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喻于义(知晓,明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显)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在内) 常于几成而败之(多少)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求取)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卖)
D.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乌龟) 致知在格物(推究)
2、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________了足足十五年!
②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________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③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________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
A. 管制 接济 以致 B. 管制 周济 以至
C. 辖制 接济 以至 D. 辖制 周济 以致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这“三头牛”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出力奉献”。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已经迈入2021年,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精气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深情回首了过去一年,既有惊心动魄的风云突变,又有豪情万丈的砥砺前行,热情礼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就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难倒我们,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发扬孺子牛精神、拓荒牛精神、老黄牛精神。此次再次提及,正是要在辞旧迎新之际,激扬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壮志豪情,凝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团结力量,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坚毅前行。所谓“九牛爬坡,个个出力”,就是人人都要有同心同德、和谐相处、团结拼搏、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种“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精神,在中国抗疫战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正如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的,“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是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千千万万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乘风破浪、爬坡向前,我们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
(摘编自《澎湃新闻》)
材料二:
九牛爬坡,个个用力。在中国人心中,“老黄牛”历来被赋予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忠于职守、任劳任怨的象征意义。近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全党全国发扬“三牛”精神,其中就包括“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发扬老黄牛精神,需要勤恳奉献、忠诚实干,面对挫折更需要艰苦奋斗、负重前行。世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近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中华儿女历经千难万险,在民族危亡时浴血奋战,在一穷二白时奋发图强,在时代发展中劈波逐浪,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特别是刚刚结束的2020年,来自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国际、自然等领域的挑战纷至沓来。在泰山压顶的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展现出的韧劲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沉着应对,迎难而上,在极不寻常的年份创造了极不寻常的辉煌: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增长率先实现由负转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不朽奇迹背后,始终如一贯穿着老黄牛般的奉献和实干精神。
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人间万事出艰辛,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2021年,我们面临着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等诸多挑战。面对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我们要永远保持清醒头脑,继续发扬筚路蓝缕的精神,一直保持实干兴邦的劲头,以“老黄牛”的精神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为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汇聚精神力量。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已经走过万水千山。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不断强化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当好艰苦奋斗的老黄牛,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险,勇毅前行,用实干奋斗交出一份新时代的精彩答卷!
(摘编自《新华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1年是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用什么样的精气神开好局、起好步是我们思考的关键。
B.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这样就没有任何困难难倒我们,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们步伐。
C.抗疫精神诠释了中国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涵,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精神的集中体现。
D.在2020年这一极不寻常的年份里,我们始终如一坚持拓荒牛般的奉献和实干精神,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牛的形象很美好,所以牛的文化意象底蕴很深厚。在辞旧迎新之际再次提及,能激扬壮志豪情,能凝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团结力量。
B.要幸福就要奋斗,因为世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在我们党领导下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奇迹,跟践行“老黄牛”精神息息相关。
C.人间万事出艰辛,民族伟大复兴不可能一蹴而就。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国内疫情冲击等诸多挑战,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已经走过万水千山。站在历史的交汇点,需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老黄牛”精神,更需要我们坚定信念。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B.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
C.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新时代为何要继续发扬“三牛”精神?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相关论述谈谈你的看法。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陈情表》中,面对太守和刺史的举荐,李密的回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一仰一俯看到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挽回过去,不太可能;着眼将来,未来可期。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氓》一文中,集中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
(2)《离骚》中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陆游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并且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与自己落寞的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触景生情,表现游子羁旅之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虽然在政治上很不得意,但内心仍充满自信,其《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明证。
7、默写。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人只有经过广泛的学习并且经常反省,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2)《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
(3)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宋荣子能判定内外荣辱的界限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氓》中女主人公婚后生活贫苦,但她三年如一日,甘贫操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她日夜劳作、不辞辛苦的美德。
(5)韩愈在《师说》中以孔子的言行为例,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再次佐证了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择师标准的观点。
(6)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行人在蜀道中仰头屏息,抚胸长叹的惊恐情状。
(7)李白在《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传说为文章增添了浪漫气息。
(8)《离骚》中屈原通过整理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本来也是以古圣贤为榜样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①《阿房宫赋》中杜牧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___,______。
②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明因大自然美景召唤而相聚的句子:_______,______。
③《登岳阳楼》中写洞庭湖磅礴浩瀚,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
④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杜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郁积自己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又难以排解。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沉浮表现出豁达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 病起春尽
陈子龙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注】陈子龙:明末文学家,本诗大约作于南明福王朝灭亡后一年。
(1)全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
(2)“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江统,字应元,陈留圉人也。统静默有远志,时人为之语曰:“嶷然稀言江应元。”与乡人蔡克俱知名。袭父爵,除山阴令。时关陇屡为氐、羌所扰,孟观西讨,自擒氐帅齐万年。统深惟四夷乱华,宜杜其萌,乃作《徙戎论》:“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帝不能用。未及十年,而夷狄乱华,时服其深识。转太子洗马。在东宫累年,甚被亲礼。及太子废,徙许昌,贾后讽有司不听宫臣追送。统与宫臣冒禁至伊水,拜辞道左,悲泣流涟。都官从事悉收统等付河南、洛阳狱。付郡者,河南尹乐广悉散遣之,系洛阳者犹未释。都官从事孙琰说贾谧曰:“所以废徙太子,以为恶故耳。东宫故臣冒罪拜辞,涕泣路次,不顾重辟,乃更彰太子之德,不如释之。”谧语洛阳令曹摅,由是皆免。及太子薨,改葬,统作诔叙哀,为世所重。后为博士、尚书郎,参大司马、齐王冏军事。冏骄荒将败,统切谏,文多不载。迁廷尉正,每州郡疑狱,断处从轻。成都王颖请为记室,多所箴谏。以母忧去职。服阕,为司徒左长史。东海王越为兖州牧,以统为别驾,委以州事,与统书曰:“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辟荀慈明;下车,辟孔文举。贵州人士有堪应此者不?”统举高平郗鉴为贤良,陈留阮修为直言,济北程收为方正,时以为知人。寻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领国子博士。永嘉四年,避难奔于成皋,病卒。
(节选自《晋书·江统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B. 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C. 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D. 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夷狄,古代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中原人士之外的边民。
B. 东宫原为古建筑,多为太子住处,借指代太子;如《陈情表》中的“当侍东宫”。
C. 诔,哀悼死者的一种文体,主要列举死者的德行,如《红楼梦》中的《芙蓉女儿诔》。
D. 博士,在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变成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统正直敢谏。他忧虑氐、羌之乱而进《徙戎论》不被接纳,后来先后担任齐王冏军事和成都王颖的记室,依旧多所箴谏。
B. 江统识微见远。孟观出兵平乱擒住氐帅齐万年,江统建议朝廷采取怀柔发遣之策;此论未被接纳,事实发展印证其深识远见。
C. 江统忠诚重义。太子被废离开许昌,他送行到了伊水,被收付洛阳狱中,后来由孙琰向贾谧说明事理才被洛阳令曹摅释放。
D. 江统知人善荐。东海王司马越担任兖州牧时委任他为别驾,他向司马越推荐郗鉴、阮修、程收等人才,被赞有“知人”之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涕泣路次,不顾重辟,乃更彰太子之德,不如释之。
(2)下车,辟孔文举。贵州人士有堪应此者不?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明代张瀚初任御史时,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王廷相给他讲了一个乘轿见闻。说,他某一天乘轿进城办事,遇上天下大雨。其中有一个轿夫刚好穿了双新鞋,开始的时候,他小心翼翼地循着干净的路面走,后来一不小心,轿夫一脚踩进泥水坑里,鞋就脏了。鞋脏了,轿夫就再也不挑路了,也不顾惜自己的鞋了。王廷相最后对张瀚说:“处身立世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啊。”张瀚听了这些话,十分佩服王廷相的高论,终身不敢忘记。
你对上述的故事有何理解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内容,为班级召开的座谈会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