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广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其无礼于晋

    A.不吾知也

    B.是寡人之过也

    C.振之以威怒

    D.戍卒叫,函谷举

  • 2、选项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荆轲和而歌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B.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C.其人居远,而为留待。

    D.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窦娥冤》是关汉卿大约四十岁左右时的作品,那时元朝社会异常黑暗,阶级压迫深重,人民苦不堪言。

    B.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C.剧作家曹禺创作了著名的话剧《雷雨》,其中的戏剧冲突之所以如此尖锐复杂,原因在于剧中人物之间有阶级的对立和思想的分歧形成的。

    D.清晨,在热闹的鱼市上,为了生计而摆地摊的他迅速地收钱、找零、装袋、过秤,在整个过程中撸起袖子,大声吆喝,极富节奏感。

  • 4、下列选项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为其然也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而今安在哉

    C.月出于东山之上 D.渺渺兮予怀

  •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站在昆明湖边

    总觉得这里面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荒诞感

    皇家园林在这秋阳照耀下显得既庄严灿烂

    又倒映在昆明湖如镜的水面上

    天高日朗,缕缕白云飘在蓝天

    又典雅秀丽

    真是一幅云淡风轻两无心的悠闲画图

    我看着天,看着云,看着这一幅园林美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③⑥①②⑧④⑤⑦

    C.⑤④⑦③⑥①⑧② D.①⑧②③⑥⑤④⑦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喜剧观赏是轻松的,喜剧创作却是严肃、有艺术规律的。好笑,是检验喜剧质量的标准之一,但不应成为唯一标准。

    “唯笑点论”是一种创作上的短视。盲目或一味追求好笑,消解的将是喜剧创作者对现实的敏锐程度、对复杂生活的认知能力,强化的是形式单调、内容空洞的“段子手”特质。

    笑的前提是理解。观演间达成了某种“心照不宣”,观众才能会心一笑。这种理解的形成,需要戏剧情境和情节铺垫,靠的是演员与观众递进式的交流。当演员的戏剧动作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时,笑,便产生了。

    创造笑声变成一种创作手段,揭示出当下喜剧创作中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比如,创作中过度追求密集的笑点,攒“段子”优先于写故事,喜剧作品成了单纯的包袱堆砌、才艺表演叠加和网络流行语拼接;一些创作者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在创作中追求处处立竿见影、句句直接使用、时时见到喜剧效果;急于追求观众的即时反馈,导致作品的人物塑造流于表面,故事缺乏逻辑,创作容易陷入套路化。究其根本,是这些创作者没有从喜剧的本质、戏剧的本质出发进行创作,忽视了结构和叙事的重要性。以相声为例,讲究“三翻四抖”,层层铺垫后的突然转折,才有喜剧效果。每句话都带个包袱,如何产生反差?怎么形成节奏?如果一句看似好笑的台词不能推动喜剧作品内容的发展,那么它放在相声中,就不是成功的“外插花”包袱,观众当时也许会笑,但很快会遗忘。另外,这种只为渲染喜剧气氛而与作品内容并无直接关联的“外插花”包袱,还会影响表演者后面的包袱设计。

    喜剧创作者的首要任务,是讲好一个故事、架构好情节,而后在过程中自然地引人发笑,而不是为了逗观众笑,讲一个不合逻辑甚至脱离现实的故事。

    很多人感叹经典喜剧作品的深远影响力。事实上,那些被我们真正记住的,被岁月留下的,是台词背后反映生活、观照现实的思辨力量。那些值得反复品味的喜剧精品,有格调、有智慧、有情怀。它们让我们相信,真正的笑是可以穿透岁月的回声。

    相声《宇宙牌香烟》中,马季说着“电报挂号,一推六二五;电话,不管三七二十一”,观众笑的是虚假广告夸大其词;小品《打工奇遇》里,赵丽蓉唱着“群英荟萃”“萝卜开会”,观众笑的是用假冒伪劣欺骗顾客的不法商家;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以上世纪90年代一个北京六口之家和他们的亲朋好友为横断面,展开一幅多姿多彩的时代画卷……

    越是写微小、局部,就越需要有在时代大背景上开疆拓土的视野和张力。喜剧创作不是从笑点到笑声,而是从生活到笑声。于精神世界有所拓展、于世道人心有所补益、于思想境界有所提升,才是喜剧创作的立身之本。喜剧创作者保持创作的自觉与理性,才能回归真正的喜剧精神,其作品才会赢得观众认可,经受住时间考验。

    (摘编自王瑨《喜剧创作应忌“唯笑点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否逗引观众发笑,观众能否在笑声中获得轻松愉悦的感受,是检验喜剧质量的首要标准。

    B.只要创设了戏剧情境,铺垫了戏剧情节,就能达成观演间的“心照不宣”和观众的“会心一笑”。

    C.“外插花”包袱能让观众发笑,但不能推动喜剧内容的发展,另外还会影响后面的包袱设计。

    D.喜剧创作者保持“从生活到笑声”的创作自觉与理性,才能创作出赢得观众认可、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明确反对“唯笑点论”,并将其作为靶子,进行有理有据地批驳。

    B.文章分析时由表及里,从喜剧创作中的不良倾向入手,进而探讨其根源。

    C.文章举马季等人作品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喜剧要讲好故事、架构好情节。

    D.文章先破后立,先深入批判错误观点,继而给戏剧创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下一些年轻的喜剧创作者一味追求包袱,这可视作“唯笑点论”在现实中的体现。

    B.甩“段子”、用“网络梗”、秀“才艺表演”等,是当下一些喜剧创作者创造笑声的常用手段。

    C.喜剧创作者先要沉下心来研究喜剧,从内容出发去思考如何创作,注重结构和叙事。

    D.有格调、有智慧、有情怀的喜剧作品,即便没有笑点,也能穿透岁月,成为永恒的经典。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将写景、咏史和抒情融为一体,笔力遒劲,境界宏阔,上片最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写景转到写人,承上启下。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代苏洵的《六国论》“_____________,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_”,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

    (2)《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诗《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描写洞庭诗词中最为宏阔的一句,千古称颂。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登高凭吊古迹,感叹兴亡荣辱是徒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体现了孟子“性善论”的主张,认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内外两方面论述了“国恒亡”的道理。

    (3)刘禹锡《陋室铭》中表达了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焦仲卿第一次分别时,用蒲苇、磐石比喻忠贞爱情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对田园生活向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杜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杜庠:字公序,号西湖醉老,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曹军以泰山压卵之势顺江而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本”字则暗示了其骄兵必败、“雄图”终将化为泡影的结局。

    B.颔联分述诸葛亮和曹操两个历史人物:“心中空有汉”是说,汉朝将亡,诸葛亮纵然逞其才智,也是枉费心机;“眼里已无吴”句写曹操的狂妄轻敌。

    C.“兵销炬影东风猛”所写内容与苏轼的“樯橹灰飞烟灭”词句同说一事;杜诗用此句写曹军的失败,为作者抒发历史沧桑之情作铺垫。

    D.“梦断”“箫声”“夜月”的意象由苏轼《前赤壁赋》化出,写作者联想到大苏泛赤壁的遗事,蕴含着怅惘之情,呈现出豪放雄奇的诗风。

    【2】请结合全诗,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尾联。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

    项籍者,下相人也,羽。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秦二世三年,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藉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二)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课文《鸿门宴》)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如善遇之                 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

    B.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赢得仓皇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哙拜,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D.其甬道                           江河(《劝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本纪”是以王朝的更替为据,按年月时间记述诸侯的言行政绩。项羽自号“西楚霸王”而列本纪,主要是因为司马迁认为其在当时有如同皇帝般的领导力,本质上仍是诸侯。

    B.字,又称表字,是指古代男子在十八岁行冠礼后,由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在本名之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名字。而古代女子在十六岁行笄礼,则无需取字。

    C.季父:倒数第二小的叔叔。古代兄弟排行称谓。古代以伯、仲、季、叔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老三,叔排行最小。

    D.侯、伯:古代爵位中的两种,爵位、爵号是古代国君、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号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英勇无畏。在巨鹿之战中,他焚舟破釜、自绝退路以激励将士,最终成功扭转战局。

    B.项羽虚荣残暴。他执意衣锦还乡,有人因讽刺项羽沐猴而冠而惨遭烹煮之大祸。

    C.项伯忘恩负义。他得知项羽有意杀刘邦,立即给张良通风报信,劝其随自己一起逃命。

    D.刘邦善于应变。他为了笼络项伯,果断提出要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项羽为何在已经成功突围的情况下,宁肯自刎而死,也不愿渡江求生呢?请结合选文(一)谈谈你的看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使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