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信息时代带来的“电子疲劳”, ① 不少人重拾纸质书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劳形”到“伤神”,数字技术 ② 极大拓展了人们的阅读园地, ③ 确乎容易催生一种阅读焦虑。“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捧起一本厚重的实体书,往往能带来更明显的阅读仪式感。 ④ 是触摸书本、品评装帧, ⑤ 是以书会友、以文交心,在科技发展迅猛的现代社会,传统的书香 ⑥ 具有独特的魅力。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或许是 | 尽管 | 还 | 既 | 又 | 也 |
B | 正是 | 虽然 | 也 | 既 | 又 | 更 |
C | 或许是 | 虽然 | 也 | 无论 | 还 | 仍 |
D | 正是 | 尽管 | 还 | 无论 | 还 | 都 |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即使对于温柔慈祥的母爱,我也曾犯过盲目反抗的错误。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已是后悔莫及!
B.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哪!
C. 在中国革命史上,有多少翻云覆雨的人物,他们无私奉献,不畏牺牲,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D. 同学们风华正茂,热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一日,大母过余曰 ②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③过蒙拔擢
B. ①举酒属客 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③衡少善属文
C. ①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③故遣将守关者
D. ①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②亡走赵,赵不内 ③距关,毋内诸侯
4、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众谓予一项为可以纾祸:解除 B.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掩饰
C.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看 D.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理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②夫人之相与
B.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此余之所得也
C.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 ①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暗记
聂鑫森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国画专业毕业的,原在省城一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点名气。据说因为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不大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师傅。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翼而飞。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
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他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番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
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北京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您说呢?”
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
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树根部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
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到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辙。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
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
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
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
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暗记”有两层意思,表面看就是石丁画上的记号,实际上是指石丁的“暗记”被胡笛识破。
B.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一句中,石丁的神态变化表明了他对世间小人之多的愤怒。
C. “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以及“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等文句都是为下文胡笛并没有换走石丁的原作埋下的伏笔。
D.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此描写表现了胡笛的傲慢以及不满。
【2】胡笛具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结合小说加以概括。
【3】小说以“暗记”为题,有何作用?结合小说加以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_________,以美人衬托周瑜的英姿勃发;再写__,以曹操军队的惨败衬托周瑜的军事才能。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一句,展现了江水奔腾,秋叶飘零的情景。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_____,_____。
(4)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________,______”显现了不愿曲意逢迎权贵的风骨。
(5)曹操《短歌行》中,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并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句子是“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2)在韩愈的《师说》中,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人却讥笑百工,耻于相师,是因为他们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扁舟”是我国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承载悠然自由的情怀,或暗含淡泊隐逸的愿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秋兴八首(其一)》中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秦论》中总结秦国灭亡原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
10、默写。
(1)请依次补充完整下列名句。
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②_____________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
③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⑤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琵琶行并序》)
(2)请根据给出的情景,补充完整下列句子。
①曹操在《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
②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概括前两联景物特征。
(2) 诗人说“艰难苦恨”,试概括其“艰难苦恨”的原因。
(3)前两联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乎大国之间 摄:摄夹、迫近。比及三年 比:比较。
B.舍瑟而作 舍:放下。如五六十 如:或者。
C.吾与点也 与:赞成。如会同 会:诸侯相见。
D.其言不让 让:谦让。孰能为之大 孰:谁。
【2】对下列句子中“以”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因为)吾一日长乎尔
B.毋吾以(因为)也
C.为国以(因为)礼,其言不让
D.加之以(把)师旅
【3】下列省略内容补充及其注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可使(之千乘之国的百姓)有勇,且知方也
B.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之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足民
C.(我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
D.如或知尔,则(之他们)何以哉
【4】下列对相关人物言行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冉有先说“方六七十”,转而改口“如五六十”——优柔寡断,缺乏果决。
B.冉有说“礼乐”大事“以俟君子”——谦虚谨慎,敦厚礼让。
C.公西华在孔子的催促下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忍让谦恭,隐藏锋芒。
D.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放达洒脱,从容自得。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开学了,北京冬奥会也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闭幕了。赛场上冬奥健儿们的激烈比赛,精彩对决,让人激动难耐,心潮澎湃。 其中,年仅18岁的谷爱凌,在这届冬奥会上获得了2金1银的成绩,她说,天赋最多只占1%,我的奖牌99%源于努力,训练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
从小在美国长大的谷爱凌,能说一口流利的京腔普通话,去年就收到斯坦福的通知书的她,还是一名模特,兼学钢琴、骑马、射箭……颜值和智商并存,努力和自律铺路,做好时间上的平衡,是谷爱凌集众多才艺于一身的重要秘诀。
谷爱凌会利用和妈妈每周开4小时车去滑雪的路上写作业,也曾在等飞机的间隙弹钢琴,为了参加冬奥,她更是把4年的高中课程压缩到3年完成,疫情期间强迫自己在家用滑板、瑜伽垫和沙发锻炼……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