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在全球化的今天,守护文化多样性,是关涉人类文化发展未来的大问题。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这种文化理解是一个双向承认的过程: 。前者是自觉、内省,后者则是宽容礼让、平等开放。
A.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
B.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了解“自身”文化,然后是认识“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
C.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
D.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发扬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
B.虽然学习的路途漫长又崎岖,但任何一切困难都不会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C.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他都时刻注意着自己点点滴滴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D.为提高青少年防溺水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在活动中心会定期举办公益课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随着我国“京沪干线”量子保密通信工程和“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的实施, 中国将开启全球量子通信时代,成为全球量子通信时代的元年。
C.在这次军演中,所有参赛部队要围绕12个科目进行逐对厮杀,其中既包括空地对抗,还设置了特种车辆驾驶、轻武器射击等。
D.生活在三峡附近的穷苦人民大部分靠拉纤度日,而夔州却是阔绰的贾客胡商必经之地,这两种生活的对照,杜甫在诗歌中刻画得很清楚。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体诗分为四、五、七言和杂言,没有平仄限制,也不讲求是否对偶。
B.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诗坛,群星璀璨,出现了李白、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众多诗人。
C.最能反映盛唐精神、代表盛唐诗歌成就的是李白。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着他鲜明的个性。
D.“蜀道难”原本是古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之前的古辞,也多咏蜀地山川之险。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上①(节选)
津子围 李景阳 孙浩
第六场
地点:铁路宾馆外及李济深房间
时间:1949年2月15日
〔铁路宾馆外。晨曦。李济深散步,陶家鑫跟在他身后。〕
陶家鑫 任公,我……
李济深 家鑫啊,有什么话照直说。
陶家鑫 任公,您现在很危险,我得到情报,保密局派杀手已经到沈阳了。
李济深 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么多年一直有人想要我的命,我早不在乎了。
陶家鑫 (鼓了鼓勇气)这次不同,任公您的处境真的非常危险。
李济深 是吗?怎么个危险法儿?
陶家鑫 您已经站到了悬崖边儿,真的不能再往前迈步了。
李济深 家鑫啊,在香港、在船上,你都苦口婆心地劝我,难道你随我一路奔波,目的就是要阻止我倒向共产党?丹心幸无愧,青史重壮怀。你不必再劝我了。
陶家鑫 (急迫地)老长官,您执意要走到底,那可就难办了。
李济深 怎么个难办法儿?
〔陶家鑫不说话,扑通一声跪在李济深面前。〕
李济深 起来,说话呀!
〔陶家鑫不说话只是流泪。见陶家鑫执拗不起,李济深转身回宾馆。〕
李济深 家鑫啊,北上不是一段旅程,北上是对光明的选择,北上是对道路的选择!
〔宾馆门口一侧。李济深遇见祝华生②,华生装作锻炼身体的样子。〕
祝华生 任公早上好!
李济深 祝先生早安!
〔走到门口,李济深又回过头来〕
李济深 祝先生,令尊的事我听李先生讲了,很抱歉!
祝华生 你已经知道了?
李济深 在香港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我很痛心、也很内疚……谢谢你!
祝华生 谢谢我什么?
李济深 谢谢你们共产党人,原来我认为只有毛公和周公才有这么博大的胸襟和情怀,没想到共产党的基层干部都这么了不起。
祝华生 (摇摇头)何止我一个人,何止我一个人的父亲,国共两党纷争中有多少人失去了至亲至爱。您知道毛主席的爱人和战友杨开慧……被国民党杀害的时候只有29岁,还有弟弟毛泽覃、毛泽民,妹妹毛泽建,她牺牲前在狱中写下四个大字“誓死为党”,那时候她才24岁!
李济深 还不止啊,据我所知,毛先生的侄子毛楚雄,刚刚19岁,也……牺牲在内战之中……
祝华生 我知道您是反对内战的,上船之后李老板跟我讲了很多很多,我也一直在观察您,您说过的话我记忆犹新:北上不是一段旅程,北上是对光明的选择,北上是对道路的选择!您的家国情怀和精神气概深深感染了我。
李济深 (感慨万千地)你也在感染我……谢谢你祝经理,你让我又深深地认识了一次共产党人!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祝华生 (猛吸一口气)任公!
李济深 你叫我任公?怎么,不叫我李先生了?
祝华生 是的,任公!
〔华生站了起来,郑重地敬了个军礼。〕
〔李济深也站了起来,郑重地回敬了个军礼。〕
……
〔李济深房间。灯启。〕
〔华生进入房间,他四下观察着,进行安全检查。〕
〔突然,门外有声音。阳台门敞开,华生机警地躲到外阳台上。〕
〔陶兰端着水果盘进来,放在茶几上,顺便收拾一下杂物。她扫一眼,看到阳台地上阳光投射的影子。〕
陶 兰 任公?是您吗?
〔陶兰去阳台,华生只好现身。〕
陶 兰 你怎么在任公房间里?
祝华生 这个问题我也想问你。
陶 兰 你看到了,我给任公送水果,你呢,也送水果?
祝华生 我担心任公的安全。
〔两人回房间。〕
陶 兰 你发现了什么?
祝华生 现在还不确定,只是觉得……
〔门外传来声音,华生捂住陶兰的嘴,示意两人挤进衣柜里。〕
〔李济深走进了房间,来回踱步,他拿出一支烟来,深深地吸了一口。〕
〔开门声。李济深回头。陶家鑫进来了。〕
〔陶家鑫突然从怀里掏出手枪,指着李济深。〕
陶家鑫 任公,对不起了。
李济深 家鑫啊,不,是“夜莺”吧,你终于还是出手了。
陶家鑫 任公,你早知道是我?那为什么还给我这样的机会?
李济深 大家想拯救你,希望你走向光明。
陶家鑫 任公,我别无选择。
李济深 那就来吧,开枪吧!(抬起头来,吟诵道)我与人民宏愿在,及身要见九州同。
〔陶家鑫手臂颤抖着。〕
〔突然,柜门打开,华生和陶兰冲了出来,他们挡在了李济深身前。〕
陶 兰 (大喊)哥!
祝华生 原来你就是“夜莺”!
〔陶家鑫没办法,只好反转手枪,把枪口指向自己的脑袋。〕
陶家鑫 任公,真对不起,今生今世我再不能追随您了。
陶 兰 (大呼)哥哥!。
〔华生扑向陶家鑫,手枪飞了出去。〕
〔陶家鑫羞愧难当,推开陶兰,转身就跑。〕
〔华生要去追陶家鑫,李济深阻止。〕
李济深 别追了,在解放区的土地上他翻不了多大的浪。(笑了笑)祝先生,你不觉得吗,有夜莺这个角色一路陪同,大家反而安全了很多。
〔陶兰拉着华生走到门口。〕
陶 兰 希望你……救救哥哥!
祝华生 我会努力的。还有陶兰,原谅我再次以祝华生的身份跟你说话,我有一个朋友叫陈铁生,他托我转告你,他身上流淌着你的血液,他一直初心没改,等到全国解放了,他一定会来找你,共同迎接美好的新生活。
〔陶兰眼含热泪。】
【注】①《北上》呈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香港民主人士北上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一艘远洋货轮上,以前国民党高官李济深为代表的众多民主人士乔装登船,冒着巨大的风险一路北上。我党负责执行护送任务的行动组在出发前接到了一则令人担忧的消息——代号为“夜莺”的国民党特务混上了船,意图伺机暗杀李济深,进而动摇共产党与民主人士之间的情谊。于是,一场狩猎与反狩猎的战役就此打响。 ②祝华生:原名陈铁生,曾担任新四军营长,抗战中负伤,生命垂危时陶兰为他输血,两人有过生死约定。陈铁生归队后两人失去联系。祝华生担任北上护送任务行动组组长,陶兰受何香凝委托照顾李济深(任公),因任务在身,祝华生不肯相认。
【1】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家鑫对李济深说“您已经站到了悬崖边儿”,暗示了若李济深不改变行动将会对他实施暗杀。
B.文中两次提到李济深的话“北上是对光明的选择,北上是对道路的选择”,表明他能通权达变。
C.祝华生对李济深不叫“李先生”而改称“任公”,侧面表现了李济深的崇高家国情怀和精神气概。
D.陶兰的语言“希望你……救救哥哥!”含有对哥哥怨恨又担忧、对华生信任又怀疑等复杂的感情。
【2】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剧本节选开头处的舞台说明十分简洁,“晨曦”两字,既交代了自然环境,又暗示了光明即将到来的社会背景。
B.剧本节选开头部分以陶家鑫的反常行为设置悬念,既有力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又紧紧地牵引住了观众的心理。
C.面对拿枪的陶家鑫,李济深十分镇静,华生极为震惊地喊出“原来你就是‘夜莺’”,对比中表现出华生警惕性不够。
D.剧本最后华生的语言中包含丰富的潜台词,借朋友身份表明对陶兰恩情不忘、初心不改,美好生活的希望犹在。
【3】“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请简要概括节选文段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4】有评论家用“理与情的矛盾与统一”来评价《北上》中的人物祝华生,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剧情谈谈你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先用“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 描写出女子在未见到心上人时的伤心的样子,接着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刻画出女子时隔多日以后终于见到心上人时的开心场景.
(2)屈原的《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现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____________”指出了蟹心浮气躁的结果。
(3)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写乐声使得“江娥啼竹素女愁”,通过侧面描写将音乐具象化。与此相似,苏轼在《赤璧赋》中写客人哀怨的洞箫声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鸿门宴》中,樊哙闯军帐中时“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两句与《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相同,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2)《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说真的猛士,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
(2)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
(3)荀子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11、(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3)《六国论》中作者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贼,要言不烦。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行旅匆匆,人事活动并交代了时节及景物特点。
12、阅读下面这首选自《红楼梦》的词,完成下面各小题。
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的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1】这首词中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用了怎样的手法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淳于髡(kūn)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今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说,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改)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滑稽多辩,数使诸侯 数:屡次
B. 诸侯振惊 振:通“震”,震动
C. 冠缨索绝 绝:断,断绝
D. 先生少之乎 少:缺少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以逞寡君之志
B.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驱而之齐
C. 故曰酒极则乱/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D. 乃罢长夜之饮/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
(淳于髡)身高不到七尺,常常与人争论
B. 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
(齐威王)喜好彻夜宴饮,陶醉于逸乐之中很难医治
C. 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齐威王)赏赐一个人,讨伐一个人,发兵御敌
D. 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
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酒呢
【4】第三段中写淳于髡“仰天大笑”,请结合上下文,分条说明淳于髡如此大笑的原因。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民日报》曾评论说:“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家乡的传统文化是乡愁的载体:名胜古迹、神话传说、历史名人、风俗人情……因此,记住乡愁就是要传承和弘扬家乡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
为此,你的家乡拟举办一次以“家乡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展览,并征求你的建议。请综合以上材料,结合你对自己家乡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提出你的建议。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