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要作用
②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
③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的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
④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
⑤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
⑥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
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③①④②⑥
C.②⑥⑤③①④ D.⑤⑥②③④①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其皆出于此乎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D. 不知东方之既白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心备焉 备:具备
而闻者彰 彰:清楚
B.金就砺则利 砺:磨刀石
劝学 劝:劝说
C.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
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
D.吾未见其明也 明:明智
郯子之徒 徒:同类的人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B. 足下个别字句略有笔误或不妥,我冒昧地作了一点雅正。
C. 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D. 今天承蒙您器重,扈随左右,即令肝脑涂地,也无遗憾。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北京最牛违建业主自2007年起,就在天台上不断施工,建造“小别墅”,其他业主不堪其扰,纷纷搬走,如今这栋楼已十室九空。
B.这组工艺精湛、细致复杂的模型只不过是用烹饪剩下的龙虾壳拼接而成的,惟妙惟肖的模型上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后视镜和车牌号。
C.一名合格的党员应具有四种品质:时空磨砺后的执著、诱惑考验后的淳朴、大浪淘沙中的坚强品格、沧海横流中的英雄本色。
D.韩寒和郭敬明是80后作家群的翘楚,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其能量早已突破了文学的领域,我们不必求全责备他们某些过激言论。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虚 拟
毕飞宇
这个冬天特别冷。
祖父神情淡然,但手指头在动,是欲言又止的那种动。祖父的大限不远了,他要对我交代什么了。
父亲看在眼里,退了出去。望着父亲的背影,祖父很轻地咳了两声。我了解我的祖父,祖父的咳嗽大部分不是生理性的,是他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怎么说。
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父亲最有机会上大学;但是,祖父把时间全部给了学生,父亲在另外一所中学读书,父亲没有考上。祖父的57个学生考了31个,在当年,这是“放卫星”般的天文数字。九月,省报的记者把祖父的故事写成一篇长文:《春蚕到死丝方尽》。黑体的通栏标题很吓人的,还配了祖父的一张标准像。
祖父在享尽殊荣的同时冷静下来了,突然就有了愧疚。他建议他的儿子去补习。可祖父忽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春蚕》是一只无坚不摧的拳头,把父亲的自信给砸烂了。父亲拒绝了“春蚕”的建议:“忙你的去吧。”
父亲不是省油的灯,他模仿祖父的笔迹给教育局长写了一封信,要求他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一份工作,口吻酷似祖父。那些年,这样的事求之不得呢。局长爽快地让父亲进了县教育局。
一月后,祖父急匆匆地来到了父亲的办公室,他瘦小的身体暴发出了雷霆般的震怒:上补习班去!局长打圆场了:“教育局挺好的……”祖父指着局长的鼻尖:庸俗!鼠目寸光!一年之后,祖父做了校长,而教育局长有机会出任副县长了。在组织部人员面前,祖父重复了那六个字。教育局长功亏一篑,他的委屈和忿懑落在了父亲头上。
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祖父很少喝醉,但是,只要喝醉了,他都要来一次规定动作:跪在马桶前沿,对着马桶一口一个 “对不起”。呕吐出来的“对不起”毁掉了这一对父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们也说话,却不看对方的眼睛。
但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却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材生。祖父记得清清楚楚,涉及面极广,诸如名牌大学、国家机关、公司名称、荣誉机构,院士、教授、研究员、副省长、副县长、办公室主任、董事长。也有记不住的时候,他在记忆阻塞之前往往要做一次深呼吸,随后,一声长叹,这一声长叹比马桶的下水道还要深不可测。
祖父的癖好,往好处说,爱才;往坏处说,他眼里其实没有人,只有高智商。他酷爱高智商。一旦遇上,不管你是谁,他的血管就陡增激情,奔涌起宗教般的癫狂和牺牲精神,沉着,持久。“爷爷做了三十五年的教师,三十二年的班主任,九年零十个月的教导主任,六年零八个月的副校长,两年半的校长……”祖父对自己还算得意。
父亲退出去了,我打破沉默:“嗨,不就是爸爸那点事嘛……”
祖父说:“这事吧,我有责任。我呢,痛苦了好久。你爸退休那天,我就释怀了……”
我很意外——他的眼神里不是释怀。
“……你说……你说我能得到多少个花圈呢?”祖父凄然地望着我。似乎鼓足了勇气。
这算什么事呢。
“当年荣校长182个。我数过两遍。”祖父十分凄凉地憋了半天,轻声却又清晰地说。
荣校长的职务是祖父接替的,“182”也成了祖父岁岁年年的梦。
“你想要多少个就有多少个!”我想让说话轻松一点,特地挑选了嘻哈的语气。
“不能做假,”语气刻板,严厉,中学教师特有,“不能做假!”
祖父赋闲多年了,他又不像荣校长在岗位上轰轰烈烈地倒下去的;再说了,这年头早就不是1982年了;再再说了,这是什么时候?大家都忙着过年呢。
我的祖父,我们县里最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他死在了小年二十六。这一天特别特别地冷!
祖父曾为解寂寞,开了微博,我在上边发了讣告。微博长久寂寞。
我取出钱包,来到了花圈出租处,要来纸,笔,墨。我努力回忆祖父大醉的那些夜晚说出的那些名字职务单位,我不可能记得住,但意思无非是这样的——
剑桥大学东方语言学中心副主任 罗绍林 遥寄哀思
斯坦福大学高能研究所研究员 茅开民 遥寄哀思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储阳 遥寄哀思
一口气写了两个多小时,并不悲伤。事后我没有数,我不想知道具体数据。
世界就在这里了,我亲爱的祖父,你桃李满天下——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
父亲没有给祖父送花圈,只是亲笔书写了一幅挽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父亲一直站在遗体旁,却没有瞻仰祖父的遗容,一秒也没有。他紧抿双唇,头有些昂,目光扫视他手书的挽联,最终落在下联上。他没有泪,但是,毕竟上了岁数,有了水光,很亮,像洞穿。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在小说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也是故事的参与者,在祖父与父亲间充当二人情感的润滑剂。
B.教育局长因祖父是名人而为父亲安排工作,后又因未能如愿升官而迁怒于父亲,这说明他是一个公报私仇的无耻小人。
C.祖父临终前,他的种种表现让“我很意外”,按常理,祖父应在这时对我父亲致歉,但祖父却没有,这说明祖孙隔膜也很大。
D.本文叙述手法巧妙,倒叙的运用让父亲的故事自然插入,使文章前后呼应、浑然一体,颇似《祝福》中对祥林嫂故事的处理。
E.小说标题意蕴丰富,表面上是指“我”为祖父的葬礼虚拟送花圈的人名,实际上是表明祖父一生的功绩是真实存在的。
(2)文中写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材生,这个情节有何作用?
(3)祖父为什么对“能得到多少个花圈”特别在意?为什么他实际得到的花圈很少?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
①《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沁园春·长沙》中写诗人面对大千世界,发出概叹,表现他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荆轲刺秦王》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荆轲刺秦王》中表现宾客在与荆轲临别时悲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手法表明自己身在官场,心恋故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风”经常撩动诗人的情思。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 ”一句渲染悲凉气氛,引发诗人无尽愁绪;秦观《鹊桥仙》中“_____________”一句让人深味相逢的美好。
(2)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3)《琵琶行(并序)》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10、默写。
(1)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侧面写出箫声的魅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渺小。
(3)苏轼《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雨巷》)
(2)《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直接表现真猛士、真英雄不惧黑暗,不畏暴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环境特征与个人行为相结合,渲染了苍凉、悲壮的气氛。
(4)有子曰:“____________,而好犯上者,鲜矣。”(《论语·克己复礼》)
(5)子曰:“笃信好学,____________。”(《论语·待贾而沽》)
(6)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
12、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各题。
《红楼梦》第48-49回,因薛蟠外出香菱被带进大观园,跟林黛玉学习写诗。黛玉让她以“昨夜的月”为描写对象练习。她先后写了三首,下面是第一首与第三首。
(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1】下列说法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香菱的判词是:“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B.上面两首诗都是近体诗。
C.“玉镜”“冰盘”都是借代,指月亮。
D.两首诗体现出作者对色彩感觉敏锐。
【2】黛玉评论前一首“措辞不雅”,众人评论后一首“新巧有意趣”,请具体说说后一首哪些地方优于前一首。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范,字成之,黄岩人。少从其从祖烨、知仁游,从祖受学朱熹,至范益著。嘉定元年举进士,调金 坛尉,再调婺州司法。绍.定.三.年.,主管户.部.架阁文字。六年,迁大理司直。改秘书郎,寻拜监察御史。奏: “曩者权臣所用台谏,必其私人,约言已坚,而后出命。其所弹击,悉承风旨,是以纪纲荡然,风俗大坏。 陛下亲政,首用洪咨夔、王遂,痛矫宿弊,斥去奸邪。”理宗深然之。
嘉熙二年,差知宁国府。明年至郡,适大旱,范即以便宜发常平粟,又劝寓公富人有积粟者发之,民 赖以安。始至仓库多空未几米余十万斛钱亦数万悉以代输下户粮。两淮饥民渡江者多剽掠,其首张世显尤 勇悍,拥众三千余人至城外。范遣人犒之,俾勿扰以俟处分,世显乃阴有窥城之意。范以计擒斩之,给其 众使归。
淳祐二年,擢同签书枢密院事。范既入都堂,凡行事有得失,除授有是非,悉抗言无隐情。丞相史嵩 之外示宽容,内实忌之。四年,迁同知枢密院事。以李鸣复参知政事,范不屑与鸣复共政,去之。帝遣中
使召回,且敕诸城门不得出范。太.学.诸生亦上书留范而斥鸣复,并斥嵩之。嵩之令谏议大夫刘晋之等论范 及鸣复,范遂行。会嵩之遭丧谋起复不果。于是拜范右丞相,范以逊游似,不许,遂力疾入觐。帝亲书“开
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赐之。 时孟珙权重兵久居上流,朝廷素疑其难制,至是以书来贺。范复之曰:“古人谓将相调和则士豫附,自
此但相与同心徇国。若以术相笼架,非范所屑为也。”珙大感服。未几,大元军大入五河,绝中流,置营栅, 且以重兵缀合肥,令不得相援,为必取寿春之计。范命惟扬、鄂渚二帅各调兵东西来应,卒以捷闻。范计 功行赏,莫不曲当,军士皆悦。
未几,卒.,赠少傅,谥清献。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始至仓库/多空未几米/余十万斛钱/亦数万/悉以代输下户粮
B. 始至/仓库多/空未几米/余十万斛/钱亦数万/悉以代输下户粮
C. 始至/仓库多空/未几/米余十万斛/钱亦数万/悉以代输下户粮
D. 始至仓库/多空/未几米余十万斛/钱亦数万/悉以代输下户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部是我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其中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长官为户部尚书。
B. 原文“绍定三年”中的“绍定”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等。一个皇帝一生只能用一个年号。
C.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
D. 古代对人死的称呼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天子死称“崩”,诸侯死“薨”,大夫死“卒”,士死“不禄”,一般人死了就直接说“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范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在进入仕途担任监察御史时,他尽忠进谏,提议整顿纲纪,皇帝很认同。
B. 杜范尽职尽责,体恤百姓。在担任宁国府知府期间,遇到大旱,杜范就根据实际情况,发放常平仓
的粮食赈济,还劝退休官员和富人散发粮食,老百姓得以安定。
C. 杜范宽严相济,张弛有度。两淮地区灾民的首领张世显拥众扰城,杜范先是派人犒劳他们,但张世 显还是暗中怀有攻城的想法,后来杜范用计抓住并杀了他。
D. 杜范坦荡磊落,直言不讳。在担任同签书枢密院事时,只要遇到处理事务有失误,或授任官吏有错 误,他都坦率直言,不隐瞒,因而得罪了许多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于是拜范右丞相,范以逊游似,不许,遂力疾入觐。
(2)古人谓将相调和则士豫附,自此但相与同心徇国。若以术相笼架,非范所屑为也。
1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散文。
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旅行。不同的旅行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旅行目的,拥有不同的旅行意义。可以独自旅行,或者结伴而行;可以行走游,或者骑单车游;可以先计划后出行,或者说走就走,随心漫游……
旅行,增长见闻,丰富阅历;旅行,远离日常,对话自我;旅行,思考人生,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