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玉林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全存在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南面称孤,系狱抵罪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意气勤勤恳恳

    C. 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D.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间派”是产生于晚唐五代的一种词派,得名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词作内容多为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代表作家有温庭筠、韦庄等。

    B.古诗有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近体诗,杜甫的《登岳阳楼》为古体诗。

    C.孟浩然的诗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坛将他们二人并称“王孟”。

    D.《黍离》出自于《诗经·王风》,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历来被视为悲悼故国的代表作。《黍离》之悲,指国家沦亡的悲痛。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党费(节选)

    王愿坚

    过了半个多月,听说白匪对并村以后的群众斗争开始注意了,有一两个村里党的组织受了些损失。于是我又带着新的指示来到了八角坳。

    一到黄新同志的门口,我按她说的,顺着墙缝朝里瞅了瞅。灯影里,她正忙着呢。屋里地上摆着好几堆腌好的咸菜,也摆着上次拿咸菜给我吃的那个破坛子,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蚕豆……有黄的,有绿的。她把这各种各样的菜理好了,放进一个箩筐里。一边整着,一边哄孩子:乖妞子,咱不要,这是妈要拿去卖的,等妈卖了菜。赚了钱,给你买个大烧饼……

    妞儿不如大人经折磨,比她妈瘦得还厉害,细长的脖子挑着瘦脑袋,两个大眼轱辘轱辘地瞪着那一堆堆的咸菜,馋得不住地咂嘴巴。她爬到那个空空的破坛子口上,把干瘦的小手伸进坛子里去,用指头蘸点盐水,填到口里吮着,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看了这情景,我直觉得鼻子尖一酸一酸的,我再也憋不住了,就敲了门进去。一进门我就说:阿嫂,别屈了孩子!

    她长抽了一口气说:老程啊,你寻思我当真是要卖?这年头盐比金子还贵!这是我们几个党员凑合着腌了这点咸菜,想交给党算作党费,兴许能给山上的同志们解决点困难。

    她望望我,望望孩子,像是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似地说: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

    忽然门外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一个人跑到门口,轻轻地敲着门,急乎乎地说:阿嫂,快,快开门!拉开门,她气喘吁吁地说:有人走漏了消息!说山上来了人,白鬼来搜人了,快想办法吧!我再通知别人去。说罢,悄悄地走了。

    我一听有情况,忙说:我走!

    黄新一把拉住我说:人家来搜人,还不围个风雨不透?你往哪走?快想法隐蔽起来!

    这情况我也估计到了,可是为了怕连累了她,我还想甩开她往外走。她一霎间变得严肃起来,板着脸,说话也完全不像刚才那么柔声和气了,变得又刚强,又果断。她斩钉截铁地说:按地下工作的纪律,在这里你得听我管!为了党,你得活着!她指了指阁楼说:快上去躲起来,不管出了什么事也不要动,一切有我应付!

    这时,街上乱成了一团,吆喝声、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我上了阁楼,看见她把菜筐子用草盖了盖,很快地抱起孩子亲了亲,把孩子放在地铺上,又霍地转过身来,朝着我说:程同志,万一我有个什么好歹,以后再联络你找胡敏英同志。你记着,她住西头从北数第四个窝棚,门前有一棵小榕树……她指了指那筐咸菜,又说:你可要想着把这些菜带上山去,这是我们缴的党费!

    停了一会儿,她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又说话了,只是声音又变得那么和善了:孩子,要是你能带,也托你带上山去。话又停了,大概她的心绪激动得很厉害,还有,上次托你缴的钱,和我的党证,也一起带去,有一块钱买盐用了。我把它放在砂罐里,你千万记着带走!

    话刚完,白鬼子已经赶到门口了。她连忙转过身来,搂着孩子坐下,慢条斯理地理着孩子的头发。我从板缝里看她,她还像第一次见面时那么和善,那么安详。

    白匪敲门了。她慢慢地走过去,开了门。四五个白鬼闻进来,劈胸揪住了她问:山上来的人在哪?

    她摇摇头:不知道!

    白鬼们在屋里到处翻了一阵,眼看着泄气了,忽然一个家伙儿发现了那一箩筐咸菜,一脚把箩筐踢翻,咸菜全撒了。白鬼用刺刀拨着咸菜,似乎看出了什么,问:这咸菜是哪来的!那家伙儿打量了一下屋子,命令其他白鬼说:给我翻!

    就这么间房子,要翻还不翻到阁楼上来?这时,只听得她大声地说:知道了还问什么!她猛地一挣跑到了门口,直着嗓子喊:程同志,往西跑啊!

    两个白匪跑出去,一阵脚步声往西去了,剩下的两个白匪扭住她就往外走。

    眼看她被抓走了,我能眼看着让别人替我去牺牲?我刚打算往下跳,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的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这是我听到她最后的一句话。

    当天晚上,村里平静了以后,我把孩子哄得不哭了。我收拾了咸菜,从砂罐里菜窝窝底下找到了黄新同志的党证和那一块银洋,然后,把孩子也放到一个箩筐里,一头是菜一头是孩子,挑着上山了。

    氢中见了魏政委。他把孩子揽到怀里,听我汇报。他详细地研究了八角坳的情况以后,按照往常做的那样,在登记党费的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上:

    黄新同志1934年11月21日缴到党费……

    他写不下去了。他停住了笔。在他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不常见的严肃的神情。他久久地抚摸着孩子的头,看着面前的党证和咸菜。在黄新的名字下面,他再也没有写出党费的数目。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端交代有一两个村的党组织受了些损失,这为后面“白匪”来搜捕作了很好的铺垫。

    B.黄新孩子沾盐水、抓腌豆角,表现了在敌人封锁以后,农村群众生活的困苦。

    C.“我”进门后,她望“我”和孩子等动作,重点表现出她感叹生活艰难和有愧孩子的心理。

    D.结尾处魏政委脸上严肃的神情,是因为他被黄新对党的忠诚和英勇献身精神所感动。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紧紧围绕交纳党费这一典型事件,截取生活和人物性格发展的一个横断面,着重描写“我”和黄新的会面。

    B.小说采用上帝视角的叙述形式,让“我”参与和见证故事过程,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C.小说从阶级情与母女情的理智抉择中凸现黄新对党和革命的一颗红心,人物性格发展貌似平面单线条,而实际上已呈现出丰满厚实的立体状。

    D.孩子在小说中有象征意义,让“我”将孩子带上山,意味着党和红军后继有人。

    【3】在黄新被捕的情节中,她拉长声音喊道“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请简要分析作者写这句话的用意。

    【4】很多评论认为黄新这个人物刻画得感人至深,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黄新这一形象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申之以孝悌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梁惠王上》)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孟子·尽心上》)

    3)忧民之忧者,________________。(《孟子·梁惠王下》)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5)得志与民由之,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滕文公下》)

    6)求则得之,______________。(《孟子·告子上》)

    7)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8)_______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9)得乎天子为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尽心下》)

  •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蜀道难》诗中描写瀑布飞流而下撞击山石发出巨响的句子:“____________。”

    (2)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与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____________。”都揭示了社会的不公,百姓的悲惨。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借张翰的典故表达故乡之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赢得仓皇北顾”。

    (2) 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

     

  • 7、根据原文填空:

    (1)_________,洞庭波兮木叶下。

    (2)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

    (3)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

    (4)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5)山寺钟鸣昼已昏,_________

    (6)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

    (7)吴楚东南坼,_________

    (8)_________,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_________

    (9)岁暮阴阳催短景,_________。(选自杜甫《 》)

    (10)燎沉香,_________。鸟雀呼晴,_________

    (11)夫天地者,__________________

    (12)秦国统治者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对其行为提出严厉的质问和抨击。

    (13)伶官传序给你印象最深,并且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一句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

    (2)《卫风·氓》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喜爱到厌弃的经过,用“_________”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3)《岳阳楼记》中的“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____”,“退亦忧”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________”;曹操当时是“_______________。”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残 叶

    李靓(宋)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上阳(1)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2)人。

    【注】(1)上阳:唐宫名。玄宗时杨妃专宠,貌美宫人多被遣居于此。天宝中有宫人在叶上题诗,宣宗时宫人韩氏也有题红叶诗。(2)取次:随便、等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以“一树”和“几片”对举,引出作者对残叶凋零的伤感,点明题意。

    B.诗人感叹时事变迁,曾经暖过春抱过花的叶子,现已随风飘落,雨滴悲鸣。

    C.颈联赞美树叶与日月如影相随有情有意,遇泥尘既鲜艳俏丽,又娇纵无礼。

    D.诗歌借上阳宫女的典故,劝慰世人勿将残叶寄给缺少诗情且随意等闲的人。

    【2】请联系颔联和颈联,简要概括作者的“伤神”之处及主要表现手法。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仆(司马迁)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与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袭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饮泣,更张空脊,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忱惧,不如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怆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

    B.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

    C.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

    D.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士,意思是一国之中被推崇敬仰的人物。文中司马迁认为李陵有国士的风度。

    B.媒孽,原指酵母和酒曲,文中比喻借机诬罔构陷他人的错失,以致其成罪。。

    C.单于,是汉人对少数民族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

    D.上寿,向人敬酒,祝颂长寿。文中指汉公卿王侯向皇上敬酒时说的祝福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与李陵虽然曾同在朝廷任职,但是二人向来没有多少交往,从不曾在一起举杯饮酒,互相表示友好,但是司马迁知道李陵是一位能自守节操的出众人物。

    B.李陵带兵不满五千,深入敌人军事要地,面对亿万敌兵,同单于连续作战十多天,杀伤的敌人超过了自己军队的人数,使得敌人连救死扶伤都顾不上。

    C.李陵转战千里,箭都射完了,进退之路已经断绝,救兵不来时,李陵振臂一呼,兵士流着眼泪,强忍悲泣,拉开空的弓弦,冒着白光闪闪的刀锋,向北拼死杀敌。

    D.当李陵的军队胜利的时候,使者曾给朝廷送来捷报,朝廷的公卿王侯都举杯为汉武帝庆贺。几天以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汉武帝为此忧心忡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怆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

    (2)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5】李陵兵败投降,司马迁对此持什么观点?请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就在于你与众不同。所以,每个人首要的选择,应该是成为自己。不要别人做梦也跟着做梦,被别人忽悠着做梦,做与别人同样的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要选择成为你自己,就意味着不断地超越自己。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