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景德镇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让我们饶城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饶城城的面貌焕然一新。

    B.考场上沉着、冷静、认真、仔细,是我们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园的荷花尤其特别引人注月,游人不由得驻足欣赏。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褓(qiánɡ)        (jìn)            怒不可(è)

    B.黑(lí)             纶(jīnɡ)          挑拨离(jiàn)

    C.鱼(tāo)            绕(yínɡ)        讲信修(mù)

    D.突(wù)             (yān)        推推搡(sǎnɡ)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火车站办理临时身份证明不用再花钱拍照,这项让旅客一文不名的规定值得赞扬。

    B.《项链》这篇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有力地深化了主题,可以说是匠心独运

    C.回到故乡,他见到老房子破败不堪,荒草丛生,不禁黯然神伤

    D.游轮刚刚停稳,前往鼓浪屿观光的游客便争先恐后地登船抢位置。

  •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闻一多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B.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C.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是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散文集《牛车上》等。

    D. 《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编的《资治通鉴》。

     

  • 5、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否在市区里推广“Z”字形斑马线,市民们有不同的意见,张先生非常赞同。(“张先生非常赞同”的是哪种意见,表意不明。)

    B.彩色沙林的沙山和沙峰,经过大自然的刀削斧砍,形成了“爨王出征”“雨后春笋”等大约100余个天然沙石造型,让人叹为观止。(“让人叹为观止”缺宾语。)

    C.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向后人诉说着那一段刻骨铭心的不能忘却的艰苦岁月,展现着中国人民坚不可摧的革命精神。(“刻骨铭心”和“不能忘却”语义重复。)

    D.每到春夏之交,昆明的蓝花楹就进入盛花期,它的花十分美丽,所以它确实是一种珍贵的花木。(强加因果,“它是一种珍贵的花木”与“它的花十分美丽”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退/热/铺/锐不可

    B.责/刻/订/油光可

    C.悄/然 教/后 风/息敛声

    D.哽/喉 真/花/首而望

  •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袁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诗歌只有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才能领略此中的画意诗情,感受其意境美。

    C.近日,在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预选赛上,中国队与马来西亚队的比赛以40的比分戛然而止。

    D.作为一名学生,每天必须按时到校上课,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事耳/归来天子

    B以为大有所/还扬州

    C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愿市鞍马

    D当涉/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列句子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始就学/太丘舍去去后

    B拜蒙母/溯流逆上矣

    C何见事晚乎/忽啼求

    D刮目相待/求之地中,不颠乎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孙权使用了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文章运用对话塑造人物形象,寥寥数语,就可以感受到三个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C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他被吕蒙的口才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D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学有所成。

    【4】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远;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B. 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C. “独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D.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生活中,有许多人值得我们去感恩,班级准备开展“感恩有你   一路相伴”的主题活动,请同学们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活动一:明主题】“感恩”中“感”的第七笔是___________

    (2)【活动二:念恩情】请对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仿写,完成小诗创作(要求韵脚相同)。

    《致我最亲爱的老师》

    ……

    我曾记得您那沾满粉末的双手               因为有您                  莘莘学子才能成才

    ____________                 因为有您                  世界才会如此文明

    ____________                       老师                  您是明灯

    我曾记得您那幽默风趣的讲授                                                ……

    (3)【活动三:展才艺】在本次活动中,你担任主持人,请为合唱《感恩的心》和小品《一路有你》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词。(合唱在前,小品在后)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

    1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酒酣胸胆尚开张。      ,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文天祥《过零丁洋》)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摘自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习近平的讲话)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行者满脸赔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你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了(   )收他去,救出我师。他如今现在菩萨处做(   ),实受了菩萨正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返怪老孙,是何道理!”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1)依据原著,补充括号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者为什么称呼罗刹“嫂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者为什么去找罗刹,此行采取了什么策略,这次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者要扇息的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胡博士

    张中行

    ①胡博士1917年来北大,到我上学时期,论资历,已经是老人物了。可是年岁并不很大,不过是“四十而不惑”。看外貌更年轻,像是三十岁多一些。中等以上身材,清秀,白净。永远是“学士头”,就是头发留前不留后,中间高一些。永远穿长袍,好像博士学位不是来自美国。总之,以貌取人,大家共有的印象,是个风流潇洒的本土人物。

    ②形貌本土,心里,以及口中,有不少来自异国的东西。这有思想,或说具体一些,是对社会、人生以及与生活有关的种种事物(包括语言文学)的看法。——这方面问题太大,还是谈小一些的,那是科学方法。我们本土的,有时候谈阴阳,说太极,玄想而不顾事实。科学方法则不然,要详考因果,遵循逻辑,要在事实的基础上建立知识系统。这对本土说是比较新鲜的。可是也比较切实,所以有力量。初露锋芒是破蔡元培校长的《石头记索隐》。蔡先生那里是猜谜,甚至做白日梦,经不住科学方法的事实一撞,碎了。在红学的历史上,胡博士这篇《〈红楼梦〉考证》很重要,它写于1921年,刚刚“五四”之后,此后,大家对索隐派的猜谜没有兴趣了,改为集中力量考曹府,以及与之有关联的脂砚、敦敏等。也是用这种方法,胡博士还写了几种书和大量的文章,得失如何可以从略。

    ③“五四”前后,胡博士成为文化界的风云人物,主要原因自然是笔勤,并触及当时文化方面的尖锐问题,这就是大家都熟知的文学革命。还有个原因,其实也不次要,是他喜爱社交,长于社交。在当时的北京大学,交游之广,朋友之多,他是第一位。是天性使然还是有所为而然,这要留给历史学家兼心理学家去研究;专从现象方面说,大家都觉得,他最和易近人。即使是学生,去找他,他也是口称某先生,满面堆笑,如果是到他的私宅,坐在客厅里高谈阔论,过时不走,他也绝不会下逐客令。这种和易的态度还不只是对校内人,对校外的不相识,据说也是这样,凡是登门必接待,凡是写信必答复。这样,因为他有名,并且好客,所以同他有交往就成为文士必备的资历之一,带有讽刺意味的说法是:“我的朋友胡适之。”

    ④要上课,要待客,要复信,要参加多种社会活动,还要治学,写文章,其忙碌可想而知。可是看见他,总是从容不迫的样子。当时同学们都有个共同的感觉,胡博士聪明过人,所以精力过人。30年代初,他讲大一普修的中国哲学史,在第二院大讲堂(原公主府正殿)上课,每周两小时,我总是去听。现在回想,同学们所以爱听,主要还不是内容新颖深刻,而是话讲得漂亮,不只不催眠,而且使发困的人不想睡。还记得,那已是1946年,西南联大三校各回老家之后,清华大学校庆,我参加了。其中有胡博士讲话,谈他同清华大学的关系,是某年,请他当校长,他回个电报说:“干不了,谢谢!”以下他加个解释,说:“我提倡白话文,有人反对,理由之一是打电报费字,诸位看,这用白话,五个字不是也成了吗?”在场的人都笑了,这口才就是来自聪明。

    ⑤再说一件,十足的郑重其事,是他对朋友能够爱人以德。那是1938年,中国东、北半边已经沦陷,北大旧人还有住在北京的,其中一位是周作人。盛传他要出来做什么,消息也许飞到西方,其时胡博士在伦敦,就给周寄来一首白话诗,诗句是:“减晖(案为胡博士化名)先生昨夜做一个梦,梦见苦雨庵(案为周的书斋名)中吃茶的老僧,忽然放下茶盅出门去,飘然一杖天南行。天南万里岂不太辛苦?只为智者识得重与轻。梦醒我自披衣开窗坐,谁知我此时一点相思情。”用诗的形式劝勉,“谁知我此时一点相思情”,情很深,“智者识得重与轻”,意很重,我忝为非人,今天看了还感到做得很对。可惜收诗的人没有识得重与轻,辜负了胡博士的雅意。

    ⑥说起北大旧事,胡博士的所为,也有不能令人首肯的,或至少是使人生疑的。那是他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学系主任,立意整顿的时候,把系里多年的教授林公铎解聘了。林先生傲慢,上课喜欢东拉西扯,骂人,确实有懈可击。但他发牢骚,多半是反对白话,反对新式标点,这都是胡博士提倡的。自己有了权,整顿,开刀祭旗的人是反对自己最厉害的,这不免使人联想到公报私仇。如果真是这样,林先生的所失是鸡肋,胡博士的所失就太多了。

    节选自《负暄絮语》张中行

    【1】文章说胡博士身上“有不少来自异国的东西”,那他身上有哪些异样的东西?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胡博士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总之,“以貌取人”,大家共有的印象,胡博士是个风流潇洒的本土人物。

    【4】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胡博士的?此文跟《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在选材上有何不同?

  • 14、广州园林,诗意流淌

    曾 俊

    ①苏州园林举世闻名,众人慕名而往。其实,广州的园林也是园林艺术的经典。相比苏州园林的文人气,广州的园林独具岭南水乡风格,还添了几分实用价值,在建筑艺术上得西方风气之先。这些富有诗意的园林,就在家门口,静静地等待我们去发现,去认识。

    ②中国古典园林分为三大体系,除了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就是岭南园林。而岭南园林在狭义上可以说是广府园林,这也说明了广府文化的根深厚重。

    ③位于番禺的余荫山房就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之一,它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并称岭南四大园林。因它远离市中心,在四大园林中原貌保存得最为完好。

    ④余荫山房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人花园,始建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晚期造园高峰期,距今150多年。园主人看破世事,便隐居乡里,兴建了这座园林。为纪念先祖福荫,故取“余荫”作为园名。

    ⑤余荫山房的厉害,在于“藏而不露”“缩龙成寸”,每一寸风光都好好地存放,也在于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营造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效果,园中有园,景外有景。余荫山房大概只有苏州留园的1/15大,精巧却是不差分毫。如“浣红跨绿廊桥”,一桥即包含所有元素,廊、桥、亭、栏,四者糅杂为一桥。拱桥映于水面自成一圆,廊桥横跨一池水莲,红鲤畅游其中,多么惬意。

    ⑥深柳堂为会客厅,“深柳”二字取自唐刘慎虚《阙题》中“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一句,寓意园主人退隐于此,一心与来客读书。不难想象,当年园主人在月色溶溶,风送荷香的清夜,广邀文友,寻诗觅句,是何等雅致。

    ⑦位于池水之上的玲珑水榭,占水面积略大。据说是主人为与文人骚客相聚在此挥毫泼墨所建,需要较为开阔的空间,才如此设计。

    ⑧位于番禺区沙湾镇紫坭村的宝墨园,是结合了水乡特色的岭南园林。宝墨园的正门是一座五叠八柱三门石构牌坊,雄伟巍峨,巧夺天工。门额为近代著名书法家启功手笔,对联“宝聚紫坭,点化三江连一水;墨挥南国,皴成万绿吐千红”,概括了园内牌坊周边的景色。

    ⑨宝墨园分为十大景区,有50个景点,其中拥有两个吉尼斯之最。巨幅砖雕《吐艳和鸣壁》工艺精湛,前壁全图有600多只不同形态的雀鸟,最大的凤凰翅宽2米多。

    ⑩全园水景,堪称一绝。荔景湾、清平湖、宝墨湖与一千多米长河贯通,水清如镜,长流不息,三十多座石桥,横跨旖旎河湖之上。若驾画舫轻舟,仿似置身蓬瀛。

    B11园内步移景换,美不胜收。诸如荔岛凝丹、玉堂春瑞、柳剪春风、千年罗汉、桂苑浮春、群芳竞秀、古榕长荫、茶王双璧等,令人百看不厌。

    B12作为宝墨园的“姐妹园”,南粤苑与宝墨园紧邻而立,更集中展示岭南建筑艺术精髓。正门牌坊“巍雄聚秀”是第一道风景。牌坊高18米,结合木雕、陶瓷塑、灰塑、砖雕、石雕艺术,是岭南建筑与皇家建筑相糅合的典范。

    B13南粤苑最值得一看的是潮州木雕,素色的木雕上再贴上9999千足纯金,非常气派。据估算,全苑大约使用了2000块以上的潮州木雕,20多斤9999纯金。

    B14苑内有乳花岩洞,由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组成,其中有一柱擎天,由地下直撑洞顶。水池中的石山遍植青松、翠竹,三条银练般的瀑布飞泻而下,汇入清池。

    B15所以,本地的游客,不用再仰望北方园林的豪气,不再羡慕江南园林的温婉,在广州这些诗意流淌、粤韵婉转的园里,可以熏染一身时光的余烟,才缓缓而归。

    (选自《广州日报》2018年3月28日)

    1阅读第⑤段,说说本段主要写了余荫山房的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说明这个特点的。

    2作者在题目中说“广州园林,诗意流淌”,请你以余荫山房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体现广州园林的诗意的。

    3第⑨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结合最后一段,说说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作文。

    请以“身边有一首诗”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⑤书写规范端正,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