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黑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醉驾行为,危害程度相差很大,将不同程度的醉驾同罪而论,一律判刑,恐怕难言公平公正,也有违刑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B.百合喜温凉,忌酷热,但光照要好;喜湿润,但雨水太多,根茎就被泡烂了;地要有坡度,不能有积水;沙质土为佳,土壤最好是越疏松越好。

    C.当今时代的主角应是勇于实现梦想的年轻人,政府应该为他们解开束缚手脚的政策,投资人和创业服务机构应该给他们备足“弹药”。

    D.尽管许多网友质疑深圳政府限购政策的合法性,但是这个城市已经出现车多为患,交通拥堵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所以以限购治堵实属无奈的选择。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①偭规矩而改错  ②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③感君区区怀  ④嬉戏莫相忘  ⑤可怜体无比  ⑥自可断来信  ⑦叶叶相交通  ⑧本自无教训  ⑨女行无偏斜  ⑩宁溘死以流亡

    A. ①③④⑩⑦   B. ②⑥⑦⑧⑩   C. ①⑤⑥⑧⑨   D. ②④⑤⑧⑩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物种起源》绪论(节选)

    (英)达尔文

    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代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一些事实所打动。本书以后几章将要叙述这些事实。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经过五年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的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的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从那时候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

    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

    1节选第一段中“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其中“如果”“可能”“任何”“也许”“一些”这几个词有什么作用?

    2请根据节选第二段内容,分别概括出达尔文进化论的研究对象、研究依据以及结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措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曹操的军队浩浩荡荡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出“固一世之雄也”的慨叹。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将进酒》中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将进酒》中将富贵豪华生活和醉饮不愿醒来对比的前一诗句是“__________”。

    (3)李煜的《虞美人》中以水喻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评价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早晚采集芳草来表现诗人对“志洁”的坚守。

    (2)《蜀道难》中,摹写山高入天,仿佛可以触摸到星星,行人行走艰难而抚胸叹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永《望海潮》中描绘了杭州西湖国泰民安的图景,其中从声音的角度进行描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本植物”进入诗人视野后,在古诗词中常被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借其茂盛的生长现状,抒发兴盛衰亡的感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望海潮》中“____________”一句描写街巷河桥的的美丽。

    (2)李密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扬州慢》中描写芍药花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蜀道难》中多次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

    (5)《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作者所处的时代本来就是适合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

    (7)《兰亭集序》中描写聚会当天气候宜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一片可爱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们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以把握。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环境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自己和客人在这清风明月下的惬意行为。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琵琶女在演奏正式开始之前调弦试音的准备过程。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杜甫在《蜀相》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才干、德行的称颂:“________________。”

    ⑵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高度评价屈原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⑶自古以来,诗词与音乐都是相辅相成的,古诗词中提到“乐器”的诗句数不胜数,如唐诗中“________________”等。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提及古来圣贤,表明诗人志向清高,不愿意与俗人为伍。

    B.李白、岑夫子和丹丘生几个知己相逢千杯少,主人李白把珍贵的“五花马”“千金裘”换了美酒。

    C.“钟鼓馔玉不足贵”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都抒发了蔑视权贵的情感。

    D.本诗通篇以七言为主,以三、五言句“破”之,参差错综,诗句以散行为主,节奏疾徐变化多端。

    【2】简要分析以“君不见”开头的两个完整句子在全诗中的作用。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俊卿,字应求,兴化人。绍兴八年,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时灾异数见,金人侵轶之势已形。俊卿乃疏言:“张浚忠荩白首不渝窃闻谗言其阴有异志夫浚之得人心伏士论为其忠义有素反是则人将去之谁复与为变乎疏入,未报,因请对,力言之,上始悟。数月,以浚守建康。又言:“内侍张去为阴沮用兵,且陈避敌计,摇成算,请按军法。”上曰:“卿可谓仁者之勇。”除权兵部侍郎。乾道元年,知建康府。逾年,授吏部尚书。受诏馆金使,遂拜同知枢密院事。时曾觌、龙大渊怙旧恩,窃威福,士大夫颇出其门。及俊卿馆伴,大渊副之,公见外,不交一语,大渊纳谒,亦谢不接。五年,曾觌官满当代,俊卿预请处以浙东总管。上曰:“觌意似不欲为此官。”俊卿曰:“前此陛下去二人,公论甚惬。愿捐私恩,伸公议。”觌怏怏而去。枢密承旨张说为亲戚求官,惮俊卿不敢言,会在告,请于右相虞允文,得之。俊卿闻敕已出,语吏留之。说皇恐来谢,允文亦愧,犹为之请,俊卿竟不与,说深憾之。吏部尚书汪应辰与允文议事不合,求去,俊卿数奏应辰刚毅正直,可为执政。上初然之,后竟应辰守平江。自是上意向允文,而俊卿亦数求去。明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帅福州。陛辞,犹劝上远佞亲贤,修政攘敌,泛使未可轻遣。淳熙八年,上章告老,以少师、魏国公致仕。十三年十一月薨,年七十四。上闻嗟悼,辍视朝,太保,命本路转运司给葬事,赐谥正献。

    (节选自《宋史·陈俊卿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浚忠荩/白首不渝/窃闻谗言其阴有异志/夫浚之得人/心伏士论/为其忠义有素/反是/则人将去之/谁复与为变乎/

    B.张浚忠荩/白首不渝/窃闻谗言/其阴有异志/夫浚之得人心/伏士论/为其忠义有素/反是/则人将去之/谁复与为变乎/

    C.张浚忠荩/白首不渝/窃闻谗言其阴有异志/夫浚之得人心/伏士论/为其忠义有素/反是/则人将去之/谁复与为变乎/

    D.张浚忠荩/白首不渝/窃闻谗言其阴有异志/夫浚之得人/心伏士论/为其忠义有素反/是则人将去之/谁复与为变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吏部尚书,吏部的最高长官,掌管全国官吏(不包括军事长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B.在告,指官吏在休假。唐宋官吏有常规性假日,每十天休一天假,称为“旬假”。

    C.出,在这里指京城官员因触犯法令或得罪权贵,被贬谪到偏远贫瘠的地方为官。

    D.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获得赠官者的后代,可因这个赠官得到做官的机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俊卿是非分明。他为被污有异志的张浚辩白,认为张浚一向忠诚,受士人敬服;要求惩罚动摇既定军事策略的张去为。

    B.陈俊卿刚正不阿。他与依仗皇恩作威作福的龙大渊保持距离,并主张罢黜曾觌,让他远离皇帝,离开朝廷时还直谏皇帝。

    C.陈俊卿坚守原则。张说为亲戚求官,虞允文也为之说情,被他拒绝;汪应辰与虞允文政见不合,但刚毅正直,他极力举荐。

    D.陈俊卿在职也非一帆风顺。皇帝对他所提的合理之见,也并非一一采纳;当皇上对他不信任时,他曾多次要离开朝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疏入,未报,因请对,力言之,上始悟。

    (2)内侍张去为阴沮用兵,且陈避敌计,摇成算,请按军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郭熙《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一山一世界,三远三视角。以上材料中,郭熙提醒山水画的创作者要从高远、深远、平远等不同视角去观察山的形色意态,结合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视角来描绘自然景物。

    “高远、深远、平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三远”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