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玉溪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曾经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过衡阳的老兵终于在有生之年得以回到魂牵梦绕的衡阳,重温当年的峥嵘岁月

    B.16岁的金英马集团正值风华正茂之年,而作为国内顶级专业影视制作公司,也让它成为众多国际国内资本选择的合作对象。

    C.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时时刻刻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D.他看着孩子们放学回家以后不先完成作业却锲而不舍地玩着游戏,只能唉声叹气无可奈何地走出了屋子。

     

  • 2、下列选项中关于《沁园春长沙》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万山红遍”里的“红”字用得极妙。“红”是表色彩的形容词,在这里有了动词的意义,既有色彩,也有秋天渐来、万山渐红的动态意境。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里,人们常常吟咏的是“碧”与“流”的动静结合。其实,“漫”字也很有特色:“漫”是“满”的意思,放眼望去,满江碧透,给人一种深厚的绿意的感受。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在万里长空中鹰飞得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得欢愉自在的情景。

    D.词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竞”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万物。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党的十九大后,国家各行各业兴旺发达。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必将迎来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时代。

    ②有些人盲目清高,不认真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目无全牛,认为古不如今,经典不如现代。

    ③中考后,告别了青梅竹马的初中同学,来到高中,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学习新知识,感到眼界宽阔,前途更光明。

    ④乘着时代春风,人民生活跃上新台阶。我们孝感城每当夜幕降临时,酒店农家乐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⑤努力学习,就能增加才干。有了知识功底,还要多思,才能形成思想。多练,能提高写作水平。出口成章,文不加点,靠的是多学,多思,多练。

    ⑥班主任虽然日理万机,但多次找我谈心,解开我的思想疙瘩。我再不努力学习,对得起班主任吗?

    A. ①②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 4、下列文言实词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组是( )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 既已,无可奈何   D.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 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丹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行李之往来

    B. 约为婚姻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C. 太子丹恐惧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 夫人之力不及此 沛公居山东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乡土中国》节选,完成各题。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烟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已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王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文情。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见潘光旦《说伦字》,《社会研究》第19期)。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別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已,对于这已,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核心概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引用《礼记·祭统》《礼记·大传》中的语句论证了什么观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的类比,强调了人们不能仅靠自身,还必须学会借助外力或工具。

    (3)《登泰山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艰险,把风雪中登山的特点进一步明朗了。

    (4)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说出了年纪小的人也可以被他尊为师的理由。

    (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 8、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诗文原句。

    ①且放白鹿青崖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

    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劝学》)

  • 9、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3)“易水诀别”是《荆轲刺秦王》中悲壮的一幕,荆轲临行前在易水边慷慨悲歌“____________ 。 ”表现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 10、(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远地自偏。

    (3)寒山转苍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去逐船流。

    (6)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世胄蹑高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借酒抒怀,寄情江月,排解心中的苦闷。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夜幕突然降临时出现的可怕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道出了音乐中暂时休止的奇特功效,描绘了曲止情续、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该诗为钱起唐玄宗天宝十载参加进士考试的应试诗。②冯起,传说中的河神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倒装,暗用《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让人想起湘灵弹奏哀伤乐曲的情景,开门见山,点明题意。

    B.“冯夷空自舞”中“空自”二字,点出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诗人借这句诗表达世间知音难遇的落寞和感伤。

    C.“苍梧”代指梦在苍梧山的帝;“白芷",一种香草,句意是说瑟音感动了舜帝,也引得白芷摇动,具有感染力。

    D.“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此二句使乐曲进入最高潮,湘灵深深的哀怨随流水与悲风“传潇浦”“过洞庭”,绵延不绝,凄婉幽忽,动人心魄。

    【2】同样是写音乐,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与本诗中的“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在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以乱整,不武  (易:替代)

    B. 焉用亡郑以邻  (陪:增加)

    C. 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D. 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 秦伯说,与郑人盟

    C. 失其所与,不知   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若不秦,将焉取之   B. 越国以鄙

    C. 郑而有益于君   D. 使使以大王

    4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人之力不及此   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 舍郑以为东道主   D. 敢以烦执事

    5下列各项对文中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纪传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B. 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 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D.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6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 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

    C.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D. 烛之武说秦国退兵的理由一共有两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2)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学会预留空间,是艺术的规律,也是人生的规律。我们要善于放飞自己,给自己一个艺术的空间、思考的空间、探索的空间、发现的空间、创新的空间……让人生变得更有价值,更丰富多彩,更加浪漫而富有诗情画意。

    读了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请以我的 空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请在标题的横线上补写词语,使题目完整。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