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红河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持千金之资物   币:货币

    B.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谢:感谢

    C. 纵一苇之所   如:好像

    D. 则或其欲出者   咎:责怪

  • 2、下列选项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凌万顷之茫然                 句读之不知                  蚓无爪牙之利

    B.而今安在哉                    何为其然也                  其皆出于此乎

    C.不拘于时                       妆成每被秋娘妒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而耻学于师                    月出于东山之上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 3、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堪称他们国家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

    B.沈从文(1902—1988)现代散文家、小说家,代表作品有《边城》《长河》《铁木前传》等6部中长篇小说。其中《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爱”与“美”的美学理想。

    C.司马迁,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五种体裁,共130篇。

    D.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他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世人并称“韩柳”。其散文创作以寓言、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

  • 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类基因组计划__________,但鉴于自然科学的“双刃剑”性质,在它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考虑,这些信息落在生物恐怖主义者或其他人类公敌手里怎么办?这些信息被滥用或错用又怎办?“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_________,人类迄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______________!

    A.雄心勃勃 骇人听闻 鲜为人知

    B.野心勃勃 耸人听闻 鲜为人知

    C.野心勃勃 骇人听闻 不为人知

    D.雄心勃勃 耸人听闻 不为人知

  •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3

    世博会在全球范围推动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为世界各国开阔视野、展示自我提供了机会和舞台,有力地促进了各国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从追求的增长转向推崇可持续发展。

    从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

    把各国人民汇聚在和平、进步、友爱、合作的世博大家庭里

    世博会超越了信仰、地域和种族的界限

    引领人们从对物的崇拜转向对人的关怀

    冲破了动荡、冲突和战争的阴影

    世博会开启了人类重新认识世界的窗口

    A、③④⑤⑥①② B、③⑤②⑥④① C、⑥①④③②⑤ D、⑥④⑤③②①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假面

    契诃夫

    在某某公共俱乐部里,以慈善募捐为目的,举行了一次化装舞会。

    深夜十二点时,几个不跳舞从而也没戴假面具的知识分子坐在阅览室一张大桌子的旁边,把鼻子和胡子藏到报纸里,在看报、打盹。从大厅里传来舞曲的音响。仆役们常在门边跑来跑去,发出响亮的踏步声和盘碟的叮当声。阅览室里却是一片静寂。

    “到这边来玩,到这边来,朋友们!”伴随着一个低沉的声音,门打开了,一个宽肩、敦实的男子走进阅览室来,他穿着马车夫的号衣,帽子上插着孔雀的羽毛,脸上戴着假面具。跟着他进来的是两个女人和一个端着托盘的仆人。托盘上有一个盛着烈性酒的大肚瓶和三瓶红酒,以及几个杯子。

    “到这边来,这里凉快一些。”那位男子大声叫嚷,“把托盘放到桌子上去……而你们,几位先生,请……这里没有你们的事了!”

    说着,那男子身体一歪,手一挥,把那些杂志从桌子上扫掉。

    “把托盘放在这里!而你们,读者先生们,请让开,这里不是看报和搞政治的地……你们都别看了!”

    “我请您安静一点。”其中的一个知识分子说,透过眼镜打量了一下戴假面具的人,“这里是阅览室,而不是小吃部……这里不是喝酒的地方。”

    头上插着孔雀羽毛的男子猛地欠起身来,一下子从戴眼镜的先生手里把报纸夺了过来,那位先生被气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您忘乎所以了,阁下!”他愤怒地说,“您把阅览室当成了酒馆,您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竟从我手里把报纸夺过去!我不能容忍!您不知道您这是在跟谁较量,阁下,我可是银行经理热斯佳科夫!……”

    “我可不管你是什么热斯佳科夫!至于你的报纸嘛,瞧,我可以给它这样的荣耀……”那男子举起报纸,把它撕成碎片。

    “先生们,这是什么意思?”热斯佳科夫喃喃地说,一时被惊呆了,“这真……简直不可思议……我简直不明白……一个无赖闯到这里来……突然说出这种混账话。”

    “什么是无赖?”插孔雀羽毛的男子大喊一声,火冒三丈,一拳打在桌子上,托盘上的杯子被震得跳起来,“你是在对谁说话?你以为我戴着假面具,你就可以对我胡说八道了吗?尊敬的先生们,不开玩笑了,我可没有心思跟你们闲扯。你们全都滚出去,赶快滚吧!”“咱们这就等着瞧吧!”热斯佳科夫说道,激动得连眼镜都蒙上了一层水汽,“去把叶夫斯特拉特叫来!”

    “叶夫斯特拉特!”俱乐部里响起了呼叫声,“叶夫斯特拉特在哪里?”

    叶夫斯特拉特是一个穿警服的老头,他应声迅速来了。“请您离开这里!”他哑着嗓子说,瞪着一双可怕的眼睛,抹油膏的胡子在微微颤动。

    “这可把我吓坏了!”那男子说,乐得哈哈大笑起来,“真的是把我吓坏了!你这愚蠢的东西,瞧这胡子,就像猫胡子,两只眼睛就要鼓出来……嘻嘻!”

    “少废话!”叶夫斯特拉特气得全身哆嗦,声嘶力竭地喊道,“滚出去!不然我就叫人把你架出去!”

    阅览室里响起了一阵无法想象的喧嚣声。舞会被霎时的一团混乱中断了,群众纷纷从舞厅拥向阅览室。

    叶夫斯特拉特召集了在俱乐部的所有警察,并坐下来进行笔录。

    “你写,你写。”戴假面具的人用手指在他的笔下面指指点点地说,“现在我这个可怜虫将是什么下场呢?我真是个可怜虫!哈哈。喂,怎么啦?笔录做好了吗?全都记上了?好吧,你们现在就瞧一瞧吧!……一……二……三!”

    那男子站起来,全身挺直,摘下自己的假面具。他露出了自己的醉脸,看着大家,欣赏所产生的效果。他倒在圈椅里,高兴地放声大笑。而所产生的效果也的确非同寻常。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张皇失措地面面相觑,脸色发白,有的还在挠后脑壳呢。叶夫斯特拉特像是干了意外的大蠢事的人那样,后悔地发出呷呷声。

    大家都认出来了,这个爱胡闹捣乱的人正是当地的百万富翁、工厂主、世袭荣誉公民皮亚季戈罗夫。

    “怎么样,你们走开还是不走?”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皮亚季戈罗夫问道。

    那些知识分子一句话也不敢说,踮起脚尖,默默地从阅览室里走出去了。皮亚季戈罗夫随后便把门锁上了。

    “你当然早就知道这是皮亚季戈罗夫!”过了片刻,叶夫斯特拉特低声地沙哑地问那个仆人,“你为什么不说?”

    “吩咐过不许说,长官!”

    “吩咐过不许说……等我把你这该死的家伙送进牢里几个月后,你就知道什么叫‘不许说’了。滚出去!而你们呢,诸位先生,你们倒好,”他又转过身来对那几位知识分子说,“居然造起反来了,连离开阅览室十分钟都不肯!现在你们就去收拾这个烂摊子吧。唉,先生们先生们……我可不喜欢,真的!”

    那些知识分子在俱乐部周边走来走去,垂头丧气,惘然若失,心里充满愧疚,絮絮叨叨,好像预感到大难就要临头了……

    深夜两点钟,皮亚季戈罗夫才从阅览室里走出来。他还是醉醺醺的,走路摇摇晃晃。热斯佳科夫动手去搀扶皮亚季戈罗夫,其他几个知识分子也跑了过来,高兴地微笑着把这位世袭荣誉公民扶起来,小心翼翼地把他送到马车上。

    把皮亚季戈罗夫送回家之后,这些知识分子着实快活了一阵,并终于放下心来。

    “他还伸手跟我握别呢,”十分得意的热斯佳科夫说道,“这就意味着,没有事了,他没有生气……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在阅览室这个有限的环境中,集中塑造了各色人物形象,揭示了沙俄时代一定的社会现实。

    B.小说用第三人称叙述,叙述人能随时观察每个人物言行,反映现实既公平客观又灵活自由。

    C.小说开头几个没戴假面的知识分子躲在阅览室里,是因为他们热爱国家,关心政治,不愿浪费时间在舞会上。

    D.小说结尾热斯佳科夫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放下心来”,甚至“十分得意”,是因为酒醉归家的皮亚季戈罗夫与他握了手。

    【2】小说是如何塑造皮亚季戈罗夫的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题目“假面”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假面”的丰富意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与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蕴含的思想是一致的。

    (2)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琵琶女自叙身世后,白居易表达与之产生共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庖丁解牛》中,写庖丁解牛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最后一阶段进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

    (3)《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雄伟奇丽。

  • 9、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流动不通畅以至于停止的两个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善将夸张和想象结合使用,其中“_______________”点明了送别之地,“______________”则点出了友人此行的目的地,两句境界壮阔。

    (3)《登高》中,诗人跨越时空表达自己内心的忧思,突出了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其中“______________”一句是从空间角度来写的,“_______________”一句是从时间角度来写的。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时茫茫江浸月。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劝学》中荀子认为人要改造成为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

    (5)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漂泊异乡、年老体病的惆怅之情。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琵琶行》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7)《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秦将掠夺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的愤慨。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江上水汽弥漫,无边无际的江水和远方天际相接。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渭上秋夕闲望

    潘 阆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树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贤?

    【注】 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B.颔联选取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视听结合,勾画出一幅喧嚣嘈杂、空旷清冷的秋日黄昏图景。

    C.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诗题“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远隐的情状,又含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过程。

    D.诗歌标题“望”字统领全诗,首联为远眺的时间地点,颔联颈联为远望之景,尾联为远望之思,抒发诗人情感。

    【2】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及表达情感的手法具体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左传  僖公三十年》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焉用亡郑以 陪:增加

    B.朝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C.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2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

    B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C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D以乱易正,不武。   (被动句)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烛之武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指出要害,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存郑才能给秦国以实惠。

    C晋侯为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反而西封阙了秦。

    D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跟秦国一样有四周扩张的野心。

    4翻译下面两句话。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 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除诗歌外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②不得抄袭;③书写规范,工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