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2、人体内尿酸(HUr)含量偏高,关节滑液中产生尿酸钠晶体(NaUr)会引发痛风,NaUr(s)⇌Na+(aq)+Ur﹣(aq)△H>0.某课题组配制“模拟关节滑液”进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37℃时,Ka(HUr)=4×10﹣6,Kw=2.4×10﹣14,Ksp(NaUr)=6.4×10﹣5
②37℃时,模拟关节滑液pH=7.4,c(Ur﹣)=4.6×10﹣4mol•L﹣1
(1)尿酸电离方程式为_____。
(2)Kh为盐的水解常数,37℃时,Kh(Ur﹣)=_____。
(3)37℃时,向HUr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配制“模拟关节滑液”,溶液中c(Na+)_____c(Ur﹣)(填“>”、“<”或“=”,下同)。
(4)37℃时,向模拟关节滑液中加入NaCl(s)至c(Na+)=0.2mol•L﹣1时,通过计算判断是否有NaUr晶体析出,请写出判断过程_____。
(5)对于尿酸偏高的人群,下列建议正确的是_____。
a.加强锻炼,注意关节保暖
b.多饮酒,利用乙醇杀菌消毒
c.多喝水,饮食宜多盐、多脂
d.减少摄入易代谢出尿酸的食物
3、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
(1)科学家提出由CO2制取C的太阳能工艺如上图所示。
①若“重整系统”发生的反应中=6,则FexOy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热分解系统”中每分解1molFexOy,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工业上用CO2和H2反应合成甲醚。已知:
CO2(g)+3H2(g)===CH3OH(g)+H2O(g) ΔH1=-53.7kJ·mol-1
CH3OCH3(g)+H2O(g)===2CH3OH(g) ΔH2=+23.4kJ·mol-1
则2CO2(g)+6H2(g)===CH3OCH3(g)+3H2O(g) ΔH3=________kJ·mol-1。
①一定条件下,上述合成甲醚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若改变反应的某一个条件,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H2的转化率增大
c.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减小 d.容器中的值变小
②在某压强下,合成甲醚的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如下图所示。T1温度下,将6molCO2和12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0~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CH3)=__________;KA、KB、KC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3)常温下,用氨水吸收CO2可得到NH4HCO3溶液,在NH4HCO3溶液中,c(NH)________(填“>”、“<”或“=”)c(HCO
);反应NH
+HCO
+H2O=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已知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2×10-5,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4×10-7,K2=4×10-11)
4、20世纪前,黑火药是世界上唯一的火箭推进剂,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S + 2KNO3 +3C = K2S +N2↑ +3CO2↑。20世纪60年代,火箭使用的是液体推进剂,常用的氧化剂有四氧化二氮、液氧等,可燃物有肼(N2 H4)、液氢等。
(1)K原子核外电子云有___种不同的伸展方向,电子填充了__个轨道;写出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比较反应所涉及的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小:__;
(2)写出产物中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结构式__,产物K2S的电子式为___;
(3)已知S和氯水反应会生成两种强酸,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以上的火箭推进剂一般含有氮元素,含氮化合物种类丰富。有一含氮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爆炸性,86g该化合物爆炸分解会生成标况下N267. 2L和另一种气体单质H2。写出其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
5、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金刚石的莫氏硬度为10,石墨的莫氏硬度为,从晶体结构的角度解释金刚石硬度很大,石墨很软的原因__________。
(2)在相同温度时,酸性条件下都能被
氧化,通过控制溶液中
探究同浓度的
还原性强弱,预测同浓度的
被
氧化需要的
最小的是________,试从离子结构角度解释
的还原性逐渐增强的原因________。
6、自来水生产的流程示意图见下:
(1)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水处理剂,比C12好。有如下两种制备C1O2方法:
方法一:2NaClO3+4HCl=2C1O2↑+Cl2↑+2NaCl+2H2O
方法二:2NaC lO3 +H2O2+H2SO4=2C lO2↑ +Na2SO4十O2↑+2H2O
用方法二制备的C1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消毒,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C1O2和C12在消毒时自身均被还原为Cl-, C1O2的消毒能力是等质量Cl2的_________倍
(2)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的水被称为硬水。暂时硬水最常见的软化方法是_________。
永久硬水一般可以使用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先把水通过装有_________ (填“阴”或“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柱,再通过另一种功能的离子交换树脂。使用后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置于_________中再生。
(3)水处理中常见的混凝剂有硫酸铝、聚合氛化铝、硫酸亚铁、硫酸铁等。硫酸亚铁作为混凝剂在除去悬浮物质时,需要将水的pH调至9左右,原因是_________。
(4)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下图是电渗析法的示意图,淡水从_________(填“A”、“B”或,“C”)口流出,甲为_________离子交换膜。
7、原子序数小于36的X、Y、Z和铜四种元素,X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有一个能级中的电子数比其它两个能级的中电子数都多1;Y基态原子中的电子占有5个轨道,其中有2个轨道处于半满状态,Z的原子序数为24。
(1)Z原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
(2)元素X与Y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H2Y2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
(3)+3价Z的配合物K[Z(C2O4)2(H2O)2]中的配体是____________ ;与C2O4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4)Cu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晶胞中与铜离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铜离子有________个。某种有缺陷的铜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由Cu2+、Cu3+、Y2-及空隙组成,可表示为Cu0.98Y,则n(Cu2+)/n(Cu3+)=_________。
8、(1)比较非金属性强弱:C______Cl(填“>”、“<”或“=”),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_。
(2)Mg2C3可以和水作用生成丙炔,试写出Mg2C3的电子式______。
(3)写出乙醇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9、煤的气化技术发展较早,近几年来煤的气化技术更多的倾向于用水煤浆与粉煤为原料的加压气化技术。煤的气化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1)煤的气化过程中,存在如下反应:
① C(s)+O2(g) CO2(g) △H1=-394.1kJ/mol
②2CO(g)+O2(g)2CO2(g) △H2=-566.0kJ/mol
③2H2(g)+O2(g)2H2O(g) △H3=-483.6kJ/mol
写出利用水煤浆生产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由H2和CO可直接制备二甲醚(CH3OCH3)(产物中还有水蒸气),结果如图所示:
①合成二甲醚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中C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③有利于该反应充分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高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低温低压
④在实际生产中选择了适宜温度和压强,原因是考虑了________因素
(3)图中,甲装置为CH3OCH3碱性燃烧电池,其电极均为Pt电极。装置乙中,C、D电极为Pb电极,其表面均覆盖着PbSO4,其电解液为稀H2SO4溶液。
① 写出甲装置中B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写出乙装置中D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当有46克二甲醚参加反应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10、醋酸亚铬水合物是一种砖红色晶体,可作氧气吸收剂,微溶于乙醇,不溶于冷水和乙醚。实验室以Zn粉、盐酸、
溶液、
溶液为原料制备
的装置如图。
实验操作: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向仪器中加入药品;②加入适量溶液,甲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③关闭
,打开
、
,向三颈烧瓶中滴加试剂a;④当丙中有均匀气泡冒出时,……;当乙中析出大量砖红色沉淀时,关闭
;⑤将乙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
。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b为____________;补充完整④中的操作____________;步骤③中滴加试剂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装置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丙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步骤⑤中的过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与普通过滤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为标定实验所用的溶液的浓度,进行如下实验:
取25.00 mL溶液于碘量瓶(一种带塞的锥形瓶)中,加入适量
,充分反应后加入过量稀
至溶液呈强酸性,此时铬元素以
形式存在。再加入足量KI溶液,塞紧瓶塞,摇匀充分反应使
完全转化为
。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0.25mol⋅L
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消耗
溶液24.00 mL。(已知:
)
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②下列情况会导致浓度测定值偏低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溶液因久置水解产生少量浑浊[
固体]
B.盛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C.用滴定管量取溶液时,先俯视后仰视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外挂有一滴液珠未滴落
11、水中的酸碱平衡。一个溶液(X)含有两种一元弱酸(只有一个具有酸性的质子); HA的酸解离常数KHA= 1.74 ×10-7, HB的酸解离常数KHB= 1.34 ×10-7溶液XpH为3.75。
(1).滴定完100 mL溶液X需要100 mL 0.220 M NaOH溶液。计算溶液X中每一种酸的最初的(总量)浓度(mol·L-1) ___________。在适当的地方合理近似[Kw= 1.00 × 10-14,298K。 ]
(2).计算最初包含6.00 × 10-2 M NaA与4.00 × 10-2 M NaB的溶液Y的pH___________。
(3).向溶液X中加入许多蒸馏水得到非常(无限)稀的溶液,酸的总浓度接近于零。计算稀溶液中每一种酸的解离百分数___________。
(4).将一个缓冲溶液加到溶液Y中,保持pH为10.0. 得到溶液Z,假定体积无变化。计算物质M(OH)2在Z中的溶解度___________ (用mol·L-1)。已知阴离子A-与B-可与M2+形成络合物:
M(OH)2 ⇌ M2+ + 2OH- Ksp=3. 10 ×10-12
M2++A- ⇌ [MA]+ K1=2.1 × 103
[MA]++ A- -⇌ [MA2] K2=5.0 × 102
M2++B- ⇌ [MB]+ K=6.2 × 103
[MB]++B- ⇌ [MB2] K=3.3 × 102
12、电子工业中,人们常用FeCl3溶液腐蚀覆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某项目学习小组设计如下流程处理废液和资源回收:
(1)FeCl3溶液中通常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其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将FeCl3溶液蒸干、灼烧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___。
(2)用足量FeCl3溶液蚀刻铜箔后的废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步骤①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 Cu( OH)2 | Fe(OH)2 | Fe( OH)3 |
开始沉淀时 | 4.7 | 7.0 | 1.9 |
沉淀完全时 | 6.7 | 9.0 | 3.2 |
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
(5)步骤③中,由于NaHCO3部分水解生成Cu2(OH)2CO3沉淀和CO2气体,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步骤③中生成的Cu2(OH)2CO3中会混有少量CuCO3取样品w g,测得n(Cu)=a mol, 则Cu2(OH)2CO3的纯度为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列出表达式即可)。
13、甲烷除做燃料外,还可用于化工合成及其他应用。
(1)可用于消除氮氧化物,反应原理如下:
_______kJ/mol
(2)可用于生产甲醇,传统反应分两个阶段,原理为(ⅰ)
,(ⅱ)
,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为_______;某条件下按
进行反应(ⅰ),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其中表示
和CO的曲线分别为_______。
(3)也可通过如下途径合成甲醇(ⅰ),(ⅱ)
;某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和3mol
发生反应,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
t/min n/mol | 0 | ||||
3 | 2 | 1.5 |
| 0.5 | |
3 | 2 | 1.5 |
| 0.5 | |
CO | 0 |
|
| 3 |
|
0 | 0.5 | 1 |
| ||
0 | 0.75 |
| 2 |
_______mol,0~
时刻用
表示反应(ⅰ)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min)(用含
的式子表示),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
(4)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一种特殊催化剂作用下,水可促进、
高选择性的直接合成
,其中部分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从该部分反应机理分析在
氧化合成甲醇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决定反应进行的最大能垒(活化能)为_______kJ/mol,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在催化剂表面,
和
更容易被吸附的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