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色农业助力市中发展,近几年我区草莓种植基地不断扩大,草莓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被誉称为“水果皇后”。这里的“钙、磷、铁”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的是
A.液氧
B.空气
C.氯化钠
D.铁
3、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可能会贫血
A.钙
B.锌
C.碘
D.铁
4、下列关于氢氧化钠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B.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C.可作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
D.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5、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
B.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分子间有间隔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6、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 氦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B. 氮气用于医疗急救
C. 氢气用于磁悬浮列
D. 氧气用于炼钢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头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推进剂
C.干冰升华会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8、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取固体粉末
D.加热液体
9、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过程中,造成了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⑥装药品前忘了检查装置气密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除⑤外
D.除⑥外
10、如图表示五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经略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转化一定是分解反应
B.反应②一定是C和氧气的反应
C.反应③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
D.反应④物质X一定是H2CO3
1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甲烷是由碳、氢两个元素构成的
C.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组成的
D.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白酒
B.空气
C.汽水
D.液氮
13、下列图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其中一份加入催化剂
B.分别向等质量的大理石中滴加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水通电产生气体
D.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14、已知反应:X+CuO→Cu+Y(反应条件已省略),X、Y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Y中,同一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同
B.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小于生成的Y的质量
C.常温下,X、Y一定是气体
D.若X是单质,则Y一定是氧化物
15、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B.镁在空气中加热
C.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16、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氯原子的是
A.Cl
B.Cl2
C.2Cl
D.2Cl2
17、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温烧制
D.磨光上釉
18、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a所表示的时刻
A.点燃红磷放入集气瓶中,盖紧橡皮塞
B.将要打开止水夹时
C.红磷刚刚熄灭
D.水沿导管流入瓶中到达刻度1处
19、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木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B.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霓虹灯
C.干冰升华会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D.稀硫酸能与石灰石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0、如图所示中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A.图1:汞在足量的氧气中加热
B.图2: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①有催化剂②无催化剂)
C.图3:向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D.图4: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1、科学家在制备碳纳米管时得到了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副产品,该副产品外观类似泡沫、质地轻盈,被称为碳纳米泡沫,它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碳素材料的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纳米泡沫和碳纳米管属于不同种物质
B.碳纳米泡沫是一种单质
C.碳纳米泡沫不具有可燃性
D.碳纳米泡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还原氧化铜
2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释,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食盐腌制的食品可延长保存时间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发生了反应
C.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微观原因是分子的大小可以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
D.使用含氢氧化钠的炉具清洁剂时,应戴上橡胶手套
23、端午节时,民间有挂艾草的习俗,艾草性温其药用价值非常高。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C15H10O2),下列关于黄酮素说法正确的是
A.黄酮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黄酮素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2
D.黄酮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4、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煤炭粉碎能使其燃烧得更充分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灭火
D.油锅着火时可以用水灭火
25、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 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 5﹕3
26、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对化学家或化学史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
C.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观点
D.拉瓦锡:用红磷燃烧的实验发现了空气的组成
2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舌尖上的中国Ⅱ》对我们山东的煎饼做了详细的报道,其中地瓜煎饼中的淀粉可给人体提供丰富的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2)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①图1做法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②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图2所示:碳罐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沉淀过滤 D蒸馏
(3)我市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尿素[CO(NH2)2]、磷酸氢铵[CO(NH4)2HPO4]等,其中磷酸氢铵属于_________(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
(4)“CNG”即压缩天然气,请写出“CNG”燃烧的化学和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8、家庭用天然气作燃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29、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30、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右图是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为食盐的主要成分,B中含钡元素,D、E的溶液都有颜色,其它溶液都为无色。⑤和⑥为置换反应,其它均为复分解反应。
(1)物质C为_________;D溶液中的阳离子为_______;
(2)B转化为A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1、钙元素在人类的生命和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1)在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则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氧化钙可做某些食品的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3)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常用于制备补碘剂Ca(IO3)2,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32、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图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
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
A装置制取氧气的仪器装配好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是: 。
(2)通常情况下,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实验室制取S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若选择F装置收集SO2气体,气体应该从 端进入。
3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生石灰与水反应制熟石灰:_____、_____。
(2)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画线:_____、_____。
(3)工业上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_____、_____。
3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气体单质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污染空气的三种有害气体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5、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氩气_________
(2)两个氧分子__________
(3)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_______
(4)硝酸铜_______
(5)两个钙离子__________
36、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_性。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不同。
(3)用稀盐酸可除去铁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7、学会物质的分离提纯和准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意义。(已知: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mL)
实验一:溶液配制
(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g,水___mL。
(2)0.9%的医用氯化钠溶液俗称生理盐水,可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电解质。生理盐水中的溶质为_____。
实验二:粗盐提纯
(3)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_。
(4)20℃时提纯9g粗盐,若已知粗盐中氯化钠含量约为80%,溶解时应选择哪一种规格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最为合适(提供的量筒规格有“10mL“”、“25mL”和“100mL”),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________。
(5)提纯后的精盐属于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8、铜及其化合物一般都具有特征的颜色,例如Cu、Cu2O呈红色,CuO、CuS呈黑色,CuSO4•5H2O呈蓝色,无水硫酸铜白色(可用于证明水蒸气的存在)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甲,为探究用H2还原CuO所得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I、查阅资料:
①高温灼烧Cu2O能与氧气反应得到 CuO
②Cu2O能与稀硫酸发生下列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Ⅱ、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溶液是否呈蓝色;
方案2:称得干燥坩埚的质量为ag,取红色试样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g,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最后称得总质量为cg;
(1)请你评价方案1。如果你认为该方案合理,就简述其化学原理;如果你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就简述原因______。
(2)方案2中,如果a、b、c的关系符合c=______可确认红色粉末是Cu2O。
Ⅲ、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乙从H₂还原Cu2O有水生成出发设计了新的探究方案,装置如下图所示。
(3)该方案判断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的依据是:______。
(4)研究性学习小组丙的同学认为:即使出现了学习小组乙预期的现象,也不能确保实验的科学性。鉴于此,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39、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
40、近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_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得出水是由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