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不同植物有不同的象征义,如菊花象征高洁,荷花象征隐逸,牡丹象征富贵。
B.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如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D.我国农历用天干地支纪年、月、日、时,《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指农历的己亥年。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马航失联事件牵动亿万民众的心,人们在心中为失联人员默默祈祷。
B.众目睽睽的世界杯足球赛在人们的期盼中拉开帷幕。
C.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D.听了他的话,大家不禁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翩然(piān) 寒噤(jìn) 瞬息万变(shùn)
B.两栖(xī) 褶皱(zhě) 怒不可遏(è)
C.拙劣(zhuó) 缥缈(miǎo) 戛然而止(jiá)
D.归省(xǐng) 狩猎(shǒu) 风雪载途(zài)
4、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静穆 蓬勃 名副其实 酣然入梦
B.怠慢 拖踏 妙手回春 巧妙绝轮
C.严峻 鲜腴 赫赫扬扬 至死不泄
D.点缀 轻捷 厉厉在目 长途跋涉
5、选出对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这是元代散曲家的一首小令,“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题目。
B.首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由远及近、从视觉到听觉写出潼关地势的险要。
C.“望西都,意踌蹰。”驻马西望,感慨横生,作者心中涌起对秦汉王朝的怀念之情。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悲痛之情,他悲痛的原因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依次填词,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 书里的意思,又不能 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 那些故事, 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A. 咀嚼 欣赏 享受 获得 B. 理解 欣赏 享受 取得
C. 咀嚼 鉴赏 聆听 获得 D. 咀嚼 鉴赏 聆听 获得
7、州州整理的文学作品,有一项说法不完全正确,请选出来( )
A.童话寓言故事常常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揭示主旨。《皇帝的新装》借助想象讲述了一个皇帝因受骗上当而裸体游行的故事,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社会的病状;《赫尔墨斯与雕像者》通过想象讲述了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的人。
B.不同笔法的民俗风情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回延安》采用“信天游”的形式,使用“几回回”“白羊肚手巾”“白生生”等口语展现了浓浓的陕北风情。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散文化的语言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震撼人心的力量,展现高原人民粗犷、豪迈的性格。
C.文言佳作每每蕴含着家国之情。《唐雎不辱使命》写唐雎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保全国家的故事,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爱国精神。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表达自己以身许国的思想。
D.小说作品采用烘托渲染的艺术手法,可以使主题更加真切感人。《故乡》通过闰土的少年与中年的对比,表现了在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下人与人之间变得陌生隔膜;《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庸俗社会中冷漠的人际关系。
8、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秉烛夜读》
【注】安:哪里。疑问代词。戏:取笑。安敢:怎么敢。疑问副词。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
(3)恐已暮矣(_________)
(4)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 (_________)
【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
【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9、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加线诗句的意思。
【2】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溯洄从之”和“溯洄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的发生的季节在秋季,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狡猾的“伪勤奋”】
具有“伪勤奋”行为的人往往畏惧堕落,尤其是缺失目标和动力的时候,就越会通过像完成某个仪式一样的勤奋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勤奋”的人。畏惧评价、学法不当、不敢面对困难是导致“伪勤奋”行为的主要原因。这样盲目仿效、缺乏自省的行为会导致我们在错误的路上与目标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材料二:小雅的故事】
初二的小雅学习刻苦,十分自律。课堂上,老师讲到哪里,她记到哪里,就担心老师说她不努力。她笔记本上的内容错落有致、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她十分享受同学们向她借笔记的过程。可她的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小雅向父母保证,自己会更加努力,投入更多时间。她说到做到,然而,总是收效甚微……
【材料三:两招助你彻底告别“伪勤奋”】
你是否陷入“伪勤奋”的怪圈呢?可使用“‘伪勤奋’,自我检测题”(见图二)检验一下,否定答案愈多说明你在“伪勤奋”的陷阱里陷得越深。下面介绍两招,助你彻底告别“伪勤奋”。
1.正视自我,树立目标和信心,认清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状况。不要为了想赢得他人的好评而努力,学习是要弥补自己知识的缺陷,找准原因,对症下药,相信自己只要调整得当,一定能迎头赶上。
2.注重方法,提高效率。方法得当才能提高效率。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比如抓住重点,上课认真听讲,自习勤加练习;学习过程中时常反思,学思结合;利用记忆规律,及时复习;做事规定时间,提高专注力等。
(1)问题认识环节,班长请你用一句话介绍什么是“伪勤奋”,请阅读材料一完成这个任务。
(2)答疑解惑环节,班长分享了小雅的故事。请阅读材料二,结合图一,说说小雅“伪勤奋”的原因。
(3)班级调查环节,为了解双减政策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小组对同学们的作息时间展开了调查。你每天上学的时间是?( )
A.上午8:00,下午2:30
B.上午8:30,下午3:00
C.上午7:30,下午2:00
D.上午7:00,下午2:30
(4)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畅所欲言。你作为组长,针对组员的发言,该说些什么?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不少于100字。
1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②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④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⑤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论语·雍也》)
⑦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⑧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体现作者对秋天看法与古人不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A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死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A,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A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乙)大约十多年前罢,S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晩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
“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的病。那时虽然已经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现在的都市上,诊金一次十元并不算奇,可是那时是一元四角已是巨款,很不容易张罗的了;又何况是隔日一次。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與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寻药引。“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
【1】(甲)文段中所说的A是_________(填人名),文段中A给自己和车一起过生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段中“名医”看病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父亲的病》全文,可以看出鲁迅对父亲的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
13、(题文)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从蝴蝶效应到人工智能
李二友 杨艳梅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体现出马蹄铁上丢失的一枚小小的铁钉最终导致了一个帝国的灭亡。在我国,古人也普遍认为一个微小的改变就会对未来产生很大影响。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子说过:“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在儒家经典《礼记·经解》中也有记载:“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这些都说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个小小的变化就会带来全局的输赢,因此我们要处处谨小慎微,要从小处消除隐患。
这些现象与蝴蝶效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蝴蝶效应是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方程式时提出的“非线性”理论。由于描述气象系统的吸引子的“形状”往往都呈现出类似蝴蝶的图案,这就有了“蝴蝶效应”的称谓。这种效应更为诗意和普遍的阐述是:“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类似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理论,每件事情有形或无形地联系在一起,一次改变会引起后面很多事情的改变。
蝴蝶效应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说明任何事物在其发展道路上都存在不可测的“变数”,一个非常细微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事物的发展方向。
因此有些小事可以糊涂,但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至关重要,便不能糊涂。蝴蝶效应其实是一种混沌效应。具体说来,是缘于它的最终“吸引子”(一个系统在经过时间无限长后的最终归属)。在未发现混沌现象之前,科学家认为自然界的所有系统的“吸引子”只有两种:或是一个固定点(例如:一个皮球被踢出去之后,最终会停止到一个点);或是椭圆(例如:两个天体运行在椭圆轨道上,始终保持一种互相吸引)。但是,洛伦兹通过计算发现,计算的结果对参数的初始值非常敏感,即使两个初始值只是相差到小数点后的第6位数,计算结果也相差巨大,因此说气象是很难准确预测的。
①“蝴蝶效应”一词一经提出便迅速成为许多领域的热门词汇 ②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 ③它不仅应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社会学及心理学等领域,还可应用于经济学和数学,就是在我们熟悉的电影业中也有涉猎 ④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⑤不仅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影界人士对蝴蝶效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些作者将蝴蝶效应表述为一种人生的幻象,也就是一些人展现出对初始值格外敏感的人生。假如人们在时间的长河中回溯到过去,如果改变了过去的一个(初始值)点,则会改变这些人的人生历程,甚至会改变现有的世界。一些导演在创作上都试图从时间长河中改变一点,并对此进行情节上的大肆渲染,再将这些回归到历史的激流中,这种手法让观者大呼过瘾。像《大话西游》《寻秦记》《步步惊心》和《达芬奇密码》等影视作品中都有这样的设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从一种只是进行机械运算的机器发展成为无所不能、甚至可以穿戴的技术产品,未来还会逐渐成为人体的一部分。计算机运行的逻辑基础就是二进制的0和1.经过无数次的分形迭代后,可以组合成人们现在已经看到的无所不能的计算机世界。既然计算机的基础是0和1.那么计算机程序对于初始值的敏感程度更甚(不是0就是1)。人们在尝试寻找出一条分形迭代N次之后的路径的难度可想而知。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人们又开始借助计算技术重操“旧业”——定制未来的思想。这次要启用“人工智能”或者用机器替代人,或人工和机器相结合,以实现机器在规定的程序动作外可以自我学习,自我复制,甚至自我进化,从而可以达到某些高级动物的智能。
不过,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仍然是横在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口。另外,人们要想创造人工智能,必须保证初始值的正确。如果初始值的设置有问题,以后的努力都是徒劳的,甚至南辕北辙。如果能找对方向,未来通过计算机的超高计算能力,会使发展的路径更加顺利一些。当前,我们的时代似乎就处在寻找人工智能的初始值的节点。
当然,最令人们感到有诱惑力的是:人类是否可以采用改变过去的方式来改变未来呢?不同时期的科幻电影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2004年上映的《蝴蝶效应》里,尽管主人公不断做出努力,还是逃不出“宿命”的安排。而在2014年的大片《明日边缘》里,人类通过自我学习、自我进化,最终改变了人类的未来。在电影《源代码》中,主人公可以反复“穿越”到一名在列车爆炸案中遇害的死者身体里,在一次次地“穿越”中最终寻找到元凶,阻止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恐怖行动。在现实中,人类要变被动为主动,找到正确的初始值,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设计未来,我们期待着人类即将进入的又一个新的进化分支。
【1】(小题1)用一个成语来形象地概括一下“蝴蝶效应”的含义。
【2】(小题2)说说第1段列举中外名言的好处。
【3】(小题3)根据上下文,文章第5段的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⑤④①③
C. ①③②⑤④
D. ②③①⑤④
【4】(小题4)(小题4)文章第6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小题5)从文中看,寻找人工智能的初始值有何意义?
14、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学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散,想不直接动笔,只报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安。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己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③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初某年的春天,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根,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颜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④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侯,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致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语,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1】品味第①段划线句子,说一说你对叶圣陶先生的认识。
【2】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3】第④段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种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一个装满书籍的家,一个在外省乡村度过的童年,一位可以倾诉衷肠的导师。
--选自英国著名诗人奥登《染匠之手》
亲爱的同学,回眸往事,令你充满感激的记忆又是什么呢?请用你的生花妙笔,书写出来吧。
要求:①请以“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