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呼和浩特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组合中,所有翻译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钳子,不是蛇和鳝鱼的洞穴(它)就没有藏身的地方,(它)用心过于浮躁了。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只是)像这样罢了。

    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译文: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那么万物与我们一样都是无穷无尽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④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译文:等到已经上山,看到青山上覆盖着白雪,就像在南面的天空中的明亮的烛光。望着夕阳照着城郭,汶水、徂徕山像画卷一样,而半山停留的雾气像(白色)衣带的样子。

    ⑤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圣人能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能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个缘故吧?

    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译文: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作伴,以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

  •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老梁观世界》栏目对社会上一些假恶丑的现象进行评论、批判,使广大人民明辨是非,起到激浊扬清的效果。

    ②独立橘子洲头,眼前是广阔壮丽的沧海桑田,毛泽东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忆起自己在这里战斗的峥嵘岁月。

    ③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夕阳西下,动听的葫芦箫声又响起来了,不知有多少阿昌青年用这神奇的葫芦箫引来美丽的姑娘,结为秦晋之好

    ⑤在一些城市,行人和非机动车扎堆闯红灯现象仍蔚然成风,但由于取证困难,交警部门的管理和处罚往往无从下手。

    ⑥近日,提高语文作为母语学科重要地位的有关高考改革的言论,在母语教学被忽视的当下,真可谓空谷足音

    A. ①②④   B. ③④⑥   C. ①④⑥   D. ①⑤⑥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A. 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B. ①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②沛公奉卮酒为寿

    C. ①大王来何操 ②客何为者

    D. ① 此亡秦之后续耳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对于这事,我也是道听途说,姑妄言之,请你不必介意,千万不要因此搅坏了心情。

    B.各位患者,我院王教授今天会诊去了,需要拜会的朋友请于明天上午再来,敬请谅解。

    C.今天是我的六十岁华诞,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日,请来寒舍小酌一杯如何?

    D.今天是局长接访日,你凭什么谢绝我进去面见局长?你这样做符合党的接访规定吗?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省国资委围绕以做强做大优势企业为目标,以加快企业改革发展步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B.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C.北京治堵新规发布,12月24日起购买车辆必须参加明年的摇号。之前已购买、暂未到货的车辆,须在明年3月底前去注册登记。

    D.“嫦娥一号”已向地球传回月面图像。试问当今世界,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谁的电话

    何燕

    老葛终于赶在快递公司下班前把月饼寄出。

    团圆之夜,主任看老葛一人在家,便请他到自己家喝酒。主任还说,他要好好向老葛学习怎样教育孩子。

    老葛老来得女,为了女儿小若能考出好成绩,可谓劳心劳肺,烟不抽酒不喝,挣断脊梁筋大手大脚为小若买书,送学习班。用别人的话说,这些年,老葛为了孩子活得极其不男人。

    小若的高分数给老葛长了不少脸,从玉城小学到玉城高中,多少次家长会,老葛都被请到主席台就坐。高考后,老葛还被请去演讲。

     老葛兄,在做父亲方面,我要向你学习。来,我敬你。主任举起酒杯,老葛惶恐地站起来,主任的一声把酒喝了下去。老葛觉得主任喝得很有型,很有风范,很男人。搁以前,主任是不用正眼瞧自己的,更别提敬酒。老葛也想大男人回,像主任一样的一声喝下去,可刚喝一半,就被呛住了,憋红着脸直直地僵着,像房事进行到一半脚抽筋一样。等缓过了劲,老葛才喝下剩下的半杯酒。

     老葛兄,你教子有方呀,你家小若九年时间就完成了十二年的学习,现在进的还是名牌大学!主任竖起大拇指,连跳三级。

     哪有?小学跳了两级,初中才跳了一级。老葛打着酒嗝习惯性地回答。这话回答主任是头一回,可回答三亲六戚左邻右舍像背九九乘法口诀。小若成长的这些年,老葛跟他们也只有这几句话了。从孩子一驻扎在婆娘的肚子里,老葛就开始忙胎教,接下来忙这教忙那教,一忙就是十六年。

     爸爸,爸爸,你是我的大树!主任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主任看了一眼,把电话掐了。老葛兄呀,不怕你见笑,做为家长,我是失败的。我儿今年连三本都考不上,现在还拒绝复习,跑去读什么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主任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主任看了电话一眼,又想掐掉。

    老葛问:谁的电话?毛毛吗?接吧!

    主任一接通就说:毛毛,你如果不回来复习,别想我搭理你。

     老爸,别气坏身子,中秋节快乐!电话那头传来毛毛的声音,收到我给你寄的月饼了吗?你尝尝跟家里的有啥区别。

    老葛摇了摇微晕的头,看见月光从天空洒下来,像银色的缎子,扯都扯不断。老葛责怪自己,早一天给小若寄月饼就好了。

    这时,老葛的手机也响了起来。老葛一看电话,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笑成了一团,像地球仪上密密麻麻的经纬线:我家小若的!喂,小若呀……”老葛愣了一下,看了看主任,乐呵呵地说,知道了,今天中秋节,我很快乐,你也要快乐!说完,老葛埋怨,这孩子,真浪费,千里迢迢打电话就为了祝我中秋节快乐!

     小若懂事,不像毛毛。你看他都这年龄了,还把我手机接他电话的铃声设成《爸爸去哪儿》……”

    老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是短信!老葛看了一眼就删了,边删边说:是婆娘的。不管她,来,咱俩继续喝,不醉不休!

    两个男人继续喝。

    中间,老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老葛看了一眼,没接。

    谁的电话?小若吗?接吧!主任说。老葛摇晃着接电话:喂,喂,你说什么……我不是,你打错了!说完,捣鼓了几下手机,又灌起酒来。

    酒局残余,老葛喝得醉醺醺的,手机再次响了起来,主任嘟哝:谁的电话呢?拿起老葛的手机一看,来电显示:讨债的,别接!

    老葛人虽醉,可脑里还记得小若刚才的电话和信息。小若第一次来电话,只说了一句:喂,这个月打一千!就挂了。

    过后又发来一信息:还是打一千一吧,我看中了一条裙子!

    看老葛不回信息,小若第二次来电话:看到信息了吗?打一千一!老葛气急地说:打错了!话还没说完,那头已是忙音。老葛一气之下,把小若的电话备注名改成:讨债的,别接!

    老葛醉倒下去时,脑里回现出小若给自己长脸的高分试卷外,耳边也回荡着小若这些年简洁的话语:小学时我得了第一,初中时我又得了第一,汇三百,高中时我还是第一,汇六百,到现在的打一千。没有问候,也没容老葛说话。像刚才,老葛多想跟小若说说你妈病了,我在医院忙了两天……当然,也有老葛不想说的,那就是他把家里唯一的月饼快递了。

    老葛也想跟主任说,在做父亲方面,他要向主任学习。

    可醉了的老葛什么都没说出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老葛活得极其不男人,因为女儿学习开销大,而老葛为了孩子,不得不辛苦工作,不抽烟不喝酒,活得不像男人一样洒脱。

    B.主任的儿子毛毛虽然成绩不够优秀,不够懂事,实际上却是一个乐观向上、重亲情、有主见的青年。

    C.小说构思精巧,描写了两个父亲中秋节喝酒的场景,通过人物对话和孩子们打来的电话,巧妙地将两个孩子进行了多角度的对比。

    D.从主任两次想掐掉儿子来电的举动看,主任对儿子有些不满,儿子不听他的话复读,却读一个职业技术学校,他对儿子的前途深感绝望。

    E.小说的结尾写老葛醉了,想和主任说说真心话,却什么都没说出来,因为他能理解主任,主任的孩子学习不好,也很烦恼。这样写,言简意丰,回味无穷。

    (2)小说中有明暗双线,这两条线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这样构思的好处。

    (3)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老葛这个人物形象。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荆轲在易水诀别时,高歌“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燕策三》

    ②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势。

    ③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用拟人的手法描写金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戴望舒在《雨巷》中写道丁香般的姑娘“到了__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 8、补写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 长沙》通过一个问句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的词句是:“怅寥廓,     ?”

    (2)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3)同是面对离别,徐志摩想“寻梦?撑一支长篙,   。”荆轲则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9、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着力渲染大海苍茫壮阔的气势,经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然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朋友远行,我们常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劝慰对方,只要两心相知,相隔千里也不用感伤。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借两种自然景物自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飘零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劝学》中,写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提出择师的标准,不应该看身份的高低贵贱,也不应该看年龄的长幼,正面表明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主张礼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中孔子与弟子交谈,子路率先抢答后,孔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付之一哂。

    (2)连廊回旋、飞檐高翘是中式建筑的常见形式,显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审美特征,对此,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有生动的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国”在古代诗词中是一个重要的意象,诗人在失意的时候想到它,得意的时候也想到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村舍二首(其二)

    许浑

    尚平多累自休难,一日身闲一日安。

    山径有云收猎网,水门无月挂鱼竿。

    花间酒气春风暖,竹里棋声暮雨寒。

    三顷水田秋更熟,北窗谁拂旧尘冠。

    【注】①指东汉尚长。尚长字子平。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出句,反用典故,说明诗人先前为俗务所累,难得清闲。

    B.首联对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暂得清闲时恬静自适的心情。

    C.颔联,写诗人白天捕猎、月夜钓鱼,表现了他村居生活的充实愉快。

    D.颈联,写诗人在花间饮酒,在竹林下棋,诗人的洒脱不羁充分展现。

    【2】说说尾联的意思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铉,字宗器,长洲人。生弥月而孤。及长,割股疗母疾。母卒,衣毁,以孝闻。永乐中,用善书征入翰林,举顺天乡试,授中书舍人。宣德时,预修成祖、仁宗《实录》,迁兵部主事,仍供事内廷。正统中,再修《宣宗实录》,进侍讲。以学士曹鼐等荐,与修撰王振教习庶吉士。

    景帝立,进侍讲学士,直经筵。三年以高谷荐迁国子祭酒时以国计不足放遗诸生不愿归者停其月廪。铉言:“养才,国家急务。今仓廪尚盈,奈何靳此?”遂得复给。又令甄别六馆生,年老貌寝,学艺疏浅者,斥为民。铉言:“诸生荷教泽久,岂无片长?况离亲戚,弃坟墓,艰苦备至,一旦被斥,非朝廷育才意。乞拣年貌衰而有学者,量授之官,”帝可其奏。寻以母丧归。服阙,赴都,陈询已为祭酒。帝重铉,命与询并任。天顺初,改少詹事,侍东宫讲读。明年十月卒。帝及太子皆赐祭,赙赠有加。宪宗立,赠礼部侍郎,谥文恭。

    铉性介特,言行不苟。教庶吉士及课国子生,规条严整,读书至老弥笃。仲子瀚以进士使南方,诚行,阅其衣箧,比还,箧如故,乃喜曰:“无玷吾门矣。”瀚官终副使,能守父训。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年/以高谷荐/迁国子祭酒时/以国计不足/放遣诸生/不愿归者停其月廪

    B. 三年/以高谷荐/迁国子祭酒时/以国计不足/放遣诸生不愿归者/停其月廪

    C. 三年/以高谷荐/迁国子祭酒/时以国计不足/放遣诸生不愿归者/停其月廪

    D. 三年/以高谷荐/迁国子祭酒/时以国计不足/放谴诸生/不愿归者停其月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兵部,六部之一,主管武官的选用、考查以及有关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B. 《宣宗实录》,是以明朝宣德皇帝谥号命名的一部编年史,专记其统治时期的大事。

    C. 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所穿丧服由重至轻,分为五服。

    D. 祭酒,为国子监最高负责人,中央官职之一。主要任务为掌管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铉以孝闻名。他曾割下大腿肉为母亲治病;母亲去世时,因为哀伤过度,健康受到损害。

    B. 刘铉爱惜人才。皇帝欲斥退部分六馆生为民,刘铉认为与朝廷育才本意不符,建议量才任官。

    C. 刘铉深受器重。他去世时,皇帝和太子都赐赠财物治丧,并追赠他礼部侍郎官衔,谥号文恭。

    D. 刘铉治学严谨。他喜好读书,至老弥笃;教导庶吉士和国子生时,制定了严整的规章制度。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乐中,用善书征入翰林,举顺天乡试,授中书舍人。

    (2)濒行,阅其衣箧。比还,箧如故,乃喜曰:“无玷吾门矣。”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说,对于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在我们目观耳听之处,一处景观,一个(类)人,一篇诗文,一种风俗……都可以激发我们审美的趣味,品味美的内涵。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发现?你可以用“志”记录人物或风物,可以用散文抒写感受,也可以对某种形式的美进行评论。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