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山西汾酒集团正式接管山西男篮,受委托在转让期间负责俱乐部日常管理的原投资人王兴江被告知离职,折腾了大半年的山西男篮转让最终水落石出。
B.有些地方、部门工作做得不好,关键数据、主要数据不理想,但为了粉饰太平,把次要数据、一般数据吹得天花乱坠,自我陶醉,到后来甚至真以为自己干得不错。
C.在国产手机努力强调手机拍照如何强大、芯片如何多核的时候,那些高端手机却殊途同归地玩起了“多彩时尚”,苹果、三星的一款手机都提供了多种颜色选择。
D.新年伊始,屡屡在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上制造事端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竟然斩钉截铁地在世人面前宣告,日中两国今日处境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有相似之处。
2、下列各组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类型不相同的是( )
A.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其一人夜亡
B.杖汉节牧羊 怀瑾握瑜
C.邪曲之害公也 明道德之广崇
D.同死生,轻去就 单于壮其节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 罐
贾平凹
我们村三十户人家共同着一个井,一个碾盘,一个土地庙,也共同着一个药罐。
这药罐年代很久,但一直是完好的,它最早属老社长私有。老社长已经死去十五年,大家还记得他的好处。药罐自那时流传,谁家有人病了用罢药,罐子就放在门楼脑上,等着另一家有人病了来取用。风俗里送药罐等于送病,是要忌讳的。便又放于门楼脑上,等着别一家人病了再来“用用”。药罐就像老社长,人们对它畏惧,却不敢有半点亵渎心。
那阵,一般人有个病病灾灾,大都是抗着。吃些烧糊的葱根,喝些姜汤,捂被子发汗,用火罐在额上拔一个紫红的印或者用针扎中指、挑眉心,放出些黑血就罢。抗不过去了,再往土地庙里求神拜鬼。病人还是不好的,就只有说:“这是阳寿到时了,治了病治不了命的。”却没有想到去上百里的县城医院或抓几副中药吃。
上医院是不敢思想,抓中药那也是要许多钱的,我们没有钱买更多的粮食吃稠饭还能买药吃?吃药和买香烟一样被认作奢侈。
社长是吃中药的,因为他是社长,是我们村的光荣,吃公家的净粮,药费可以报销。社长是一个瘦老头,留大背头,穿黑呢子中山服。社长的气管常发炎,肠胃不好,腰酸,肾也虚亏,有几次病得要丢了命了,但后来却又好起来。于是社长说:“得了病怎么不吃药?瞧瞧,不是几副药就保住一个命吗?”
社长说过这话后,一般人家也开始吃起药来,但往往吃过一副二副,实在是没能力再吃下去,便去社长家门前的十字路口上揽社长吃过的药渣。心想,只要是药,即可治百病的,拿回来再熬一熬,让病人喝。一辈子没有吃过药的身子见药味就生奇效,这倒使社长也惊讶。也由此,村人对社长的药渣有了依赖,对社长家的药罐也有了依赖。
村里人好多年里,基本上是吃着社长的药渣维持了健康。除了许家的二婶外,竟没有出现过一次危险。许家二婶过日子太节俭。她一生什么都不敢糟踏,凡是能咽下肚的东西,绝不让它在肚子外坏掉。铲完了锅,孩子已将勺子铲子要拿去洗了,她说:“拿来!”伸出舌头将勺子铲子上的饭渣舔了。那一次许家二叔犯了病,拿回社长的药渣熬汤,喝过二次病好了,还剩一碗汤药不喝了。许家二婶身体蛮好的,却想:倒了多可惜,让我喝了。结果喝得她吐了一个晌午,睡倒在床上三天没有起来。
吃社长药渣的病人,病差不多全好起来,吃原药的社长却死了。死了一个大人物,我们村从此不能沾他的荣耀的光和药渣的利。
一晃好多年过去了,自土地分了以后,多多少少每家都有些零花钱,谁家有个病,也去抓些中药来吃了。没有谁再去揽别人家的药渣熬汤喝。而药罐还是老社长的那个药罐。
每每把药罐放在门楼脑上,或从门楼脑上取下来交给来取用的别人时,人们就想起了老社长。药罐是老社长留给村里的纪念,人们小心翼翼地使用着,从你家传到我家,从我家传到他家。药罐熬着苦口的汁水,苦水使全村人团结起来,滋润着生命,就这么活下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擅长以乡村但语来表现故乡旧事。如“天神,咱又不是社长”“怪了,现在人怎么不经活了,越来越娇气了”,从而使小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B. 药罐只说“用用”而不能说“借”,生病用吃烧煳葱根、喝生姜汤、拿针放黑血甚至烧香拜鬼神等来医治,小说借此意在批判乡民的迷信和愚味。
C. 老社长的药渣竟被乡民拿来继续熬制治病,这既是因为它如同老社长的身份一样,在乡民眼里成为一种希望与光荣的象征,更是因为乡民的贫困。
D. 老社长和村民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逼真表现村民贫穷的生活状态,而村民因“药渣”记住老社长的好处,也侧面表现村民的善良。
【2】许家二婶是怎样的一个人? 作者为什么刻画这一人物形象?
【3】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请结合全文分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代杜甫的《登岳阳楼》中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总结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填空。
(1)君子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的中国人的理想形象,君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做君子要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在《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作为君子虽人生失意依然要潇洒自信。总之,要想成为谦谦君子,正如《大学之道》中“__________”所言,人人都要以修身为根本。
(2)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词人梦里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情形,生动感人。
6、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最能表现“秦人”对六国珍宝不甚珍惜的态度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李煜《虞美人》)
(4)《行路难》可反映李白诗浪漫主义特点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句子,或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也是最能表现诗人李白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也是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最强音。
(5)表现李白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_____,______。”
(6)古代诗文有许多抒发人生感慨的名句,如屈原《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李白《将进酒》“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战斗激烈场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月出之后江面的景色是:“ , ”;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 “ ”一句,作者用比喻手法描写了江水的汹涌。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4)《湘夫人》中有“千古言秋之祖”之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名篇名句默写
(1)文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 愈在《 师说》 中体现士大夫之族以地位、 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不良风 气的句子 是 __________, 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用两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5)文 中 写 宋 荣 子 看 淡 了 世 间 的 荣 辱 , 不 会 因 为 外 界 的 评 价 而 更 加 奋 勉 或 沮 丧 的 句 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惊蛰二月节
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初”字,意味着孟春初来早,道出了诗人对于惊蛰节气的喜爱。
B.诗的第二句从大处着笔写美丽的春光弥漫大地,更显现了季节的美好。
C.颔联写蜀地盛开的桃花和飞来的春鸠,表现万物复苏,突显春意的浓烈。
D.诗的尾联由自然写到田间忙碌的人们,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诗的颈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蕴含着什么哲理?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西上阁门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讨破河州羌,遂降木征。迁东上路门使、副都总管,真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郭逵招讨安南,为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入辞,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达顿首谢曰:“臣得凭威灵灭贼,虽死何惮!”初度岭,闻前锋遇敌苦战,欲往援,偏校有言当先为家基然后进者,达曰:“彼战已危,讵忍为自全计。”下令敢言安营者斩。乃卷甲趋之,士皆自奋,传呼太尉来,蛮惊溃,即定广源。师次富良江,蛮舣斗舸于南岸,欲战不得,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
元丰中,迁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马军,超授副都指挥使。以训阅精整,除一子阁门祗候。数被诏奖,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立,迁为使,徙节武信。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毅敏。
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从容。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曰:“莫如爱。”帝曰:“威克厥爱可乎?”达曰:“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帝善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
B.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
C.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
D.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城的“薄”意思是迫近、接近,与《岳阳楼记》中“薄暮冥冥,虎啸猿啼”中的“薄”含义不同。
B.刺史,汉武帝始设,是巡行郡县负责监察的官员。但在宋朝时已是一种虚衔,任者可以不赴任。
C.赠,此处指我国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已死的有功劳的官员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
D.行伍,我国古代军队的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达弓马娴熟,富有才华。幼年时,他总是和同伴玩排兵布阵的游戏,年长后,凭借武艺和才能成为禁卫兵。
B.燕达作战英勇,以少胜多。戍守怀宁寨时,他身先士卒,率领五百部下和西夏的三万骑兵勇敢战斗,最终获胜。
C.燕达公而忘私,不惧死亡。征讨安南时,前锋部队遇敌陷入苦战,他果断下令斩首谈论安营的人,出兵平定了广源。
D.燕达忠诚老实,深受信任。神宗多次奖赏他,还破格提拔他做副都指挥使,而他在宴会上也能从容应对神宗的问答。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2)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
【5】燕达打了败仗,神宗非但没有治罪于他反而晋升其官职,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02年华语传媒大奖授奖词这样评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处境的警醒和关怀。”
2011年全世界拉斯克医学大奖颁给了81岁的中国土生土长的科学工作者屠呦呦,奖励她将一种草药变成了世界广泛使用的抗疟疾药物,“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命,并将在今后抗击这种致命疾病的斗争中继续造福人类。”屠呦呦一没有博士学位,二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三不是中国两院院士。她在上世纪60年代时期开始了艰难的中药研究工作,取得了青蒿素抗疟疾药的研制成功,但当前在网上搜不到更多关于她的故事。
在百般磨难中的坚持,往往使平凡走向伟大,你说呢?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