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西藏自从飞机通航和青藏铁路通车之后,它的经济建设就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迅速驶入了快车道。
B. 日前,京城百姓已喝上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江水,北京市南水北调办表示,北京将以“喝、存、补”的方式,最大限度用好来之不易的南来之水。
C. 为了优化班级管理,我校高一年级实行了“学生周点评制度”,这项制度大大提高了班级管理的质量和同学们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
D. 在完善的支持体系作用下,小企业得以成为“美国经济的脊梁”,在过去的10年里创造出美国70%左右的新增就业,贡献出55%的技术创新。
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道一以贯之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B. 樊哙侧其盾以撞
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常以身翼蔽沛公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经过90分钟苦战,中国男足在主场1:0兵不血刃地战胜韩国队,奇迹般地取得了世界杯预先赛亚洲区12强赛的首场胜利。
②在《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之际,欧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恐怖袭击威胁加剧,民粹主义在“欧洲大选年”甚嚣尘上,导致欧盟内部人心涣散。
③国家设立的雄安新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新区如何定位?官方通告中透露出的只言片语,让这片土地依然保持神秘。
④参加青岛市第十届“书法家进校园”活动的书画大师们着手成春,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呈献给了孩子们。
⑤《华盛顿与樱桃树》《爱迪生救妈妈》等课文因真实性存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么多“假课文”被指出,给人一种小学语文教材泥沙俱下的感觉。
⑥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所揭露的官场腐败与现实中轰轰烈烈的反腐败斗争交相辉映,直击社会痛点、敏感点。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⑤⑥
4、下列句子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B.此诚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C.咨臣以当世之事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 ①③⑤
B. ①②⑥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非 攻
鲁 迅
墨子走进宋国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棵大树,看不见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
“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墨子想。
待到望见南关的城楼了,突然听见一个人大叫道:“给他们看看宋国的民气!我们都去死!”
墨子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曹公子的声音。
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在一个农家歇下来,起来仍复走。草鞋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穿不住了,便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远远的望见一个大汉,推着很重的小车,向这边走过来了。走到墨子面前,叫了一声“先生”,一面撩起衣角来揩脸上的汗,喘着气。
“这是沙么?”墨子认识他是自己的学生管黔敖,便问。
“是的,防云梯的。”
“别的准备怎么样?”
“也已经募集了一些麻,灰,铁。不过难得很:有的不肯,还是讲空话的多……”
墨子说:“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你们仍然要准备着,不要指望口舌的成功。
……
楚国的耶城,街道宽阔,房屋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走路的人,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
墨子辗转借问,径奔公输般寓所。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阿呀!墨翟!果然是你!”公输般高兴的说,“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教呢?”
墨子沉静的说道:“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
“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
“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
“这可不成,”公输般怅怅的说,“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待拿我的书来请楚王看一看。”
“你还不是讲些行义么?”公输般道,“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他可是君王呀,老乡!”
“那倒也不。丝麻米谷,都是贱人做出来的东西,大人们就都要。何况行义呢。”
“那可也是的,”公输般高兴的说,“我没有见你的时候,想取宋;一见你,即使白送我宋国,如果不义,我也不要了……”
墨子也高兴的说,“你如果一味行义,我还要送你天下哩!”
公输般更加高兴起来。他问道:“我舟战有钩拒,你的义也有钩拒么?”
“我这义的钩拒,比你那舟战的钩拒好。”墨子坚决的回答,“我用爱来钩,用恭来拒。不用爱,钩是不相亲的;不用恭,拒是要油滑的。所以互相爱,互相恭,就等于互相利。现在你用钩去钩人,人也用钩来钩你;你用拒去拒人,人也用拒来拒你。互相钩,互相拒,也就等于互相害了。”
“但是,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公输般碰了一个钉子之后,改口说。
“但也比敲碎宋国的所有饭碗好。”
“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你等一等,我请你看一点玩意儿。”
不一会,公输般手里拿着一只木鹊,交给墨子,说道:“只要一开,可以飞三天。这倒还可以说是极巧的。”
“可是还不及木匠做的车轮,”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席子上,说,“有利于人的,就是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的。”
“哦,我忘记了,”公输般又碰了一个钉子,这才醒过来,“早该知道这正是你的话。”
“所以你还是一味的行义吧,”墨子看着他的眠晴,诚恳的说“不但巧,连天下也是你的了。真是打扰了你大半天,我们再见罢。”
公输般送他出了大门之后,回进屋里来,想了一想,便将云梯的模型和木鹊都塞在后房的箱子里。
墨子在归途上,是走得较慢了,一则力乏,二则脚痛,三则干粮已经吃完,难免觉得肚子饿,四则事情巳经办妥,不像来时的匆忙。然而比来时更晦气:一进宋国界,就被搜检了两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国队”,募去了破包袱;到得南关外,又遭着大雨,到城门下想避避雨,被两个执戈的巡兵赶开了,淋得一身湿,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
一九三四年八月作
(选自《故事新编》,有删改)
文本二:
基于一种新世界观之上的对于历史事件的审视,鲁迅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历史,而是在尊重历史本质真实的前提下,着重开掘历史精神,以给执着于现实斗争的人们一种启示、一种借鉴和一种新的认识感受。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创作意图,鲁迅在这篇小说的创作过程中,调动丰富的手法,生动而又细腻地,历史而又现实地塑造了一个“中国的脊梁”式的古代英雄形象。
(摘编自崔军艺《浅析<非攻〉》)
文本三:
《墨子•公输》结尾: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冶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①
①注:在收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旧版)课文时,本段因与前文主旨不合而被删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墨子的徒弟管黔敖以及曹公子,他们都勤恳地继承了墨子的精神,切切实实地为备战做好防御工作。
B.针对墨子的“行义”,公输般指出那“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收的”,可见公输般当时瞧不起墨子的平民思想。
C.公输般先后碰了两个钉子,最后又把自己的作品收了起来,他的理屈词穷和最终转变,引发了读者的深刻思考。
D.这篇小说取材于古人古事,借助历史生活原型表达了对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认同,同时又融入了对时代的思考。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善于写人物对话,无论是墨子与管黔敖的对话,还是墨子与公输般的对话,都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B.文中楚国的富裕与宋国的贫苦形成反差;楚国人活泼精悍、衣服干净,则是为了衬托墨子的风尘困顿、旧衣破裳。
C.“募捐救国队”“饭碗敲碎”等词语,饱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体现了这篇小说语言轻松诙谐的特点,淡化了小说的严肃性。
D.小说没有瑰丽诡异的想象,但行文逻辑性强,具有说服力。文中写墨子与公输般的较量,朴实无华,却极有力量。
【3】《非攻》表达了中国人民御侮图强的坚定信心。请结合对文本二的理解,谈谈《非攻》是如何塑造墨子这一“中国的脊梁”式古代英雄形象的。
【4】对待文本三中所说的墨子《公输》“因不合主旨而删掉”的结尾,鲁迅在《非攻》中却保留了,且描写得细致生动。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结合文本一谈谈你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沁园春 长沙》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退为进,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 _________,________。
(3)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歌曰:“____,____!”
(4)真的猛士,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5)《鸿门宴》中的一些词句,如“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___”、“项庄舞剑,意在沛公”、“____ ,大礼不辞小让”、“竖子不足与谋”等已流传千古。
8、把下列名篇名句补写完整。
(1)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____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通过描摹声音来衬托情感,具有“顿挫凄绝”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操借《诗经》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日本明治维新时亦取“鹿鸣,燕群臣嘉宾也”之义而将达官贵人聚会风雅之地命名为“鹿鸣馆”。
9、(1)《沁园春·长沙》中能展现青年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劈波斩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3)《归园田居(其一)》中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琵琶行(并序)》中表现诗人听到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产生共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词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战败的耻辱。
(10)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之。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3)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诗经·氓》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女也不爽,____________。
(2) 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劝农(其四)
陶渊明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冀缺①携俪,沮溺②结耦。
相彼贤达,犹勤陇亩。
矧③兹众庶,曳裾拱手④!
【注】①冀缺;春秋时晋国贵族,父冀芮犯罪死,冀缺降为民,安贫躬耕,他的妻子为他送饭。②沮溺:长沮、桀溺,春秋时的两位隐士,他们结伴并耕。③矧:何况。④曳裾拱手:将双手相合放在衣服的大襟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点明时令节气特点,暗指时令节气与农事活动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
B.第三、四句借冀缺和沮溺的典故,分别展现出夫妻协力、友伴并耕的劳作情景。
C.第五、六两句承接前文,抒发情感,极力赞美了先贤达人勤于农事的优秀品质。
D.第七、八句生发感慨,由劝农劳作想到治民之道,表明治民之道就是无为而治。
【2】诗人对农人的“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也。少为县吏,有容观姿貌。后避乱寿春,孙策见而异之,范遂自委昵,将私客百人归策。时太妃在江都,策遣范迎之。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觇候,讽县掠考范,范亲客健儿篡取以归。时唯范与孙河常从策,跋涉辛苦,危难不避,策亦亲戚待之,每与升堂,饮宴于太妃前。后从策攻破庐江,还俱东渡,到横江、当利,破张英、于麋,下小丹杨、湖孰,领湖孰相。后领宛陵令,讨破丹杨贼,还吴,迁都督。是时下邳陈瑀自号吴郡太守,住海西,与强族严白虎交通。策自将讨虎,别遗范与徐逸攻瑀于海西,枭其大将陈牧。又从攻祖郎于陵阳。策薨,奔丧于吴。后权复征江夏,范与张昭留守。曹公至赤壁,与周瑜等俱拒破之,拜裨将军,领彭泽太守。
刘备诣京见权,范密请留备。权讨关羽,过范馆。谓曰:“昔早从卿言,无此劳也。今当上取之,卿为我守建业。”权破羽还,都武昌,拜范建威将军,治建业,督扶州以下至海,转以溧阳、怀安、宁国为奉邑。曹休、张辽、臧霸等来伐,范督徐盛、全琮、孙韶等,以舟师拒休等于洞口。迁前将军,改封南昌侯。时遭大风,船人覆溺,死者数千,还军,拜扬州牧。
性好威仪,州民如陆逊、全琮及贵公子,皆修敬虔肃,不敢轻脱。其勤事奉法,初策使范典主财计,权时年少,私从有求,范必禀告,不敢专许,当时以此见望。权守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辄为傅著述簿书使无谴问权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黄武七年,范迁大司马,印绶未下,疾卒。权素服举哀,遗使者追赠印绶。及还都建业,权过范墓呼曰:“子衡!”言及流涕,祀以太牢。
(选自《三国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权守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辄为傅著述簿书/使无谴问权/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
B.权守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辄为傅著述簿书/使无谴问/权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
C.权守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辄为傅著述簿书/使无谴问权/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
D.权守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辄为傅著述簿书/使无谴问/权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文中指门客或食客,是我国古代贵族为了巩固其地位专门招收并供养的人。
B.薨,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古代称诸侯或官员之死为“薨”。
C.建业,即六朝古都南京。三国时南京称为建业,晋时称为建邺或建康。
D.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的一种等级,祭品有牛、羊、豕三牲。“少牢”则无“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范深受宠信。吕范陪伴孙策左右,能够不辞艰辛与危难,得到了孙策的宠信,孙策将他视为亲人,还经常带他入堂宴饮。
B.吕范久经沙场。吕范跟随孙策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孙策死后,他先和周瑜一起抗击曹操并将其打败,后跟随孙权征战关羽。
C.吕范喜好威严。吕范注重仪容仪表的威严,州里的名人和贵族公子都对他尊爱恭敬,不敢有半点轻佻随便的表现。
D.吕范遵奉法纪。孙策安排吕范负责财务账目,孙权年轻,私下里有求于吕范,吕范必定向孙策禀报,不敢擅自答应孙权的要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觇候,讽县掠考范,范亲客健儿篡取以归。
(2)策自将讨虎,别遣范与徐逸攻瑀于海西,枭其大将陈牧。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新年贺词中说:"2017 年,我又收到很多群众来信,其中有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的乡亲们,有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收骑的队员们,有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也有南开大学新入伍的大学生,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请以“普通人的伟大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 700 字的记叙文。
要求:不得透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