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漯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B. “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可译为“您”。“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C. 我国古代礼仪,宴席的四面座位,以“坐西朝东”为最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下位是“坐东朝西”。

    D.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写。

  • 2、下列句子中“为”的词性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冰,水之,而寒于水  ②木直中绳,輮以轮 ③委身贾人妇  ④吾属今之虏矣  ⑤如今人方刀俎,我为鱼肉 ⑥嗟尔远道之人胡乎来哉 ⑦君翻作《琵琶行》

    A. ①⑤⑥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③④⑦

  • 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群臣惊愕,起不意   B. 士之耽兮,犹可

    C.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D. 契阔谈,心念旧恩

  •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舒婷是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会唱歌的鸢尾花》。

    B.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前者既是现存最早的一首汉民族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歌的顶峰之作。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分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字。

    D. 陶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他的诗和文章多表达对官场的厌弃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如《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海安、如皋

    A. 歌夜弦,为秦宫人

    B. 去今之而葬焉

    C. 人皆得以使之

    D. 则获邑,大则得城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材料一

    我们通过对数据库内100多家GDP总量较高的城市进行分析,并将各城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作为外来人口数量,可得中国外来人口总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和深圳,外来人口比重占比最高的前三位城市分别为东莞、浏阳和深圳。

    当外来人口进入城市,他们丰富了城市的劳动力资源,不仅有助于壮大产业工人队伍,而且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的供需矛盾。一座城市开放的程度越高,越是能够海纳百川,吸引各地优秀人才汇集,城市也将越具备活力。

    但同时,大量的外来人口也加重了城市的压力,也使得“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被提上了日程。

    (摘编自2017年11月27日福布斯中国网站)

    材料二

    2017年外来人口最多的七个城市

    排名

    城市

    级别

    省/直辖市/

    自治区

    外来人口 (万人)

    GDP总量

    (亿元)

    1

    上海

    直辖市

    上海

    969.7

    28178.7

    2

    北京

    直辖市

    北京

    810.0

    25669.1

    3

    深圳

    计划列市

    广东

    806.3

    19492.6

    4

    东莞

    地级市

    广东

    625.2

    6827.7

    5

    苏州

    地级市

    江苏

    386.5

    15475.1

    6

    佛山

    地级市

    广东

    346.1

    8630.0

    7

    武汉

    省会城市

    湖北

    242.8

    11912.6

     

    (截取自福布斯中文网)

    材料三

    一线快递从业人员流失率高,供不应求。记者了解到,临近年关确实有很多快递员提前离职回家,给快递派送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离年关越近,将会离职的快递员也会越多,有可能会导致网购的年货送达没有以前那么顺畅。

    解决快递员流失问题,企业仅靠春节、“双十一”等特殊节点“临时抱佛脚”提高员工待遇,恐怕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其实,快递员们的要求很简单:与付出相匹配的薪金、必要的社会保障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通畅的职业上升通道,让他们能够快乐工作。

    无论如何,快递企业要免受“用工荒”的病痛折磨,升级服务的同时完善行业用工制度、善待一线快递职工是企业必答之题。

    (摘编自2018年2月13日《劳动报》)

    材料四

    春节到来,北京街头的人流车流日益稀少,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已经返乡。公交不挤了,道路不堵了,可不少人还没来得及享受“空城”带来的惬意,就不得不面临饭馆、商铺歇业、快递大幅“停摆”等诸多不便。“空城”,让人欢喜也让人忧,而这矛盾背后则反映出了城市迅速膨胀后面临的发展困境。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导致劳动力“候鸟式”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外来人口没能够真正融入大城市,他们的“根”还在千里之外的家乡。

    “基本公共服务未实现均等化,是阻碍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主因。”苏海南强调,很多人还面临住房压力、看病难、子女就学难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一线城市春节期间的“空城”现象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大城市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测算并设定一个人口红线,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应将资源合理配置到二、三线城市乃至农村,让人们在二、三线城市或者农村就能找到用武之地,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苏海南说。

    (摘编自2016年2月7日新华网《北京春节遇“空城”烦恼劳动力候鸟式迁徙待破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发现,开放度高的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大,这样的城市有活力,经济发展也好。

    B. 快递员春节返乡是过年时快递派送不顺畅的重要原因,如果能大幅增加假期加班工资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C. 根据材料二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外来人口数量更多的城市,GDP总量排名也更高,但也有例外。

    D. 苏海南认为,要解决中国一线城市劳动力“候鸟式”大迁徙所带来的问题,需要创造条件让外来人口融入城市。

    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城市的外来人口虽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也加重了城市的压力,所以对于外来人口已经很多的大城市来说,现在要减少外来人口。

    B.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外来人口的增加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这并不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城市级别对经济发展也有影响。

    C. 外来人口离开造成了大城市春节“空城”的烦恼,要减少这种烦恼,城市管理者就应该把相关的工作岗位多给本地人,少给或不给外地人。

    D. 要解决城市迅速膨胀后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国家就必须将资源合理配置在二、三线城市乃至农村,并为大城市划定人口红线。

    3一线城市要留住外来人口,减少“空城”的烦恼,应该怎样做?请综合所给材料的内容概述。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默写下列句子。

    ①《氓》中受尽虐待的女子终于在最后发出了生命的呐喊,“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集中展现了她的反抗精神。

    ②《离骚》中作者用女人来喻朝中的小人,“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小人诽谤诬蔑我高尚的人格。

    ③屈原“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坚定地表达了即使被肢解也要坚定志向不改初衷的愿望。

    ④《短歌行》“__________________”中作者原写姑娘思念情人,现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⑤《归园田居》里作者意欲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又一次表达了作者回归田园的心情。

    ⑥《荷塘月色》中作者见到叶子底下是“______________,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月光如流水一般,_________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营造了一个梦幻静谧的月下荷塘。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青年勇于拼搏、劈波斩浪的英雄气魄。

    (2)徐志摩《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两句,由梦境回到现实,抒发了浓浓的离情别绪。

    (3)骆宾王的诗句“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与《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表达的意思紧密相关。

  • 9、请按要求在画线处填充相应的语句。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论语》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是知也。”

    (4)《论语》中“_________”,强调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

    (5)《论语》中“__________”阐述了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离骚》诗中,表现屈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至死斗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写游人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乘着小舟,在广阔旷远的江面上,随波漂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古诗文默写

    ①夫以秦王之威,_________,辱其群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天也,_________!(《窦娥冤》)

    ④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声声慢》)

    ⑤苏轼《定风波》中“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是点睛之笔,包含着人生哲理。

    ⑥同样是描写水石激荡的情景,柳永的《望海潮》中“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_________,卷起千堆雪”则写出了雪浪的壮丽恢弘;而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瀑布崖石撞击的惊险瑰丽。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时所作。张十一,名署,德宗贞元十九年(803)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筼筜: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杜鹃花的别名。④恩波:皇帝的恩泽。⑤斗:通“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勾勒了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达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寥寥数笔,生动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

    B.颔联为阳山全景图点缀了鲜艳、明快的色彩,为荒僻的野景增添了春天的生气。

    C.诗中景色折射着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复杂心境。既有闲静自得,也有孤独寂寥。

    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作者被贬南荒回归无望,无法再建功立业的愁情。

    2这首诗前两联所描写的景物极具特色,请赏析其写景手法。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士逊,字顺之。淳化中举进士,为射洪令。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郪,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知州张雍曰:“射洪令,笫一也。”改襄阳令,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邵武县,以宽厚得民。前治射洪,以旱,祷雨白崖山陆使君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至是,邵武旱,祷欧阳太守庙,庙去城过一舍,士逊彻盖,雨沾足始归。

    侍御史,徙河北。河侵棣州,诏徙州阳信,议者患粮多,不可迁。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即计余以贷贫者,期来岁输阳信,公私利之。曹汭狱事起,宦者罗崇勋、江德明方用事,因谮利用。帝疑之,问执政,众顾望未有对者,士逊徐曰:“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太后怒,将罢士逊。

    明道初,复入相,明年,进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宝元初,士逊与辅臣奏事,帝从容曰:“朕昨放宫人,不独闵幽闭,亦省浮费也。近复有献孪女者,朕却而弗受。”士逊曰:“此盛德事也。”帝曰:“君子小人各有党乎?”士逊曰:“有之,第公私不同尔。”

    士逊累上章请老,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尝请买城南官园,帝以赐士逊,就第凡十年,卒,年八十六。

    (节选自《宋史·张士逊传》,有删节)

    [注]①利用,指曹利用,曹汭是其侄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B.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土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C.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D.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指古代科举社会通过进士科考试被录取的人。其最早的意思是指进受爵禄之士。

    B.“一舍”是古代路程长度单位,三十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主动退让,不争高下。

    C.“迁”指古代官员的升职,如“左迁”。与职位调动有关的词还有“擢”“拔”“拜”“除”等。

    D.“致仕”之意是“还禄位于君”,是古代官员退休的委婉说法。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士逊为政有方,颇有官声。射洪令任上,不仅深得民心,同时也深得知州张雍好评。听说他要转任郪县,射洪百姓拦道遮马不让走,足见他深受百姓爱戴。

    B.张士逊心不藏私,正直敢言。曹利用受到其侄子曹汭的牵连而被宦官诬陷时,面对皇帝问询,在其他执政大臣都不敢说话的情况下,他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C.张士逊处事知变,公私兼顾。黄河侵蚀棣州时,他接受朝廷诏令把州府迁往阳信,并果断地将多余粮食无偿发放给贫苦百姓,政府和百姓都从中得到了方便。

    D.张士逊率直善言,应对有方。他从公心出发,盛赞仁宗发还宫女之举为“盛德事”,坦然回答仁宗说君子也有结党现象,指出君子结党是为公。

    【4】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及课本中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

    (2)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登顶珠穆朗玛峰,是很多登山队员最大的心愿。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们要经过多年从身体到心理的准备,湖南登山队的范江涛、谢如祥,就是其中的两位。可就在离登顶就差400米,且身体状态正常和氧气充足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放弃。2023年5月18日晚8点20分左右,范江涛等人攀登到珠峰海拔8450米的位置,看到有一个女性登山者倒在那里。不救,她只有死路一条;救,自己就要放弃登顶。两人没有过多的犹豫,经过4个多小时的救援,终于将生命垂危的攀登者安全救到营地。

    “营救最艰难的是决定要放弃自己多年的梦想”,但范江涛、谢如祥并不后悔,“救人是比登顶更重要的事”。他们的选择,虽然放弃了一次圆梦良机,但挽救了一条宝贵的生命,更传递了一种精神力量,完成了精神层面一次更成功的“登顶”。

    读了上述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你有怎样的看法?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