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衡水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难道我们中国队与韩国队相比就那么糟糕吗?我想未必,中国足球现在大可不必自惭形秽

    B. 听了他的话,大个子和小个子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办才好。

    C. 我并不是想在这里玩弄标新立异之说,我说的是我的实际感受。

    D. 科研人员用尽心思,矫揉造作,这才有了神舟飞船的成功飞行。

  •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手机里存储的数据都是0和1排列成的二进制数字组成的,它们 ①  会占用存储器的物理空间, ②  能让手机变得“更重”,  ③  增重太过微小,难以察觉。存储的字节会有物理重量, ⑤  闪存用捕获电子的办法来区别0和1的符号串——当电子的数量一定时, ⑥  被捕获的电子就会获得更高的能级,从而质量就会增加。

     

    A

    不仅

    只是

    之所以

    是因为

    /

    B

    只有

    但是

    /

    于是

    或许

    C

    /

    而且

    因为

    如果

    那么

    所以

    D

    /

    尽管

    既然

    使

    那么

     

     

    A. A   B. B   C. C   D. D

     

  • 3、下列各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又称“韩吏部”、“韩文公”,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苏轼谓之“文起八代之衰”。他在《师说》中提出了进步的师道见解“古之学者必有师”,崇尚从师之道。

    B.词,又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约产生于隋唐,盛行于宋。有豪放和婉约两种风格流派。“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音韵等。

    C.在《赤壁赋》中,苏东坡“乐水”,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柳宗元“乐山”,这两篇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特殊的人生境遇中感悟自然。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作品有《骆驼样子》《四世同堂》《茶馆》《雷雨》等。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是美好的,他精雕细琢这一美景时,虽然文章的描写很细致,但没有丝毫的过分,力度把握得分毫不差。

    B.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

    C.《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D.《孔雀东南飞》是最早保存下来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辞》被并称“乐府双璧”。

  •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成人的过度“保护”,____导致孩子的过度依赖。孩子最初的依赖是源自于自身的柔弱,____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主体意识的泯灭。这种结果的出现,____归结于孩子成长的需要,____多多反思我们成人是否过分关心。成人的包办代替____不能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____会扼杀儿童的天性,所以温室里永远长不出参天大树。

     

    A

    也许

    所以

    如果

    还是

    一定

    进而

    B

    必然

    与其

    不如

    不仅

    C

    可能

    那么

    既然

    还是

    即使

    D

    甚至

    当然

    虽然

    但是

     

     

    A. A   B. B   C. C   D. D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卜世仁道:怎么急的这样,吃了饭再去罢。一句未完,只见他娘子说道:你又糊涂了。说着没有米,这里买了半斤面来下给你吃,这会子还装胖呢。留下外甥挨饿不成?卜世仁说:再买半斤来添上就是了。他娘子便叫女孩儿:银姐,往对门王奶奶家去问,有钱借二三十个,明儿就送过来。夫妻两个说话,那贾芸早说了几个不用费事,去的无影无踪了。

    不言卜家夫妇,且说贾芸赌气离了母舅家门,一径回归旧路,心下正自烦恼,一边想,一边低头只管走,不想一头就碰在一个醉汉身上,把贾芸唬了一跳。听那醉汉骂道:臊你娘的!瞎了眼睛,碰起我来了。贾芸忙要躲身,早被那醉汉一把抓住,对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紧邻倪二。原来这倪二是个泼皮,专放重利债,在赌博场吃闲钱,专管打降吃酒。如今正从欠钱人家索了利钱,吃醉回来,不想被贾芸碰了一头,正没好气,抡拳就要打。只听那人叫道:老二住手!是我冲撞了你。倪二听见是熟人的语音,将醉眼睁开看时,见是贾芸,忙把手松了,趔趄着笑道:原来是贾二爷,我该死,我该死。这会子往那里去?贾芸道:告诉不得你,平白的又讨了个没趣儿。倪二道:不妨不妨,有什么不平的事,告诉我,替你出气。这三街六巷,凭他是谁,有人得罪了我醉金刚倪二的街坊,管叫他人离家散!

    贾芸道:老二,你且别气,听我告诉你这原故。说着,便把卜世仁一段事告诉了倪二。倪二听了大怒:要不是令舅,我便骂不出好话来,真真气死我倪二。也罢,你也不用愁烦,我这里现有几两银子,你若用什么,只管拿去买办。但只一件,你我作了这些年的街坊,我在外头有名放账,你却从没有和我张过口。也不知你厌恶我是个泼皮,怕低了你的身分,也不知是你怕我难缠,利钱重?若说怕利钱重,这银子我是不要利钱的,也不用写文约,若说怕低了你的身分,我就不敢借给你了,各自走开。一面说,一面果然从搭包里掏出一卷银子来。

    贾芸心下自思:素日倪二虽然是泼皮无赖,却因人而使,颇颇的有义侠之名。若今日不领他这情,怕他臊了,倒恐生事。不如借了他的,改日加倍还他也倒罢了。想毕笑道:老二,你果然是个好汉,我何曾不想着你,和你张口。但只是我见你所相与交结的,都是些有胆量的有作为的人,似我们这等无能无力的你倒不理。我若和你张口,你岂肯借给我。今日既蒙高情,我怎敢不领,回家按例写了文约过来便是了。倪二大笑道:好会说话的人。我却听不上这话。既说‘相与交结’四个字,如何放账给他,使他的利钱!既把银子借与他,图他的利钱,便不是相与交结了。闲话也不必讲。既肯青目,这是十五两三钱有零的银子,便拿去治买东西。你要写什么文契,趁早把银子还我,让我放给那些有指望的人使去。贾芸听了,一面接了银子,一面笑道:我便不写罢了,有何着急的。倪二笑道:这不是话。天气黑了,也不让茶让酒,我还到那边有点事情去,你竟请回去。我还求你带个信儿与舍下,叫他们早些关门睡罢,我不回家去了,倘或有要紧事儿,叫我们女儿明儿一早到马贩子王短腿家来找我。一面说,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不在话下。

    且说贾芸偶然碰了这件事,心中也十分罕希,想那倪二倒果然有些意思,只是还怕他一时醉中慷慨,到明日加倍的要起来,便怎处,心内犹豫不决。忽又想道:不妨,等那件事成了,也可加倍还他。想毕,一直走到个钱铺里,将那银子称一称,十五两三钱四分二厘。贾芸见倪二不撒谎,心下越发欢喜,收了银子,来至家门,先到隔壁将倪二的信捎了与他娘子知道,方回家来。见他母亲自在炕上拈线,见他进来,便问那去了一日。贾芸恐他母亲生气,便不说起卜世仁的事来,只说在西府里等琏二叔的,问他母亲吃了饭不曾。他母亲已吃过了,说留的饭在那里。小丫头子拿过来与他吃。

    (节选自《红楼梦》)

    文本二:

    这一回通过一些细微小事,表现了几个处于下层的、各色面目的小人物。让我们看到这些人的心机性格,为人之情、处事之道。并看到这些人各自的交往方式,以及彼此之间复杂微妙的层次关系。具体点儿说,贾芸的精于世故和善于言辞;倪二的外表蛮横和内心仗义,卜世仁夫妇的悭吝无情和虚伪刻薄……都通过那些貌似极为平常的生活琐事,得到了生动传神的呈现。

    作者在这里不露声色地对这样无情无义又虚情假意的势利小人给予了冷峻的讽刺。不但用生动的细节,而且从人物名字的谐音(不是人)也可以反映出来一点儿作者对这类人的憎恶态度。

    倪二是个泼皮,专做放高利贷的营生。泼皮是在《水浒传》中常见的一类形象,是市井流氓无赖的泛指。在《红楼梦》中这大概是第一次出现。虽然在第三回中也有贾母笑说凤姐是泼皮破落户,但那是打趣开玩笑。倪二虽然外表看起来是这样的一个泼皮。没想到却有着一颗仗义的心。当听贾芸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以后,倪二竟慷慨地把刚收来的十五两多的银子毫不犹豫地借给贾芸,而且不要借据,不收利息!这不由得让读者与卜世仁形成鲜明的对比。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回写倪二借给贾芸银子的事情,以小见大,主要是为了批评在当时的社会放高利贷成风的不良风气。

    B.贾芸为了成了“那件事”而可怜巴巴到母舅家里去借钱,刻画了普通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挣扎。

    C.通过贾芸和舅舅、舅妈(卜世仁夫妇)的对话描写,揭露世间人情冷暖,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家族的某些矛盾。

    D.通过刻画卜世仁与倪二,写出了至亲与街坊之分,无情与仗义之分,复杂微妙的人物关系,说来真是一言难尽。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谐音很有意思,如“卜世仁”谐音“不是人”,又如其他章回的“甄士隐(真事隐)”“茗烟(明言)”等。

    B.本回情节衔接十分紧凑,开头写贾芸赌气离开母舅家门后,心下烦恼,所以接着撞到倪二,前后衔接自然不突兀。

    C.“要不是令舅,我便骂不出好话来,真真气死我倪二”写出倪二不但仗义,而且识礼,体现了人物真实且复杂的一面。

    D.“到明日加倍的要起来,便怎处”,写出了贾芸内心其实是怕倪二的,表明了贾芸对倪二这类市井泼皮的反感与不屑。

    【3】《红楼梦》人物塑造非常有特点,一部《红楼梦》给我们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请结合文本,分析贾芸的人物形象特点。

    【4】这一回通过一些细微小事,表现了几个处于下层的、各色面目的小人物。如欲以“《红楼梦》如何塑造小人物”为题,写一则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从空间与时间两方面着笔,将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诗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忧愤之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们已经忘却战败的历史,最为沉痛。

    (4)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完成下列名句默写。

    (1)《念奴娇·赤壁怀古》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从写景过渡到怀人, 江山雄奇壮美必然孕育出众多英雄人物。

    (2)《短歌行》中诗人把人生比作朝露,感慨人生苦短、韶华易逝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出诗人绝不卑躬屈膝、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开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起笔便抒发其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

    (5)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6)《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用《管子•形势解》里的话,写山不会满足自己的高峻,海不会满足自己的深邃,其实是诗人借以表明自己高山深海般的胸怀。

    (7)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与南朝诗人王籍《入若邪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8)《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常年疾病缠身、漂泊千里他乡的孤独寂寥,情景交融、意境开阔。

    (9)《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宏大悲凉的秋景图,暗含时光易逝、壮志难酬之感,现在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逝去,历史长河依旧滚滚向前的自然规律。

    (10)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心中的愁情,点明主旨。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思念情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求。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个性鲜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从空间上表现羁旅之苦,“___________”于时间上体现孤病之感。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感慨生命短暂,并洒酒凭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赤壁赋》中借“蛟龙”“妇人”的反应来烘托箫声感染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________”一句用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主人给客人送别时的设宴地点,“__________”一句则写出晚宴有酒无乐的尴尬,为下文琵琶女的出场作了铺垫。

    (2)从李白《蜀道难》一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 11、按要求填空。

    (1)浴乎沂,_____________,咏而归。(《论语》)

    (2)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4)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5)_____________,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泛》)

    (6)加之以师旅,_____________。(《论语》)

    (7)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8)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9)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声写静,描绘了荒凉不堪的边塞景象,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①白帝,古代神话传说中五天帝之一,掌管西方之神。五行属白,季节属秋,故常以白帝代指秋天。②月窟,月宫;仙人,嫦娥。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诗颔联想象这白海棠之色,是将红色胭脂洗去之后露出的洁净本色,以虚衬实,富于想象。

    B.薛诗颈联从颔联申转出来,纯系议论之笔。“淡极”二字直承“胭脂洗出”,写一个白字,又含蓄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处世态度,能使读者受到理性的启迪,引人遐思。

    C.林诗首联“半卷”“半掩”写出赏花人的娇媚含羞之态,与花映衬;接着实写栽培白海棠的泥土和器具非同一般,突出了白海棠冰清玉洁的特点。

    D.林诗颔联上句以梨花之蕊喻白海棠姿质洁白,下句以梅喻白海棠品性芳香,这里“偷来”“借得”采用拟人手法,构思巧妙别致。

    【2】“众人看了黛玉之诗,都道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深厚,终让蘅稿(指薛诗)。’”(《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两首诗皆以花自况,各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李纨排除众议,推举薛宝钗的诗为魁首,认为其诗“有身份”,请从这一角度简要回答李纨偏爱薛诗的原因。(注:李纨出身仕宦大家,乃国子监祭酒之女,从小接受“贞洁烈女”的传统礼法教育。)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賜,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非与:难道不是吗?②一以贯之: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③率:行走。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⑤宰:家臣,总管。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救陈,于城父               军:驻扎

    B.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用事:当权

    C.君子亦有                   穷:困厄

    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        病:痛苦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用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其身也,则耻师焉

    B.于是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

    C.赐,志不远矣                          某所,母立于兹

    D.人不我信也                            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国、蔡国大夫的所作所为都违背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度势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4】请把下面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在陈蔡之围中,孔子与自己的弟子子路、子贡、颜回进行了三次对话,这三位弟子对老师孔子的理想追求分别有何态度?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劳动是一笔难得的人生资源和财富,人生的绚丽和精彩都是在不断的劳动并勇于创造的过程中书写出来的!请以劳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