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唐山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与“复驾言兮焉求”不属于同一文言句式的一项是

    A. 乐夫天命复奚疑   B. 田园将芜胡不归   C. 彼且奚适也   D. 之二虫又何知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列坐其(旁边)             ②先妣之甚厚(抚养)

    ③既窈窕以寻壑(美好的样子)       ④少长集(全,都)

    ⑤吾妻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⑥悟已往之不(挽回)

    万物之得时(喜爱)       ⑧日西山(迫近)

    A.①③④⑤⑦

    B.①④⑤⑥⑧

    C.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⑥⑦⑧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奇遇

    莫言

    1982年秋天,我从保定府回高密东北乡探亲。因为火车晚点,车抵高密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通乡镇的汽车每天只开一班,要到早晨六点。举头看天,见半块月亮高悬,天清气爽,我便决定不在县城住宿,乘着明月早还家,一可早见父母,二可呼吸田野里的新鲜空气。

    这次探家我只提一个小包,所以走得很快。穿过铁路桥洞后,我没走柏油路。因为柏油公路拐直角,要远好多。我斜刺里走上那条废弃数年的斜插到高密东北乡去的土路。土路因为近年来有些地方被挖断了,行人稀少,所以路面上杂草丛生,只是在路中心还有一线被人踩过的痕迹。路两边全是庄稼地,有高粱地、玉米地、红薯地等,月光照在庄稼的枝叶上,闪烁着微弱的银光。几乎没有风,所有的叶子都纹丝不动,草蝈蝈的叫声从庄稼地里传来,非常响亮,好像这叫声渗进了我的肉里、骨头里。

    路越往前延伸庄稼越茂密,县城的灯光早就看不见了。县城离高密东北乡有40多里路呢。除了蝈蝈的叫声之外,庄稼地里偶尔也有鸟或什么小动物的叫声。我忽然感觉到脖颈后有些凉森森的,听到自己的脚步声特别响亮与沉重起来。我有些后悔不该单身走夜路,与此同时,我感觉到路两边的庄稼地里有无数秘密,有无数只眼睛在监视着我,并且感觉到背后有什么东西尾随着我,月光也突然朦胧起来。我的脚步不知不觉地加快了。越走得快越感到背后不安全。终于,我下意识地回过头去。

    我的身后当然什么也没有。

    继续往前走吧。一边走一边骂自己:你是解放军军官吗?你是共产党员吗?你是马列主义教员吗?你是,你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而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怕什么?有鬼吗?有邪吗?没有!有野兽吗?没有!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但依然浑身紧张、牙齿打战,儿时在家乡时听说过的鬼故事“连篇累牍”地涌进脑海: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听到前边有货郎挑子的嘎吱声,细细一看,只见到两个货挑子和两条腿在移动,上身没有……一个人走夜路碰到一个人对他嘿嘿笑,仔细一看,是个女人,这女人脸上只有一张红嘴,除了嘴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光面”鬼……一个人走夜路忽然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在吃青草……

    我后来才知道我的冷汗一直流着,把衣服都溻湿了。

    我高声唱起歌来:“向前向前向前——杀——”

    自然是一路无事。临近村头时,天已黎明,红日将出未出时,东边天上一片红晕,村里的雄鸡喔喔地叫着,一派安宁景象。回头望来路,庄稼是庄稼道路是道路,想起这一路的惊惧,感到自己十分愚蠢可笑。

    正欲进村,见树影里闪出一个老人来,定睛一看,是我的邻居赵三大爷。他穿得齐齐整整,离我三五步处站住了。

    我忙问:“三大爷,起这么早!”

    他说:“早起进城,知道你回来了,在这里等你。”

    我跟他说了几句家常话,递给他一支带过滤嘴的香烟。

    点着了烟,他说:“老三,我还欠你爹五元钱,我的钱不能用,你把这个烟袋嘴捎给他吧,就算我还了他钱。”

    我说:“三大爷,何必呢?”

    他说:“你快回家去吧,爹娘都盼着你呢!”

    我接过三大爷递过来的冰冷的玛瑙烟袋嘴,匆匆跟他道别,便急忙进了村。

    回家后,爹娘盯着我问长问短,说我不该一人走夜路,万一出点什么事就了不得。我打着哈哈说:“我一心想碰到鬼,可是鬼不敢来见我!”

    母亲说:“小孩子家嘴不要狂!”

    父亲抽烟时,我从兜里摸出那玛瑙烟袋嘴,说:“爹,刚才在村口我碰到赵三大爷,他说欠你五元钱,让我把这个烟袋嘴捎给你抵债。”

    父亲惊讶地问:“你说谁?”

    我说:“赵家三大爷呀!”

    父亲说:“你看花了眼了吧?”

    我说:“绝对没有,我跟他说了一会儿话,还敬他一支烟,还有这个烟袋嘴呢!”

    我把烟袋嘴递给父亲,父亲竟犹豫着不敢接。

    母亲说:“赵家三大爷大前天早晨就死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情节设计巧妙,前面路上没碰到鬼,进村的时候反而碰到赵三大爷,“奇遇”传达了这么一个信息,“原来鬼并不如传说中那般可怕。”

    B. 第二自然段中的环境描写突出了高密乡村的自然特征,渲染了清冷沉寂的气氛,为“我”一个人走夜路时带来各种恐惧的联想做了铺垫。

    C. “我感觉到脖颈后有些凉森森的”,是通过触觉感受效果来衬托人物心理,写出了“我”此时此刻的恐惧。

    D. “我”儿时听过许许多多的鬼故事,此时“连篇累牍”地涌进脑海,使“我”下意识地回过头去,这些心理和动作描写为三大爷的出场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2已成为鬼的赵家三大爷有什么特点?试做简要分析。

    3母亲说“赵家三大爷大前天早晨就死了”,这一情节在前文早已埋下伏笔,请找出相应的内容,结合文章进行简要说明。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借窦娥之口直指现实善恶错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应有的天道公理形成鲜明对比。

    (2)《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歌《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4)蔺相如门客请辞时谈及离开亲友来侍奉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名篇名句默写。

    (1)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自己辞官归田途中内心的喜悦与轻松。

    (2)《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鲍照在《拟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将内心矛盾、忍辱负重的精神状态描述得淋漓尽致。

  • 6、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_。”(《泰伯》)

    (3)《诗》可以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货》)

    (4)《礼记》中的点明大学设立的终极目标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春江花月夜》)

    (6)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将进酒》)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琵琶行》)。

    《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送东阳马生序》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宋军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的两幅战斗画面。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孤城,往往地处边塞,在高山的环抱下默立,其间戍边将士生活的孤苦和内心的孤寂不言而喻。“孤城”频繁在古代诗歌中出现,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其中,“任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道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一呼百应的盛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古人常用流水喻时光流逝,在唐诗中就有很多,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羌村(其一)

    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哚,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注:①《羌村》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三首五言诗。这组诗是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三年)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因上书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被放还廊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时所作。②妻孥,妻子和子女。这里是复词偏义,单指妻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四句写诗人到家前的情景。前四句有声有色,以动写静,鸟声的喧闹反衬出村落的荒凉死寂。借景物描写传达出远客归家时的急切兴奋。

    B.第五、六两句,是夫妻刚见面时的特写镜头。这一“反常合道”的生活细部描写,将乱世中夫妻团聚的场面写得逼真感人,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和准确把握。

    C.结尾两句诗人没有写夫妻聚首后的互诉别情,而选取了秉烛夜坐、相向无言这一场景来做心理刻画,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D.全诗以工笔见长,语言精致激昂。客观的真实叙写中,包含着强烈的主观抒情因素,二者水乳交融。

    2这首诗以一个字为轴心,结构全诗,清代袁枚在《随园诗法丛话》中称之为“一字血脉”。请找出这首诗中的这个“字”,分析它是如何体现“一字血脉”的,并说说这种结构特点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见王安石

    介甫与苏子瞻初无隙,吕惠卿忌子瞻才高,辄问之。神宗欲以子瞻为同修起居注,介甫难之;又意子瞻文士不晓吏事,故用为开封府推官,以困之。子瞻益论事无讳,拟廷试策献万言书,论时政甚切,介甫滋不悦子瞻,子瞻外补官。中丞李定,介甫客也。定不服母丧,子瞻以为不孝,恶之。定以为恨劾子赡作诗谤讪子赡自知湖州下御史狱欲杀之神宗终不忍贬散官黄州安置

    移汝州,过金陵,见介甫甚欢。子瞻曰:“某欲有言于公。”介甫色动,意子瞻辨前日事也。子瞻曰:“某所言,天下事也。”介甫色定,曰:“姑言之。”子瞻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介甫举手两指,示子瞻曰:“二事皆惠卿启之,某在外,安敢言?”子瞻曰:“固也,然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事上者,岂可以常礼乎?”介甫厉声曰:“某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盖介甫尝为惠卿发其“无使上知”私书,尚畏惠卿,恐子瞻泄其言也。介甫又语子瞻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子瞻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介甫笑而不言。

    (选自邵伯温《邵氏见闻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定以为恨/劾子瞻作诗谤讪/子瞻自知/湖州下御史狱/欲杀之神宗/终不忍/贬散官/黄州安置

    B.定以为恨/劾子瞻作诗谤讪/子瞻自知湖州下御史狱/欲杀之/神宗终不忍/贬散官/黄州安置

    C.定以为恨/劾子瞻作诗谤讪/子瞻自知湖州下/御史狱/欲杀之神宗/终不忍/贬散官/黄州安置

    D.定以为恨/劾子瞻作诗谤讪子瞻自知/湖州下御史狱/欲杀之/神宗终不忍/贬散/官黄州安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介甫与子瞻分别是王安石和苏轼的字,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

    B.廷试是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朝廷上举行的考试,又称“御试”、“廷对”。

    C.外补指京官外调,古代调动官职主要有迁、 徙、调、改、转等。

    D.服母丧即母亲去世后为其戴孝以示哀悼,也称作“丁母忧”“丁外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与苏轼当初没有什么矛盾,吕惠卿嫉妒苏轼文才高超,就挑拨离间他们的关系。

    B.苏轼谈论事情没有避忌,准备用万言书的方式评论当时朝政得失,王安石对苏轼更加不高兴。

    C.苏轼调任汝州,经过金陵时见到王安石十分高兴,他对王安石谈了一番关于国家大事的认识。

    D.苏轼认为,大兴兵狱是灭亡的征兆,国家应该以仁厚治理天下,希望王安石有所作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意子瞻文士不晓吏事,故用为开封府推官,以困之。

    (2)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8月11日,钟南山院士被授予 共和国勋章,可这一夜,质疑的声音却让他上了热搜。当人们看到钟南山的外孙是混血儿时,当人们看到钟南山的女儿接受媒体采访使用全英文时,当人们看到钟南山的儿子使用爱马仕皮带时,恶意与质疑就像黄河水决堤一般,瞬间吞没了整个网络。众声喧哗中,袁隆平院士也不幸中招了,在车展上,他摸了一下豪车,就被说忘本;他住在国家奖励的别墅里,就被人说过于奢华。

    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请结合你对材料内容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