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仙袂飘摇 连理枝 吞声踯躅 直栏横槛
B.涕泗交流 柏森森 左顾右盼 鱼龙浅跃
C.黯然神伤 迤逦开 酣畅淋漓 不能自己
D.魂剂魄动 惊层颠 廊腰缦回 短小精悍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猥以微贱 ②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③齐彭殇为妄作 ④群贤毕至 ⑤襟三江而带五湖 ⑥雄州雾列
A.①④/②⑤/③⑥ 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歌德说过:“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一切艺术创作都是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互动,都是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生活的本质、提炼生活蕴含的真善美,从而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只有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时代、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现实、真诚的感情去体验生活、艺术的灵感去捕捉人间之美,才能够创作出伟大的作品。虽然创作不能没有艺术素养和技巧,但最终决定作品分量的是创作者的态度。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
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养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要自觉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倾向,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
文艺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我国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路遥的墓碑上刻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托尔斯泰也说过:“如果有人告诉我,我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用它来毫无问题地断定一种我认为是正确的对一切社会问题的看法,那么,这样的小说我还用不了两个小时的劳动。但如果告诉我,现在的孩子们二十年后还要读我所写的东西,他们还要为它哭,为它笑,而且热爱生活,那么,我就要为这样的小说献出我整个一生和全部力量。”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才能拿出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艺作品的品质和创作者的精神取向相关,这意味着有了雄伟的人格即能写出雄伟的作品。
B. 艺术作品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的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艺术创作者需要能动地反映现实生活。
C. 创作者的艺术素养、技巧和态度制约着作品质量,艺术素养、技巧是创作佳作的首要因素。
D. 经典作品需要创作者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而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并没有多大的关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提出总论点,中间两段提出分论点,而末段重申总论点,形成总分总结构。
B. 文章从经典的内涵、作者的德艺和创作的艰辛等方面,对文艺创作进行了论述。
C. 文章第三段在提出观点后,先从反面论述,再从正面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德艺方面的要求。
D. 文章引用我国古人的名言、路遥的墓志铭、托尔斯泰的名言,论证了文艺创作的艰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艺工作者需要修艺,还要养德,并坚持一生,要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
B. 错误倾向、低级趣味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和养德格格不入。
C. 文艺工作者想要拿出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需要有艺术定力和执着追求。
D. 只要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呕心沥血创作,就能写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与“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滕王阁序》中描写房屋密集、繁华富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滕王阁序》中运用典故表明自己即使身处困顿也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滕王阁序》中反用古人典故表现自己不会放任自流、自甘沉沦,而要力求振作自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蜀汉朝廷中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都勤勉工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用蚯蚓来比喻学习要用专一的道理后,又用蛳蟹来作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用落叶和江水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写出游时见到农村初春生机勃郁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修身》中君子胸怀坦荡,小人经常忧虑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逍遥游》中通过见日则死的朝菌和春生夏死的寒蝉说明小年不及大年道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描写四种人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描写这四种人的句子是:故夫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对客所吹洞箫之音乐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最后用蛟和寡妇来衬托音乐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向人们展示了士大夫之间从师的不正之风,说明这些人更看重地位和官职。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寒蝉”为例来说明“小年不及大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张谷田舍
[唐]储光羲
县官①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②喧舂涧满,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③,前村酒可赊。
【注】:①县官:陪诗人巡视的县令。②碓(duì):用来舂米谷的器具。③稔(rěn):庄稼成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出了田舍坐落的位置,引出了下文对清新而自然的农村田园风光的描绘。
B.颔联中的“入”和“穿”两个动词运用精当,描绘了一幅清幽、美丽的春天图景。
C.尾联的“自说”是诗人说,写今年的收成将会不错,描写了农民十分富足的生活。
D.本诗描写了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们的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由衷的赞美之情。
【2】本诗颈联是如何描写农人劳动场景的?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恂字敬甫,中山唐县人。父良,潜心伊洛之学,及天文律历,无不精究。性颖悟,生三岁,家人示以书帙,辄识风、丁二字。六岁就学,十三学九数,辄造其极。岁己酉,太保刘秉忠北上,途经中山,见而奇之,及南还,从秉忠学于磁之紫金山。癸丑,秉忠荐之世祖,召见于六盘山,命辅导裕宗,为太子伴读。中统二年,擢太子赞善。三年,裕宗封燕王,守中书令,兼判枢密院事,敕两府大臣:凡有咨禀,必令恂与闻。初中书左丞许衡集唐虞以来嘉言善政为书以进世祖尝令恂讲解且命太子受业焉又诏恂于太子起居饮食慎为调护非所宜接之人勿令得侍左右恂言:“太子,天下本,付托至重,当延名德与之居处;况兼领中书枢密之政,诏条所当遍览,庶务亦当屡省。”帝深然之。
恂早以算术名,裕宗尝问焉。恂曰:“算术,六艺之一,定国家、安人民,乃大事也。”裕宗问以心之所守,恂曰:“许衡尝言:人心如印板,惟板本不差,则虽摹千万纸皆不差;本既差,则摹之于纸,无不差者。”裕宗深然之。诏择勋戚子弟,使学于恂,师道卓然。及恂从裕宗抚军称海,乃以诸生属之许衡,及衡告老而去,复命恂领国子祭酒。
帝以国朝承用金《大明历》岁久浸疏,欲厘正之;知恂精于算术,遂以命之。恂荐许衡能明历之理,诏驿召赴阙,命领改历事,官属悉听恂辟置。恂与衡及郭守敬等,遍考历书,昼夜测验,创立新法,参以古制,推算极为精密。历成,赐名《授时历》,以其年冬,颁行天下。
十八年,居父丧,哀毁,日饮勺水。帝遣内侍慰谕之。未几,卒,年四十七。初,恂病,裕宗屡遣医诊治,及葬,赙钞二千贯。延祐二年,赠推忠守正功臣、光禄大夫、司徒、上柱国、定国公,谥文肃。
(节选自《元史·王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
A.初/中书左丞许衡集唐虞以来嘉言善政/为书以进世祖/尝令恂讲解/且命太子受业焉/又诏恂于太子起居饮食/慎为调护/非所宜接之人/勿令得侍左右/
B.初/中书左丞许衡集唐虞以来嘉言善政/为书以进/世祖尝令恂讲解/且命太子受业焉/又诏恂于太子起居饮食/慎为调护/非所宜接之人/勿令得侍左右/
C.初/中书左丞许衡集唐虞以来嘉言善政/为书以进世祖/尝令恂讲解/且命太子受业焉/又诏恂于太子起居/饮食慎为调护/非所宜接之人/勿令得侍左右/
D.初/中书左丞许衡集唐虞以来嘉言善政/为书以进/世祖尝令恂讲解/且命太子受业焉/又诏恂于太子起居/饮食慎为调护/非所宜接之人/勿令得侍左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己酉,采用干支纪月方式所表示的月份,干支纪月和干支纪年都以六十为一个周期。
B.国子祭酒,学官名,为国子监的主管者。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C.“赴阙”指入宫觐见皇帝。阙,古代皇宫前面两边供瞭望的楼台,代指帝王的住所。
D.哀毁,因居亲丧悲伤异常而毁损其身,常作居丧尽礼之辞。古人居丧又可称作丁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恂聪颖过人,三岁就能识字,六岁开始上学,十三岁学习九数,并且达到了最高水平;后来得到刘秉忠的赏识,跟随他在紫金山学习。
B.王恂受命辅佐指导裕宗,担任太子伴读,后又被提拔为太子赞善;裕宗对他深为倚重,下令两府大臣,凡有咨询禀报,必须让王恂参与。
C.王恂学识渊博,是一位难得的良师,因而裕宗令其负责教授所有皇亲国戚的子弟;后来由于许衡告老还乡,裕宗又让他兼任国子祭酒。
D.王恂认为算术在六艺中地位十分重要,有定国安民的作用;他与郭守敬等人遍参历书,日夜观测天象,并做精密推算,创立了新历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心如印板,惟板本不差,则虽摹千万纸皆不差。
(2)帝以国朝承用金《大明历》岁久浸疏,欲厘正之。
1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是找寻人生意义路上的行者,有人很早就确定意义所在,而有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未能知晓。
有人说,人生由一次次出发构成,对前方的未知的探寻,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有人认为,人最大的未知是自身,所有的出发都指向回归,回到自己的内心。
对于人生的意义在于出发还是回归,年轻的你又是如何思考的?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