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岳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喉咙  取决  莲篷  翻来覆去

    B.云霄  急燥  健壮  感慨万分

    C.缠络  憔悴  窠巢  寻物启示

    D.烘托  高邈  博学  混为一谈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运用不当的是( )

    A.虽然他的穿戴随便,不修边幅,但在学习上却是一丝不苟。

    B.辩论赛上,我方辩手引经据典,强词夺理,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C.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D.产业扶贫能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有了稳定的脱贫政策,农民脱贫的信心与日俱增

  • 3、(基础题)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借此了解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藤野先生》一文中,写“讲义事件”“报馆案风波”,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

    C.《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D.《西游记》中“孙行者一调芭蕉扇”遭拒是因为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收服了罗刹女之子红孩儿。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自吹自   相形见/咄逼人

    B./   道/街头   级而上/金不昧

    C.时/   具/装作样   不容发/挑拨离

    D.野/粗   /气喘   西山/利多销

  • 5、下列文章中,涉及儿童教育问题的一篇是( )

    A.《五猖会》

    B.《狗•猫•鼠》

    C.《无常》

    D.《范爱农》

  • 6、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脑(pàn)     怅惘     风雪途(zǎi)     人情事故

    B.潺(chán)   眼眶     然而止(gá)       草长鹰飞

    C.奋(kàng)   缄默     海枯石(làn)     大彻大悟

    D.雾(ǎi)       诲暗     天衣无(féng)     衰草连天

  • 7、阅读下面文字,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台湾一家店叫“小器”。老板说,就只做小餐具、小碗、小锅铲,很受欢迎。店名“小器”的背后埋藏着“小”的哲学意义。“小”的哲学是什么?一“小”的哲学,并非小器或吝啬,而是小而精致的艺术境界。《核舟记》里的核舟,虽小如拇指,然雕刻之奇巧,细节之精细,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小”代表着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大局。因此,做任何事情都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能忘乎所以,应该严格把握好各种细节,才能够防微杜渐,才不会因小失大。

    “小”更是一种态度,是扎扎实实,是精耕细作。因为器小,创造者的注意力和才华更容易集中,创作出来的东两往往是精品,如瑞士的手表和军刀,意大利的手工女鞋,法国的精品皮包等。因为小,所以精,自然受人们欢迎。

    人生也应有一种“做小器”的态度。清朝袁枚诗中的“苔花”确是微小而不起眼的,然而它未曾意志消沉,未曾妄自菲薄。我们或许可以说,唯有敢于执着于小,方能成就不失其大的“小”之美

    A.“哲学意义”“精耕细作”“意志消沉”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B.“小器”的背后埋藏着“小”的哲学意义。这一句的句子主干是“背后埋藏意义”。

    C.“小”的哲学,并非小器或吝啬,而是小而精致的艺术境界。这是个选择关系的复句。

    D.画横线的句子“唯有敢于执着于小,方能成就不失其大的‘小’之美。”没有语病。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文言文阅读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注】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真: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耕于南阳_______

    (2)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

    (3)帝遣真督诸军_______

    (4)大司马_______

    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 愿陛下亲之/信之

    C.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4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动?请根据乙文作答。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2】本诗颈联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综合性学习。

    东营市某初中学校开展以“聚力‘双减’促发展”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你参加。

    材料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的校外辅导负担。这样做的目的是从政策方面来规范和约束,促进教育更好发展。

    材料二

    垦利区坚持全面落实“双减”工作原则,从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着手,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确保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同时,倡导学校布置一些小手工、家务活、社会实践、科普知识等作业,让孩子能有更多时间锻炼身体、观察自然、了解社会,从社会“大课堂”中汲取知识。

    材料三

    某中学成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邀请区科协中心工作人员,利用课后延时时间,为六年级师生上了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同时将“创客基地”和“劳动基地”向广大师生开放,这是“双减”政策下为青少年课外活动提供的科普实践场所。

    (1)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2)国家重视教育,“双减”政策的提出,表明当代人对“育”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育”甲骨文写作,本义是妇女生子。《管子·牧民》“养桑麻,育六畜也”中的“育”引申为___________。《孟子·告子下》“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中的“育”则解释为___________

    (3)请你为学校开展延时服务提一条可行性建议。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诗文默写。

    (1)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郦道元《三峡》一文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4)中华古诗词源远流长,走进古诗苑,我们可以和陆游一起去享受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 的农家待客的热情;可以和韩愈一起到郊外观赏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   的美妙春景;可以和李白一起去领略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 的江上美景;可以和王安石一起感悟   ,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满怀豪情。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名著阅读

    (1)在《西游记》中,以下是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的是( )

    A.波斯国   B.小人国 C.车迟国 D.灭法国   E.天神国

    (2)某班准备举办以“阅读经典,品味形象”为主题的读书交流活动,请你从《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典型人物中任选一个,以“我认为_____是一个_____的人”,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人物。要求:所写内容必须符合人物身份,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示例:我认为唐僧是一个坚忍不拔、执着追求的人。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严格,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作为僧侣,他乐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取经者,他跋山涉水,历经磨难,终得真经。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课内选段阅读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选文中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2怎样理解画线句子“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高大”的意思?

    3“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请发挥想象,补出他因哽住而未说出的话。(字数30-50字)

  •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1)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3)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4)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5)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

    2第(3)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请结合选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责任”的看法。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作文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所经历的事大多是平常的事。但我们若深入观察,仔细领悟,会发现在凡人小事的背后,其实也有许多令我们感动或深思的东西。

    请以“平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