问夷简,夷简曰:此仲淹迂阔之论也。仲淹对益切,由是罢知饶州。夷简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延州诸寨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 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以疾请邓州,进给事中。徏荆南,邓人遮使者请留,仲淹亦愿留邓,许之。寻徙杭州,再迁户部侍郎,徏青州。会病甚,请颍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B.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C.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D.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儒家经典著作。

    B.宫掖,指皇宫。宫指宫廷;掖指掖廷,宫中的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

    C.顿首,通常用于下级对上级及平辈间的敬礼,表示尊重,与“稽首”不同。

    D.户部,六部之一,掌管全国的土地、赋税、户籍、矿冶、纺织、财政收支等事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读书刻苦,学有所成。在应天府读书期间,范仲淹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经常吃不饱,却从不叫苦,后来博通《六经》,精通《易经》。

    B.范仲淹为政宽厚,心怀百姓。江、淮等地区灾情严重,范仲淹奉旨安抚并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免除江、淮两地的按人口征收的盐钱。

    C.范仲淹胸怀宽广,不计私仇。吕夷简再次为相时,皇帝劝范仲淹放下被排挤的旧怨,范仲淹表示自己与吕夷简争论的都是国家大事,并无私怨。

    D.范仲淹博爱乐施,受人爱戴。范仲淹在乡族中设置义庄,赡养族人,自己一家却过着朴素的生活,因此,老百姓听到他的死讯后,都为之叹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其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②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国藩认为:“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的“三有”是读书的要诀,也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指导。

    上述材料能给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当代青年以启示,你怎么看待“志”“识”“恒”三者之间的关系?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