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娄底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教孩子而对挫折,并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是现代教育中极关键重要的课题。

    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 2、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宿”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人前行的路”第一句指明了诗人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诗人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 3、下列对句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

    B.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C.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树枝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D.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临别时)村里人告诉(渔人)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睫毛   慷慨   美不盛收   任劳任怨

    B.温驯   炫耀   神采奕奕   潜心贯注

    C.狂澜   疲备   深不可测   千钧重负

    D.销蚀   标致   蹑手蹑脚   水波鳞鳞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原创史诗歌剧《长征》两度热演,每轮演出的门票都提前近10天左右售完。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D.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sǔn)   约(qiè )   伏(juǎn)   气冲牛(dǒu

    B.对(jiào   亘古(gèng色(人不倦(huǐ

    C.róng) 热chén) 丰láo)   堂大笑(hōng

    D.育() 取悔(chàn)   悲天人(mǐn

  • 7、选出下列句子的语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广大青年要从党史中汲取青春奋进力量。

    其中,“从”是介词,“青春”是名词。

    B.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本优美的书相遇。

    其中,“在温暖的阳光下”做定语,“相遇”做谓语。

    C.传统文化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人心。

    其中,“精神力量”是偏正短语,“凝聚人心”是动宾短语。

    D.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这句话的句子主干是:大地苏醒。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用“/”给下列句子划出两处停顿。

    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

    2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俄而雪

    (2)未若柳絮风起

    (3)待君久不至,已

    (4) 元方入门不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撒盐空中差可拟。

    (2)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公大笑乐”一句耐人寻味,可能既有对胡儿答案的取笑,有对兄女回答的赞赏,也有对自己注重借助现场的自然景象灵活施教的自得。

    B. 胡儿“撒盐”的回答重在神似,无奕女的回答重在形似,后者的答案更具有诗情画意,更胜一筹。

    C. 面对客人的责骂,文中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元方的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D. “怒”与“渐”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5(乙)文段中,“__________”说明不守信约的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友人至而不见太丘,“_________”是友人发怒的原因。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针锋相对,致使“友人惭”。由此可知“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本文的核心。(用原文的词句填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B.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交代了出使的目的是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C.颔联既言事又写景,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D.尾联的“都护在燕然”和首联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2本诗的颈联写得很传神,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请你从意境、修辞、炼字等方面任选一点进行赏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中国运动健儿即将出征。学校拟开展“走进布达佩斯,助力中国军团”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口号。假如你有幸作为啦啦队成员现场为运动健儿加油,请你拟写一句有创意的加油口号。(温馨提示:请注意口号简炼、通俗、朗朗上口的特点)

    (2)推荐物品。央视世乒赛报道团拟从以下四件物品中选择一件放在他们的工作间,以展示中国文化特色。请你推荐一件,并简述理由。

    (3)表达看法。2018年9月,排名世界第一的乒乓球男单选手——中国运动员马龙,“选择性”退赛,部分网民就此事发帖评论,请你以网民“风华正茂”的身份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

    网民梅山民:马龙,还世界排名第一,假的吧?太让人失望了!

    网民大漠孤烟:还叫龙,还是改名叫虫吧!国乒有虫,今后团体夺冠无望喽!

    网民墨鱼先生:运动员无论谁都会有压力!他们很辛苦,不容易啊!

    网民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晓雾将歇,___________ ,夕日欲颓,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___________ ,江入大荒流;___________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三峡》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了山的挺拔险峻。

    (4)古人善借动物写景抒情。李白借“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对龙标离别的不舍,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用“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人物

    他(1)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一只脚穿着破靴,一只脚穿着一只古怪的套鞋,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有洗过,只有他那对眼睛,那对永远发光的眼睛还跟从前一样。

    (1)句中的“他”是:_________

    关注情节(内容)

    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2)是第一位的。他始终关注着儿子在(3)艺术道路上的成长。

    (2)指________

    (3)指________

    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服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像筛子筛过一般的细雨不停地下着,寒冷的雨点浸透了衣服。雨水冲坏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浆像稠粥一样从路基上淌下来。

    从下面这段自然环境描写中可以看出保尔在参与的任务是:(4)___

    关注评价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精神吗?

    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精神:(5)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

    飞舞的线条:

    今天,对中国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或多或少地知道中国有书法这种独特的艺术。书法艺术与写字有关,但不等于说,将字写得好看一些,就是书法艺术了。

    汉字书写的形式有很多种,早期刻在龟甲等上的叫甲骨文,后来镌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叫金文,又叫大篆。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也随之统一,那叫小篆。汉代以后又有隶书,后来在隶书的基础上产生了楷书、行书、草书。行书和草书是书写的_______(甲),_______(乙)强,又有流畅的节奏,是人们平时很喜欢的书法形式。

    中国有书法艺术,得力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汉字,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文字,它具有独特的优美形式,为书法艺术的_______(丙)提供了条件。一是毛笔。毛笔的发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不仅是书法艺术产生的基础,中国绘画的独特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来自于毛笔。由兔毫、羊毫、狼毫等做成的毛笔,柔软而富有弹性,可以产生丰富的变化,为书法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当代中国台湾舞蹈家林怀民领衔的云门舞集舞蹈团,曾创作《行草》组舞,享誉世界。他的灵感来自中国书法。它活化了中国书法的精神,其中《行草贰》最为典型。在舞蹈过程中,舞者如同一个即兴创作的书法家,挥毫泼墨,时而停顿,时而激越,时而流动婉转,时而迟缓柔媚。虽然布景上没有书法,舞台上没有字迹,但使人感受到书法的气脉在流动。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整天沉浸在他的行草世界中,他日日临摹前代大师的书迹,但进步不大。一日,他到长安街头,看到人头攒动,凑前一看,见一位女舞蹈家,姿容曼妙,身材纤秀,挥舞着长剑,凌空飞舞,柔美的身躯,飘拂的衣带,随着剑起伏。舞蹈家的身体、长剑和外在的世界几乎合为一体。她就是京城著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张旭看得如醉如痴,从中悟出了书法妙道,从此书艺大进。

    一个是____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______,它说明书法和舞蹈有共通的因素。这共通的因素,就是无影无形又无处不在的内在气脉。书法以流动的气脉为灵魂。

    有的人说,看中国书法,就像看太极拳,拳手以优游回环的节奏,在茫茫虚空之中,舞出一条流动的线。

    中国书法所说的一笔书,就是就这一内在线条而言的。一笔书,不是说一笔写成,笔与笔不间断地连在一起,而是一气相连。外在的笔迹可以是缺断的,但内在的气脉不能断,内在气脉断了,就没有了生机。

    ⑨“一笔书的提倡者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他的存世名作《鸭头丸帖》,就是气脉不断之作,一气呵成,气韵流荡,线条之间时断时连。我们读这样的作品,不知不觉中就会被它内在的线条所抓住。(选自《中国文化读本》)

    【1】填写在文中甲、乙、丙三处最合适的一项应是(  

    A.实用性 快捷化 形式感 B.形式感 实用性 快捷化

    C.快捷化 形式感 实用性 D.快捷化 实用性 形式感

    【2】段中加点词语或多或少可否去掉?为什么?

    【3】简要概括两段内容,填写在第段的横线上。

    【4】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几个方面说明的:

    【5】【甲】有人说:汉字书法艺术不光属于书法家。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写好属于我们的、我们每日应用的汉字。

    【乙】一名中学生,因作业字迹潦草和错误百出而被老师批评,他满不在乎地说:您真是太老土了!现在都用电脑上打字,谁还总用笔写汉字呀!将来我只要会用钢笔签出漂亮的名字就够了。

    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理由。

     

  •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冰窗花

    任随平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糨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深深的牵挂和思恋。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注释】①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1请结合文章第③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3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冰窗花”为线索,回顾作者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窗棂上的冰窗花。

    B. 第①段中,“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然地引起下文。

    C. 第②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父亲煮茶的情景,极富表现力。

    D. 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悄然消融的冰窗花的惋惜之情。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的家里有个人很酷/三头六臂,刀枪不入/他的手掌有一点粗/牵着我学会了走路/谢谢你光顾我的小怪物/你是我写过最美的情书/钮扣住一个家的幸福/爱着你呀风雨无阻/爸爸,爸爸/我们去哪里呀/有我在就天不怕地不怕/宝贝,宝贝/我是你的大树/一生陪你看日出/……/你拼命发芽/ 我白了头发/一起写下一撇一捺/……”

    上面这段歌词,你一定不陌生吧,湖南卫视的亲情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 一直受到观众的热捧,节目的主题歌也唱遍了大街小巷。“宝贝,我是你的大树。”多形象的比喻啊!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这么一株大树,晴天遮阳,雨天挡雨,累了让你靠着休息。

    要求:(1).请以“你是我的大树”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

    (2).中心明确、叙事详尽,描写细腻,感情真挚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