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海口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勉励)   或焉(不要) 不相师(以……为耻)

    B. (一种文体)   其曲规(中间) 学而大遗(指“句读”)

    C. 用心也(专一)   而闻者(清楚)   舟楫者(凭借、利用)

    D. 长无少(无论)   师不必贤于弟子(不需要) 君子非也(同“性”,天性)

     

  • 2、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客套话,请选出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 本届湖湘文化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召开,推举您忝列“湖湘文化研究会”理事。

    B. 我校拟筹办150年校庆庆典,届时欢迎各兄弟学校莅临指导。

    C. 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

    D. 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 像他这一类靠着一些繁文缛礼撑撑场面的家伙,正是愚妄的世人所醉心的;他们的浅薄的牙慧使傻瓜和聪明人同样受他们的欺骗,可是一经试验,他们的水泡就爆破了。

    C. 他搜集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图书来看,仿佛走进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名胜区,每跨一步总要点头叫绝,赞叹地说“平生初见”。

    D. 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个个噤若寒蝉,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座位,正襟危坐,就像待审的犯人。

  •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卷天下 ②不相师 ③孔子郯子 ④会盟而谋秦 ⑤且夫天下非弱也 ⑥焚百家之言,以黔首 ⑦吾道也 ⑧故木受绳则⑨天下云集应 ⑩假舟楫者,能

    A. ①② /④⑧/⑤⑥/③⑦/⑨⑩   B. ①⑨/②⑧/③④/⑤⑥/⑦⑩

    C. ①⑨/②③/④⑥/⑤⑧/⑦⑩   D. ①⑨ /②④/⑥⑧/③⑤/⑦⑩

  •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莫言,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 不是最后一个。

    ②发牢骚,   也不可少,然而纸上谈兵,终不免书生之见。

    ③他不顾朋友的劝阻, 走入钱塘江观潮的禁区。浪头扑面而来,瞬间不见他的身影。

    ④学习古代汉语,不能整部书地读,要选择其中的精华读。不是浮光掠影地读,决不能   要仔细看注解,勤查工具书。

    A. 决然  固然  径自  不求甚解   B. 决然  诚然  径直  一知半解

    C. 绝然  诚然  径自  不求甚解   D. 绝然  固然  径直  一知半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

    哦,香雪

    铁凝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然而,两根纤细、闪亮的铁轨延伸过来了,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台儿沟上了列车时刻表,每晚七点种,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这短暂的一分钟,扰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就在这个一分钟里,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堆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地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她还不知道怎么讲价钱,只说:你看着给吧。有时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地偶然在同来的一本书上看到的)。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谁知没等人家回话,车已经开动了。她追着它跑了好远。也许就因为香雪是学生吧,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

    这一晚,她在一张堆满食品的小桌上,发现了渴望已久的东西。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放下篮子,心跳着,双手紧紧扒住窗框,认清了那真是一只铅笔盒,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它和她离得那样近,她一伸手就可以摸到。

    香雪挎起篮子站在远处继续观察。当她断定它属于靠窗的那位女学生模样的姑娘时,就果断地跑过去敲起了玻璃。女学生转过脸来,看见香雪臂弯里的篮子,抱歉地冲她摆了摆手,并没有打开车窗的意思,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扒住了扶手。如果说跑的时候她还有点犹豫,那么从车厢里送出来的一阵阵温馨的、火车特有的气息却坚定了她的信心,她轻巧地跃上了踏板。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也许,她所以能够在几秒钟内就决定上车,正是因为她拥有那么多鸡蛋吧,那是四十个。她挽紧篮子,小心地朝车厢迈出了第一步。这时,车身忽然悸动了一下,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当她意识到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时,列车已经缓缓地向台儿沟告别了。

    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不知怎么的也红了脸。

    她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香雪一面摆弄着铅笔盒,一面想着主意。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就在火车停顿前发出的几秒钟的震颤里,香雪还是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迅速离开了。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满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

    (节选自《铁凝文集》有删改)。

    (二)

    意外

    铁凝

    台儿沟很少有人家挂照片,也很少有人出去照相。镇上没有照相馆,去趟县城,跋山涉水来回五百里。谁家要是挂张照片,顿时满屋生辉,半个村子也不免热闹几天。

    山杏的哥哥来了封信,向家里要张全家福。接到哥哥的信,山杏整天催爹妈去县城照相。

    从春天到秋天。现在,摘完了核桃,又摘完了柿子。爹对山杏说:明天咱们就上路。

    山杏一晚上也没睡好。睁开眼看看,妈正弯着腰烙饼:又睁眼看看,妈还弯着腰烙饼,再睁眼看看,一摞白面饼高高地堆在桌上。她想,这不就是过年吗?过年家里也没烙过这么多白面饼。

    天不亮,山杏就穿上过年时的新罩衣。山杏打整着自己,妈也打整着自己。山杏还从墙上摘下那块落满灰尘的小镜子,前前后后让妈照。直到爹在门口等得不耐烦了,妈才挎起了沉甸甸的篮子。

    他们搭了五十里汽车,走了二百里山路,喝凉水、住小店,吃了多半篮子干饼,第三天才来到县城,山杏一心想着妈在路上嘱咐过她的话:听人说,照相馆的灯比太阳还亮,到时候再亮也不能眨眼,一眨眼就照成瞎子了。

    进了照相馆,一个烫着卷发的姑娘把他们领进一间黑屋。的一下,一屋子灯都亮了-----有高楼,有大厦,有鲜花,有木马……山杏的眼都不够用了。忽然间她被人拉住胳膊塞在了爹妈中间,原来照相就要开始了。烫发姑娘躲在一只木匣子后面顶起块黑布,左比划,右比划,这使山杏又想起妈在路上嘱咐过她的话。她扭头看看妈,妈已瞪起了眼睛顾不得看她。她又扭头看看爹,爹也正大睁着眼睛向前看。山杏转回头,也赶紧把眼睛瞪得圆圆的。木匣子里咔嚓了一声,一屋子的灯也跟着灭了。他们又摸黑走出屋子。

    半个月后,山杏爹从大队部拿回一个照相馆寄来的信封。山杏赶紧抢着撕开口,里面果然有张照片。谁知,上面没有大睁着眼的山杏,也没有睁大了眼的爹妈。照片上就一个人,一个正冲他们全家微笑的姑娘。额前的卷发像云彩,弯弯的眼睛像月牙儿,比照相馆那个卷头发的还好看。

    山杏爹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山杏家的墙上挂出了这张照片,照片上的姑娘冲所有来参观的人微笑着。有人问起这是谁,爹妈吞吞吐吐不说话,山杏说,那是她未来的新嫂子。

    山杏知道撒谎不好,但又觉着,不管怎么说,从此,她家也可以和那些有照片的人家媲美了。

    (节选自《铁凝文集》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层层蓄势,《意外》中人们对照片的看重,山杏一家照相前的准备,路上的不易,照相时的紧张等情节层层铺垫,“意外”水到渠成。

    B.小说意象的选用别具匠心,照片、铁轨、火车、铅笔盒都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作者借以传达了贫困地区的人们对于改变生活现状的渴求。

    C.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哦,香雪》中描写了败草、荆棘、怪石等灰暗的景象,衬托了香雪内心的恐惧不安。

    D.这两篇文章构思独特,以小见大。关注中国农民的命运无疑是重大的主题,文章却通过换铅笔盒和照相的琐碎小事来反映主题。

    2两篇小说都有“意外”情节的设置,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3有人评论这两篇小说像“支冷峻而唯美的短歌”。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

    (3)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描绘出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图景。

    (2)《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感慨同病相怜,唱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声。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写出诗人进入官场却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将直木烤成符合圆规的曲度,“____________”,也不能够再使其恢复原状,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告诫我们只有经过学习才能增长知识、锻炼才干。

    (2)每个人都难免有自己的知识盲区,遇到不懂的领域,应该虚心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正如《师说》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4)《登泰山记》中作者在泰山之巅看到幅雪山晚晴图,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雪和山的美景。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的手法,暗喻凡事都有边际,而女子嫁到夫家却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江水”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及明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论述“变”与“不变”的哲理。

    (3)《离骚》中借用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刚正不阿、保持正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 “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 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 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E. 本诗雄浑壮丽的语言,缠绵哀怨的气韵,足以诠释李白高雅华贵的精神气质和追求。

    2有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史记高祖本纪》节选

    司马迁

    及赵高已杀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又战其北,大破之。乘胜,遂破之。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县东北的一座亭子)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义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B.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C.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D.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刘邦率兵入关后,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子婴一个多月后被项羽杀害。

    B.玺,印,自秦代以后专指帝王的印;符,这里指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节是缀有牦牛尾的竹竿,是颁发给朝中大臣执行某种任务的凭证。

    C.族是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弃市,是死刑的一种,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

    D.司马是古代的军官,分左右司马, 春秋时楚国、鲁国等置,为大司马之副,协助大司掌军务,领兵作战。官职上右司马高于左司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善于用兵。他审时度势,利诱秦将,袭攻武关;在蓝田之战时,他用疑兵威慑敌军,以严明的军纪争取秦人,瓦解秦军。

    B.刘邦从善如流。当他进入咸阳之后,想要在秦王宫里休息。樊哙张良劝谏他,他就封好府库,退还到霸上驻扎。

    C.刘邦为人虚伪。他本来贪财好色,但是进入咸阳城后封府库、约法三章、不受酒食等,虚情假意,笼络民心。

    D.刘邦处事果断。左司马曹无伤为了一己私利,做了项羽的奸细,刘邦得知之后,回到军营马上诛杀了他。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2)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义谕项羽,项羽乃止。

    【5】如果你是刘邦,你会采取那个人所说的“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的计策吗?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请以“冬天里的春天”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