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记录战国历史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B. 《非攻》选自《墨子》。《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
C. 《廉颇蔺相如列传》充分展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计私怨、智勇双全、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现了廉颇作为赵国骁勇善战的大将军居功自傲,但却能申明大义、引咎自贵的爱国主义精神。
D. 《鸿门宴》选自历史巨著《史记》。《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之间共3 000年的历史。是封建时代“正史”的第一部。其作者司马迁是我国两汉时期的史学家和文学家。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华:通“花”
B. 既替余以蕙纕兮。 替:废弃
C. 渠会永无缘。 渠:他
D. 食野之苹 苹:苹果树叶
3、下列各项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其无礼于晋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B.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 (荆轲)倚柱而笑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找出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 人非生而知之者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B.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C. 君子生非异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或师焉,或不焉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区域经济体之一,京津冀一体化的巨大示范作用是不可理喻的,因为它不仅仅是经济和政治概念,也绝不是单纯地进行部分产业和企业的转移。
②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③楼市“拐”与“不拐”的争论已经很久,相关部门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科学合理地指导百姓购房,这比坐而论道更有意义。
④平江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目前存在教师编制紧张、减员人数多、招不到人等方面的问题,教师补充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重。
⑤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当年为人类勾画出的种种新奇之物,大多早已成为人们今天习以为常的现实。
⑥饮水机行业在过快的发展中因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鱼目混珠的局面,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A. ②④⑥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③⑤⑥
6、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各小题。
雪
鲁 彦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流蜜时期的蜜蜂,它忙碌地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飞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的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情人的窃窃的密语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柔和的情人,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温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 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札札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现在,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喜欢,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记得某年在北京,一个朋友的寓所里,围着火炉,煮着全中国最好的白菜和面,喝着酒,剥着花生,谈笑得几乎忘记了身在异乡;吃得满面通红,两个人一路唱着,一路踏着吱吱作响的雪,踉跄地从东长安街的起头踱到西长安街的尽头,又忘记了正是异乡最寒冷的时候。这样的生活,和今天的一比,不禁使我感到惘然。上海的朋友们都像工厂里的机器,忙碌得一刻也没有休息;而在下雪的今天,他们又叫我一个人看守着永不会有人或电话来访的房子。这是多么孤单、寂寞、乏味的生活。
①“没有意思!”我听见过去的我对今天的我这样说了。
但是,另一个我出现了。他是足以对回想过去的北京的我射出骄傲的眼光来的我。 这个我,某年在南京下雪的时候,曾经有过更快活的生活:雪落得很厚,盖住了一切的田野和道路。
②“没有意思!你这老年人!”我听见幼年的我对着过去的那些我这样说了。正如过去的那些我骄傲地对别个所说的一样。
不错,一切的雪天的生活和幼年的雪天的生活一比,过去和现在的喜悦是像这钻进窗隙落到我桌上的雪花一样,渐渐融化,而且立刻消失了。
然而对着这时穿着一袭破单衣,站在屋角里发抖的或竟至于僵死在雪地上的穷人,则我的幼年时候快乐的雪天生活的意义,又如何呢?这个他对着这个我,不也在说着③ “没有意思!” 的话吗?
天呵,我们不能再想了。人间的欢乐无平衡,人间的苦恼亦无边限。世界无终极之点,人类亦无末日之时。我既生为今日的我,为什么要追求或留念今日的我以外的我呢?今日的我虽说是寂寞地孤单地看守着永没有人或电话来访的房子,但既可以安逸地躲在房子里烤着火,避免风雪的寒冷;又可以隔着玻璃,诗人般的静默地鉴赏着雪花飞舞的美的世界,不也是足以自满的吗?
抓住现实。只有现实是最宝贵的。
眼前雪花飞舞着的世界,就是最现实的现实。
看呵! 美丽的雪花在飞舞着呢。这就是我三年来相思着而不能见到的雪花。
【1】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作者从眼前的雪花写起,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了雪花带给人的感受,笔调优美,感情细腻。
B. 作者在文中分别详细地描写了自己某年在南京下雪时经历过的快乐生活和幼年时代下雪时的快乐生活,其中对童年下雪生活的描写是对长大后见到雪花时的喜悦之情的否定。
C. 文章描写了上海的雪,北京的雪,故乡的雪等。作者认为上海的雪最美,因为上海的雪花是作者三年来相思着而不能见到的雪花。
D. 本文结构紧凑,首尾呼应。作者紧扣一个“雪”字在回忆和现实中穿梭,使我们既欣赏到雪的那份清韵,又了解到生活的一种哲理。
【2】文章第三段叙述了北京雪天怎样的情景?作用是什么?
【3】文章中三次写到“没有意思”,请简要分析它们的作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自己登楼观湖的切身感受为基础,借助想象与夸张,艺术化地表现了洞庭湖的浩翰雄奇,营造出辽阔无比、气势雄浑的意境。
(2)杜甫《登岳阳楼》中,抒写作者因国家多灾多难,潸然泪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比喻描写江山壮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念奴娇·过洞庭》中诗人写自己虽然年老孤寂但是却安稳地泛舟于洞庭之上,没有一点动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被世人千古传诵。
(4)唐朝诗人杜牧曾在《台城曲》中讽刺说:“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用这个典故表达亡国之恨的。
(5)《桂枝香·金陵怀古》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襟怀坦白。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的上阕,写诗人面对宇宙广阔,心绪激昂的句子是“___________”;下阕回想以往有很多不寻常的日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诗人最先想到寻梦的方式和方向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一段,听了慷慨羽声后,士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
(4)《论语八则》中讲读书与思考的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给出的情景在横线处写出对应语句。
(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和着高渐离击筑而歌的歌词是“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正面塑造了曹操文武双全的英雄形象和征服天下的豪情壮志。
(2)《氓》中描写女主人公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达作者为坚持心中的信念,万死不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南吕]四块玉·叹世
元·曾瑞
罗网施①,权豪使,石火光阴②不多时。劼活③若比吴蚕似。皮作锦,茧做丝,蛹烫死。
[注释]①罗网施:指设圈套害人。②石火光阴:形容如石火迸发,转瞬即逝。③劼活:忙碌。
【1】请将曲中最后三句的寓意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2】这首元曲是一首讽刺世态之作,请结合这首元曲的主要修辞手法来进行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吏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
初,羽遂屠烧咸阳。与范增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蜀。”乃曰:“蜀汉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何谏之曰:“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计户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后皆莫敢言。
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今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孝惠二年,何薨,谥曰文终侯。
(节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B.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C.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D.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名,先秦时本为史官,自秦朝开始成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的失职行为。
B.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素有“天府之国”、“四塞之国”的美誉。古人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C.万乘指一万辆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一乘配甲士3人,步卒72人,古人常用“万乘之国”代指中等国家。
D.薨是古人对死的讳称,常用以婉称诸侯或有封爵的大官等的死。死的讳称还有不禄、晏驾、见背、坐化、就木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何慧眼识人。面对秦御史的举荐,他坚决推辞,不愿意赴任;而对还寂寂无名的刘邦,却几加袒护。
B.萧何目光长远。他劝说遭受项羽排挤的刘邦暂时隐忍,积蓄力量,刘邦听从后对成就大业果真有帮助。
C.萧何政绩卓越。汉二年,他在关中尽心侍奉刘邦,建立宫室宗庙等,还常为兵败的刘邦提供军需补给。
D.萧何持家有道。他为家人在偏僻穷苦的地方治办田宅,是为了防止后代生活奢靡或被有权势的人抢夺。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齐桓晋文之事》)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类都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大自然在提供给人以必要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提供给人类必需的物质资源。奔腾不息的大海,连绵起伏的高山,一望无际的草原,广袤无边的田野,都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遐想;四季更替,昼夜变化,潮起潮落,鸟语虫鸣,都会让人们浮想联翩。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面对多姿多彩、变化万端的大自然,你一定会有所感想,一定会引起你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
请以“感悟大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