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甚至生计。民主不只是制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
B.《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C.2014年“双十一”,淘宝24小时便创造出571多亿的成交额。在电子商务的攻势下,每年“双十一”已经由光棍节脱胎换骨,变成了全民狂欢的购物。
D.由蒋雯丽主演的电视剧《娘要嫁人》中十一岁的大毛离家出走后,大人们虽然报了警,但他的外婆仍焦急地说:“都说人民警察爱人民,怎么连一个小小的人民都还没找着呢?”
2、下列六个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②今天和昨天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样。
③不过,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
④也许人一生仅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的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
⑤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
⑥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A. ⑥②③⑤④① B. ⑥①②③⑤④
C. ⑤②④③⑥① D. ①②④③⑥⑤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去民之所恶 去:去除 B. 吊有忧,贺有喜 吊:慰问
C. 解姊子负解之势 负:依靠 D.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知:知晓
4、下列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A. 我收到美国朋友给我的来信,发现那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B. 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C. 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D. 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B. 韩愈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王安石一起倡导古文运动,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
C.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以“大江”为中心写景,下阕以“周郎”为中心展开历史想象,抒发功业无成的感慨,被誉为“千古绝唱”,成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品。
D.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包括外在冲突和内在冲突。外在冲突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冲突;内在冲突指人物自身的心理、情感等内在世界的冲突。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条河流
王小忠
农历十一月初五,下了一夜大雪。天亮,雪停了,路面上积雪足有七寸厚。怕是一个月都不能出山了,大雪封锁住整条车巴沟。抱着火炉,听着车巴河的细声细语,望着黑压压的森林和群之上的积雪,我又想起了那三条河流。住在那三条河流岸边的朋友们,此时的他们也抱着火炉?白塔四周的经幡还在烈风中不停地念经?游人络绎不绝?想到这里,我兀自笑出声来。我坚信,最美好的、最真实的河流,一定是在冬天。对夏日过分被装饰的河流,我原本就不大喜欢。深秋的时候,扎西叫过我好几次,我的各种借口大概也伤了他的心。实际上,我并不是抽不出时间,总想着落一层薄雪再去。然而,我面对的却是冰天雪地的现实,也只好抱着火炉,等鸟雀再次归来,等冰雪彻底融化的那一天了。
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城东三十公里,即则岔石林景区入口处,有一个美丽的牧村——贡去乎。牧村四面环山,三条河绕村而过,潺潺流水叮叮咚咚。
扎西的家就在贡去乎。扎西大学毕业后又读了研究生,研究生学位拿到之后,他没有去城里找工作。扎西的父亲是本地牧民,没有文化,除了放牧,扎西就是他最值得骄傲的谈资了。扎西没有去城里找工作,他的父亲很不高兴,以前见人就夸的语气也有所转变,甚至愤怒,愤怒里还夹带着看不起儿子的意思。扎西对他父亲也不似以前那么顺从了。当然不是说扎西长大了,就不怕父亲,而是他对生活有了新的想法。扎西不像他父亲那样,他不愿将自己的思想固定在这条沟里的牧场上。扎西看到这条沟里春夏秋冬都有外地人进进出出,他们或摄像;或画画;或成群结队,出没于山林之间:或踽踽独行,歇息于河流之畔。于是,扎西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新的想法。
2018年6月,我和扎西刚认识。那次我的目的地是则岔石林。刚进入贡去乎,我就看见一个小广场。广场旁边的山丘。上有一座白塔,白塔四周挂满了经幡。广场前方有一条走廊,墙壁上画了八宝。站在走廊边上,我又看到了河。三条河一热乌河,则岔河,多拉河,三条河流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在贡去乎汇聚一起,然后向北奔流,流入洮河,显得很壮观,却又不张扬。相比。高山峡谷中的河流,它们不但谦虛,而且显得腼腆。
扎西的家在村子的最边上,房屋是按农区传统风格修建的,土木结构,全院转角二层楼。楼上房间很多,房间里挂着来自不同地区的摄影师拍摄的照片,或雪山,或草原,或森林,或河流,每幅照片下面都有说明。房间干净整洁。装饰简单,大方静雅,且都摆放着一盆从草原上挖来的三叶草。这样的装饰,是城市里的宾馆无法拥有的。楼门顶之上,是很大的露天阳台。阳台上摆放着几盆长寿菊、几个木墩子,还有两张用树根做成的桌子。这样的布局和设计,扎西的父亲怕是永远都想不到,自然也就做不到,观念很重要。
扎西的父亲一生都在牧场劳作,所有想法都围绕着牛羊转圈。扎西的种种想法,还是得到了家里其他人的支持,也得到了政府的帮扶,否则只能是春梦一场。扎西家拆旧房盖新楼也不过三两年时间,可这三两年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全家十几年放牧的收入。幸福指数建立在大胆的想象之上,然后通过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得以实现。理想必须践行,才能达到目的。我还想到了这一点,成功源于机遇。扎西抓住了机遇,他成功了。
只有十二户人家的贡去乎,终于被世人皆知,就源自扎西的藏家客栈。藏家乐的出现,升级了牧区经济形态,使藏族聚居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的牧业也开始向现代商业迈进。这种转变看似缓慢,但渗透性极强。多少年来,生存在洮河沿岸的农牧民,一直沉醉于传统的耕作与放牧中,不是不思进取,而是求新求变思维方式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乃至机遇。
热乌河在则岔沟蜿蜒十八湾。十八湾所经之处,山形奇特,森林茂密,河水潺潺,格桑花盛开,河谷中空气清新。穿过热乌河,沿小路前行,三条河流便各自去了一边。极目远眺,千里草原平铺,唯河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则岔石林之景观气象万千,雄伟壮观。蓝天白云下,黛青色的森林绵延于山峰间,加之大小不一的各种溶洞,以及岩壁之上富有各种传说的壁画,这里的一切还是很难逃脱与神话的纠缠。
那天,我和扎西坐在门楼顶的露天阳台上,喝奶茶,吃糌粑,说着理想的伟大和人生的艰辛,都有些激动了。三条河流送来的清冽之气和陶然轰响,又令我们暂时忘却其他,只沉醉于眼前的美景。“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若将眼前所有美景据为已有,心里的那个贪字就写得太大了,还是与他人分享的好。
此时,却是大雪封山。看不到行人,也听不见鸟鸣。坐在朝西的小二楼上,抱着火炉,我心有愧意。我答应过扎西的,一定要去则岔石林。那么,现在就动身吧。哪怕大雪深埋我的足迹,而三条河流会带我到达诗意的前方。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我”的回想内容为主体,叙述了我与扎西的交往、了解和成为挚友的过程,始终以“我”的视角叙述让读者感到亲近和真实可信。
B.文章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如扎西父亲对扎西前后态度的对比、扎西与父亲的对比等,意在批评扎西父亲思想的保守,突出扎西思想的前卫。
C.扎西的藏家乐三两年的收入远超以前,它的出现促进了藏族聚居区经济的转变,凸显了时代背景下个人选择和机遇把握的重要。
D.文章的语言平实朴素、流畅简净,多用散句,对扎西事迹的叙述渐次深入,客观地表达了对藏族聚居区可喜变化的感受,又蕴含着深挚的情感。
【2】文章后面引用苏轼的名句“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本诗以“三条河流”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既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草招手迎接诗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表达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写旧地重游,自然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篇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论语·述而》篇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取意相似。
(2)《书愤》中抒发年老岁月蹉跎,壮志未酬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作者与朋友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情景。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否了解自己的心志。
(2)《诗经·氓》表现女子悔恨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述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形象表述孔子对富贵的态度。
(4)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一句总括了雄关固若金汤的形势,又以“_____________”一句形象表现了历史的盛衰无常。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诗人以夸张的笔墨写唯有鸟能飞行、人迹所不能至来表现秦蜀之间崇山峻岭连绵、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3)杜甫的《登高》借落叶和江水来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3) 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问君能有几多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行香子
赵 鼎
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凝眸、老泪凄然。山禽飞去,榕叶生寒。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
注:1138年,面对金国的进攻,南宋大臣多主张割地求和;赵鼎坚决反对,遭到秦桧忌恨。秦桧做宰相后,将他一贬再贬,最后流放到吉阳军(今海南三亚)。赵鼎最终绝食而死。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中的“长安”实际上是指南宋的都城临安,这是作者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B. “天涯万里,海上三年”概括了作者被贬谪到海南的三年生活,万里之遥,三年之久,语甚沉痛。
C. “草色芊绵,雨点阑斑”描写了草木繁密茂盛、小雨淅沥的景色,作者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
D. “谩凝眸”是说枉自定睛远望,不能慰己胸怀,所以紧跟着的就是“老泪凄然”,这七个字直抒胸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其阴 阴:山、水的背面
②当其南北分者 当:挡着
③自京师乘风雪 乘:冒着
④余始循以入 始:才
⑤遂至其巅 巅:山顶
⑥须臾成五采 采:同“彩”,色彩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⑤⑥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于泰安 师不必贤于弟子
B.其级七千有余 其皆出于此乎
C.古谓之天门溪水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D.余所不至也 师之所存也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三段,作者依次写了泰山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色,突出了泰山日出时色彩鲜明、气势雄伟的特点。
B.第四段,主要描绘了一幅日观峰古迹图。既增加了知识性,也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历史。
C.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雄奇壮丽的景象。
D.本文语言精练简洁,生动形象。虽然全文不过五百多字,却充分表现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
【4】下列对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号纪年是古人常用的一种纪年方法,如“乾隆三十九年”。
B.干支纪年是古人常用的一种纪年方法,如“壬戌之秋”。
C.干支纪日是古人常用的一种纪日方法,如“是月丁未”。
D.古人用特定的名称纪日,如“晦”指农历的每月第一天。
【5】本文善于运用侧面描写突出景物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在家写作,五岁的女儿吵着要他陪自己完。作家没有时间,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女儿说:“你先把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再陪你玩。”女儿很快拼好了。作家惊讶地问女儿是怎么做到的。女儿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反过来拼,只要这个人好了,世界就好了。”要求选准角度,明确利益,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