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B.古代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南面北,再次是坐北面南,最后是坐东面西。“张良西向侍”,地位最卑。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鸿门宴》一文。
D.宗庙,古代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下陈,古代殿堂下放置礼品、战列婢妾的地方。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举手之劳,家兄不必客气,我是你的愚弟嘛,应当效力!
B.王先生,今天我刚挂好您的大作,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
C.上周末,我光顾了新华书店,经理惠赠了我这本名著。
D.对此剧本,前面李编剧的发言算是抛砖引玉,接下来我讲的算是狗尾续貂吧!
3、下列有关《大卫·科波菲尔》相关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佩葛蒂先生是个正直善良的单身渔民,与收养的一对孤儿艾米莉和海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但却和睦快乐的生活,那段时光也成了大卫童年永远也抹不掉的美好记忆。
B.大卫的后父默德斯东柔弱无能,在母亲去世后,他不得不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基本能解决温饱的生活。
C.在亚摩斯海滨的那场船难中,青年渔民海姆奋不顾身地下海救人,当他游近时才认出船上挣扎求生的是诱骗他未婚妻的史蒂尔福斯,但海姆仍尽力想把他救上来。
D.《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不少地方取材于作者亲历的生活,但作者并没有采用“纪实”的方法,而是把它们都“化用”了,使小说成为充满创新的艺术品。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度义而后动
B.技盖至此乎
C.鼓瑟希
D.遂散六国之从
5、“慎独”是儒家提倡的修身之法,指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时刻注重道德修养。下面的语句与“慎独”无关的一项是
A.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增广贤文》)
B.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淮南子·说山训》)
C.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D.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①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②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③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④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⑤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自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B. 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 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辩派的无情批判。
D. 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殷墟甲骨文巨大而深远的学术影响,文章先总起概述,然后逐层分析,论证结构清晰、完整。
B. 文章分别引用史学家胡适和王国维的观点,有力阐释了甲骨文的发现的确能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C. 文章在论证古史记载的可信性时把《殷本纪》和《夏本纪》进行了对比,意在阐释《史记》所言不是向壁虚构。
D. 文章以较多篇幅阐述甲骨文的发现对确认商王朝存在的重大作用,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的巨大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 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担心其中一些内容是虚构的。
C. 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 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甲骨文的发现推动了《说文》学的发展,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
7、名篇名句默写。
(1)孔子不以年长自居,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语打消学生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了一个亲切、轻松、活跃的谈话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文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强调重视学校教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表现庖丁解牛到关键部分时仍保持谨慎态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兴手法写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3)《静女》中描写女人送给男人的第一个礼物很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_________,_______。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3)《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学与思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短歌行》)
(2)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
(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4)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5)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6)_______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鹊桥仙》)
(7)____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8)__________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寻寻觅觅》)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秀道中
(南宋)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一夕骄阳”与“梦回凉冷”是鲜明对比,突显欣喜之情。
B.“不愁屋漏床床湿”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且喜溪流岸岸深”化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C.“千里稻花应秀色”用了虚写,想象千里稻花应是一派青绿,生机勃勃,抒发了诗人久旱逢甘霖,秋田将以苏的欣喜之情。
D.尾联用了衬托手法,写无田者尚且欣舞,况有田者乎?将喜渲染到极致,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
【2】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年富,字大有,怀远人。本姓严,讹为年。以会试副榜授德平训导。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英宗嗣位,上言:“府军前卫幼军,本选民间子弟,随侍青宫。今死亡残疾,佥①补为扰。请于二十五所内,以一所补调,勿更累民。”议多施行。
迁陕西左参政,寻命总理粮储。又会计岁用,以筹军饷,言:“臣所部岁收二税百八十九万石,屯粮七十余万石。其间水旱流移,蠲②逋负,大率三分减一,而岁用乃至百八十余万,入少出多。请减冗卒,汰驽马,杜侵耗之弊。”帝可其奏。三边士马,供亿浩繁,军民疲远输,豪猾因缘为奸利。富量远近,定征科,出入慎钩考,宿弊以革,民困大苏。迁河南右布政使。富至河南,岁饥,流民二十余万,公剽掠。巡抚于谦委富辑之,皆定。景泰二年春,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提督军务。时经丧败,法弛,弊尤甚。富一意拊循,奏免秋赋,罢诸州县税课局,停太原民转饷大同。
富遇事,果敢有为,权势莫能挠,声震关中。是时,富威名重天下,而诸豪家愈侧目,相与摭富罪。山西参政林厚力诋富,帝曰:“厚恕富、诬富耳,朕方付富边事。”削厚官。天顺元年革巡抚官,富亦罢归。顷之,石彪以前憾劾富,逮下诏狱。帝问李贤,贤称富能祛弊。帝曰:“此必彪为富抑,不得逞其私耳。”贤曰:“诚如圣谕,宜早雪之。”谕门达从公问事,果无验,乃令致仕。
四年春户部缺尚书李贤举富左右巧阻之帝语贤曰户部非富不可人多不喜富此富所以为贤也。特召任之。富酌赢缩,谨出纳,躬亲会计,吏不能欺。由是部事大理。富廉正强直,始终不渝,与王翱同称名臣。宪宗立,富请黜左布政孙毓,吏部尚书王翱论富侵官。富力辩曰:“荐贤为国,非有所私也。”因乞骸骨。帝慰留之,为黜毓。顷之,病疽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有删改)
[注]①佥qiān,都,皆。②蠲:juān,免除,除去。③拊循:抚巡,抚慰。
【1】下列对文中画曲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年春/户部缺尚书李贤/举富左右/巧阻之/帝语贤曰/户部非富不/可人多不喜富/此富所以为贤也。
B.四年春/户部缺尚书/李贤举富/左右巧阻之/帝语贤曰/户部非富不/可人多不喜富此富所以为贤也。
C.四年春/户部缺尚书/李贤举富/左右巧阻之/帝语贤曰/户部非富不可/人多不喜富/此富所以为贤也。
D.四年春/户部缺尚书李贤/举富左右/巧阻之/帝语贤曰/户部非富不可/人多不喜富/此富所以为贤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副榜,科举时代一种不同于正式录取榜示,即于正式录取的正榜外,再选若干人列为副榜。名列副榜者可参加下科会试,但不得参加殿试。
B.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为武职官名,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负责统辖一省的陆路或者水路的官兵。
C.税课局,古代的官署名称。明朝置于地方各县的税务部门。掌一县商业税及财产税的征收。
D.户部,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水利、财政等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宗继位,年富曾上书进言,皇帝亲军中府军前卫的补充兵,本来选自民间百姓人家的子弟,现在因为死亡或残疾,全部补充兵源会成为打扰百姓的一件事。
B.年富在陕西管理粮食储备时曾上书,他管辖的地区费用大,收入少支出多,可裁减闲散多余兵员,淘汰劣等军马,杜绝侵占耗费资源的弊端,最终奏章被采纳。
C.河南闹饥荒,百姓流离失所,不法者甚至公开抢劫掠夺,河南巡抚于谦委任年富安抚流亡百姓,百姓最终得到安定。
D.年富遇到大事,果断勇敢有所作为,权势不能使他屈服,声名震动关中。这时,许多有钱有势的人家也对他另眼相看,不再怨恨、诬陷年富。
【4】请把课文中重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向世界交出了一份又一份骄傲的答卷。“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请以“答卷”为主题,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