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斟酌(zhēn) 伺候(cì) 忖度(dù) 聒噪 衔冤负曲
B.悄然(qiǎo) 觐见(jìn) 岑寂(cén) 觊觎 脍灸人口
C.给予(gěi) 脑髓(suǐ) 白诩(xǔ) 汤镬 完壁归赵
D.藩篱(fān) 国粹(cuì) 骸骨(hái) 棕榈 泾渭分明
2、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A.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夫晋,何厌之有
D.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对《雨巷》赏析不恰当的是( )
A.诗作一开始用“悠长”“寂寥”的雨巷表现居住地,以细雨表现天气的特点,这些描写给人以幽僻、阴沉、郁闷的感受。
B.节选的诗文中描写了油纸伞、我、雨巷、丁香花、丁香姑娘等意象,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感情世界。
C.“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这两句诗在舒卷自如、回旋流畅的节奏中,惟妙惟肖地传达出姑娘难以言表的痛苦神态。
D.“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独自”“彷徨”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悠长”“寂寥”点出了环境的阴郁。
4、选出与语句对仗的一句
东风吹出千山绿, 。
A. 细雨轻织万枝秀
B. 西风吹来万岭红
C. 春雨洒来万象新
D. 春雷一声万枝花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保定市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②保定市发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目前文化产业年增加值超百亿元,增长幅度令人侧目。
③省政府统一部署,审时度势,着眼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监管,维护良好用地秩序,在全市开展清理违法占地专项行动。
④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要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否则,将愧对我们都喜爱的大文豪——苏轼。
⑤莫言小说最先征服你的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那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⑥运钞车里面戒备森严,几名守押员在车内各就各位,他们借助4个先进的窥测孔就可以探视车外的任何风吹草动。
A. ①②③ B. ③④⑥ C. ①⑤⑥ D. ②④⑤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刈禾女之歌
辛笛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妹妹们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风吹过镶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风与云
在我的镶刀之下
奔骤而来
在苏格兰高原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
B.“我想告诉给妹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
C.“风吹过镶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刈禾女愉悦的心情。
D.“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镶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
【3】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风乎舞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金块珠砾。《阿房宫赋》
(4)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六国论》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漂泊他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也有与衰弱生命抗争的精神。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以月亮圆缺增减的辩证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她飘过像梦一般地,___________ 。(《雨巷》戴望舒)
(3)那河畔的金柳,___________ 。(《再别康桥》徐志摩)
(4)____________,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再别康桥》徐志摩)
(5)《荆轲刺秦王》一文中,众人为荆轲送行,荆轲唱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歌,慷慨激昂。
(6)《鸿门宴》中,樊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刘邦做大事行大礼不要考虑太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如今侵略中原的异族的祠庙香火正旺来警告南宋统治者的两句是“ , ”。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词人洒酒祭月,寄托自己对人生的感慨的两句是“ , ”。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点染环境,描绘出送别客人时一幅萧瑟的清秋景象。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女》)
(2)纤云弄巧,飞星传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鹊桥仙》)
(3)在“课后延时服务”期间的班会课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劝学》中曾形象地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韩愈则在《师说》中将这种认识直接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①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②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③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寥落:冷落。③九秋:秋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联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
B.诗人以“雁”“蓬”作比,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分飞千里的孤雁,吊影自怜;断根的蓬草,飘转无定。
C.诗人在院中看到那轮凉薄冰冷的皎皎之月,形影相吊,不由想起了以前和亲人们共赏圆月的情形,虚实结合,强化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D.全诗语言朴实,情意动人。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2】这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
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2】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 )
A.中国古代纪年采用“干支”纪年和“年号”纪年,成化二年采用的就是“干支”纪年。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C.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今存《荀子》,是荀子及其门人所写的。
D.古代大夫之死为“卒”,帝王之死为“驾崩”,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临境争地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设法最终予以解决;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进行了大力裁减,但是没有成功。
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韩文刚者易析,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
(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挥手的那一刻,也许是荆轲易水的诀别,也许是李白《送友人》的离愁;也许是告别昨日的伤痛,也许是坚定前行的信心;也许是对同学的祝愿,也许是对老师的敬爱,也许是对父母的感恩,也许是对英雄的礼赞……
请以“挥手的那一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