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德宏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1题,共 5分)
  • 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装置及药品

    实验目的

    制H2S

    制氨气

    制NO2

    制氯气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共8题,共 40分)
  • 2、钼酸钠晶体(Na2MoO4·2H2O)可用于制造生物碱、油墨、化肥、钼红颜料、催化剂等,也可用于制造阻燃剂和无公害型冷水系统的金属抑制剂。下图是利用钼精矿(主要成分是MoS2,含少量PbS等)为原料生产钼酸钠晶体的工艺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Na2MoO4中Mo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2)“焙烧”时,Mo元素转化为Mo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碱浸”生成CO2和另外一种物质,CO2的电子式为_______,另外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4)若“除重金属离子”时加入的沉淀剂为Na2S,则废渣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测得“除重金属离子”中部分离子的浓度:c(MoO42-)=0.40mol/L,c(SO42-)=0.04mol/L。“结晶”前需先除去SO42-,方法是加入Ba(OH)2固体。假设加入Ba(OH)2固体后溶液体积不变,当BaMoO4开始沉淀时,SO42-的去除率为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MoO4)=4.0×10-8]

    (6)钼精矿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ClO溶液,也可以制备钼酸钠,同时有SO42-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3、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德国化学家 F。 Haber从1902年开始研究N2和H2直接合成NH3.在1.01×105 Pa、250℃时,将1 mol N2和1 mol H2加入a L刚性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NH3体积分数为4%,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至450℃,测得NH3体积分数为2.5%,则可判断合成氨反应△H___________0(填“>”或“<”)。

    (2)在2 L密闭绝热容器中,投入4 mol N2和6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NH3,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数据如下表:

    温度/K

    T1

    T2

    T3

    T4

    n(NH3)/mol

    3.6

    3.2

    2.8

    2.0

    ①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3v(H2)=2v(NH3)    B.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混合气的温度保持不变

    ②温度T1___________(填“>”“<”或“=”)T3

    ③在T3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

    (3)N2O4为重要的火箭推进剂之一、N2O4与NO2转换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O4(g) 2NO2(g) △H。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v=k·p(N2O4),逆反应速率v=k·p2(NO2),其中kk为速率常数,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以kk表示)。若将定量N2O4投入真空容器中恒温恒压分解(温度298K、压强110 kPa),已知该条件下k=5×102 kPa-1·s-1,当N2O4分解10%时,v=___________kPa·s-1

    (4)T℃时,在恒温恒容的密闭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反应过程中各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表示H2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A”、“B”或“C”。与(1)中的实验条件(1.01×105 Pa、450℃)相比,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

    ②在0~25 min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在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mol-2·L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4、环境问题正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用NH3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对构建生态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已知N2(g)+3H2(g) 2NH3(g) △H<0,当反应器中按n(N2):n(H2)=1:3投料,分别在200℃、400℃、600℃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

    ①曲线a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_℃。

    ②上图中M、N、Q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M)、K(N)、K(Q)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如果N点时c(NH3)=0.2 mol·L-1,则N点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保留2位小数)。

    (2)用NH3催化还原NO时包含以下反应:

    反应I:4NH3(g)+6NO(g) 5N2(g)+6H2O(l) △H1

    反应II: 2NO(g) +O2(g) 2NO 2(g) △H2

    反应III:4NH3(g)+6NO2 (g) 5N2(g)+3O2(g) + 6H2O(l) △H3

    △H1=________(用含△H2、△H3的式子表示)。

    (3)SNCR-SCR是一种新兴的烟气脱硝技术(除去烟气中的NOx)。其流程如下:

    该方法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NH3(g)+4NO (g) + O2 (g)4N2(g)+ 6H2O(g) △H=-1646 kJ·mol -1

    ①在一定温度下,在密闭恒压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4v逆(N2)=v正(O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c(N2):c(H2O):c(NH3)=4:6:4

    d.单位时间内断裂12molN-H键的同时断裂12molO-H键

    ②如下图所示,反应温度会直接影响SNCR技术的脱硝效率。

    SNCR技术脱硝的最佳温度选择925℃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SNCR与SCR技术相比,SNCR技术的反应温度较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但当烟气温度高于1000℃时,SNCR脱硝效率明显降低,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 5、我国在古代就会使用热还原法冶炼金属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作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_,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反应中每生成,消耗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

  • 6、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生物降解材料,可用于包装食品。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化学解聚方法,由废旧聚乳酸餐盒制得高纯乳酸钙。

    已知:乳酸是淡黄色黏性液体,与乙醇、水混溶;乳酸钙是白色粉末,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I.废旧聚乳酸材料的解聚

    分别取一定量的NaOH、无水乙醇和白色聚乳酸餐盒碎片,装入锥形瓶,加热解聚;

    待反应完毕,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浓盐酸,然后加热浓缩,得到淡黄色黏稠状液体和少量白色不溶物;

    中所得混合物加人20mL无水乙醇并搅拌均匀,静置、过滤,弃去白色不溶物。

    (1)步骤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写出聚乳酸在碱性条件下解聚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步骤中,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为避免浓缩过程发生暴沸,可以加入_______

    (3)步骤加入20mL无水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

    II.乳酸钙的制备

    将氢氧化钙粉末分批加人中所得滤液,控制最终溶液的pH约为7,过滤;

    取滤液于烧杯,冰水浴下剧烈搅拌,同时加人40mL物质X,析出白色固体;

    过滤,收集沉淀物,烘干,称重为5.8g

    (4)“控制最终溶液的pH约为7”时,需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后再测量溶液的pH,其原因是________

    (5)步骤中,所加物质X”可能是_________

    A.石灰水B.盐酸C.丙酮D.乳酸

    (6)若步骤所加氢氧化钙粉末的质量为2.1g,则该实验的产率=_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M氢氧化钙74 g·mo-1M乳酸钙=218g·mol-1)

  • 7、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CO2、SO2等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对废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

    Ⅰ.脱硝:

    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N2(g)+2O2(g)=2NO2(g)   ΔH=+133kJ·mol-1

    H2O(g)=H2O(l)         ΔH=-44kJ·mol-1

    催化剂存在下,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其他无毒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Ⅱ.脱碳:

    (1)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2和6mol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l)+H2O(l)

    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保持不变 b.CO2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1molCO2生成的同时有3mol H—H键断裂

    ③CO2的浓度随时间(0~t2)变化如下图所示,在t2时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倍,t3时达到平衡,t4时降低温度,t5时达到平衡,请画出t2~t6 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_____________

    ⑵改变温度,使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0中的所有物质都为气态。起始温度、体积相同(T1℃、2L密闭容器)。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

    CO2(mol)

    H2(mol)

    CH3OH(mol)

    H2O(mol)

    反应Ⅰ:恒温恒容

    0min

    2

    6

    0

    0

    10min

     

    4.5

     

     

    20min

    1

     

     

     

    30min

     

     

    1

     

    反应Ⅱ:绝热恒容

    0min

    0

    0

    2

    2

     

     

    ①达到平衡时,反应Ⅰ、Ⅱ对比:平衡常数K(I)______ K(II)(填“﹥”“﹤”或“=”下同);平衡时CH3OH的浓度c(I)____ c(II)。

    ②对反应Ⅰ,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30min时只改变温度T2℃,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3.2mol,则T1___T2(填“>”、“<”或“=”)。若30min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g)和1molH2O(g),则平衡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⑶利用人工光合作用可将CO2转化为甲酸,反应原理为2CO2+2H2O=2HCOOH+O2,

    装置如图所示:

    ①电极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

    ②在标准状况下,当电极2室有11.2L CO2反应。 理论上电极1室液体质量_____(填“增加”或“减少”______g。

     

  • 8、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高锰酸钾被还原为硫酸锰(请书写离子方程式)__

    2)向酸性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过量双氧水(请书写离子方程式)__

    3)将四氧化三铁溶于过量的稀硝酸(请书写离子方程式)__

    4)乙醇被硫酸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氧化成乙酸,重铬酸钾被还原为硫酸铬(请完成化学方程式)__

    5S+NaOH=Na2Sx+Na2S2O3+H2O用含x的代数式配平方程式__

  • 9、有A、B、C、D、E五种前四周期的元素。A原子核外有1个未成对电子,A+比B原子少一个电子层,B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3p轨道后,3p轨道呈全充满状态。C原子的2p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与C的核电荷数相差8。E位于周期表第12纵列且是六种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R是由D、E形成的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元素的电负性___D元素的电负性(填“>”、“<”或“=”)。

    (2)C的第一电离能比它同周期前一族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________

    (填“大”或“小”)。

    (3)E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_,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__  _族。

    (4)化合物A2D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D2B2广泛用于橡胶工业,它的分子结构与双氧水相似,但在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D2B2分子中D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D2B2是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6)R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已知R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则该晶胞的边长a=_____________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10、甲醛(HCHO),无色气体,易溶于水,有特殊的刺微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40%甲醛溶液沸点为96℃,易挥发。甲醛在碱性溶液中具有极强的还原性。为探究过量甲醛和新制Cu(OH)2反应的产物成分,进行如下研究:

    (1)在下图装置中进行实验,向a中加入0.5mol·L-1CuSO4溶液50mL5 mol·L-1 NaOH溶液100mL,振荡,再加入40%的甲醛溶液40mL,缓慢加热a,在65℃时回流2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有棕色固体生成,最后变成红色,并有气体产生。

    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仪器c的作用为____________

    ③能说明甲醛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发现气体产物是副反应产生的。为确认气体产物中含H2不含CO,将装置A和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后进行实验。

    ①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

    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③确认气体产物中含H2而不含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证明a中甲醛的碳元素未被氧化成+4价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a中反应后的清液,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甲醛的碳元素未被氧化成+4价。

    (4)为研究红色固体产物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以下每步均充分反应);

    已知:ⅰ.Cu2O [Cu(NH3)4]+(无色) [Cu(NH3)4]2+(蓝色)

    ⅱ.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红色固体产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11、11.92gNaClO配成100mL溶液,向其中加入0.01mol Na2Sx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SO4NaCl

    (1)NaClO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mol·L-1

    (2)化学式Na2Sx中的X=____________

     

五、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12、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催化重整是实现碳中和的热点研究课题。1991年,Ashcroft提出了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的技术理论:气体分子吸附至催化剂表面后发生反应。500℃时,反应原理如下:

    反应I.主反应:      

    反应II.副反应:   kJmol

    反应III.积碳反应:

    反应IV.积碳反应:

    其中,副反应III、IV形成的积碳易导致催化剂失去活性。

    (1)在原料气中添加微量有利于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为标准摩尔生成焓,其定义为标准状态下,由稳定相态的单质生成1 mol该物质的焓变。对于稳定相态单质,其为零。根据上述信息及下表所给数据,计算反应I的反应热______

    物质

    (kJ·mol)

    -74.8

    -393.5

    -110.5

    (3)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发生催化重整反应(假定只发生主反应1。当投料比时,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初始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压强___________2 MPa(填“>”、“<”或“=”);当温度为、初始压强为2 MPa时,a点的___________(填“>”、“<”或“=”)。起始时向1 L恒容容器中加入2 mol 和2 mol ,在温度为、初始压强为2 MPa条件下反应,用压强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用电化学方法还原将其转化为其它化学产品可以实现对的综合利用。下图是在酸性条件下电化学还原的装置示意图:

    已知:法拉第效率(FE)的定义:

    控制、电解液中存在KCl时,电化学还原过程中(其他含碳产物未标出)和的法拉第效率变化如图所示。

    ①写出阴极产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

    ②结合上图的变化规律,推测KCl可能的作用是___________

    mol/L时,22.4 L(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下同)的被完全吸收并还原为,分离后,将CH4混合气体通入如下图所示装置(反应完全),出口处收集到气体8.96 L(不考虑水蒸气),则___________

  • 13、重铬酸钠(Na2Cr2O7)是重要的鞣革剂和电镀的钝化剂。它可由铬铁矿(主要成分FeO·Cr2O3,混有SiO2Al2O3等杂质)经过下列流程制取:

    已知: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回答下列问题:

    1Na2Cr2O7Cr的化合价为_______

    2)写出FeO·Cr2O3熔融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气体X的电子式_______。过滤2中滤渣的化学式_______

    4)调节pH=5时可将CrO42−转化为Cr2O72−,但溶液的pH值不宜过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5)产品纯度测定:取0.40gNa2Cr2O7样品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20.00mL所配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稀硫酸,然后用0.1mol/LFeSO4溶液滴定到终点时消耗18mLFeSO4溶液。

    ①写出Na2Cr2O7在酸性条件下与Fe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Na2Cr2O7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5
题数 1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计算题
五、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